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475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力。

等高线地形图

1.34地面高度的计算,1.35等高线示意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读图识别,读图判读,读图估算,读图绘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分层设色地形图

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读图识别,读图判读,读图估算,读图绘图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地形剖面图

1.4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绘制地形剖面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

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

什么是地图"

以及"

地图的重要性"

(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课前根据学检“图释导学部分”搞好预习。

2.教学器材:

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

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师指导与演示

学生活动

问题导入:

大屏幕出示:

 

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

它有多高?

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

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

2、 

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

有多高?

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

3、过渡:

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

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

板书:

一、 

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2、画板图:

3、

过渡:

4、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

5、计算机课件演示:

6、“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的绘制”

请学生上前标出:

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

小结:

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

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

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

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大屏幕演示:

1)

 

2)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

计算机课件演示:

“山地各部位等高线特征”

发给学生一张等高线地形图

小组同学间相互商讨: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2)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3)山顶用表示

4)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5)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6)鞍部:

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7)陡崖:

等高线重叠

8)3)分五个小组分别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模型。

9)

10)(注意:

各地形部位的特征要明显)

11)学生用彩色笔涂上不同的颜色

12) 

200米以下 

绿色

13) 

200-500米 

浅黄色

500米以上 

棕色

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4、分层设色地形图

5、挂出世界地形图:

提出问题:

1)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2)读世界地形图,看地表形态都有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等高线地形图可直接读出海拔高度,分层设色地形图是用颜色表示海拔高度的范围。

2)地表的形态有五种: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3)小组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1填写表格——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4、地形剖面图

计算机演示: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更能直观地表示没条线上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学生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3——绘制剖面图。

本节课小结:

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作业:

1)用硬纸片或海绵做原料,做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

(参考教材提供的制作步骤)

板书设计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确定

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

课堂练习:

学习检测及填充图册相关题。

学案引导: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距离,称为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就是:

等深线就是:

3.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以表示地面的,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2.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3.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大小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5.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A.10380米B.1532米C.7324D.8380米

6.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A.180米B.200米C.220米D.240米

7.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9.以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为特点的地形是()

A、高原B、丘陵C、山地D、盆地

10.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

小强查看了旅游图,发现有两条路可能上能下山。

如图为小山的等高线图,你认为小强的下列哪种想法或做法比较合理()

A、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A

B、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A

C、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B—A

D、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C—A

二、读图综合题

11.读“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3-17所示)回答:

(1)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

简述理由。

(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3)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米。

D点的地形类型是。

(4)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12.读图1.3-28,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路线.请判断:

(1)沿线修建公路省力,原因是。

(2)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览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B山到A山大约分钟。

(已知比例尺为1:

100000)

答案:

1、B2、B3、D4、B5、D6、B7、B8、B9、B10、B

11.

(1)C到A容易,因为C到A高线比较稀疏表示坡度和缓。

(2)东北东南(3)45山脊(4)75米

12.

(1)DB,DB处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