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302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6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酒店Word下载.docx

1

工程名称

威尼斯名园施工总承包工程

2

工程地址

河源市源城区新丰江畔的庄田渡头村

3

建设单位

河源市勤诚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

监理单位

惠州市正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河源分公司

5

设计单位

深圳市华侨城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6

质检单位

河源市源城区质量监督检验站

7

建筑面积

约4.5万平方米

8

结构层数

框架三层、五层

9

工程性质

房地产类工程

10

合同工期

227天日历

11

合同造价

约5400万元

12

付款方式

分区付款完成后付75%

建筑概况表

项目名称

层数(地上/地下)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m)

结构类型

商务酒店

5/1

7882.13

21.10

框架

ABC系列住宅楼

3/1

27736.61

≤24

DEF系列住宅楼

7520.24

2.2施工平面布置

 

2.3主要施工要求

2.3.1、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要求

概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与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等目标。

1、施工质量目标

确保本工程达到国家规范合格要求,争创“河源市优良样板工程”

2、施工安全文明目标

全年实现“五无”,即无残疾、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

负伤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重大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

争创“河源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

3、CI(企业形象)目标

创集团创优示范工地。

4、工程成本控制目标

实际成本比目标成本降底1%。

5、施工管理目标

精简、高效、创新。

6、环保目标

达到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要求。

2.3.2、工期要求:

按照本工程的合同工期执行;

2010年8月29日完成地下室封顶,从2010年7月28日开工,2010年11月30日完工,总工期为126天。

2.4现浇混凝土结构概况

2.4.1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

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表2.4.1

工程

部位

层高

(m)

构件

构件特征(mm)

砼强度

等级

截面

(b×

h)

跨(高)

纵向主筋

上部/下部

地下一层柱

4.75

KZ13

450*900

4φ25,8φ25;

φ8@150/200

C30

KZ34

450*1430

4φ20,8φ20;

地下一层墙

Dq1

300

φ8@150,φ8@600*600

地下一层梁

KL11

400*850

φ8@120/250,2φ20+(2φ12);

2φ22

KL12

φ8@120/200,2φ25+(2φ12);

4φ25

KL27

350*800

9φ25

地下室

顶板

LB3

170

X=φ6@150,Y=φ10@150

LB2

130

X=φ6@200,Y=φ10@125

一层柱

4.8

KZ42a

650*1020

13φ25,φ8@100

KZ22

600*900

4φ25;

8φ25,8φ25.φ8@150/200

一层梁

KL2

200*850

2φ20;

3φ20,φ8@120/200

KL3

250*850

2φ25;

6φ20,φ8@120/200

一层板

LB4

X=φ8@180,Y=φ8@200

120

X=φ8@200,Y=φ8@200

二层梁

4.2

L9

300*700

2φ18;

2φ18,φ8@100

KL10

250*700

4φ18,φ8@120/250

三层梁

3.6

2φ22;

4φ22,φ8@120

KL13

2φ18,φ8@120/250

四层梁

KL7

3φ18,φ8@120

KL5

2φ18,φ8@120

五层梁

KL4

2φ20,φ8@120/250

KL6

2.4.2混凝土浇筑条件

1施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混凝土施工缝位置

根据酒店的平面尺寸及结构设计要求,将酒店分成两个施工区段:

A区(1轴~8轴);

B区(9轴~12轴)。

施工顺序:

A区→B区。

混凝土的施工缝采用设置后浇带,位置:

8轴~9轴范围内,分别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及顶板。

2混凝土生产、运输、入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①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

②既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③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本工程基础底板、顶板、外墙的尺寸较大,混凝土在浇筑时,一次浇筑量大,特别是基础、顶板混凝土一次最大浇筑量,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裂缝就成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所以,在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选用上采取了控制和预防措施:

(1)水泥采用低水化热、凝结时间长、耐热性能好的矿渣水泥。

(2)骨料选用合理的级配,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

泵送混凝土对石子粒径大小和颗粒级配的要求比较严格。

因为石子的大小,以及颗粒级配的好坏,对混凝土可泵性影响极大。

只有选择合理的砂石料级配,才能使混凝土输送中顺利进行。

(3)掺入粉煤灰用以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热,利用粉煤灰的滚珠效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可泵性。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降低了水化热。

因混凝土中掺入大量粉煤灰减缓了混凝土水化速率,推迟了温峰,故28天强度接近混凝土标准值,利用粉煤灰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的特性,采用60天龄期代替28天混凝土龄期强度。

(4)掺加HK-D型复合泵送剂,使水泥水化热放热速度减慢,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使混凝土浇筑时,不因初凝时间太短,而影响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连续性。

在混凝土中加入10%FEA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建立起0.2~0.6Mpa的预压应力,对后期降温冷缩和干缩联合补偿,降低温度收缩应力,有利于混凝土的收缩抗渗防止结构裂缝,达到抗渗效果。

(5)商品混凝土供应条件

混凝土生产厂家供应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是否能连续性浇筑,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实力最强的厂家,在混凝土浇筑时保证按需用计划供应。

(6)机械设备的选择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

该工程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施工现场比较狭窄,运输车辆只可以在东侧主干路通行,采用一台汽车混凝土输送泵48米送筑,配备两台布料机,保证每小时输送混凝土量为40~60m3/台,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1~2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9米厚的基础与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4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另外备用3台振捣器。

3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条件

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保证两层混凝土之间出现施工冷缝。

混凝土浇筑前经详细计算,安排了浇筑次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及前后浇筑的搭接时间,实施了以下浇筑方案:

 

1基础基础混凝土浇筑,总体按照A→B区浇筑路径进行,每个分区中从标高较低部位向高处推进的浇筑方法。

这样,当上一个区域基础浇筑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墙体的施工。

以浇筑量最大的A区为例介绍具体浇筑路径和方法:

浇筑厚2000mm部位的下部1000mm,采用分层(分两层)的浇筑方法,从南到北依次连续浇筑,每层500mm厚,即在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直至浇完为止。

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每段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层间间歇时间最大在5小时,满足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

2墙体墙体浇筑施工时,同样按A→B区的浇筑路径。

先将内外墙体留置竖向施工缝位置用钢丝网固定好。

每个分区内先浇筑外墙抗渗混凝土,再浇筑内墙非抗渗混凝土。

浇筑时,采用周边循环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mm以内;

3顶板顶板混凝土浇筑路径和方法与基础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5现场条件

2.5.1地基条件

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作好排水,回填土地面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

 落地式脚手架的基础根据土质及搭设高度可按表6.8.2的要求处理。

当土质与表不符合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

表地基基础要求

  注:

表中混凝土垫块厚度不小于200mm;

垫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

 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不应铺设垫板或混凝土垫板,并应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

2.5.2环境条件

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半年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

夏半年则受锋面低槽、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西南、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县站累年平均气温 

21.0℃,年雨量1693.3毫米,年日照1703.5小时,无霜期320天,这种呈温和、雨量充足、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等特点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喜温作物和双季稻的种植。

由于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多样,气候的季节性和地方性差异也明显,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发生,春季的低温阴雨、5—6月份的龙舟水、夏季高温、秋末的寒露风、隆冬的低温霜冻、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风以及暴雨等气象灾害常给各地工农业生产带来比较大的危害。

2.6技术保证条件

2.6.1技术培训

脚手架施工前,项目技术部、安全部组织架子班长、架子工学习脚手架工程的有关规范规定,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85)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持建筑工程特种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2.6.2技术交底

脚手架搭拆前,项目技术部门应按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架子工长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工长应对架子工班组操作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技术交底。

施工中如有人员变动,应重新交底。

2.6.3..制定分级控制保证计划:

根据总控计划编制月控制计划,根据月控计划编制周计划,周计划根据前三天的实际情况,调整后三天计划并且制定下周计划,实行三日保周、周保月、月保总控计划的管理方式。

3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材料名称

规格

数量

执行部门

责任人

检查人

采购形式

门式脚手架

MF1219

5000套

材料组

曾银树

敖海兵

租赁

钢脚手管

3m(6m)

100t

木脚手板

50mm厚,4m

1500块

管卡子

十字

5000只

一字

4000只

旋转

小眼密目网

1.8m×

6m

600张

隔音布

1.5m×

3m

200张

以上各种材料进场采购均应符合安全有关规定。

4施工工艺技术

4.1混凝土结构参数、模板设计样本参数

梁板混凝土构件、模板设计样本参数表表4.1

工程

部位

模板设计

样本构件

编号

所代表的

构件编号

施工荷载

kN/m

(kN/㎡)

模板

方案

审查

截面

h

顶盖

4.5

400×

850

8400

梁模KL3

专家组

450×

900

梁模KL3

350×

800

梁模KL4

L11

200×

250×

梁模KL7

板模100

板模200

表4.1-1墙柱混凝土构件、模板设计样本参数表

h

KZ1

600×

(4500)

柱模DKZ1

1KZ1、1KZ2

1430

柱模DKZ2

DQ1

4500

墙模DQ1

DQ2

墙模DQ2

KZ42A

650×

1020

4800

1KZ1

4.2、模板体系设计

4.2.1、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1、支撑体系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门架型号MF1217,钢材采用Q235,配1219×

914的高度调节架及可调底座、顶托,首层板厚有130mm、150mm两种,其支模高度为4.8M,剪刀撑、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均选用48×

3.5mm钢管。

2、楼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夹板。

面板下设两层枋支承,上层枋间距350mm,下层枋间距均为1219mm,木枋采用100mm×

100mm广东松枋。

板底门架排距为900,两排纵向门架间隔700。

3、支撑体系的纵横水平拉杆的设置:

高支模立杆在距地面200mm处设一道纵横扫地杆;

立杆在扫地杆以上每隔1.5米分别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4、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5、荷载传递方式:

板底模→楞枋→龙骨→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承层。

(二)、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1、支撑体系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剪刀撑、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均选用48×

2、梁底、梁侧模板均采用18mm厚夹板。

梁底设压脚板,侧板设压楞枋,间距为300mm。

按最大梁截面设置,上层枋采间距200mm,下层枋间距1219mm,梁底门架排距600;

木枋均采用100mm×

梁侧板斜支撑间距600设置。

立杆在扫地杆以上每隔1.5米分别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立杆在距梁底模板下层支承枋约200mm处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4、荷载传递方式:

梁底模→横向面枋→纵向底枋→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承层。

梁及楼板的模板高支模大样详见附图。

4.3、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放线测量→高支模搭设→高支模验收→结构施工及养护→高支模拆除。

(二)、施工准备工作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公司审查认可,符合要求后,方可实施。

2.支撑体系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对门式钢管脚手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式钢管脚手架及构配件。

4.放线测量

(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

(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用墨线弹出门架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三)、模板制作

1、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2、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脱模剂)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四)、高支模安装搭设

1、模板及支撑体系安装施工顺序

放线→垫脚板(或底托)→门式钢管脚手架→水平拉杆→剪刀斜撑→纵向底枋→横向面枋→梁底模板→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安装。

2、门架安装

(1)安装前,先在地坪上弹出门架的位置线。

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垫板尺寸不应小于100×

100×

8毫米。

(2)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门架安装搭设过程中,要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检查门架排距、门架纵向间隔。

3、梁模板安装

(1)先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然后才钉柱头模板。

(2)按设计标高调整支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4m时,在梁底模板的跨中处要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3‰。

施工时,起拱高度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确定。

(4)当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板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面模板安装

(1)通线调节门架支撑体系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2)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3)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

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

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五)、高支模工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检查与验收

1、模板支撑体系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2)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

(3)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

(4)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

(5)停用超过一个月。

2.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立柱是否被车辆冲撞过;

(3)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4)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

(5)是否超载。

(六)、高支模拆除

1、高支模支架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报告。

在梁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模板支撑体系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并审批同意后,方可拆除。

2、拆除多层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3、拆除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4、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拆除顺序:

先松开顶托、然后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顺序拆除模板和支撑体系。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6、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7、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立杆时方可拆除。

8、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9、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各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等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

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4.4、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1、掌握工程现场情况。

了解当地气象资料、水文地质情况,摸清周边环境情况,包括运输道路、施工用水用电、现场场地标高、规划地下管线走向等情况。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内容,了解设计意图,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扫除图纸上的施工障碍,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

3、编制混凝土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和工序提出注意事项和措施,并进行详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