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黄河 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 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
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学习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之前用XX在网上搜索《黄河》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XX搜索关于黄河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通过XX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黄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了解黄河的风土人情、矿产地貌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三、教学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
播放雄壮的黄河景象及歌曲《龙的传人》
由歌词“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黄河!
她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
中华我们的母亲河!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了解黄河(板书)。
2.展示黄河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自主学习
课堂活动一:
感知黄河先请同学谈谈自己对黄河的了解。
肯定学生的积极踊跃发言,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补充。
出示一组:
“黄河”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黄河。
课堂活动二:
认知黄河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
1.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为 __高原 __高原
__高原 __平原
2.填写本区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
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A__B__
山脉E__山脉F__支流G __
3.黄河源头在__省,入海口在 __ 省,上中游分界线
a __ ,中下游的分界线 b __.,容易决口的地上河在 __河段.
课堂活动三:
认识黄河的奉献
奉献之一:
“文明”──用秦兵马俑和黄河源头的图片来引导学生
。
奉献之二:
“灌溉”──用“塞上江南”的图片
奉献之三“发电”──用水库大坝的图片
来引导学生。
奉献之四:
“旅游”──用壶口瀑布的图片来引导学生。
课堂活动四:
问诊黄河(黄河的忧患和治理)
1.先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活动”、“图片”分组归纳整理,母亲河的忧患有哪些?
发病的河段、发病的原因?
2.师:
配合生播放水土流失,地上悬河,凌汛问题,断流现象视频。
3.小组汇报教师补充
(1)水土流失:
发病主要部位:
中游
病因:
自然原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
夏季多暴雨。
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的植被;
开矿、修路、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废弃的土石入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通过视频(
严重性:
(展示文字资料)资料一,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进
黄河的泥沙有16亿吨,相当于长江的68倍。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可绕赤道27圈。
转折提问:
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有什么样的后果?
(2)地上河:
下游
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夏季多暴雨等(播放视频资料
)形成动画示意图,疾病危害:
决堤——洪水(图片及资料)。
(3)荒漠化:
上游
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
(4)凌汛:
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和下游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开冻早。
(5)断流:
上游下游
气候干旱荒漠化。
植被破坏,流域用水量增加等
4.假如你是水利专家,你打算怎样治理母亲河?
(分组讨论)
(1)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①禁止破坏林草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造林种草、打坝淤地
④修筑梯田、承包治理,从而保持水土
⑤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2)地上河治理措施:
①加固大堤
②引黄淤灌
③疏通河道
(3)荒漠化治理措施:
①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②合理放牧
(4)凌汛治理措施:
及时破冰,疏通河道等
小结: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结语: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蓝,悠悠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让我们祝愿她,将同中华民族一道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教师点拨】
课堂练习
1、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泥”,黄河泥沙含量大的根本原因是()
A、上游地区气候干旱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下游“地上河”河床地势高D、水利工程建设设计不当。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和“海”分别指()
A、巴颜喀拉山、渤海B、唐古拉山、东海C、昆仑山、南海D、祁连山、黄海
3、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城市是()
A、兰州、河口B、河口、孟津C、河口、济南D、河曲、孟津
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地势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梯D、青海省和甘肃省
5、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是()
A、山东B、山西C、河北D、河南
6、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第二长河B、是我国第二大河
C、含沙量世界最大D、有巨大的运输价值
7、被称为“地上河”的黄河河段是()
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8、黄河、长江上游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大B、流域面积广C、汛期长D、水能丰富
9、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流经四川盆地,上游多高山、峡谷
B、黄河的流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C、从河流的长度、水量来看,均为我国第二大河
D、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加固防洪大堤是治理共河的根本。
课后作业
对比长江、黄河在开发与治理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反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但这节内容,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是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为丰富,上这节课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
通过自己上课和其他老师的点拨与评析,使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也给我留下许多反思之处。
一、成功之处
1.通过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
2.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黄河知识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时候,学生概括得不够好,讲起来有点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