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345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docx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

《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

课程编码:

22001186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学时:

64课程学分:

4

编写人:

李本庆审定人:

李丽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学》(微观部分)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第一部分,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培养学生进行经济实证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学时

1

引论

4

2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8

3

效用论

8

4

生产论

8

5

成本论

6

6

完全竞争市场

6

7

不完全竞争市场

6

8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4

9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6

10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2

11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6

合计

64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引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西方经济的研究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重点难点

(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西方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概念

2.理解西方经济学包含的三种类别的内容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了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三个阶段

2.理解西方经济学中的稀缺性的和选择

3.掌握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第三节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有用和有害之处

2.理解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3.掌握用辨证的方法看待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掌握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以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事例。

2.重点难点

(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区别

(2)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区别

(3)弹性的计算

(4)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运用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2.理解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假定

3.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需求曲线

1.了解需求的概念

2.理解影响需求的因素

3.掌握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1.了解供给的概念

2.理解影响供给的因素

3.掌握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了解均衡的含义

2.理解均衡的价格决定

3.掌握均衡价格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第五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了解弹性的一般含义

2.理解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

3.掌握几种弹性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效用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明确建立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并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

2.重点难点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基数效用论下需求曲线的推导

(4)正常物品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5)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1.了解效用的概念

2.理解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掌握基数效用论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1.了解偏好的假定

2.理解无差异曲线

3.掌握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第三节预算线

1.了解预算线

2.理解预算线的含义、图形、方程

3.掌握预算线的变动(四种情况)

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

1.了解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的俩个条件

2.理解图形分析

3.掌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了解价格——消费曲线:

含义、图形分析和收入变化:

含义、图形分析

2.理解消费的需求曲线

3.掌握恩格尔曲线

第六节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形分析、补偿预算线的含义

2.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3.掌握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形分析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形分析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1.了解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需求

2.理解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

数量关系

3.掌握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数量关系

第四章生产论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一章,使学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并说明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优组合,从而在理解厂商利润最大化与要素最优组合之后掌握论证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规律,生产理论的目的在于分析厂商的目标和行为,并为最终推导厂商的供给曲线打下基础。

2.重点难点

(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产量曲线

(2)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产量最大化

(3)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讲授法相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厂商

1.了解厂商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2.理解企业的本质:

一种组织形式

3.掌握厂商的目标

第二节生产函数

1.了解生产函数

2.理解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了解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Kc)

2.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了解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K)

2.理解等产量曲线

3.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五节等成本线

1.理解成本方程的含义

2.掌握等成本方程图形的作法

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1.理解掌握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图形公式

2.理解掌握关于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同上)

第七节扩展线

1.理解等斜线和扩展线含义

2.掌握等斜线和扩展线图形的作法

第八节规模报酬

1.理解规模报酬的含义

2.掌握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第五章成本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函数以及各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做准备。

2.重点难点

(1)机会成本、MC与AC关系、MC与MP关系、AVC与AP关系

LAC推导、规模经济

(2)MC与AC关系、MC与MP关系、AVC与AP关系、LAC推导

3.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1.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2.理解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3.掌握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正常利润

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1.理解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公式、图形分析

2.掌握短期总本和扩展线:

公式、图形分析

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

1.了解短期成本的分类:

TFC、TVC、STC、AFC、AVC、AC、MC曲线及公式

2.理解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掌握边际产量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2.掌握平均产量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第五节长期总成本

1.理解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LTC(Q)

2.掌握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1.了解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2.理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图形

(2)呈“U”形的原因

(3)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3.掌握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应该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长期供给曲线。

能通过对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供给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2.重点难点

(1)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推导

(2)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

(3)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推导

3.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的划分

2.理解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的其特征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理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图形分析

2.掌握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条件:

MR=MC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图形分析

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图形分析

3.理解生产者剩余

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均衡

1.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关系

2.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3.掌握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MR=LMC=SMC=LAC=SAC=AR=P

第六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掌握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2.掌握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3.掌握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第七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2.理解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明确各类市场形成的条件,弄懂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掌握各类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的供给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市场运行的效率作出评价。

2.重点难点

(1)垄断厂商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2)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分析、

(3)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分析、古诺模型

(4)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分析、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分析

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讲授法结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第一节垄断

1.了解垄断市场的条件、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2.理解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及价格歧视

3.掌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MR=SMC=LMC

第二节垄断竞争

1.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2.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3.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寡头市场

1.了解博弈论初步概念

2.理解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3.掌握寡头市场的特征及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1.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一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完全竞争的完整含义,掌握完全竞争厂商要素需求的原则,从要素使用的原则出发进一步认识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

2.重点难点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

3.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