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557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中看丝绸之路.docx

空中看丝绸之路

空中看丝绸之路

 

 

————————————————————————————————作者:

————————————————————————————————日期:

 

空中看丝绸之路-旅游管理

空中看丝绸之路

文·图\张晓中

我有时能像鹰一样飞翔。

雄鹰翱翔借助的是它那双强健的翅膀,而我靠的是飞机螺旋桨的力量。

于是,我拥有了一部分鹰的视野。

随着航迹的延伸,机翼下这片广袤的新疆大地越来越令我震撼和敬仰。

我看到了一座座终年头戴雪冠的高山和黄沙漫漫通向天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漠,看到了满是残垣断壁的古城废墟和曾经蜿蜒屹立的烽燧,我也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迤逦伸展的雄阔风姿。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先从南疆重镇喀什看起,飞越至帕米尔高原,然后选取几条经典航线,从空中走一趟丝绸之路吧。

飞向帕米尔

7月的一天,我从新疆乌鲁木齐乘坐最早的一趟民航班机,空中飞行了1400余公里,花费了一个半小时,降落在了南疆重镇喀什国际机场。

按计划,我要在这里呆上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之后,继续我的行程。

我的下一站是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此段航线依然是飞上去,不过乘坐的已不是民航的波音而是军航的直升机了。

我到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和人民广场转了转。

20多年前,还没走进新疆就第一次听到了那句著名的“不去喀什就等于没来过新疆”,于是“喀什”这个新疆的地名犹如甘甜的哈密瓜一样在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喀什正是当年古丝绸之路西去东来的停驻点,是丝绸之路南道和中道的交集点,也是希腊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华文明的交汇点。

从汉至唐的1000余年间,大量的丝绸是经过亚洲向西运往地中海的东岸和罗马各地的。

而新疆俨然一座绚丽的“大陆桥”和“神经中枢”,在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上,将东西两端诸多古老文明牢牢相连。

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有沙漠道也有草原道。

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在新疆区域内主要指的是沙漠道。

沙漠道在这里有三条主要干线,从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西行,到今天的塔什库尔干翻越帕米尔高原称为“南道”,由此可以通达印度,亦可经阿富汗西南行,通达伊朗、伊拉克、地中海周围及阿拉伯半岛;沿天山南麓西行,由今天的喀什翻越帕米尔高原称为“中道”,可进入今天的中亚各国;经天山北麓,进入伊犁河流域谓之“北道”。

从地图上看,南道和中道都要在喀什交汇,然后再迈向更加艰辛的旅途去翻越帕米尔高原,喀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

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池自古代就已经非常出名了,公元前119年后张骞来到这里时,这里是西域36国之一的古疏勒国,一直发展延续直到如今它依然是人声鼎沸的南疆重镇、国际经贸开发区。

这不由令我啧啧叹奇。

因各种条件的制约,新疆著名的古城大都已经成为废墟,或者经过迁址再建,或者是用了古名建新城,而喀什仍旧那么“生命之树常青”。

吸引人眼球的不仅是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还有它那神秘诱人的历史文化巨藏。

这一次从喀什到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的航线,和地图上标注的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的一段相吻合。

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

3个小时后,我怀着忐忑与期待的心情,乘坐一架直升机踏上“天路”,飞往帕米尔高原重镇塔什库尔干。

之前新疆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我去的次数也不算少了,可这次非同一般。

因为帕米尔高原不同于一般的山系,它是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等交汇而成的。

单从地图上看,这片地区就显得粗犷、单调和冷漠,它们由一圈圈密密的等高线所占据着,黄褐色则是它们外衣的主色调。

这里山岭交错,众峰入云,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

缺氧、头痛、胸闷、气短等高山反应以及恶劣的环境所带来的工作、生活不便,这些高原“特产”,随着直升机的起飞也会被大自然逐渐地“奉献”到你的面前,成为我今后半个多月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具有特殊意义的是,这是我第一次乘直升飞机的帕米尔高原之行,我终于亲身体验了一下“行进”在古葱岭地区的丝绸之路上的感觉。

伴着直升机引擎的轰鸣,我们从喀什起飞了。

直升机越飞越高,喀什城的全景渐渐完整地包容在我的视野中,登高望远,我发现这一带的平原因了这座城池的矗立看起来竟是如此地开阔,城市也因了它周围的地势而显得越发雄伟大气、生机勃发,两者相得益彰。

我的目光久久地被它吸引,犹如被一根无形的丝线所牵。

我内心澎湃,这丝线就是几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来到这儿之后,这里就愈发凸显它卓越的位置和作用。

之后,至公元1世纪,这里成为了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位于喀什城区东南的盘橐城就是其出使西域时的戍边城池;唐太宗以后,这里为唐朝政府的重要军事基地,是当时的安西四镇之一;再之后是喀拉汗王朝的首都,在如今的喀什老城里,还能寻到喀拉汗王宫的点点遗迹;成吉思汗西征以后,这里又变成了其皇子的封地;清乾隆时期则是清政府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的驻地……

随着高度的爬升,喀什噶尔的容颜渐渐被空中一层时有时无的飘渺雾气慢慢模糊了,最终消失在遥远的天际线上。

机翼下辽阔的平原开始向突峭的山地转化,此时,只剩下从喀什延伸出的314国道还时断时续地映入眼帘。

直升机不断升高,白皑皑的山峰开始闯入我的视线。

机舱里变得凉爽起来,犹如打开了空调器一般让人舒服惬意。

要知道半小时前,我们还被喀什7月的流火包裹着。

当天的天气不错,可以说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好天。

然而,海拔七千多米的公格尔山和公格尔九别峰却把它周围的天气“弄”坏了。

也许为了显“酷”,也许为了标新立异,也许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那么大的魅力,这里云绕雾罩,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雪即将来临。

公格尔山和公格尔九别峰就像两个顽皮的孪生兄弟,他俩一个身高7649米,一个身高7530米,公格尔九别峰在公格尔峰西稍偏南约10公里的位置与之并肩而立。

由于空中视角的缘故,他俩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带着头套的人,只露着两只让你琢磨不透的眼睛。

直升机渐渐飞近了他俩,“嗨,你们好!

”我紧张地盯着他俩。

可能是机舱里只有我表情凝重地坐在那里时不时地看着舱外,我的状态终于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同行者中有人凑过来似乎想说点什么,以化解我看起来紧张的情绪,可还没说上两句就打住了。

一是噪音太大,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的确没有交谈的兴趣。

但我还是从内心里感谢这位好心人对我的关注。

自从和公格尔山和公格尔九别峰这两位蒙面大汉打过招呼后,机舱里的凉意就陡然加重了,接下来很快又变成了寒意。

直升机仪表板上的高度表显示已飞到了海拔4500米了。

有人打开背包开始添加衣服,有人打开了早已准备好的氧气瓶。

机舱外的山势越来越陡峭,来过的人说,马上就要到著名的“老虎口”了。

光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老虎口”是这段航线上的险地,我耳闻过许多地方都以“老虎口”来命名它那里某一段危险的路段。

听说我们前面的“老虎口”不仅路险,而且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想绕行都没有办法,关键是如若直升机在此出现了特情,处置起来的余地将会很小,在崇山峻岭中能成功迫降下去的希望简直为零。

听别人这么一说,我对前面的这段航行真是内心充满了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我拿出地图想看个究竟,直升机又开始颠簸,不得已还是收拾好地图,老实坐着。

从刚才瞄的一眼看,这里就是昆仑山系的皱褶和山与山的交界及夹缝,弥漫的云雾和连绵的雪山在机翼下浮现,壮观如海。

俯瞰喀拉库勒湖与慕士塔格峰

直升机在“虎口”里窜来窜去,渺小得像一只飞蛾。

我忍不住又拿出了地图,这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峡谷,从地图上看,笼统地讲,应该是天山山系和昆仑山山系的交汇。

空气在这里的流速发生了改变,像一群失去了约束的羊群,吵吵嚷嚷,到处乱撞。

气流的紊乱引发了直升机时不时地一阵阵颠簸。

望着那斧劈刀削般林立的山峰,我想,这就是昆仑山和天山及阿尔泰山最大的区别。

头脑中油然而生了一个词“虎口拔牙”,心中冒出看詹姆士·邦德系列片时的刺激与兴奋。

这时,视野里出现了一大片碧蓝碧蓝的水域。

“快看,那是什么?

”同行者都发现了,大家一起凑到舷窗旁向外张望,只见平静的水面犹如一枚硕大无比的蓝色水晶镶嵌在山前谷地中,“喀拉库勒湖”,我看了一眼地图自言自语道。

不一会的功夫,再次透过舷窗我一下子就看到了一座流光溢彩的冰山,一定是海拔7456米素有“冰山之父”美称的慕士塔格峰。

我心里念叨着赶紧换了换位置,脸贴在玻璃上向外张望。

慕士塔格峰与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成“三足鼎立”之势雄踞在我们前行的这段航线上。

当然,这也是此段古丝绸之路上难得的一景,它们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昆仑三雄”。

慕士塔格峰终年白雪皑皑山峰呈穹窿状,像一位头戴银盔傲然屹立的卫士,戍守着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它又像一位头披银发的武林高手,呵护着眼前的河谷、牧场和几千年来络绎不绝的过客,同时它无私地用自己的冰川融水滋养着喀拉库勒湖。

一下子能看到这么多“大腕”级的冰山,我情不自禁地有些激动,对这些冰山雪峰我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份深深的敬畏感乃至神圣感,甚至可以说有些顶礼膜拜的成分在里面了。

我长时间地凝望它,妄想用目光达到彼此间心灵的交流和沟通。

渐渐飞近了,神山也用探询的目光打量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我拿出相机对它狂拍,内心遗憾相机太低级了,情急之中忽然想到“剑不够长,跨前一步”这句话。

那就充分利用空中的角度吧,否则错失了这次大好时机就太遗憾了。

慢慢地,我发现就在这短暂的相遇和对视中,“冰山之父”的目光变了,不再盛气凌人和冰冷了,它似乎因接纳了我们而变得柔和起来。

我兴奋地捅了捅坐在身旁的小谢:

“快瞧,神山在变。

”听我这么一说,小谢也把头探向舷窗并急切地问:

“什么变了?

慕士塔格峰是塔什库尔干县城的一座威武的门神。

从它身旁一过去,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远处的天际线上出现了一笔不经意间涂抹上去的色彩,那就是塔什库尔干县城了,大家简称为“塔县”,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两边的峡谷变得宽阔起来,塔什库尔干河水在下面欢快地奔跑着,它的身旁悄悄滋养起了茂盛的草原,那真是一片娇艳欲滴的绿啊。

帕米尔高原就是古代称为“葱岭”的地方,它其实不是我脑海里想象的是一块巨大无比的“平原”,它是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拉昆仑山、兴都库什山等共同“拼接”而成,就像几根粗大的老藤在此打了个“结”。

这里山势线条分明,阳刚突兀,犹如铮铮铁骨的硬汉。

塔什库尔干县就像一位塔吉克姑娘在这些硬汉的簇拥下身披了这片令人陶醉的绿,风姿绰约、婀娜多姿地向我们走来了。

眼前看到的竟是一幅迷人的实地画卷,这情景又与我事先的想象大相径庭,不由惊诧不已。

直升机落地后,预示着当天的行程就此结束了。

我意犹未尽地收拾好东西,看了一眼高度表,这里的海拔高度也只有3000米,高原反应并不强烈。

“丝绸之路”通到这里,下一步该往哪里去呢?

从地图上看,西南面的红旗拉甫山口可以作为出去的一个选择通道;还有就是过瓦罕走廊经阿富汗南行,通达伊朗等地。

巧的是,我们后面将会继续乘机前往红其拉甫方向。

回想起刚才的旅途所见,有一个心中一直藏着的问题也渐渐地浮出水面,那就是我们的直升机有罗盘、GPS等先进的导航设备,而古人靠什么就不会在大山里迷路呢?

现在我慢慢理出了头绪,从空中看,他们大致上是顺着昆仑山系沿山脚下行进,其实这就是一种定位方法,还是一种野外保障方法,山下不仅易找水源而且有人类居住的绿洲。

塔什库尔干,维语的意思是“石头城堡”。

那座古代的城堡至今仍在县城一隅。

城虽小但地势险要,残垣断壁历历在目。

汉代时,这里是西域36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这里为葱岭守备的驻地;元朝初期,这里大兴土木,使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清代先后在这里设立了蒲犁厅,现在我所见的高台上的石头城就是清代的遗迹。

生活在这里的塔什库尔人被称作“帕米尔雄鹰”,县城中心那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雕塑,就是塔吉克民族精神的图腾和象征。

塔县面积很小,可能抵不上内地的一个镇大,即使是散步,一个小时内也能轻轻松松转个遍。

可这里在“古丝绸之路”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当年从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