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092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docx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

疾病控制习题(正高)

[多项选择题]1、

以下偏倚属于信息偏倚的是

A.报告偏倚

B.领先时间偏倚

C.诊断怀疑偏倚

D.错分偏倚

E.测量偏倚

参考答案:

A,C,D,E

[多项选择题]2、

疾病监测的指标有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发病数

参考答案:

A,C,E

[多项选择题]3、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有:

A.获得与病因假设有关的资料

B.判断疾病的传染性

C.获得与流行因素有关的资料

D.掌握疾病流行规律和特点

E.可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参考答案:

A,B,C,D,E

[多项选择题]4、

蚤可以传播的疾病有

A.斑疹伤寒

B.黑热病

C.绦虫病

D.疥疮

E.鼠疫

参考答案:

A,C,E

参考解析:

蚤是一群吸血昆虫,对人的危害可分为骚扰吸血、寄生和传播疾病3个方面。

蚤主要通过生物性方式传播疾病,最重要的是鼠疫,其次是鼠型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还能传播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病

[多项选择题]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突发事件报告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E.发现1例艾滋病输入病例的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6、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

A.尽量选择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好研究因素

C.样本必须足够大

D.抽样必须随机化

E.所选择的目标人群总人数不很多

参考答案:

C,D

[多项选择题]7、

属于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有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流行性感冒监测

C.医院感染监测

D.出生缺陷监测

E.艾滋病监测

参考答案:

C,D

[多项选择题]8、

测量在临床科研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测量效应,应注意下列哪些方面:

A.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

B.测量方法要求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

D.测量手段要有先进性

E.测量数据必须来自实验室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9、

奈曼偏倚可能发生在哪类研究中?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况研究

D.实验研究

E.理论研究

参考答案:

B,C

[材料题]10、

应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吸烟和肺癌的发病关系,研究设计的原则是:

[案例分析]1.

应该选择的研究对象是

A.吸烟的人群

B.患有肺癌的人群

C.未患肺癌的人群

D.患有肺癌且吸烟的人群

E.未患有肺癌而吸烟的人群

参考答案:

B

[案例分析]2.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分组原则是按

A.随机方法分组

B.是否患病分组

C.年龄性别分组

D.是否吸烟分组

E.不同家族史分组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11、

效果测量指标包括

A.治愈率的提高

B.发病率的下降

C.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D.生命年增加

E.伤残调整生命年增加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12、

医院感染的特点有

A.易感人群抵抗力差

B.病原体种类多

C.大多数为耐药菌株感染

D.容易诊断,难于治疗

E.多为呼吸系统感染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13、

某研究结果显示,某因素与疾病间的关系OR=1.3,其95%CI为0.8~1.9,这意味着

A.总体OR值95%可能有错

B.总体OR值在0.8~1.9的机会为95%

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

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

E.OR值正负关联均存在

参考答案:

B,C

[多项选择题]14、

判断不良反应是否与药物有关的标准有:

A.不良反应是发生在服药后还是在服药同时发生的

B.是否符合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

C.停药后是否有改善

D.再次使用时是否重复出现和得到再次治疗

E.反应能否用已知疾病的特征和其他治疗解释

参考答案:

A,B,C,D,E

[多项选择题]15、

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

B.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C.传播途径已不存在

D.所有病原及易感者已隔离

E.所有易感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参考答案:

A,B,C,E

[多项选择题]16、

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A.身高

B.浓度

C.血压

D.脉搏

E.呼吸

参考答案:

A,B,C,D,E

[多项选择题]17、

下列哪几种情况不应判断为医院感染

A.入院后未超过其平均潜伏期的感染

B.烧伤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C.病人发生的感染与上次住院直接有关

D.细菌少、无炎症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开放性伤口

E.培养出新病原体的局部感染

参考答案:

A,D

[多项选择题]18、

散发是指:

A.较大地区内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的发病

B.发病呈历年一般水平

C.较大地区内年发病率未显著超过该地区前3年该病发病的平均水平

D.发病保持在历年一般水平的3-10倍之间

E.较小范围内的发病未超过其历年一般水平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19、

下列关于HBV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嗜肝DNA毒

B.人是其自然宿主

C.可以整合入宿主基因组

D.患者血清中不含有病毒颗粒

E.其聚合酶有逆转录活性

参考答案:

A,B,C,E

[多项选择题]20、

甲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A.急性患者

B.慢性患者

C.慢性携带者

D.隐性感染者

E.恢复期患者

参考答案:

A,D

[多项选择题]21、

队列研究对象的选择应当符合

A.研究人群有足够数量该病患者

B.当地有健全的医疗机构

C.尽可能在多所医院选择

D.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在当地比较低

E.有较高的暴露率,非暴露组的可比性好

参考答案:

B,E

[多项选择题]22、

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A.减毒活疫苗

B.抗毒素

C.灭活疫苗

D.类毒素

E.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疫苗),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人工免疫制剂有:

减毒活菌疫苗、死菌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等。

[多项选择题]23、

对漏诊后有一定危险的疾病要求诊断试验:

A.灵敏度高些

B.特异度高些

C.假阴性率低些

D.假阳性率低些

E.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

参考答案:

A,C

[多项选择题]24、

为了控制混杂偏倚,常将研究对象以等同的概率分配到各组中,这种随机化方法常用于以下哪些(种)研究方法之中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临床试验

E.现场试验

参考答案:

D,E

[材料题]25、

患者男性,35岁。

家住湖南某市,有不洁饮食史,6小时后,突发剧烈腹泻,每10分钟至半小时1次,泔水样便、量多,无发热及腹痛,继之呕吐。

查体:

血压为0,神志模糊,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

[案例分析]1.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肠炎

B.急性菌痢

C.中毒型菌痢

D.胃肠型食物中毒

E.霍乱

参考答案:

E

[案例分析]2.

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A.庆大和SS培养基大便分离培养

B.血常规

C.大便悬滴+按照疑似霍乱增菌培养

D.血培养

E.血生化

参考答案:

C

[案例分析]3.

若悬滴培养阳性,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2小时内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按甲类传染病严格隔离

C.12小时内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快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E.抗生素治疗

参考答案:

C

[案例分析]4.

该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

A.临床症状消失后10天,并隔天粪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

B.临床症状消失后2天,并隔天粪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

C.临床症状消失后8天,并隔天粪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

D.临床症状消失后4天,并隔天粪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

E.临床症状消失后6天,并隔天粪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

参考答案:

E

[案例分析]5.

为避免该病的播散,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对患者呕吐物和粪便进行随时消毒

B.对疫源地进行终末消毒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D.密切接触者服用药物预防

E.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

参考答案:

C

[多项选择题]26、

关于单盲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盲法简便,容易进行

B.单盲法指观察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的处理情况

C.单盲法指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和自己接受处理的情况

D.单盲法对研究对象的健康和安全有利

E.单盲法可去除来自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

A,C,D,E

[多项选择题]27、

混杂因素的基本特点是

A.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B.必须掩盖而不是扩大了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C.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D.必须与研究因素有统计学联系

E.必须是致病因素而非保护因素

参考答案:

A,C,D

[多项选择题]28、

对生态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A.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B.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

C.自然和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生态平衡

D.生态平衡一旦形成,就不易破坏

E.人类必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和环节保持动态平衡

参考答案:

A,B,C,E

[多项选择题]29、

评价肥达反应的结果时应注意

A.可出现假阳性

B.沙门菌A群和D群有部分共同抗原,前者可产生“O”和“H”抗体的交叉反应

C.“O”抗体升高,而“H”抗体不升,可能是发病早期

D.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抗体效价不高

E.“O”抗体出现早,消失晚,“H”抗体出现晚,消失早

参考答案:

A,B,C,D

参考解析:

“O”抗体出现早,消失早,“H”抗体出现晚,消失晚。

[材料题]30、

某中心小学4天有6名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

校方将有关信息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指派专人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

[案例分析]1.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完成的工作是

A.要求出现症状的学生去当地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

B.探索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C.采集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标本进行检测

D.注意工作方式,消除有关人员的顾虑

E.调查发病学生,形成初步诊断

F.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

G.对学校实施停课

H.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其他病例

I.采取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大

参考答案:

A,B,C,D,E,F,G,H,I

[案例分析]2.

提示:

6名学生检查结果显示,抗HAVIgM均为阳性。

本次症疫情确定为甲肝暴发。

关于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急性期病人是其传染源

B.经水传播是卫生条件较差地区流行的重要原因

C.生食海产品时用开水冲烫可以杀死HAV

D.可有母婴垂直传播

E.可以经受污染的食品传播

F.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G.日常生活接触也是HAV传播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B,E,F,G

[案例分析]3.

提示:

6名学生检查结果显示,抗HAVIgM均为阳性。

本次症疫情确定为甲肝暴发。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校方所提建议中合理的是

A.加强监测,发生新病例立即上报

B.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接种丙种球蛋白

C.全校相关人员立即接种甲肝疫苗

D.患病学生隔离治疗,痊愈后返校上课

E.加强学校的饮食和饮水管理

F.对学校有关场所进行消杀处理

G.全校师生立即接种丙种球蛋白

参考答案:

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