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4088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C.采摘果实类创新中的技术一般会经历不成熟、提升并扩散、潜力消亡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D.扩大开放能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又为重组式创新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为前提,论述了影响数字经济增长因素的新特点。

B.文章分析创新特征时,把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模式分成了采摘果实类和重组式创新两种。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资本”“劳动者”在数字经济时代与以往的差异。

D.文章通过论述资本、劳动及技术创新的新特性,证明应扩大开放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人与机器的竞争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主要就在于智能机器人能替代人的“脑”。

B.重组式创新是可将新创新成果与原成果不断重组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故其成果呈指数化增长。

C.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好国际知识资本源泉,是扩大一国可利用的知识资本存量的最有效的办法。

D.智能化时代,一个国家资本所具有的智能类型和学习能力比拥有的资本数量更重要,更值得关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

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

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大多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

材料二:

表一: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

元)

月收入

年收入

调整前年纳税额

调整后年纳税额

减税额

降幅

5000

60000

140

100%

10000

120000

3876

1001

2875

74%

15000

180000

12948

5484

7464

58%

20000

240000

24120

10151

13968

50000

600000

114036

88780

25256

22%

80000

960000

231552

205396

26156

11%

表二:

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

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

兄弟姐妹数量(个)

赡养老人平均扣除款(元/年)

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

子女教育平均扣除款(元/年)

低收入人群

33

1.88

2783

38

4500

中低收入人群

62

2.29

4486

43

5172

中高收入人群

67

1.96

5463

22

2595

高收入人群

72

1.69

6426

18

2143

平均值

1.98

5397

37

4402

(摘自田志伟、田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注]扣除款:

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

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

材料三:

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

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

(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

材料四:

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

B.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受益者。

C.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附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

D.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赠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个人所得税法有创新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

B.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社会各界都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超出预期,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

C.《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广泛听取了民意,在涉及民生的多个方面充分凝聚了各方共识,具有积极意义。

D.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

6.根据材料三、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给出两点理由。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舒 翼

①“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

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②这是作家余光中先生在散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的一段话。

③正值春节,汽笛送来亲情的召唤,迎回游子们归乡。

在这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口大迁移中,火车是绝对的运输主力。

在诸多交通工具中,人们乘坐最多的,还是火车。

火车,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④有人说,在空间上有两种东西永远让人类迷恋,一是故乡,一是远方。

故乡安放着心灵的安宁,远方寄托着对未知的向往。

火车——正是一边驶向故乡,一边驶向远方。

⑤坐过无数次火车,但印象最深刻的,或许还是近乡那一趟车。

那一列列返乡的火车停靠在站台边,熙攘的人流中,匆忙的脚步里,张望的目光下,涌动着的都是思乡的情绪。

每一次看见近乡那趟火车,总觉得是那样可爱与亲切,仿佛看见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在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况且”声中,思乡的情绪便陡然在车厢里弥漫开来,它将驶向的,是你最熟悉也最温暖的故乡。

⑥火车是故乡,火车也是远方。

速度的提升,铁路的延伸,让人们通过火车实现了向远方自由流动的梦想。

今天的中国人,坐着火车,可以去往祖国土地上的天南地北,来到祖国东部的平原,到达祖国南方的海边,走进祖国西部的沙漠,踏上祖国北方的草原,去观三山五岳,去看大江大河。

火车的车窗仿佛一条长胶卷,让人们欣赏到一幅又一幅陌生而斑斓的画面。

有了火车,远方已不再遥远。

⑦火车与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时间的关系也颇有意味。

那长长的车厢,仿佛一头连着中国的过去,一头连着中国的未来。

⑧一节节火车车厢,装载过多少过往的岁月。

这岁月的起点,要上溯到一百多年前。

在今天的中国铁道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0号”机车。

因为它的机身上有一个大大的“0”字,所以人们称其为“0号”机车,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

从那时候起,火车便奔驰在中国的大地上,见证着历史。

一百多年来,一列又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在那些火车上,发生过多少难忘的故事啊!

一本以“火车上的中国人”为主题的摄影集,记录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火车车厢内外的人生百态。

当看到那一列列绿皮火车、一个个熟悉的场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时,远去的时光与遥远的记忆仿佛一下子都回到眼前。

这些与火车有关的影像,定格的,正是中国人曾经一步一步走过的日子。

⑨在我们怀念旧日时光的同时,也不能不感慨今天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而言,火车这一诞生于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机械交通工具,是个完全的舶来品。

然而,今日中国的火车和铁路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⑩中国人对火车有着强烈“情结”,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历史的亲历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火车,又收纳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难忘的时代记忆与丰富的个人情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沉甸甸的梦想。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而梦想,也会随着铁轨伸向新的远方。

(《人民日报》2018年02月17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⑦段是文章的过渡段,承上总结了火车与空间的密切联系,开启了下文对火车与时间的关系的叙述。

B.作为春节运输主力的火车,因为人们坐的次数多,所以总让人觉得可爱与亲切,给人们的印象最为深刻。

C.作者主要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展开分析,分析火车与人们的情感的关系,以及火车与中国的发展关系。

D.本文以火车为载体,写出了火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情感世界紧密联系。

8.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意。

(6分)

                                    

                           

9.“火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

少孤,依族父伯仁。

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

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

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

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

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

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

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

“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

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权甚器之,谓祎曰:

“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

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

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

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亮卒,祎为后军师。

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

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

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

敏曰:

“向聊观试君耳!

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

”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

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

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十一年,出驻汉中。

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

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B.践位,文中指后主刘禅承继皇位。

与“践位”意思相近的还有“履至尊”“君临天下”等词语。

C.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秦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刺史,官职,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

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

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祎出生于江夏鄳地,小时候父亲死了,靠族父伯仁拉扯成人。

后来,刘璋召见费祎,伯仁就将他带人蜀地。

B.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

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从前请先上”,始终无怨言,神态泰然自若。

C.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

费祎对他们直言劝说,晓以利害,让两人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费祎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政绩名望堪比蒋琬,即使在地方任职,朝廷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决断,深受后主信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权甚器之,谓祎曰:

”(5分)

(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

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

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③平居:

这里指家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闻道”一词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

“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C.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15、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在《离骚》中叙述自己的选择时说,他之所以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并且“_____________”,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__________________”才是为古圣先贤所称道的做法。

②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滔滔的江流。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__________,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

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________。

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

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她果然________,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

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

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

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

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

”(65回)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________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C.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叹为观止惟妙惟肖不负众望左支右绌

B.登堂入室栩栩如生不孚众望左支右绌

C.叹为观止栩栩如生不负众望捉襟见肘

D.登堂入室惟妙惟肖不孚众望捉襟见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

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

___①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除体外。

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

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比较低,____②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

而那些酒量大的人,_______③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

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

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21.下面是贺兰山给老朋友发微信的内容,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欣闻您将要乔迁,我既为您高兴,也有些失落。

因为从我令尊那一辈,我们两家就交好。

可惜这段时间我在外开会,不能为您搬家鼎力相助,非常抱歉。

不过我回去后,一定会躬临寒舍,恳请恭候。

①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