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3882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文档格式.docx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十月革命后

4.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

为成昆铁路选线 

为攀枝花钢厂选址 

寻找铀矿资源 

发表《地质力学概论》

5.1955年7月发表的、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的宣言是(  )

《联合国国家宣言》 

《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国际和平年宣言》

6.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开创了新的方向。

“新方向”是指()

引进外资 

大力发展主干铁路 

独立自主发展 

只任用中国工程师

7.下列对爱因斯坦的贡献表述有误的是

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战战士

创立了“归纳一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

8.下列各项中,中外著名历史事件都发生在16世纪的是

商鞅在秦国变法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 

马丁·

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9.在李时珍之前,我国已存在《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帮助父亲更好地行医 

名扬天下 

纠正过去医书的错误 

入朝为官

10.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

辞呈上写道:

“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

”“德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指

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 

德国科学研究的气氛不浓

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

11.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下图所示:

“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

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牛顿的相对论理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牛顿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禁锢

12.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块墓碑上写着:

自然界和自然界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他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其中的“他”是指

巴罗 

爱因斯坦 

牛顿 

伽利略

13.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最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该大奖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的主要原因是( 

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

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詹天佑成功修建了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14.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光速不是恒定不变的 

能量和速度无关 

时间不是绝对不变的 

空间和速度无关

15.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内容不包括(  )

确定了万有引力三定律 

解释了潮汐现象

地球的圆扁形状 

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种神圣而不腐坏的,和我们有缺陷的世界是不同类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牛顿革命”。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

……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

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因而在起正面作用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种种负面后果。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牛顿的科学成果对欧洲思想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

徐光启出生那年,上海县遭受倭寇侵扰,松江府又发生灾荒。

徐家的生活日益窘困,祖母、母亲为了生活而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生产。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徐光启从小就对治产兴家、抗击倭寇有着直接的印象。

1581年,徐光启二十岁时,考中了秀才。

但此后两次京试进士,均落第。

1596年,徐光启开始教私馆。

在韶州时,遇见了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第一次听到有关西洋的自然科学学说。

后来在南京又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加入了天主教。

1604年,43岁的徐光启中进士,艰辛的科举之路使他反思:

“若今之时文,真是无用”。

他还曾设想废弃八股文,叫学生去学一些“有用之学”。

他赴北京任职后,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并先后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1633年徐光启主持编写《崇祯历书》,其中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宇宙体系,引进了经、纬度及其有关的测定、计算方法等。

另外徐光启还编写了《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转录了很多古代和当时的农业文献,同时也收录了徐光启自己撰写的农业方面的专门论述,这部分论述都是徐光启经过试验和观察之后取得材料写成的,科学性较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徐光启接受并传播西学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光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①牛顿在进行光学实验。

②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

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蒲柏

③从数学开始到牛顿时代为止,数学工作由牛顿完成了一大半。

——莱布尼茨材料2:

上中学时牛顿就喜欢做实验并记笔记,他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现象记录下来,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1)阅读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牛顿如何从①③的方面使“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变成光明的。

(2)结合材料2归纳牛顿能使黑暗变成光明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这是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1948年李四光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就其所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新华夏海的起源》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从此,地质力学这一新科学正式载入史册。

20世纪60年代之妆,其完成《地质力学概论》,对自己40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作了总结,这部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1)学术地位:

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人格魅力:

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3)总体评价:

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2.【答案】C

【解析】【分析】亲自了解药物的形状和药效,说明李时珍对待医学研究的态度比较严谨。

【点评】考查李时珍的治学精神与态度

3.【答案】B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发起的自强运动。

为了推动洋务事业的发展,清政府于19世纪70年代初决定选派幼童120名分批赴美国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

【点评】考查近代留学运动

4.【答案】C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地质力学的应用价值的体现,选项中A和B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为祖国所做的重大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基础是冰川学研究成果,所以排除。

《地质力学概论》这本书是李四光对自己40来年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地质力学研究的里程碑,但这是理论成果,而不是应用价值的体现,排除D。

以李四光地质力学为基础,我国勘探部门找到了大港、大庆、胜利、华北等大油田,寻找铀矿资源也是以地质力学为基础的,答案为C。

【点评】考查李四光的科学成就

5.【答案】C

【解析】【分析】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警告使用氢弹的核战争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敦促各国政府放弃以武力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故选C。

【点评】考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6.【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要理解“新方向”的含义,必须结合京张铁路作为中国人首次自主修筑铁路取得的巨大影响或意义分析,可知其体现了中国铁路修筑的独立自主性。

故选D。

【点评】考查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开创了新的方向。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本题不是爱因斯坦贡献的应D项,创立“归纳一演绎”科学研究方法的是牛顿。

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演绎”法,他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这是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牛顿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正因为牛顿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探索精神相结合,使牛顿做出了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项均为爱因斯坦的贡献。

【点评】考查爱因斯坦贡献

8.【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4世纪,《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故排除A;

李时珍生活在1518年-1593年间,马丁·

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是1517年,故B符合题意;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第一次为1685年,第二次为1686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是1689年,属于17世纪,故排除C;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也是1859年,属于19世纪,故排除D。

所以应选B。

【点评】考查史实。

9.【答案】C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李时珍以前,我国医学书籍上记载的药物虽然品种繁多,但是错误不少,有些药材名称混乱,如一种药材有两三个名字,或两种药材混为一名;

还有一些药材,虽有毒性,但却长期被认为可以服用,害人不浅。

开始,李时珍想修订那些药物书籍,后来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纠正这些错误。

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提高选择题正确率的小技巧

(1)揣摩命题人的意图;

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分析与判断,更不能意气用事。

(2)以课本知识为标干;

“以熟定生”。

(3)严格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

(4)审题要细心、选择要果断。

10.【答案】A

【解析】【分析】联系史实,BC两项不符合史实,而D项和题干没有直接联系,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的战士。

1933年,当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德国时,由于他为人类和平进行不懈斗争,被纳粹分子追捕迫害,不得不提交辞呈,离开德国,所以此题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区别A和D,当时德国是发生了经济危机,但和题干所述事件没有直接联系,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1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材料信息是“牛顿力学体系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因此A项错误;

相对论理论是爱因斯坦的成就,因此C项错误;

开场实验科学的是伽利略,因此D项错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点评】考查《牛顿的哲学原理》

1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中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科学发展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作用,而选项中四个人物能够体现这种作用的只有牛顿。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13.【答案】A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相关情境,之所以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重大成就,此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詹天佑在中国土木工程方面的重大成就和基于此对他的评价,联系史实,BCD都符号史实,B不符合史实,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在中国修建的吴淞铁路,排除B。

C项符合史实,但和题干土木工程这一主题没有关系,D项符合史实,但只是詹天佑重大成就的一方面,但和A项比较并不全面,答案为A。

【点评】考查詹天佑的贡献

1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不是恒定不变的,能量和速度关系密切,成正比,空间和速度也存在着关系。

【点评】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5.【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史实,解答时要依据《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这本著作的主要内容,书中提出来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总结,这就是牛顿力学体系,通过书中的理论,正确解释了潮汐现象和地球的圆扁形状,而D项是关于光学方面的,不是此书内容,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

(1)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社会条件;

文艺复兴促成人的觉醒,引发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兴趣;

伽利略等开创观察和试验方法,在自然科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经典力学的创立;

(2)影响:

科学成就促成了人类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动摇传统宗教信仰,唯物主义思潮盛行;

使启蒙运动兴起,强调理性;

受牛顿学说影响的启蒙运动也有其弊端。

【解析】【分析】⑴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之前,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伽利略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并且创立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牛顿通过个人的勤奋和努力,最终创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⑵影响:

根据“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概括得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以后,大大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提供科学依据,动摇了天主教宗教信仰,有利于唯物思想的发展,根据“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得出促进了欧洲机械唯物论的形成,说明受牛顿学说影响的启蒙运动也有其弊端。

故答案为

(1)背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近代物理学家牛顿,解题时一方面需要结合史料分析提炼有效信息,另一方面综合所得信息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

17.【答案】

(1)因素:

徐光启个人的生活环境;

科举经历;

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西学东渐。

(2)贡献:

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采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知识,发展传统天文、历法;

编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本题以徐光启接受并传播西学为切入点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1)问,根据材料文字“从小就对治产兴家、抗击倭寇有着直接的印象”“……遇见了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第一次听到有关西洋的自然科学学说。

……在南京又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加入了天主教”“艰辛的科举之路使他反思”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2)问,根据材料文字“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宇宙体系,引进了经、纬度及其有关的测定、计算方法等”“编写了《农政全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18.【答案】

(1)光学方面:

自制折射望远镜,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统领西方物理学界两个世纪,与荷兰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数学方面:

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做实验,记笔记,积累知识,分类整理,将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

“归纳—演绎”法;

忘我的勤奋探索精神

【解析】【分析】问题一:

题干中提到使“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变成光明,意思是牛顿发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然规律,取得了重大科学成就,此题实际是要求回答牛顿的重大科学成就和意义,根据①③提示,联系所学,牛顿通过自制折射望远镜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奠定光谱学的基础,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问题二:

分析此题,牛顿作为一个科学家,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应该从他的个人素质方面考虑和总结。

【点评】考查牛顿的贡献和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