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559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桂花雨教学设计.docx

桂花雨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苏教版)

12.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区分“拣”和“捡”的不同;正确认读二类字“拙、撮、檀、卤”;正确听写课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浸”“沉浸”等词的理解,教会学生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后练习4母亲的话中蕴含的意思。

4.推荐阅读文人墨客的思乡名篇《城南旧事》、《故乡》等,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四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而本文是一篇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那么如何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情况展开教学活动?

如何在文字的阅读与品味中,在声音的聆听与画面的想象中,感知文字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滋味、感受情感的滋润?

基于文本及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上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篇末点题的最后一句,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滋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情况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边读边想象、边读边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课文的重点词句。

3.结合课后题4,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4.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

1.《桂花雨》教学多媒体课件。

2.教师多读一些琦君的文章及《同步拓展》上的相关文章,以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

1.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按照学过的预习方法提前预习好课文。

2.阅读《课外同步拓展阅读》中相关的文章。

3.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且学会与他人分享。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

(板:

雨)

我们分别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课件出示相关的词语。

春雨绵绵牛毛细雨细雨如烟蒙蒙细雨

瓢泼大雨狂风骤雨暴风骤雨倾盆大雨

(时时处处皆语文。

课伊始,通过回忆生活中经历过的雨,把学生带入“雨”的特有情境中,再通过展示所积累的不同的词语,让学生再次回味,再次感受不同的雨的不同特点。

既达到了积累的目的,也为下文接触“桂花雨”做好情感铺垫。

2.今天,台湾女作家琦君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雨,(补齐课题)。

生齐读----桂花雨。

3.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1)为什么叫“桂花雨”?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

(3)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

4.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通过质疑,既培养学生了善于动脑的好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要从文中找到答案的热情,继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自觉地去读书。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

(1)分类出示生字词语(所要掌握的生字词及二类字词),开火车读、指名读。

(针对学生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切实让学生读准了为止。

重点指导“拙”撮“左”“吩”“帮”“拣”、“檀”、“卤”的读音。

仔细左右新鲜即时谢落檀香

尤其吩咐帮着糕饼挑拣沉浸

笨笨拙拙香飘十里撮一点桂花卤

阴云密布云脚长毛炉烟袅袅口占一绝

及时姿态沉浸

(2)默读红色的生字词,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3)练习听写课后第三题,指导学生订正。

交流预习单。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只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才能为阅读扫清障碍。

另外将课后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既检查了学生负担,又达到了学练结合的目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

(读书中,相机指导学生真正把书读正确,读流利。

只有读通了,读熟了,才能进行阅读理解。

因为会读书对学生来说是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阅读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交流与分享的能力、合作与提高的能力)

4.指名说。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获。

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合文中的一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这一环节既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5.出示: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每到这时”是指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任意强调“每到这时”“童年时代”“摇花乐”“阵阵的桂花雨”等不同的词,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现朗读的个性化。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

1.初识“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用文中的话,是怎么说的?

出示(读):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关注“!

”,指导学生读出对“桂花雨”的赞叹。

(3)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集体汇报:

这是一场的桂花雨,请用上一个词概括说一说。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

香)。

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

乐)。

这是一场香香甜甜的桂花雨,这是一场难忘的桂花雨,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板:

念)。

(《课程纲要》里明确指出: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提高默读的速度。

此环节不仅做到了如此,还训练了学生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品读“桂花雨”之“香”。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

桂花香),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变成肯定句。

(句式的变换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②“浸”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指什么?

“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就是“浸”的感觉。

)想象一下,“几十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借助老师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老师再小结:

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村里、村外;不论白天干活,还是晚上休息,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

总之,香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③让“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飘满整个校园,飘满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都浸在这浓浓的桂花香中吧。

请用你自己的方式读出你独特的理解。

(指导学生真正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悟充分地表达出来。

(2)出示: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联系上下文区分为什么用“拣”而不用“捡”。

(“拣”是有选择、有目的挑选。

而“捡”只是拾取。

)分别用“拣、捡”说句话。

(放在文中感受词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这都是理解同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

“沉浸”是什么意思?

在这句话里又是指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全年”“整个”“沉浸”等词体会桂花香气的散发地久、散发地远、散发地广、散发地深入。

③此时的人们,全村的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提示引导:

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全年……一户人家,两户人家,全村的各个角落……)

④读出桂花的浓香。

(3)出示: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花雨缤纷入梦甜。

①读读父亲的诗,说说有哪些不懂的词,再说说诗的大体意思。

②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③指导朗读,轻轻的、甜甜的。

(4)出示“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①想象一下,摇落桂花时那纷纷扬扬的情景。

大声喊---;

②看桂花纷纷落下的课件,再大声喊---;

③看着身边的小伙伴,边摇边大声喊---。

你喊出了什么?

又喊出了什么?

还喊出了什么?

请一齐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来!

(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需要好好地、反复地去读、去品的。

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去读懂文字中渗透出的桂花香的味道,在切身感悟的基础上再将想象到的、体验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韵味就自在其中了。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

3.品读“桂花雨”之“乐”。

过渡:

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桂花雨”的香,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场奇特的桂花雨。

这还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

摇花乐),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请圈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①指名读。

说说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我”的乐?

(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内涵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抓住“可乐了”“帮着”“铺”“帮着抱”“使劲地摇”感受小作者的难以言表的快乐。

③为什么说“我可乐了”?

联系上下文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第一自然段,知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它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使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也是读懂课文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④辅以表情、动作再次朗读。

(配以动作、表情,更容易进入角色,这是低中年级学生把书读出滋味的好方法。

(2)出示: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

“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①引导学生抓住“大事”“老是”“缠着”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

什么样的事是大事?

“我”会怎么样缠妈妈?

②想象填空,出示:

(时间),“我”就(动作),地说: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

“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③师生即兴表演。

(通过读读圈圈、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把握句子内涵的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实践,通过教师语言的激励,通过即兴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融入文章情境,想文中人物之所想,说文中人物之所说,对人物的感悟自然是水到渠成。

演得入情入境,“乐”也自在其中,读得也自然声情并茂,有滋有味。

(3)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所以我可乐了。

我们也快来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吧。

(出示“摇桂花”的动画。

)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