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4304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课题申报书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实践研究文档格式.docx

随着疫情的发展,生活似乎回到了从前,但是全球疫情时起时伏,各地小规模的爆发,外来输入性病例,以及季节性发作的可能性,以上种种都昭示着我们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心理发生了极大变化。

2020年5月,武汉地区学生逐步复学,很多学生反馈心理上难以适应复学后的学习生活,部分教师也反应课堂学习效果下降,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家庭和谐,给班级管理以及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异常现象,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本课题旨在探究后疫情时代中职学生心理危机的来源,建立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2.课题界定

心理危机:

指危机源所带来的挑战与伤害超出人们有效应对的能力范围,从而打破内心的平衡,导致内心的混乱和不安。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中职生,其心理危机主要源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

预警:

以心理测量、心理问卷、观察发现等方式,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筛查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干预。

人们在遭遇心理危机时,其生理、心理都会出现一些失衡的表现,如失眠、食欲下降、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表现,可以提前预警心理危机的出现。

干预:

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手段,应对、排除学生的心理危机,情况严重的可以实施医疗转介。

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是帮助教师、家长及学生提前筛查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并及时进行干预,以保证中职生心理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的一种机制。

具体包括,在针对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形成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定期学习、联系制度,通过该制度对心理异常的学生提前作出预测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形成统一力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都有与心理危机相关的研究。

西方对于心理危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前半叶的美国、荷兰等国,最先由林德曼(Lindemann)提出,他提出亲人的死亡会导致个体一系列的身心反应,这种反应是正常的、暂时的,并可以通过危机干预技术进行治疗。

卡普兰将这种身心反应扩大到整个创伤事件,危机是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生活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

林德曼和卡普兰在对创伤进行危机干预时,都采用平衡/失衡模式。

后来,斯万林和卡本(Swanson&

Carbon)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危机发展模型,即危机前平衡状态、危机的产生和危机后平衡状态。

贝尔金(Belkin)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

平衡模式;

认知模式;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群体心理危机的研究较少。

边玉芳等人在《青春期心理危机类型、危机特征及干预现状剖析》一书中指出青少年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人际关系、意外突发事故和学习压力。

并结合贝克抑郁问卷、抑郁体验问卷,编制了《青春期心理危机表现问卷》,通过问卷得出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主要有各种负性情绪及行为、认知偏差、身体性障碍和自残自杀等行为。

基于此,本课题主要探究中职学生在后疫情时代主要的心理危机来源,并为教师提供初步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危机的有效方法,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首先,本课题符合社会及学校的需要。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举国上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心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职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在疫情后全国就业局势剧烈变化的情况下,选择就业还是升学成为他们需要重新审视思考的问题,这也势必加剧了中职生内心的矛盾,增加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通过探究疫情后中职生心理危机的来源,并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对于维持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其次,本课题符合家庭的需要。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家长居家办公,亲子相处时间大量增加,中职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问题,疫情期间线上网课难以保证学习效率,且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在与父母家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部分学生因长期的居家学习后,不愿回到学校,从而引发家庭间的冲突,以上都可能成为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危机源,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家长提供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依据,维护家庭的和谐。

最后,本课题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普遍更追求读大学的大环境下,中职生普遍怀有自卑心理,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情感上起伏不定,再加上疫情的冲击,中职生的内心愈发脆弱,本课题通过探究心理危机的来源,向学生普及维护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2.研究内容

(1)对中职生心理危机的内涵及表征的研究。

(2)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3)对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研究。

3.研究重点

(1)明确中职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教师、家长及学生提供有效的判断依据,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2)建立并优化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家庭的完整,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

4.创新之处

(1)研究过程中渗透教师、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心理危机的预警过程中学会自我判断,提高师生自身的心理保健能力。

(2)课题组的教师可根据自已所在的专业,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接的岗位特点进行各种小专题研究。

(3)本课题的开展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展科研和教研合二为一工作职能,发挥科学的先导作用,教科研相互融合。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思路

(1)阅览文献,明确观点

搜集并阅览心理危机相关文献,明确心理危机的内涵,归纳、总结在遭遇心理危机时的身心特点。

(2)心理测量、问卷调查

通过学校心理测量系统,开展心理普查,投放心理问卷并回收,通过测量和问卷的方式了解后疫情时代中职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来源,并进行分析、整理。

(3)初步建立预警机制

渠道一:

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全校师生心理档案,初步筛查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个体;

渠道二:

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

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接触,可以较好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发觉各班可能存在的心理异常现象;

渠道三:

各班任命心理委员,发挥同辈关系的作用,如果发现同学间有异常现象及时向老师反馈,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

渠道四:

学校心理咨询室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开放,通过网络咨询、心理咨询热线、电子信箱以及预约线下咨询,为师生提供宣泄压力的途径,及时发觉心理异常的个体。

(4)初步建立四级干预机制

一级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主要负责制定发行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校园重大心理危机进行决策处理并定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宣传工作。

二级干预:

心理咨询室,由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负责对普查以及日常排查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辅导,必要时进行医疗转介。

三级干预:

各班班主任,当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的表现时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关爱,必要时告知家长并请学校心理健康老师介入干预。

同时开展特色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班级氛围。

四级干预:

各班任命心理委员,积极学习并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对班上出现心理异常的同学进行重点观察,并及时向班主任反应情况。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研究。

(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主要探究中职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通过搜集和分析心理危机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相关概念和观点的界定,并进行记录、整理和加工,为下一阶段的研究作充分的准备。

(2)问卷调查法:

根据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资料的整理,总结归纳出中职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来源,并结合疫情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分析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危机源,制作问卷,发放给学生并回收问卷,再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

(3)案例分析法:

对在学校普查中筛查出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以及家长或班主任报告的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形成案例并进行专业分析。

(4)经验总结法:

在实施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的过程中,结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结果以及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归纳总结中职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来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复论证。

3.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认真选择课题组成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研究的整个研究思路,通过文献分析明确心理危机内涵。

第二阶段:

调查研究阶段(2021年1月—2022年12月)

通过心理测量、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实施研究,在校内初步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研究过程,结合课题组成员共同的力量和智慧,根据制订的方案组织研究,必要的时候及时调整研究过程。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23年1月—2023年9月)

总结研究全过程,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请专家评审。

4.预期成果形式

(1)问卷分析报告

(2)论文

(3)案例

(4)研究报告

(5)学校心理工作实施方法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团队成员学术背景结构合理。

主要成员有本校的政教处主任,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主任,德育主任,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各专业班主任,他们都是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线力量。

课题研究成员中包含博士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五名,中学一级老师两名。

近三年主持参与过的课题研究均获奖或发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题成员都是工作积极认真,思想要求进步,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

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

×

市农村中职学校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研究》

论文《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

论文《数字化教育方式应用于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专项课题《×

市幼儿园阳光体育课程建构探究》

专项课题《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研究—以×

市为例》

专项课题《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渗透—以×

课题研究《中职学前教育技能型高考应知应会数字化实践研究》

3.核心观点

市农村中职学校自信心水平普遍较低,结合农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职生自信教育,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心理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预防心理危机的同时,还要注重中职生自信心的建立,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边玉芳;

蒋赘.青春期心理危机类型、危机特征及干预现状剖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

[2]孙超.高中学校心理危机的预警及干预[A].理论观察.2017

[3]朱雪芳.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

[4]袁礼锋.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

[5]许慧燕.徐振昌.朱东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探讨[A].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6]王翔南.程一波.周玲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构建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1

课题编号:

88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