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427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中心论题答案Word下载.docx

2、太平天国运动中心论题

1、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①19世纪40年代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加上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②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频繁,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加剧

③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仍未停止,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④国家内部自然灾害严重

⑤受西方宗教的影响

2、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措施:

①对过往客户以1%进行收税的“厘金”政策

②以湘军模式的团体的崛起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3、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①导致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

军权下移,督抚掌握了半地方化和半私人化的军队;

财力下移,督抚逐渐掌握了地方大权;

人事任免权下移,督抚扩大了对官吏的支配权。

②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的崛起

③促使清王朝实行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国际:

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使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华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1856年3月,英法与俄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是英法得以腾出手来发动侵华战争。

国内:

①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怀疑惧,拒绝“修约”

5、清政府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处理及影响:

处理:

①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分别同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11月清政府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②1860年10月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③1858年5月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1864年10月又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影响:

①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背景与结果来看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②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大量在华权益,包括外国公使驻京;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

列强对条约口岸租界的管理权;

外国军舰在中国水域航行、军队在中国领土上驻扎的权利;

列强在中国沿海贸易中的航运权及内河航运权;

受条约限制的关税税率。

③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割占,造成了以后中俄、中印、中英边界领土问题。

④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华北、东北以及长江各口的开放沿江沿海航运权的丧失,加速了这一变化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沦丧,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代表人物:

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三、洋务运动中心论题

1、洋务运动的起因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要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主要代表人物、举措与主张

恭亲王奕䜣:

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

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是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曾国藩:

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李鸿章:

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

左宗棠:

创办福州船政局。

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毛,又办兰州织呢局。

张之洞:

主张“中体西用”,大力倡办工厂(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开矿、筑路等活动,大力扶植私人企业,创办书院与洋务学堂。

3、主要内容

1、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

2、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3、训练新式陆军,筹划近代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

4、兴办近代学校(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派遣留学生

四、维新运动中心论题

1、维新运动起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利润丰厚,刺激了中国一部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而且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政治、思想)主要举措或主张

康有为:

(1858-1927)

主要举措:

1,1890年,撰写了《新学伪经考》旨在动摇正统的封建守旧思想,为变法维新思想传播开辟道路为“托古改制”思想奠定基础,否定古文经学的“述而不作”,在政治上否定封建守旧派“恪守祖训”的立场,为推行变法扫除障碍;

1898年著成《孔子改制考》宣传了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阐述了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强烈震动,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2,多次上书清帝,要求变法图强,他还和另外的一些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训练变法人才。

主要思想主张:

1,反对厘定税,提倡轻税。

2,强调公民自治,提倡人生来平等。

3,提倡立宪,限制君权。

(这是一重要主张,要详细点)

梁启超:

(1873-1929)

主要举措和思想:

1,用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在不断变化。

2,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和民权学说,对康有为的“三世说”做了具体说明,强调了建立“君权与民权合”的君主立宪政体。

提倡变法,反对革命。

严复:

(1854-1921)

1,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著名政论《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及《救亡决论》等,1897年又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

2,译著《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是生物自然的普遍现象,对人类同样适用,以此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

3,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提出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振兴国家变法自强的根本,提倡: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谭嗣同:

(1863-1898),

1,撰写《仁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社会政治思想。

2,要求资产阶级的“个性自由”,要求实行男女平等。

3,批判君权神授论,宣传“民本”“君末”的思想;

批判封建等级制度,宣扬资产阶级的,民权与平等思想。

3、维新运动主要内容

1,宣传阶段:

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内政、外交、军事、文化全面改革的必要,如博采西学、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奖励科技人才、减均赋役、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等;

他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王韬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鼓吹中国必须变法,兴办铁路、造船、纺织等工业以自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变法”的口号。

提出了重民思想,介绍了西方国家“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政治制度,最早提倡废除封建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度。

薛福成先后出任驻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使节,广泛了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著《筹洋刍议》阐述变法维新的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致力于介绍西方科技政治,曾盛赞欧洲君主立宪制度“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

郑观应著《盛世危言》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他竭力主张速行君主立宪;

广办报纸;

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官吏应由民选产生;

发展教育,注重掌握西方天文、地理等新式人才的培养;

改革科举考试,增设格致、电子、医学等新科目,录用精通西学的人才。

在经济方面,郑观应提出了著名的“商战”理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主张以商立国,以工翼商。

这样的主张就和洋务派的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了区别。

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创办了草木学堂,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1888和1895年两次上书提倡变法。

2,康有为登上政治舞台后,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奖励创造发明;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

添设海军。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

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

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但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4、维新运动思想发展脉络

(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

  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洋务派中逐渐分离出一部分人,形成了早期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对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以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

他们大多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也主张学习西方的工商科技;

同时也建议作政治制度改革,向往西方的议院民主政治。

早期维新思想,还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但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成熟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救亡图存成了中国社会的急迫需求,由此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以1895年的“公车上书”为起点,直到“百日维新”告一段落。

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效与中国洋务运动挫折的对照,使中国知识分子反思,必须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康有为等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变法思想纲领。

[①]期间维新派出版了一系列杂志和著作,如《时务报》《湘报》《新学伪经考》《仁学》《天演论》等,还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

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于是一场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开始了。

洋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

封建顽固势力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来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武器。

论战主要是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的。

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维新政治思想的实践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四)维新思想的落伍

  康梁逃到日本后,继续大力宣传维新思想,特别是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影响很大,他们继续主张开民智、兴民权、呼吁振兴实业,发展教育、宣传科学,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

但是改良派无论如何张扬自己的理论,比起后期兴起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是落后了。

两股政治思潮曾就民主革命的是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改良派沦为了保皇派,仍然竭力维护腐朽的清政权,因此退出了历史主角的地位。

  严复和康有为在中华民国成立后,还先后参与帝制复辟,仍然主张君主立宪,为社会所抛弃。

康有为于1912年在北京建立孔教会,被袁世凯所利用,形成了以尊孔为基本内容的复古思潮,大力鼓吹封建的纲常伦理,阻碍了民主思想的深入传播。

严复参加了以杨度为首的促进帝制的筹安会,成为拥护袁世凯复辟称帝国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

康有为此后仍然固守其复辟派的立场,主张还政于清,于1917年与张勋一起拥戴溥仪复辟,展开了一场闹剧。

5、义和团运动中心论题

1、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A.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不仅疯狂地侵占我国的军港、划分势力范围,而且竞相在中国修筑铁路。

由于铁路的修筑,铁路沿线的田地、房屋被大量侵占和破坏,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铁路的修建和海运业的发展,使运河交通被弃置,沿河城镇逐渐衰落,大批依靠运河为生地旧式交通工人失业。

由此而造成一个庞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和运输工人的失业大军。

北方尤其是直鲁地区社会经济秩序的剧烈变动,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灾人祸的频频袭击,使北方民众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庞大的教会势力与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相互配合,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地反教会斗争。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A.义和团首先在直鲁交界的冠县一带展开斗争。

1897年,冠县梨园屯村民在阎书勤率领下拆毁教堂,反抗传教士和教民的压迫。

1898年,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助清灭洋”旗帜,率领拳众攻打附近的红桃园教堂,教会请来清军镇压,拳众主动东撤到临清,继续在直隶与山东交界地进行反教会斗争。

B.1900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团民联络一起,毁铁路、断电线、焚教堂,“一倡百和,从者如归”,队伍猛烈发展。

4、5月,义和团组织几乎遍及直隶全省,并控制了省府保定城,竖起“保清灭洋”旗帜。

义和团由保定向北,向东发展,进入京、津地区,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斗争中心。

C.六月中旬,聚集京郊各地的义和团大批进入北京。

到6月下旬,全城坛口已有1000个左右,团民达10万。

.

3.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和措施。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并无明确方针,常常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演变。

A.当义和团初起之际,清政府曾几次下令“就地剿除,慎毋姑息养奸”,并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曾数次撤换“剿办不力”的山东巡抚,以加强对义和团的镇压。

但是,从张汝梅等清廷地方官员对于严剿义和团是持有不同看法的。

毓贤认为,在教会势力横行,已成朝廷隐患的情况下,义和团或可成为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

一些朝内官员也持有类似看法,如御史黄桂鉴也认为,造成教案频发的原因是教士,教民为害乡里,地方官吏一味袒护抑民,百姓们是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才“自为团练”,“捍卫身家”的。

他建议朝廷对义和团“善为安抚”,“以收为干城之用”。

这种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对待义和团的态度。

以至多次严令山东巡抚袁世凯不要对义和团采取过激行动。

B1900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令各省官员办理教案应“化大为小,化有为无”,“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也”。

区分“匪”、“会”的谕令,实际上承认了义和团的存在,从而导致了义和团的大发展。

慈禧的态度是和平解散义和团。

6月初,她先后派赵舒翘、刚毅前往涿州。

倾向于招抚义和团的刚毅到涿州后,不仅默许了义和团的存在,而且还强令清军停止镇压。

之后,地方官员相继停止了对义和团的军事行动。

C随后,清政府发布上谕,将拳民“年力精壮者,即行召募成军,严如约束”,并声称:

“该拳民既以义勇为名,如足备折冲御侮之资,朝廷原可宥其前行,以观后效”。

正式承认了义和团存在的合法性。

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1901年9月7日,英、美、俄、日、德、法、意、奥、比、西、荷11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款及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是:

(一)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共9亿8多千万两,加上各省地方赔款2多千万两,总数超过了10亿两。

(二)将北京东交民巷化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在界内居住,各国可在使馆驻兵。

(三)将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途的所有炮台一律拆毁。

在天津周围29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从北京到山海关的12个战略要地。

(四)清政府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列强作对的官吏;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一律处死。

(五)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以办理今后对外事宜。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它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经济上的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在财政上陷于空前的困难。

为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对中国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刮和勒索,使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社会经济愈益凋敝。

(二)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及周围的战略要地,删除了其警备,使北京大门洞开,侵略者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三)“使馆区”和外务部的设置,清政府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以及负责镇压让人民反帝斗争的规定,在政治上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5,评价清政府中央与地方对八国联军侵华的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央:

在1900年456月16日开始的连续几天的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得到一份伪造的“外交团照会,其内容之一是“勒令皇太后归政”,于是,她即在御前会议上提出对外宣战的主张,遭到光绪帝与主和派官员的反对。

随后,又传来大沽沦陷的消息,于是慈禧太后又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再也不顾光绪帝等人的反对,强行决定对外宣战。

地方:

“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是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盟主,在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下,由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居间周旋,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推出的。

当请政府对外宣战之际,以刘坤一、张之洞为首的东南督抚与中央政府在政治上产生了分歧。

对义和团应严厉镇压,若“能保住使馆,尚可徐图挽回。

否则,大局不堪设想”。

当清政府命令抽调南方兵力援助京师时,刘坤一等强调地方困难,推诿搪塞。

除政治分歧外,东南督抚反对宣战还有经济方面的。

刘、张等人也担心战火延至南方、造成“土货不能出洋,商民亦不聊生”,“外侮内辱同时并起”的局面,遂积极以英国为首的列强的支持,以稳定东南地区的统治秩序。

六、清末新政中心论题

1、清末新政起因:

一、八国联军侵华,面对极大的国外侵略压力,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辛丑条约》等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二、世纪之交清政府面临的通知危机,还表现为中国内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义和团运动使清廷摇摇欲坠,中国南方自立军七军和惠州起义,昭示着新的社会政治力量的崛起。

为了缓解国内民众改革的呼声,清政府被迫进行新政改革。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2、清末新政主要措施:

政治方面:

一、行政体制的改革。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各州府县衙裁汰书吏,部务由司员亲自办理,裁革差役,停止捐纳实官;

由原来的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变革。

宣布仿行宪政后,第二天即宣布进行中央官制改革,成立了由载泽等十四名官制编篡大臣组成的编制馆。

但是内阁与军机处不变,所以中央官制改革依旧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以皇帝为行政中心的高度集权体制。

二、立法体制的建立。

一系列现代法律的制定。

1908年8月27日公布,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肯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对皇帝大权,大纲序言载明,君主权力仍旧很大。

总之,大纲所确定的是一种保留封建专制残余最多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

三、立法机构的准备。

《钦定宪法大纲》核准了以9年为期,逐年筹备宪政,期满召开国会的方案,同时拟定谘议局章程。

第一年筹办谘议局,第二年选举并正式开办,同时举行中央资政院选举;

第三年成立资政局。

p113

四、司法体制改革。

废除清代三法司制度;

审判方面实行回避、辩护、陪审、公开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审判制度;

制定新律,改革“诸法合体”的法律结构

军事方面:

改革军制,编练新式陆军。

裁汰原有绿营防勇十之二三,并停止武科考试;

各省省会设立武备学堂;

中央成立以奕劻为首的“督办练兵处”,地方成立以督抚为首的“督连公所”统一全国兵制。

此外,1905年提出2至5年内全国编练新式陆军36镇的庞大计划。

经济方面: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1903年,设立商部,制定奖励实业的规章制度,颁布商律,路况章程,银行章程,通令各省设立商会。

教育方面:

废除科举制度,1902年起,科举考试不再用八股文;

整顿京师大学堂将各省学堂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设中学堂,各州县设小学堂;

又统一学制(具体),从初等小学到通儒院毕业要25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在全国推行的法制。

3、清末新政代表人物:

慈禧太后,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奕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昭、鹿传霖

4、清末宪政运动的主张和立宪派的主要措施:

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

把建立君主立宪国家作为自己基本的政治追求。

即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召开议会、建立责任政府,以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能参与政权。

立宪派的主要举措:

立宪派把建立君主立宪国家作为自己基本的政治追求,因而积极拥护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行动。

但是随着清立宪步骤的展开,立宪从何入手和建立国会的期限问题引起了立宪派的极大不满,为推动清政府的立宪步伐,立宪派开始了和平请愿运动。

1、1907年第一次请愿,宪政讲学会代表熊范舆、沈钧儒等人进京,向都察院递上了100余人签名的请愿书。

提出“非即行开设民选议院,使国家内部无上无下,同心协力,攻击艰难,则国家终无自强之机,外患终无杜绝之日。

”要求清廷于一两年内即行开设民选议院。

但政府未予理会。

2、1908年3月,第二次请愿。

为扩大声势,派出特派员游说各省省会、学会和其他团体。

征集了近30万人的签名运动,并组织了代表各界的十份请愿书。

要求清廷一年内召开国会,被清廷以财政艰难为由拒绝。

3、第三次,组织谘议局联合会,由请愿代表孙洪伊向谘议院呈递有187人署名的请愿书,向谘议院提议于1911年召开国会。

26日,又上书载沣,在全省20多个城市举行集会,地方督抚要求速开国会并成立责任内阁。

迫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