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1523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园林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8.3部门职责68

8.4人员来源69

8.5人员培训69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71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方案72

10.1招标原则72

10.2项目招标范围72

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72

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7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5

11.1编制依据75

11.2费用说明75

11.3工程投资76

11.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7

第十二章经济费用效益分析78

12.1评价参数和指标78

12.2经济费用79

12.3经济效益80

12.4经济评价结果83

12.5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结论84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85

13.1主要利益相关群体85

13.2社会影响分析85

13.3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87

13.4评价结论88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89

14.1结论89

14.2实施措施及建议8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承办单位、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

某县建设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

1.1.3建设地点:

某县城市规划区。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某有限公司

资格证书编号:

1.2编制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关于编制《某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委托书;

2、《某县城市总体规划》;

3、《某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

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0、《城市绿地系统编制纲要(试行)》;

1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13、《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14、《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15、《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7、《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19、其它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1.3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普遍重视,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转向城镇生活和工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这就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要求。

目前某县城市绿地面积为217.44公顷,城市绿地率30.2%,绿地覆盖率35.25%,人均绿地4.51平方米。

与省政府和国家相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街边绿地的建设距国家要求差距颇大。

为了尽快改善目前不利的局面,必须快速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1.4工程概况

1.4.1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范围位于某县城规划建成区,因有两个子项组成,分

别为某大道两侧和某路两侧。

1.4.2建设内容

某县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主要依据《某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6-2020)》所确定的各项绿地范围进行建设,项目建设总面积为

11.56公顷。

用地类型为绿地系统规划中所确定的绿地。

本项目为县城绿化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某大道、某

路道路两侧绿化建设。

1.4.3区位及交通条件

某县位于某省西北部,某南麓,毗邻2市4县,西与某市接界,东、东北分别与某县、某市接壤,北、西北同某省某县、某县搭界,南和某县相邻

项目围绕城市规划区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制定,保证了本项目的顺利建设。

144水、电供应

本项目以某县城区为依托,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可保证本项目建设及后期保养要求。

1.4.5环境保护

本项目的建设对城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将起到进一步的改善,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4.6项目定员和来源

项目建设所需工作人员依据政府编制和外聘人员,外聘人员将来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各类人员可采用公开聘用的方式解决。

1.4.7项目实施进度

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程序进行,为便于对项目建设的管理,方便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期安排为一年。

148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工程投资估算为1228.1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950万元,其

余为自筹。

某贷款部分由政府逐步偿还或者由政府通过其它渠道筹措。

1.4.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投资(万元)

备注

1

项目总投

1228.17

1.1

工程直接

1107.07

1.2

其他费用

43.8

1.3

基本预备

52

1.4

建设期利

30.3

2

资金筹措

2.1

银行贷款

950

2.2

政府自筹

278.17

1.5结论及建议

1.5.1结论

本项目和某x路等道路绿化项目建成后,对改善某生态环境、提

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树立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将有着

明显的作用;

为树立文明、整洁、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完善某县投资环境、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发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工程技术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尽快实施。

1.5.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发展有较好的外部环境。

(2)承办单位应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发挥其效益。

(3)在建设和经营期间要尽量避免扬尘和保护好原有较好生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到环保“三同时”。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因此,包括道路绿化在内的环境建设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

城市绿化建设是在对现状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吸收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区中各类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004年,建设部在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现阶段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

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止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一项城市公益性建设。

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

对改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提出了本次某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通过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技术

、聚集有利于发展的要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极大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2)城市绿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注重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态文明。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某、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3)城市绿化,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

通过城市绿化,着力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项目建设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通过创建城市绿化,提高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修武县的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效益:

除了间接促进某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还可以为招商引资创造极佳条件,拉动某县经济发展,另外可以带到周边地价的上涨。

生态效益: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绿化,

使某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城市概况

3.1.1城市性质及规模

某县位于某省西北部,某南麓,毗邻2市4县,西与某市接界,东、东北分别与某县、某市接壤,北、西北同某省某县、某县搭界。

某县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

它地处我国某交汇点,某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某县距某市70公里,距某市25公里,距某600公里。

以该县县城为中心,

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某县现辖三镇五乡,

一个工贸区和一个城镇办事处,223个行政村。

某县县城现状建成区面积7.2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5400人。

3.1.2社会经济及市政基础设施

2005年,某县实现全县生产总值50.2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136元;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亿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7

亿元。

某县县城现状建成区面积7.23平方公里,城区主体在某铁路以

南,某路以北,某路以东,某路以西。

城市以北部老城区为依托,逐渐向南蔓延式发展,城市向东、向西发展相对缓慢,形成南北向较长,东西向略短的城市形态。

城市主要对外联系道路有某大道、某路与某路,城市主要道路东

西向有某路、某路、某路、某路、某路,南北向有某大道、某路、路,初步形成了五横四纵的路网骨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也趋之完善。

截至目前,某县的水、电、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能够完全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求。

3.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地质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地质构造基础为燕山运动所奠基。

早在燕山运动时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沉降,接受堆积,形成平原。

山地在接受沿走向的断裂影响的抬升过程中,造成从南向北阶梯高起地形。

从东北往西北是斗水峡谷、某峡谷、黄龙洞峡谷与青龙洞峡谷等,一般都比较短。

在雨季时,东西向的冲沟流水分别汇入南北的河谷而流出山区。

另外,就是喜马拉雅运动对北部山区的强烈影响。

其标志是:

河谷呈明显的下切,岩性一致的各坡上部坡度较缓,有薄土层,下部多陡崖;

沟谷河曲明显为深切嵌入,有自然截弯;

冲沟深切有一段切入岩基,深达60米左右,为石质冲沟,属山区最好的耕田。

本县出露的地层,在南部是新生代的第四纪的松散土层,北部是古生代的沉积岩层,以石灰岩为主。

本区内地层出露异常简单,其时代以元古代和古生代为主,以新生代为次。

某县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县地形为“北山南川”,北部为山区和丘陵,面积337.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8%;

南部为冲积平原,面积33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2%。

山区与平原面积几乎各占一半,素有“半山半川”之称。

北部是山地,属某的组成部分,自河北省沿入,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某山相连,构成一道天然屏障。

海拔高度大部分在1000余米。

全县北山南川,地貌复杂,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步过度到低山、丘陵、

山前倾斜平原及洪积冲积平原。

北部山区面积为38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

南部平原面积为29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

全县平均海拔为720米左右,最高点海拔1368米,最低点海拔78米,南北相对高差为1290米。

某县河流属海河流域的

卫河水系。

平原地区以某河、某、某、某河较大。

山区有某河、某河、某河等自然河流;

其次还有人工兴修的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三道河、峪某支等。

除山区的人工管道之外,其余均属季节性河

流,旱季无水,汛期洪水较大。

距城区较近的河流主要有某河、某河、某河故道等。

(1)某河

某河位于县城北部,发源于某省某县某镇。

该河自西向东流经某

县、某市、某县、某县至某县某北入某渠,全长115.5公里,在某境内长36.5公里,流域面积为450平方公里。

上游河宽15米,下游河宽为30米,平均河深为3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150毫米,是某

一条最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

1959年春治理某河以来,最大可过流量650秒立方米(包括行洪区)。

过水基本流量为80秒立方米,枯水期流量一般为1-2秒立方米。

某河某水文站20年一遇防洪流量925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83.36米。

(2)某河

县城南三公里处有某河,河宽15米,深3米,系某河的平原支流。

发源于某县某,流经某、某,到某县的某入某河,故称为某河。

自西而东全长49公里。

该河原无固定河槽,系某处多次决口而形成。

据历史记载,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某决口于某村,之后又多次决口,将大量的泥沙带入河道,大部分土地被淹,房屋倒塌,给人们造成很大危害。

1965年,新开河床,又经1981年治理,达到设计要求,该河宽20米,深3米,在某境内长21.2公里,流域面积3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深110毫米,基本流量为0.5秒立方米左右,防洪期过水流量为40-50秒立方米,最大可过水流量为80秒立方米。

(3)某河

某河于老县城南遗有故道,现仅长4公里,可引某河水从某至城东养鱼塘,曾名某河、某河。

因其下游入卫河直达某,以漕运为主,

故改称某河。

河道流经县城南门外,又东北流数里,始折而东行入某径。

民国时期,运河在某境内长达17.5公里,流量4秒立方米。

1953年设立某运河管理局,对某、某、某、某四县境内的运河进行治理。

过水流量30秒立方米,某的灌溉面积为2万亩,同时可排除两岸洪水。

1959年冬,某因搞某工程和开发某河工程,使历史上的千年某河失去了排灌能力。

某县北处某前倾斜地带,泉水出泄地面。

因此,自然泉星罗棋布。

据记载,

入河泉源共26处,不入河的山泉共21处。

3.3气候条件

某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其时间划分为:

春季自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共55-60天;

夏季自5月下旬至8月下旬,共110-120天;

秋季自9月上旬至11月初,共55-60天;

冬季自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共140天。

四季规律为冬季时间长,夏季次之,春秋较短。

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季多雨,冬季干冷,春季多风,秋季凉爽,气候年变化较大;

热量充足,光热辐射潜力大,有利农作物生长。

但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频繁。

某县地势北高南低,背风向阳,热量条件属某北平原高值区。

1960-1997年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14.3C,最低13.4C,为1984年;

最高15.2C,为1994年。

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7.3C;

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0.1C。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3.5C,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9.9C。

日照时数偏少,辐射强度大。

据1960-1997年气象数据,年平均

日照时数为2153.6小时,全年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51%,5

月份最多,为231.7小时,2月份最少,为133.8小时。

降水在季节分配上与冬夏季风进退一致。

7、8月份,降水集中,

夏季降水多年平均为330.5毫米,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58.1%;

冬季降水少,多年平均为18.5毫米,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3%;

春秋降水量介于冬夏之间。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69毫米,四季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年际降水量变化也很大。

山区年降水量比平原多142-225毫米。

据1960-1997年气象资料,某多年平均风速2.7米/秒,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其次为东北风。

据1960-1997年气象资料,某县全年平均蒸发量1960.1毫米,最大蒸发量在六月,为335.6毫米;

最小蒸发量在1月,为74.2毫米。

3.4交通运输条件

县内交通便利。

某铁路和某公路东西横贯,某铁路及某公路南北横穿。

某公路1986年3月开通,向北可达某境内。

以该县县城为中心,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3.5土壤条件

某县土壤主要有褐土、潮土、盐碱土、棕壤土四个土类。

下分10

个亚类、25个土属。

耕地中主要有6类土壤,其中以褐土、棕壤土面积较大,质量较好,是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6类土壤的概

况如下:

两合土:

面积1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6%。

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

有机质1.26%。

水解氮82PPM,速效磷、速效钾133PPM。

土壤不砂不粘,保水,肥力强,发苗拔籽,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生长。

立黄土:

面积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5%。

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

有机质1.14%,水解氮75PPM,

速效磷8.3PPM,速效钾129PPM。

土性通体黄色,土层深厚,一般表层质地较轻,下层较重,保肥供肥能力强,适宜种植粮棉。

砂土:

面积0.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

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

有机质1.02%,水解氮45.1PPM,速效磷7.25PPM,速效钾109PPM。

土壤结构疏松,通气性良好,宜耕期长,漏水肥严重。

沙砾较固定,可种植花生、红薯等耐旱作物,飞沙地适宜植树造林,开辟果园。

垆土:

面积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

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

有机质1.53%,水解氮94PPM,速效磷6.75PPM,速效钾207.8PPM。

土性上部黑粘土,下部鸡粪土,土质较差,适耕期较短。

白盐土:

面积0.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

有机质1.17%,水解氮52.7PPM,速效磷7.33PPM,速效钾85.33PPM。

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以硫酸钠为主。

轻盐地可种棉花、高粱等耐盐作物。

重盐地可种绿肥或种紫穗槐、杞柳等。

红黏土:

面积6.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7%。

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

有机质1.52%,水解氮76PPM,速效磷13.6PPM,速效钾243PPM。

土质粘重,

湿时泥泞,干时坚硬龟裂,

通透性不良,宜种小麦、谷子,也可种柿树、苹果树等果树。

3.6公用设施依托条件

拟建设的绿地所处位置位于城市建成区,公用设施较齐全,施工用水、用电、临时用房均能就地解决,施工条件较好。

能够依托城市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的一切资源。

3.7场地现状

拟建的绿地,穿越的地区为当前城区绿化建设较为薄弱的地区。

目前用地已经得到批准,均为规划建设用地,多为空地。

3.8绿化现状

3.8.1植被状况

全县自然植被主要在山区,包括建群种和草坡两大类。

建群种以麻栋为主,还有槲树、栓皮栋等。

另外还有桦树、杨柳科、榆科等一些树种。

森林群落后又发生次生演替,退化为次生植被,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是灌丛草木,灌木多为酸枣、荆条、麻角刺等。

山区荫坡较陡,

土层略厚,其自然植被覆盖度也比较高,约在60%左右;

阳坡稍缓,土壤瘠薄,其自然植被覆盖度比较低,大部在40%左右。

粮食作物:

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水稻、高粱、大豆、绿豆、青豆、豌豆、豇豆、扁豆等。

小麦、玉米遍于全县各地;

谷子

多分布在山区或县

城以南地区;

高粱、水稻产于县城南部和西南部。

瓜类作物:

主要有南瓜、黄瓜、冬瓜、笋瓜、丝瓜、西瓜、甜瓜等。

菜类作物:

主要有大白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豆角、菠菜、芹菜、大葱、圆葱、香菜、芥菜、大蒜、辣椒、韭菜、西红柿、生姜、莙荙菜等。

药用植物:

主要有桔梗、天冬、紫苏、黄芩、板蓝根、瓜蒌、白扁豆、薄荷、茴香、白芍、白术、苍术、芋肉、杜仲、艾、罂粟等。

地黄、山药、菊花、牛膝、故子等多产于县城南部,其它药用植物多产于山区;

部分作物业产于平原。

林木果木:

主要有毛白杨、大官杨、加杨、沙兰杨、泡桐、法桐、榆树、椿树、苦楝、桑树、油松、侧柏、刺槐、紫穗槐、白蜡树、柿树、苹果树、山楂树、桃树、李树、杏树、梨树、葡萄、以及花椒树等。

这些木本植物又有较强的适应性。

如油松适宜于北部的深山区;

侧柏适宜于山区所有阳坡;

椿树、苦楝树虽然山区、平原都能栽植,但山区只适宜土层深厚的村边、沟底;

核桃树、柿树多适宜于坡上;

其它果树及

毛白杨、桐树、榆树等主要栽于平原。

花卉:

花卉及观赏植物主要有夹竹桃、月季、牡丹、锦菊、秋菊、海棠、芍药、凤仙花、兰花、鸡冠花、石榴、茉莉、腊梅、含羞草、仙人掌、美人蕉、杜鹃、迎春花、玻璃翠、刺梅、君子兰、文竹、一串红、蝎草、蝴蝶花、洋樱桃、蔷薇、羊奶桔、四季青、榕花树、桂树、侧柏、雪松、木槿等。

382现状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心城区现状城市绿地面积,至2005年底为217.44公顷,城市绿地率30.2%,绿地覆盖率35.25%,人均绿地4.51平方米。

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城市绿地的结构与布局

城市绿地结构中,各类绿地的数量、空间结构不尽合理,道路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比重较大,居住区等附属绿地较为缺乏,特别是老城区的居住区绿地比较少,城市建设的其它区域,绿地相对较少。

不符合城市绿地均匀分布、特别是街旁绿地应就近服务市民的原则。

(2)园林绿化树种

某地带性植被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园林植被引种、驯化、选择的

范围较广,但是城市绿化建设,科研投入不够,造成当前城市园林

绿化树种比较单调,同时乡土植物的运用不充分,地带性植物景观特征没有形成。

如法桐、黄山栾等应用较广,过于“城市化”、“中

原化”,相反,如国槐、楝树等乡土树种应用很少。

(3)城区与县域尚未成为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