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重庆市九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九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中的核酸只分布在细胞内
B.细胞内的DNA都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C.原核细胞的细胞器中只含有RNA,不含有DNA
D.利用健那绿染液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情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详解】病毒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而其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
真核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不含DNA,C正确;
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情况,D错误。
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
B.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研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答案】A
基因的内涵:
①功能上,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本质上,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③结构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④位置上,在染色体上有特定的位置,呈线性排列。
【详解】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约翰逊给“遗传因子”起了一个新名字为“基因”,A错误;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正确。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此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详解】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A正确;
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载体蛋白,B错误;
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是具有选择性,蛋白质并不能自由通过,C错误;
人体内大多数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4.细胞呼吸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等一系列代谢活动的总称。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过程,至少要穿过3层生物膜
B.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可在线粒体等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
C.无氧呼吸的两种类型中,产生酒精的都可叫作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都可叫作乳酸发酵
D.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人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答案】B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葡萄糖参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
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产生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因此在线粒体等结构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
对于微生物来讲,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可叫作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可叫作乳酸发酵,C错误;
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是不能在无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此人不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D错误。
5.某种野生猕猴桃(2n=58)是一种多年生且富含维生素C的小野果。
育种专家以野生猕猴桃的种子(基因型为aa)为实验材料,培育出抗虫无籽猕猴桃新品种,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④过程都是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猕猴桃的种子或幼苗
B.④⑦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
C.基因型为AAA与AAAB的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174条
D.基因B为控制无籽性状的基因,基因型为AAAB的植株高度不育
据图分析,①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③⑦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⑥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②④是自交;
⑤是杂交。
【详解】①过程是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猕猴桃的种子或幼苗,而④过程是自交,A错误;
④是自交,⑦为多倍体育种,两者依据的原理是不同的,B错误;
已知某种野生猕猴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8条,为二倍体,则基因型为AAA与AAAB的植株体细胞中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最多含有的染色体数=58÷
2×
3×
2=174条,C正确;
基因型为AAAB的植株高度不育是因为其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而基因B为控制抗虫性状的基因,D错误。
6.下图表示爪蟾尾部退化消失过程中,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坏死有关
B.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正相关
C.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只与基因表达有关,与环境无关
D.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D
据图分析,尾部相对长度越小,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越高,说明尾部相对长度与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呈负相关。
【详解】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凋亡有关,A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负相关,B错误;
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主要与基因表达有关,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
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D正确。
7.植物对CO2的利用与光照强度有关,下图表示在三个不同光照强度x、y、z(单位:
lx)条件下,CO2浓度对菜豆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植株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结构)进入的;
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菜豆植株细胞对光反应阶段产生的_________的利用量增多,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2)图中光照强度x与y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用“>”表示);
CO2浓度为400mg·
L-1时,若光照强度突然由z变为y,叶绿体中C3的合成速率会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天气晴朗的中午,光照充足,但菜豆植株光合速率却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将菜豆植株的根部浸在含有NaH14CO3的营养液中,并将整个植株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最终在菜豆植株的光合产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该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气孔
(2).[H]和ATP(3).x>y(4).增大(5).中午,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6).菜豆植株根部的细胞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
经转化后用于光合作用【补充:
菜豆植株光合作用所需CO2不仅来自空气中的CO2,还可由根细胞吸收的无机盐转化而来】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和曲线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
在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时,三条曲线都与横坐标相交,此时代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三条曲线都表现为先增加后维持相对稳定,其中光照强度为zlx的曲线最低,光照强度为xlx的曲线最高。
【详解】
(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的;
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加,则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也随之增加。
(2)据图分析,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为xkx的曲线最高,说明图中光照强度x比y大。
(3)天气晴朗的中午,光照充足,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导致叶片气孔关闭,进而导致CO2供应不足,所以菜豆植株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4)根据题意分析,菜豆植株根部的细胞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H14CO3-,经转化后用于光合作用,所以最终在菜豆植株的光合产物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弄清楚图中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明确纵坐标的含义是净光合速率。
8.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部分实验试剂和药品及观察内容。
组别
实验名称
试剂和药品
观察内容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斐林试剂
颜色反应
B
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清水、苏丹Ⅲ染液、50%的酒精溶液等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C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0.3g·
mL-1的蔗糖溶液等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D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等
实验因变量
E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1)在A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颜色反应是_________。
B组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组实验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加入_________,可以使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复原。
(3)在D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CO2,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据表分析,D组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E组实验中,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需要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答案】
(1).产生砖红色(沉淀)
(2).洗去浮色(3).清水(4).蓝→绿→黄(5).有氧条件与无氧条件下溶液变色的速率【补充:
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CO2的产生量或CO2的产生速率】(6).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7).C、D
分析表格可知,本题是对还原糖和脂肪的鉴定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综合性考查,先回忆相关实验的知识点,然后结合问题分析解答。
(1)在A组实验中,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B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2)在C组实验中,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如清水中,细胞可以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在D组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蓝→绿→黄;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因变量是有氧条件与无氧条件下溶液变色的速率。
(4)在E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
(5)在以上五组实验中,C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D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都需要保持细胞活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书本上的一些常规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结果与结论等知识点,要善于发现和积累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以及不同于其他实验的特别之处,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9.miRNA是真核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小分子RNA,某些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1)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合成的分子经过程②多次加工剪切后,其碱基的数量_________。
(2)细胞核中W基因合成的mRNA经过_________进入细胞质中。
分析上图可知,miRNA通过抑制_________过程来抑制W蛋白的合成。
(3)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文字来表示)。
多聚核糖体是指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
【答案】
(1).四种核糖核苷酸
(2).减少(3).核孔(4).翻译(5).DNA→RNA→蛋白质(6).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据图分析,图中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对转录形成的RNA经过多次加工剪切形成miRNA的过程;
过程③表示miRNA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的过程;
过程④表示miRNA蛋白质复合物与W基因的mRNA结合的过程,进而影响W基因的mRNA的翻译过程。
(1)过程①为转录,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转录形成的RNA分子经过程②多次加工剪切后,其碱基数量将减少。
(2)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形成的mRNA将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miRNA通过抑制翻译过程来抑制W蛋白的合成。
(3)图中发生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因此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其基本条件,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弄清楚miRNA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机理,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0.为探究等位基因D(高茎)/d(矮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某兴趣小组用纯种豌豆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矮茎黄色圆粒×
矮茎绿色皱粒→矮茎黄色圆粒
矮茎黄色圆粒:
矮茎黄色皱粒:
矮茎绿色圆粒:
矮茎绿色皱粒=9:
3:
1
实验二:
高茎黄色皱粒×
矮茎绿色皱粒→高茎黄色皱粒
高茎黄色皱粒:
高茎绿色皱粒:
实验三:
(1)根据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三组实验的结果,能否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设计实验(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等位基因R/r、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等位基因D/d、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不能(4).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时的实验结果与D/d、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Y/y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的相同(5).让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6).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色圆粒:
1,则D/d、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色皱粒:
高茎绿色圆粒:
矮茎绿色圆粒=1:
2:
1,则D/d、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分析实验一:
矮茎黄色圆粒与矮茎绿色皱粒杂交,子一代全部为矮茎黄色圆粒,子二代矮茎黄色圆粒:
1,说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基因型为ddYyRr,亲本基因型为ddYYRR、ddyyrr;
分析实验二:
高茎黄色皱粒与矮茎绿色皱粒杂交,子一代全部为高茎黄色皱粒,子二代高茎黄色皱粒:
1,说明D(高茎)/d(矮茎)、Y(子叶黄色)/y(子叶绿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基因型为DdYyrr;
分析实验三:
子一代基因型为Ddyyrr、ddyyRr,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1:
1,则D(高茎)/d(矮茎)、R(种子圆粒)/r(种子皱粒)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等位基因R/r、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等位基因D/d、Y/y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而根据实验三不能得出等位基因D/d、R/r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通过以上实验不能得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结论。
(2)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利用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DDyyrr)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ddyyRR)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三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的思路是让纯种高茎绿色皱粒豌豆植株和纯种矮茎绿色圆粒豌豆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色圆粒:
1,则D/d、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不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灵活运用9:
3:
1和1:
1:
1对各组实验进行分析,进而判断不同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1.酸奶和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乳酸菌,请回答下列有关制作酸奶和泡菜的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蛋白胨,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__;
培养基灭菌常采用_________法;
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__。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制作泡菜时,一般需要配制泡菜盐水,但会因其含盐量过高而影响口感。
直接接种乳酸菌制作泡菜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能够___________,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作泡菜,从而大幅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4)乳酸菌活菌数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检测某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1mL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得到106、107、108三个稀释度的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数依次为433个、76个、8个,据此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乳酸菌数约为_________个,接种乳酸菌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
【答案】
(1).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2).高压蒸汽灭菌(3).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空白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4).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了培养基(5).抑制杂菌生长(6).7.6×
108(7).涂布器
酸奶和泡菜的制作菌种都是乳酸菌,原理都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
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为厌氧菌;
微生物培养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1)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微生物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可以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基(空白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
(2)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培养基,会导致培养基的pH下降。
(3)在泡菜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而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培养基,也能抑制其他杂菌的的生长,因此可以采用低盐工艺制作泡菜,从而大幅降低泡菜的含盐量。
(4)微生物计数时,应该采用30-300的菌落,因此符合要求低菌落数为76个,则其稀释的倍数为107,因此每毫升样品中的乳酸菌数约为7.6×
108个;
在该稀释涂布平板法中,菌种乳酸菌的工具是涂布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常用的灭菌方法和接种方法等,明确微生物计数的菌落数应该在30到300之间,进而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进行正确的计算。
12.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问题:
(1)多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以及_________酶的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
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中T-DN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