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303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常识Word下载.docx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

  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6、元曲:

关汉卿《窦娥冤》

  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民主思想萌芽

  

(1)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四大奇书: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

  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2、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

3、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现代科技常识】

  一、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现代的新能源技术按照其创新性和是否能够再生或连续使用的性质可划分为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

  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通过对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二、空间技术领域

  空间技术即新型高科技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大型运载火箭、巨型卫星、宇宙飞船等空间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空间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其两个标志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

它不仅把高技术用于地球上,还把人类整体生存机构引向了外层空间。

  世界海洋总面积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米,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能量。

海洋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其标志技术是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三、环保技术,主要是对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行监制、控制、治理和保护的各类技术的统称。

  农业新技术包括:

  

(一)、农业工厂化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

它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二)、“绿色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

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地推广矮杆、半矮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

这一农业技术革新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因而被誉为“绿色革命”。

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这一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持续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酝酿提出的农业发展新方向。

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

概括地说,它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

我国的持续农业尚处于探索和初步实验阶段。

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研究,二是建立实验区,三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业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对环保、能源技术等都有很强的渗透力。

  

(一)基因技术

  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

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

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

也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比作字典。

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去阐释,破解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

人类10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被破译后,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二)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领域。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般是指于1990年美国政府资助启动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

它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

以后世界各国也都有各自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计划。

  (四)细胞工程

  是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细胞养殖和细胞融合。

 五、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优异性能的一类材料。

  新材料技术是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包括对超导材料、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等的开发和利用。

它有两个标志:

一个是材料设计或分子设计,即根据需要来设计新材料;

另一个是超导技术。

  20世纪90年代新材料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复合化和智能化。

  六、生态平衡与中国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平衡简称生态平衡,是指一定的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通过互相制约的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阶段。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一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叫做生态国限,超过了生态国限,自动调节能力就降低甚至丧失,生态系统就遭到破坏。

生态平衡是生物世界进行生命活动所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在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律办事,才能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完善的生态系统。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是: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大压力:

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和市场压力。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的实际行动,具有划时代意义。

1994年8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

  《中国21世纪议程》包含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系统”,即总体战略系统,社会可持续系统、经济可持续系统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系统;

第二个层次为章,各系统皆由若干章组成,每章的内容指明该系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个层次为“方案领域”,每章由若干方案领域组成;

第四个层次为“行动”,由每个方案领域内若干行动组成,是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单元。

  七、环境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指人群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的劳动和社会场所,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工业、城市等人造环境的总称。

  

(二)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上述环境的改变以及因为这些改变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既要防治环境污染,又要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手段,维持生态平衡是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环境保护应包括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两个方面。

1.《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2.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3.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4.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19年7闰的方法。

  5.战国时期,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6.战国时,发明“司南”,到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7.《汉书·

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8.汉武帝时,编制我国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9.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人尊为“医圣”。

  10.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11.东汉时,蔡伦造蔡侯纸。

  12.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13.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14.隋唐时期,印刷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15.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16.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17.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18.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9.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0.宋元时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

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登峰造极的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21.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22.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科技常识试题

不定项选择题

1、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与下列哪个一样?

A.铅B.石墨C.玻璃D.琥珀

2.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因能量增加而向空间释放出大量高速运行的(),它们可能对短波

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造成严重的影响。

A.带电粒子流B.热气流

C.电磁场D.陨石

3.当连续的图像变化超过每秒()帧画面的时候,人眼便无法分辨每幅单独的静态画面,

因而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

A.12B.24C.360D.1024

4.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WindowsXPB.DosC.OICQD.Linux

5.20世纪的四项重大发明是指激光器、计算机、原子能和()

A.基因工程B.纳米材料C.半导体D.宇宙飞船

6.用中子轰击铀核时出现原子核的裂变,并放出新的()的现象,称核裂变反应。

A.质子B.轻子C.中子D.原子

7.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A.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

C.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线多D.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

8.下列电池中不能充电的是()。

A.镍镉电池B.银锌电池

C.普通干电池D.铅蓄电池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

A.只读型光盘B.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C.只读型硬盘D.只读型大容量软盘

10.人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镜中所成的像()。

A.缩小B.变大C.大小不变D.先小后大

11.一般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

A.降低温度B.隔绝氧气C.增加湿度D.制造泡沫

12.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

A.肾脏B.肝脏

C.脾脏D.胃肠

13.夏天来临时,人们往往选择色彩比较浅淡的衣服,例如月白色,黄色等等,人们这样选

择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浅色调的衣物比较靓丽,但容易脏,冬天人们的衣物厚重,清洗不方便,而夏天衣物轻

薄,清洗方便,所以人们选择在夏天穿浅色的衣服

B.夏天衣物浅淡的色调和轻薄的材质比较匹配,使人感觉协调

C.浅色调的衣物时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者感觉比较凉爽

D.夏天人们衣着单薄,是显示美好身材的时候,浅淡而明快的色彩更能突出自身美好的形

14.香烟点燃后,冒出的烟雾看上去是蓝色的,这是因为:

A.烟雾的颗粒本身是蓝色的

B.烟雾将光线中其他色光滤掉,只有蓝光透射出来

C.烟雾的颗粒对蓝色光散射强烈

D.烟雾的颗粒吸收光线后,发出蓝色荧光

15.烧瓶中装着半瓶水,把水烧开后,用塞子塞紧,然后将烧瓶倒置,马上往瓶底上浇冰水,

会发生什么现象?

A.烧瓶炸裂B.塞子被喷出

C.瓶中水沸腾起来D.什么也不会发生

16.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了从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重大飞跃。

A.量子力学B.相对论C.电磁理论D.原则核物理学

17.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

18.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A.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

B.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C.冰箱里的水变为水蒸气

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19.人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镜中所成的像:

A.缩小B.变大

C.大小不变D.先小后大

20.关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一级API<

50②二级50≤API≤100

③三级101≤API≤200④四级201≤API≤300⑤五级API>

400

A.①③B.①③④C.②D.⑤

2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

剂”。

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A.铁粉B.炭粉C.氯化钙D.生石灰

22.“蓝蓝的天空,飘着那白云;

白云的下面,跑着那羊群……”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

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23.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刻与日同出。

下列节日中,国旗升起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国际劳动节B.六一国际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

24.下列选项属于功能复合材料的是:

A.碳/碳复合材料B.水泥基复合材料

C.导电功能复合材料D.电磁功能复合材料

25.太阳活动会引起生物圈的一系列效应。

下面哪些现象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A.树木年轮的增长B.粮食的收获量

C.蝗虫的飞行D.鱼类的繁殖和回游

26.下列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A.蝙蝠B.鲸C.蜂鸟D.海豹

27.我国成功地将杂交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并提出了三系育种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

种理论。

其中,“三系”是指:

A.不育系B.保持系C.发展系D.恢复系

28.血液占成人体重的:

A.7—8%B.17—186C.10-12%D.15-20%

29.到目前为止,人类成功发射了4000多颗卫星,这些卫星大多数用于

A.军事目的B.通信目的C.科研目的D.气象观测

30.俗话说: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引起的。

A.地球的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的自转D.月球绕地球的公转

31.为什么许多鸟全都停在电线上却很安全

A.因为这些鸟只站在一根电线上B.因为这些鸟是绝缘体

C.因为鸟的体积很小D.因为鸟的爪子与人不同

32、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相继发表了有关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等方面

的5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

A.α粒子散射B.布朗运动

C.放射性元素的嬗变理论D.受激辐射

33、光的三原色是:

()

A.红黄蓝B.红绿蓝C.黄绿蓝D.红蓝紫

34、声音的高低由什么决定:

A.发声体的振幅B.发声体材料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D.发声体结构

35.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根据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文教机关

为主的区域为一类,适用这一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是:

A.白天55分贝,夜间40分贝B.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

C.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D.白天60分贝,夜间55分贝

36.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是:

A.纳米技术B.新材料技术

C.电子技术D.基因重组技术

37.计算机是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

它是1946年由哪国科学家研制成

功的?

A.美国B.英国

C.德国D.法国

38.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被誉为“四大发明”的是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

A.针灸术B.指南针

C.浑天仪D.地动仪

39.《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由明代哪位著名科学家所著?

A.沈括B.宋应星

C.徐光启D.张衡

40.1986年3月,在()四位著名科学家的积极倡议下,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A.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

B.王大珩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

C.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

D.王大珩吴文俊钱三强钱学森

41.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常用拓扑学的方法来研究网络单元之间:

A.位置与性能的关系B.距离与性能的关系

C.大小与性能的关系D.长度与性能的关系

42.古汉语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中的“三五”是指:

A.每隔三五天B.阴历每月初五

C.阴历每月初八D.阴历每月十五

43.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革命的是

A.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B.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

两者的化学成分均为碳元素。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其余均属于系统软件。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此为一种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保护色,

因为有了这种保护色,无论从上面或下面观察,鱼类保护色使其易与自然环境混成一体,可

以轻而易举地躲避水鸟或肉食性鱼类的捕食。

8.【答案】C。

C在化学电池中,根据能否用充电方式恢复电池存储电能的特性,可

以分为一次电池(也称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又名蓄电池,俗称可充电电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两大类。

一次电池又可分为普通锌锰(普通干电池)、碱性锌锰、锌汞、锌空、镁锰和锌银六

个系列;

二次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碱锰充电电池和铅蓄电池等类

型。

9.【答案】A。

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片和光盘驱动器构成。

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

可分为,只读型光盘、一次性写入型光盘和磁光盘,而常用的CD-ROM是一种小型光盘只

读存储器。

光盘存储信息的方法是用冲压设备把信息压制在光盘表面。

据此,可知B、C、

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答案】C。

镜中所成的像是大小不变的,这是由平面镜成像原理来决定的。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故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B。

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

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12.【答案】B。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血液流经肝脏时,一些有害物质可被肝

脏产生的酶进行分解。

肾脏是人体人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过滤掉血液中的毒素并通过尿液排

出体外。

13.【答案】C。

14.【答案】C。

香烟冒出蓝色烟雾是因为香烟的颗粒对蓝色光有较强的散射效应。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A。

22.【答案】C。

23.【答案】B。

在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太阳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

24.【答案】C、D。

解析:

功能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还提供其它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

的复合材料。

包括压电、导电、雷达隐身、永磁、光致变色、吸声、阻燃、生物自吸收等种

类繁多的复合材料。

25.【答案】A、B、C、D。

地球上的生物,赖以生存的光和热,直接或间接都来自太

阳。

太阳活动的变化自然会对生物产生若干效应,例如树木年轮的增长、粮食的收获量、蝗

虫的飞行、鱼类的繁殖和回游、人体中白血球数的变化和神经病症的发展等,都和太阳活动

有一定关系。

26.【答案】C。

蜂鸟是属于鸟类里雨燕总目下的蜂鸟目,而鸟类与哺乳类是同一级

别的,所以蜂鸟不属于哺乳类。

蝙蝠、鲸和海豹均属于哺乳类。

故选C。

27.【答案】A、B、D。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雄性不育的特性,通过异花授粉

的方式来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使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

(B)和雄性不育恢复系(R)来配制杂种一代。

由于这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方法需要不

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故称为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

28.【答案】A。

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4000一5000毫升。

29.【答案】A。

在人类发射的数千颗人造卫星中,90%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

服务的卫星,称为应用卫星。

此外,还有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30.【答案】D。

31.【答案】A。

32.【答案】B。

33.【答案】B。

光的三原色,它就是红绿蓝。

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

亮的中间色:

黄,青,品红(或者叫洋红、红紫)。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而印刷三

原色就是能够吸收红绿蓝的颜色,为青、品、黄,他们就是红绿蓝的补色。

34.【答案】C。

人的耳朵可以听见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的高低由振动

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声音就越尖锐。

所以,女孩子的发声频率通常就比男孩子来得高。

而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振动幅度(振幅)来决定,振幅越大,表示声波的能量越高,因此

声音也就越大声。

一般我们用分贝(dB)来表示声音的响度。

35.【答案】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以居住、文教

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

36.【答案】A。

纳米是度量单位,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万分之

一头发粗细。

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自从扫

描隧道显微镜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