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41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注生物卷高考试题的命题试题1.doc

关注生物高考试题的命题变化,把握高考备考方向

齐齐哈尔中学高三生物组李群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高三生物复习应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运用何种方法这是高三生物教师有待研究的课题。

结合我校高三生物复习的实际,我认为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在依据考纲、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应密切关注高考试题的命题变化,特别是2007年扩大各省市自主命题权限,新课程大力推进的背景下,高考命题的变化就是今年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的航标。

我校在生物一轮复习结束后带领学生对2007年全国所有高考题进行了系统的练习,通过对去年考题的认真研究,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感觉耳目一新,收获颇多。

通过对去年的高考试题分析,2007年高考命题中体现了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能力立意鲜明,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在理念上体现向新课标过渡的特点。

特别是2007年广东、海南等4省(区)进入第一年的新课程高考。

新课程所倡导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理念已在考纲和高考试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这就促使教师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新课程理念在考题中的渗透,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适时与新课程衔接,突出对探究性学习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考察。

一.2007生物高考试题主要特点:

具体体现在下列两大方面:

(一)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1.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例如(广东生物)34.(8分)某科研小组为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材料和步骤:

①实验动物:

家兔12只(体重2kg/只,雌雄各6只)。

②依次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及12小时的尿量,每天1次,连续3天。

(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原理相同)

③第4天,切断各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重复上述步骤②。

最后,将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用方法处理,求出差异。

(2)结果与分析:

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切断垂体与下丘脑的联系后,甲状腺和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②兔的尿量,手术后比手术前,可推断出激素分泌减少。

(3)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以及下丘脑和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可知,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

答案:

(1)统计学(统计、数理统计)。

(2)低(少);性腺;多;抗利尿。

(3)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

(4)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与垂体的关系(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的关系)。

立意:

考查考生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发散性思维、逻辑推理、以及正确判断和预估研究内容和方向的能力。

此外例如天津理综31题II从考察学生设计实验逐步深入到探究“圆褐固氮菌对某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山东理综27题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等试题也明显体现2007年高考注重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察。

2.重视信息处理能力、图表应用能力的考查。

例如(广东生物)38题.(8分)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r-氨基丁酸和1molCO2。

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

图38-1产物CO: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

酶浓度固定)(注:

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8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

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8-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

(1)见曲线1(评分依据:

每分解1mmol谷氨酸则产生1mmolCO2,根据CO2浓度变化曲线,可得到严格的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2)当谷氨酸脱竣酶的浓度增加50%时,见曲线2,其原因:

酶量增加50%,酶催化反应速率相应提高,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减少。

当温度降低10℃时,见曲线3,其原因:

温度降低,酶催化反应速率下降,但酶并不失活,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增加。

(3)见曲线4(注:

曲线4为一条不经过原点的平行直线,平移距离不限)。

原因:

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使一定量的酶失活,当加入的酶量使重金属离子完全与酶结合后,继续加入的酶开始表现酶活力,此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变化的直线关系不变。

立意:

重点考查酶的作用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运用图表形式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以及推理能力;考查考生对建立模型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

此外例如海南第17题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结果、江苏37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构建K+离子的动态平衡模型等也突出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

3.试卷较以往更注重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大都采用现实生活、生产,涉及人类疾病等领域的内容为知识背景,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关注人体健康,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试题涉及了人类疾病、医学治疗、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内容。

如考查了红绿色盲遗传病、小腿抽搐、组织水肿、尿毒症、抗体抑制细菌繁殖、近亲结婚引起遗传病等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

例如(四川理综)31题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

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组合序号

双亲性状

父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油耳×油耳

195

90

80

10

15

油耳×干耳

80

25

30

15

10

干耳×油耳

60

26

24

6

4

干耳×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

1),其原因是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

(1)①细胞核转录②AUGCGGGAGGCGGAUGUC

③…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④…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

(2)①常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

假设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XAY)的女儿(XAX-)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Aa3/8③只有Aa×Aa的后代才会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而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④体细胞突变

(二)在内容上试题突出考察主干知识

在内容上试题突出考察主干知识,并逐年加大对选修内容的考察。

对选修内容的考察,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再现,而是转向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点在2007年全国理综卷生物试题中有明显体现。

例如全国卷有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填空简答)两种题型,第I卷5个小题30分,第II卷两个大题8个小题42分,全卷总分72分,与历年高考试题的总分和分值相同。

考查内容涉及到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内环境及其稳态、生物与环境、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等重要章节,连续考到的知识点多达数十个,考查全面。

分值比例与章节内容的多少相适合。

选择题以考查选修内容为主,填空简答题则侧重考查必修内容。

特别是占课本篇幅最多的“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这两章内容在第II卷的考查中占分最多,考查重点突出。

以上是我校在系统练习2007年生物高考题的一些领悟,应该说2007年的生物试题是很有新意的,还有很多典型特点不再一一赘述。

二、2008年我校生物高考备考措施

1.继续落实现有教材的基础知识教学与有关能力的培养

07年高考生物试题虽然题目的形式多变,但是答案主要还是来自教材,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下列几方面要求:

(1)重视对教材的回归,包括对概念的落实、横向联系;基本原理、生理过程的理解、阐述;实验设计原则、实验操作的熟悉等。

其中画概念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注意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

(2)对课标和考纲涉及的内容,要充分利用教材给予的各种知识背景信息,包括资料分析、思考题、问题探讨、练习等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

在进行习题训练的时候,应该讲题目、考点、知识点、知识内容四者从点到面紧密结合,而不是迷失在茫茫的题海当中。

(3)挖掘教材和课标中的热点和生活常识,联系主干知识,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师应认真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课标和考纲均涉及的知识板块内容,注意不同版本对专业术语的表述差异,让学生熟识一些含义相同的专业术语常用名称,避免因专业术语的表述差异而影响作答。

(5)在单元或某些章节复习时,要对前后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异同、提炼规律、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知识的提取与运用。

2.联系生活、生产和社会,关注生命科学前缘信息,注重相关社会热点问题

试题情境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重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时代性,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充满现实生活气息。

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技应用类型试题的比例不断增大。

热点话题往往作为材料题的知识背景出现,起点高、落点低,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将会继续延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使用教材与教辅材料以外,可引导学生多关注新闻等中出现的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报道,注意搜集各种媒体关于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生物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生态农业、禽流感、近年诺贝尔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训练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尝试用教材中的知识对之进行解释。

做到:

一不惧怕,二能找准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三能找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