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加试题)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
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A.全部上缴国家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必须限量交易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解析 本题比较灵活,注意题干所给的时间“1922年”,此时期苏联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答案 D
5.(加试题)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
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④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苏俄遭遇大旱灾而导致粮食匮乏是在1920~1921年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于1921年3月,故排除含①④的选项。
6.(加试题)列宁指出: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解析 材料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7.(加试题)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的镜头:
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
“面包会有的……”当时苏俄的经济政策是( )
A.市场基础上的计划调节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改革开放政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
1918年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为了战胜敌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加试题)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
这说明了( )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这种状况
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苏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9.(加试题)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下列各项,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是( )
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形成了重工业过重、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解析 “重工业过重、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10.(加试题)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 )
A.重农抑商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海禁”政策
解析 1921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1.(加试题)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 根据苏俄(联)自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阶段特点可知:
十月革命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应是“凯歌年代”;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应是“退却年代”;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即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应是“剥夺年代”;
卫国战争时期应是“战争年代”;
二战后的经济改革时期应是“战后年代”。
12.(加试题)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
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
“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考查苏联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借鉴作用。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与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之间的矛盾加剧,美国可以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3.(加试题)斯大林时期,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余粮收集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斯大林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下,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③;
②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④符合新经济政策。
14.(加试题)“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一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反映的直接问题是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一些过激现象;
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不满;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这种生产关系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15.(加试题)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没锅!
“那就烤!
“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把握住时间“斯大林时期”,隐含的关键信息是“农民几乎不占有生活资料”,由时间可排除A项。
由隐含的信息可排除B项和D项。
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农村实行农业集体化,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从而会出现笑话中“无油无锅又没柴”的现象,因此C项正确。
16.(加试题)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
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而不是“指导性”计划,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体现。
17.(加试题)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C.③④D.①④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当年”即1958年,由此辨析选项,①是在1953~1956年,④是在20世纪30年代,排除。
18.(加试题)有学者认为: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
“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其( )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是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体制
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
D.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解析 由材料中“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可判断出D项正确;
“斯大林模式”中止了“新经济政策”,A项错误;
B项表述不全面,没涉及国内情况;
C项表述错误,可以直接排除。
19.(加试题)有人曾把20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
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
解析 题干材料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亡党亡国的罪魁祸首,这是过分夸大一个人在历史剧变中的作用,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故选D。
20.(加试题)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因此答案为C。
21.(加试题)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
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新经济体制
解析 不同地区的产品价格完全一样,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这种情况只有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才会出现,故选C项。
22.(加试题)《大国崛起》中说: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这段话评价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工业化D.斯大林模式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材料所说的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是指斯大林模式。
故选D项。
23.(加试题)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
“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两种措施都(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解析 赫鲁晓夫对集体农庄改革,主要是扩大农庄自主权,没有改变公有制地位;
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坚持公有制不变,都是对生产关系调整,故A项不正确;
两者改革都是针对当时存在的弊端,并没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故B项不正确;
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不符合两者,D项说法不正确。
从效果上看,两者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24.(加试题)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
A.新经济政策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从根本上变革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25.(加试题)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
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
”这一措施( )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
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材料信息反映了对旧体制的改革,但成效如何不得而知,故A项表述不当。
B项中的“行政手段”表述不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经济手段,排除B项。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企业是否“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2分,27题24分,28题14分,共50分)
26.(加试题)(2017·
浙江绍兴模拟)苏俄革命道路和苏联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
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
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
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
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
俄罗斯欧卷》、
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改编
(1)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
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
(4分)
(2)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
(8分,只列现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1)政策:
新经济政策。
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2)赞成观点①:
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或:
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
赞成观点②:
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或排斥市场调节;
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
赞成观点③:
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赞成观点④:
这种模式通过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影响: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27.(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
……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6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
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
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
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
征收农业税;
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
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28.(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
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
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分)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
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答案
(1)错误:
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
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生产力落后。
)
(2)新经济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罗斯福。
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4)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设立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5)同:
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