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098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十一条中国建材集团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1.重大危险源辨识

2.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3.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附件1:

重大危险源辨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218-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掘业;

  d)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work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贮存区store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

 

表1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贮存区

1

雷(酸)汞

0.1

2

硝化丙三醇

3

二硝基重氮酚

4

二乙二醇二硝酸酯

5

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四氮烯

6

迭氮(化)钡

7

迭氮(化)铅

8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

9

六硝基二苯胺

50

10

2,4,6-三硝基苯酚

11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12

2,4,6-三硝基苯胺

13

三硝基苯甲醚

14

2,4,6-三硝基苯甲酸

15

二硝基(苯)酚

16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17

2,4,6-三硝基甲苯

18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19

硝化纤维素

100

20

硝酸铵

25

250

21

1,3,5-三硝基苯

22

2,4,6-三硝基氯(化)苯

23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24

环四次甲基四硝胺

六硝基-1,2-二苯乙烯

26

硝酸乙酯

b)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

表2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类别

闪点<

28℃的液体

乙烷

正戊烷

石脑油

环戊烷

甲醇

乙醇

乙醚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汽油

丙酮

丙烯

28℃≤闪点<60℃的 液体

煤油

松节油

2-丁烯-1-醇

3-甲基-1-丁醇

二(正)丁醚

乙酸正丁酯

硝酸正戊酯

2,4-戊二酮

环己胺

乙酸

樟脑油

甲酸

爆炸下限≤10%气体

乙炔

27

28

甲烷

29

乙烯

30

1,3-丁二烯

31

环氧乙烷

32

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

33

石油气

34

天然气

c)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3。

表3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氯酸钾

氯酸钠

过氧化钾

过氧化钠

过氧化乙酸叔丁酯(浓度≥70%)

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浓度≥80%)

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浓度≥80%)

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浓度≥80%)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盐度≥90%)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浓度≥7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浓度≥80%)

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浓度≥80%)

2,2-过氧化二氢丙烷(浓度≥30%))

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浓度≥80%)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

过氧化甲乙酮(浓度≥60%)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浓度≥60%)

过乙酸(浓度≥60%)

过氧化

(二)异丁酰(浓度≥50%)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浓度≥30%)

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浓度≥77%)

d)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

表4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40

碳酰氯

0.30

0.75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75

硫化氢

羰基硫

氟化氢

氯化氢

砷化氢

0.4

锑化氢

磷化氢

硒化氢

六氟化硒

六氟化碲

氰化氢

氯化氰

表4(完)

乙撑亚胺

二硫化碳

氮氧化物

二氟化氧

三氟化氯

三氟化硼

三氯化磷

氧氯化磷

二氯化硫

硫酸

(二)甲酯

氯甲酸甲酯

八氟异丁烯

氯乙烯

2-氯-1,3-丁二烯

35

三氯乙烯

36

六氟丙烯

37

3-氯丙烯

38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39

异氰酸甲酯

丙烯腈

41

乙腈

42

丙酮氰醇

43

2-丙烯-1-醇

44

丙烯醛

45

3-氨基丙烯

46

47

甲基苯

48

二甲苯

49

甲醛

烷基铅类

51

羰基镍

52

乙硼烷

53

戊硼烷

54

3-氯-1,2-环氧丙烷

55

四氯化碳

56

氯甲烷

57

溴甲烷

58

氯甲基甲醚

59

一甲胺

60

二甲胺

61

N,N-二甲基甲酰胺

4.2.2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

4.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

(1)计算,若满足下面式

(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附件2:

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一、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

(一)贮罐区(贮罐);

(二)库区(库);

(三)生产场所;

(四)压力管道;

(五)锅炉;

(六)压力容器;

(七)煤矿(井工开采);

(八)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九)尾矿库。

二、具体申报范围

(一)贮罐区(贮罐)

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表1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物质特性

临界量

典型物质举例

易燃液体

闪点<28℃

20t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28℃≤闪点<60℃

100t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10%

10t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

爆炸下限≥10%

氨气等

毒性物质

剧毒品

1kg

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

有毒品

100kg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有害品

20t

苯酚、苯肼等

注:

毒性物质分级见表2。

表2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分级

经口半数致死量

LD50(mg/kg)

经皮接触24h半数致死量

LD50(mg/kg)

吸入1h半数致死浓度

LC50(mg/l)

LD50≤5

LD50≤40

LC50≤0.5

5<LD50 ≤50

40<LD50 ≤200

0.5<LC50 ≤2

(固体)50<LD50 ≤500

(液体)50<LD50 ≤2000

200<LD50 ≤1000

2<LC50 ≤10

(二)库区(库)

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表3库区(库)临界量表

民用爆破器材

起爆器材*

1t

雷管、导爆管等

工业炸药

50t

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

爆炸危险原材料

250t

硝酸铵等

烟火剂、烟花爆竹

5t

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

1kg

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

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三)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4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质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表4生产场所临界量表

起爆器材

0.1t

25t

0.5t

2t

1t

100g

10kg

(四)压力管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1、长输管道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3、工业管道

(1)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

(2)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3)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五)锅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1、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2、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六)压力容器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

(七)煤矿(井工开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八)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1、瓦斯矿井;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3、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4、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九)尾矿库

全库容≥100万m3或者坝高≥30m的尾矿库。

附件3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申报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

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一)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目的是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状况及其分布,为重大危险源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二)重大危险源申报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表1),第二类为各类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表2-1~表2-9),第三类为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表3)。

填表时,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填写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以及所有符合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哪一类别的重大危险源就填报相应的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每个重大危险源填表一份,如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请自行复印表格填报。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及其他可能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危险源应填写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三)重大危险源申报表的填报、图文资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规范填写,如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四)填表应用钢笔,表格内容要认真逐项填写,无某项内容时则填写无,因故无法填写的内容应注明原因。

(五)当重大危险源申报涉及保密数据时,应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表1: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法人单位名称

单位代码

填报单位名称(盖章)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填报单位负责人姓名

电话

经济类型

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私营经济4有限责任公司

5联营经济6股份合作7外商投资8港澳台投资

9其它经济

所在行业

A农、林、牧、渔业

B采掘业

C制造业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成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G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

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I金融保险业

J房地产业

K社会服务业

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M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