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495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5设备购置方案20

5.6主体工程方案21

5.7辅助工程方案22

5.8实施进度安排23

6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23

6.1土地、规划23

6.2环保23

7项目组织与管理26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6

7.2管理措施27

7.3技术培训27

7.4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8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8

8.1投资估算依据28

8.2投资概算29

8.3资金筹措29

9财务评价29

9.1财务评价依据29

9.2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29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0

9.4财务效益分析30

9.5财务评价结论30

10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31

10.1社会效益31

10.2生态效益32

11结论及建议32

11.1研究的结论32

11.2建议34

附录1固定成本估算表及年变动费用估算表35

附录2土建工程和设备投资估算表36

附录3养羊饲养消耗定额估算表37

附录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8

附录5高鸿宾谈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39

附录61996-2010年中国肉类产量情况统计44

附录7我国羊产业概况45

附录8全球羊产业概况46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

5000只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2项目建设单位

1.2.1

1.2.2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农办牧〔2011〕52号

c)《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d)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区畜牧业发展规划。

e)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

?

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f)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g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1.4建设规模

按年饲养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肉羊5000只设计。

配套建设羊舍、饲料加工厂、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1.5建设地点和条件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某省某市某区双井乡建设标准化淮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良种养殖场一处,占地面积约40亩。

1.5.2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省某市某区双井乡。

该场址水源充足,饲料来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1.6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1.6.1建设内容

按年饲养肉羊5000只设计。

1.6.2项目建设期:

1年(2014年)。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7.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310.65万元。

1.7.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10.65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某中财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自筹万元,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投入万元资金。

1.8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入310.65万元,每年可实现利润26.95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年,折现率的情况下,动态投资回收期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9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9.1综合评价:

该项目建设养殖模式为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

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

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

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1.9.2论证结论:

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羊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抓紧批准立项建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2011年10月,国家农业部推出了“十二五”规划,是继“十一五”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养殖产业将迎大释放,在上一个新台阶。

在国家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我国采用“以工促农,以诚带乡”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支持三农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发展畜牧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十二五”时期也是畜牧业扩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

2.1.2行业发展规划。

目前某被定为国家的肉牛肉羊养殖带,年羊肉产量在全国位居第一,然而,在地方山羊品种中,由于长期以来不注意品种的科研与开发,普遍存在着品种个体小、产肉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缺点,因此肉羊品种改良便成了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在肉羊产业的发展上,主要以分散养殖为主,缺少规模化的养殖,和有效的产业组织,更缺少规模化的加工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龙头,而制约了整体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阶段。

现代畜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日前,记者就我国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材料见附表)。

从高鸿宾副部长就未来5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形势、目标、政策和措施等做的分析和解读中,我们可以遇见在今后五年中,我国将加大在畜牧业方面的建设,畜牧产业将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我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养殖业如果能够健康、稳步、顺利的发展,每年可解决很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2.1.3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断改善,羊肉供不应求,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新世纪我国农业担负着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2.2.2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和小农经济束缚,项目区养羊业生产方式尚未完全走出粗放经营的模式,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加之缺乏规范经营和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畜产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产品质量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项目将实行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管理,实现传统肉羊生产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2.2.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的增长,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致使粮食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突出。

我国加入WTO,逐步取消了关税壁垒,对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和销售已造成冲击,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但对草产品、畜产品等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却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养殖业是典型的密集型产业,从长远看,是应对入世的区域优势产业。

因此,是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2.2.4增强服务社会的需要。

近1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因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日益广泛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因此,积极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放心肉”工程,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区位优势明显。

某区位居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58.5%,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市场容量较大。

年平均降雨量1194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0℃,无霜期221天,相对湿度76%,为羊的饲养繁殖提供好了可靠地自然环境。

区委、区政府立足特色山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全区大力培育五云集团、文新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走精加工、深加工的路子,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某区交通发达,通讯便捷。

京广铁路和宁西铁路、107国道和312国道在区内形成“双十字”交汇,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武汉天河机场1个多小时车程,淮河航运可通达豫、皖、沪、苏四省市。

2.3.2饲草资源丰富。

畜牧业是某市的传统副业,所属区域多山丘,草木繁茂为羊的饲养提供了天然的草场,大大节约了饲养成本。

某区境内南、北植物荟萃,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到58.5%,而当地的农作物多以小麦、玉米、花生、水稻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农作物收获的秸秆大多都被舍弃了,因此为青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来源,舍饲养畜饲料十分充足。

2.3.3养羊基础良好。

羊产自于天然草场和农区粮草丰富地区,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发展趋势。

全国4个肉羊优势区域中中原优势区56个县市某有26个,并且都处于某市某区周边,当地也拥有不少小型的肉羊养殖企业,养羊业存在较大的潜力,甚至于有很大希望入围2015?

2020的肉羊优势区域。

2.3.4技术支撑雄厚。

某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作为省级2011创新协作单位,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撑能力。

同时紧紧依托当地畜牧局及动物防疫站可全年提供技术支持,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3.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3.1.1项目区自然条件某市某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缓倾地形,某区西部和南部分别是桐柏山和大别山,东部、北部为淮河冲积形成的平原,最高海拔906米,最低海拔54米。

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降雨量1194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0℃,无霜期221天,相对湿度76%。

境内南、北植物荟萃,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到58.5%。

正因为如此,某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某区也成为全市生态建设的排头兵。

3.1.2社会经济状况

某区是原某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市政府、市委于2009年迁至羊山新区。

2010年,全区GDP总值135.5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6:

39.8:

46.6。

某区是久享盛誉的“鱼米之乡”和“物华天宝”之地。

盛产甲鱼、鳝鱼、链鱼、南湾鱼等水产品,板栗、银杏、中华猕猴桃等果产品,水稻、小麦、百合、食用菌等农副产品,已形成西山15万亩优质茶叶、西南山区33万亩高产板栗、沿107国道蔬菜长廊、游河和吴家店豇豆生产基地、十三里桥草莓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某区矿产资源丰富。

辖区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淮河黄沙颗粒均匀,是一流的建筑材料,享有盛名的非金属矿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前列。

某区是某市的商贸中心。

西亚超市、亚兴两大集团鼎立,沃尔玛、大商、国美等云集。

人民商场、广州商场、上海商场等几大商场竞相角逐的市场竞争格局,增强了商业的辐射力。

在郊乡,某港、董家河的茶叶市场,柳林、东双河的板栗市场,已成为豫鄂两省周边颇具影响力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3.2项目地点分析

项目选址拟建在某省某市某区双井乡,乡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远离人口居住区,空气流畅,自然环境较好。

项目占用荒地面积约40亩。

项目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的排污处理能力。

生产产生的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田还林施肥,整个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波尔山羊养殖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3.3项目承担单位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和膳食结构的调整。

羊肉以其细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外市场对羊肉需求旺盛。

总体来看,我国羊肉消费供求基本平衡,但在牧区和穆斯林群众聚居区,羊肉供求较为紧张。

新疆是国内主要的穆斯林群众聚居区之一,肉类消费以牛羊肉为主且不可替代,人均羊肉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由于近年来人口快速增长,加上因旅游开发、援疆计划等增加的外来人口,羊肉供求矛盾加剧,价格涨幅较大,需要从周边地区大量调入。

随着对口援疆工作的深入推进,新疆外来人口将继续增加,到2020年羊肉需求还将刚性增长,保障羊肉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在广大农区,居民肉类消费差异不大,猪肉、禽肉及牛羊肉之间替代性强,同时该区域拥有丰富的玉米及秸秆资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潜力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逐步转变,国人对优质羊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某市地域条件和饲草料资源条件,为生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质羊肉创造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产环境。

4.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实施是充分利用项目区的人工种草和优质农作物秸秆制作的青贮饲草为主要饲草来源,同时项目区劳动力充足,所以肉羊生产成本低,效益高,而且肉质鲜嫩,无公害,无污染,项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

4.3生产和营销模式

项目拟采用“引进良种、圈舍饲养、封闭管理、适时出栏”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按照项目设计,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优质肉羊3000只,头均出栏活重30千克以上。

产品部分销售本地区屠宰加工企业,其余依靠便利的信息网络和区域产业优势,同广州等城市形成长期供货渠道。

4.4市场风险分析

4.4.1政策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

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重点任务。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同时,国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改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牧业发展。

可见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上,国家历来是处于战略角度上认识其重要性,将其当成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来抓。

同时,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本项目基本不存在政策风险。

4.4.2人力资源风险

由于本项目涉及到肉羊养殖行业中相关科学的系统利用及配套技术,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高。

项目实施的核心人员的素质是项目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项目承担单位将紧紧依靠技术依托单位某农业大学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负责项目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的拟定,项目的组织实施,基本无人力资源风险。

4.4.3技术风险

从本项目的技术风险上看,主要是羊疫病的风险,可通过本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全力支持,享受动物零费用免疫政策,实行定期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系统化免疫,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同时项目单位聘请专门的兽医,加强羊病监测预防,可以有效地化解疾病风险。

4.4.4市场风险

本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为肉羊产品及副产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一要通过加强市场预测,降低市场风险;

二要加强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应用,降低生产成本;

三要积极推进养殖产业化,提高产业链的增值效率,分散风险,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低。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家一户散养户因为比较效益差逐渐放弃养殖行业,而被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户所取代。

从市场竞争来看,本项目从商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

项目产品将突出科技和优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特点,逐步打开并占领市场。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5.1.1建设内容

新建标准化羊舍4栋3040平方米,运动场600平方米,肉羊人工授精室60平方米,兽医治疗室40平方米,储草棚300平方米,青贮窖1000立方米,药浴池20立方米,沼气池,围墙1000延长米。

购置93QS-16D型青贮切碎机1台。

购置A波尔山羊F5种公羊4只,A当地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种母羊400只。

5.1.2建设规模

该项目建成肉羊养殖场1处,肉羊饲养量达到5000只,年出栏羊3000只。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选址综合考虑到充分利用有水、电的地段,及交通便捷等因素,选择干燥、阳光充足、地势较高的地方。

布局设计则根据项目性质特点,地形地貌特点进行科学布置,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总体排布做到整齐有序,纵横成行,间隔适合,方便消毒车辆通行。

各建筑物根据不同要求,用途选用不同的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三通布置,采光及通风,环保等条件,做到设计科学、美观大方。

此外,还充分考虑了在项目区内周围预留一定的绿化园地,以美化环境。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5.3.1建设标准

a.羊舍建设标准:

每栋占地760平方米(长80米×

宽9.5米),结构为钢构结构,棚顶设计为彩钢夹芯板,便于冬季舍内采光保暖。

b.青贮窖建设标准:

每处容量1000立方米(长40米×

宽8.5米×

深3米),结构为混凝土砌石的窖池。

c.羊人工授精室建设标准:

项目建设1处高起点、高标准的肉羊人工授精站点,配备必需的采精及输精设备。

d.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等:

根据用途设计面积大小,结构为砖混。

e.机械购置标准:

机械设备均为国家农机具招标企业生产。

5.3.2产品质量标准

育肥羊出栏标准:

无任何传染疾病和其它疾病,羔羊3个月后,育肥60天出栏,胴体重在20千克以上。

5.4技术方案

5.4.1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A波尔山羊F5种公羊和A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母羊。

A波尔山羊F5♂×

A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

F1

5.4.2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公羊日补充饲料量为0.5千克,冬春补饲期(8个月)日补充优质干草及青贮饲草2.5千克。

充足饮水,夏季2次、冬季1次。

每日饲草分2--3次供给,饲喂顺序要求先喂粗料,后喂精料,先喂适口性差的,后喂适口性好的。

配种期保证饲料的多样性,精粗饲料合理搭配,尽可能保证青绿饲料全年较均衡地供给。

配种期要经常观察羊的采食、饮水、运动及粪、尿排泄等情况;

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

如有剩料则及时清除,减少饲料的污染和浪费。

青草或干草要放入草架饲喂。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羊的繁殖季节大多集中在9--11月(秋季),非配种期较长。

在冬季,种公羊的饲养要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做到精粗料合理搭配,喂适量青绿多汗饲料(或青贮料),在精料中应补充一定量的食盐、骨料和微量元素。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冬春补饲期(8个月),每只羊日补充精料0.3千克,青干草1--1.5千克,青贮饲料1--1.5千克。

在母羊妊娠期间,不要让羊吃发霉饲草或饲料,不饮带冰渣的水,不使羊群受惊。

妊娠后期母羊的管理,要细心周到,喂饲、饮水时要防止拥挤和滑倒,以免流产。

产前1个月,应把母羊从大群中分隔开,单放一圈,以便更好地照顾。

产前1周左右,夜间应将母羊放于待产圈中饲养和护理。

一般在剪毛后7--10天进行,1周后重复药浴一次。

药浴选择晴朗天气,并饮足水。

药浴前检查羊身上有无伤口。

羔羊的饲养管理:

育肥羔羊6个月以后出售,每只羊日补充混合精料0.1--0.2千克;

日补充青干草0.6千克,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羔羊生后的十几天后,几乎每隔1小时就要吃1次奶,20天以后,吃奶次数逐渐减少。

一般羔羊生后5--7天,选择无风温暖的晴天,在中午把羔羊赶到运动场进行运动。

羔羊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吃草吃料,粗料要选择质好干净脆嫩的青干草,扎成把挂在羊圈的栏杆上,不限量任羔羊采食。

混合精料炒后粉碎,放入食槽内,或与切碎的青干草或胡萝卜等混合搅拌喂给,同时可混入少量食盐,刺激羔羊食欲。

5.4.3疫病防治技术方案

羊群保健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若发现疫病,严格遵照兽医防疫规定,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封锁、毁尸。

新引进的羊只隔离15日左右,确定无发病症状可引入生产区。

每年春秋两季对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进行两次检疫,检疫后立即对羊舍内外及用具进行消毒。

经常检查羊群疫情,发现病羊或可疑羊只,应及时进行确认治疗,对病羊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淘汰。

并对圈舍及用具彻底清洗消毒。

5.4.4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技术

A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母羊一年2胎,每胎2只。

5.4.5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繁殖成活率200%,育肥期60天,日增重300克,出栏胴体重20千克。

5.4.6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分析

母羊每日补充精料0.3--0.5千克,青贮饲草1--1.5千克,优质青干草1--1.5千克;

羔羊日补充精料0.1--0.2千克,自由采食青贮饲草、优质青干草;

育肥羊每日补充精料0.3--0.4千克,青贮饲草1--1.5千克,优质青干草1--1.5千克。

5.5设备购置方案

本项目设备方案在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对主要设备进行的规格、型号、数量、来源、价格等进行研究选择。

(1)主要设备方案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者使用者的要求。

(2)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

(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

(4)在保证设备性能稳定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5)拟选的设备,符合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

5.6主体工程方案

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良种肉羊养殖场内外建筑物,以便于管理,便于生产,便于防疫、安全等,尽量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经济实用。

(1)建标准化暖棚圈舍4栋,每栋36间,每栋占地760平方米(长80米×

宽9.5米),每间16平方米。

结构为钢结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