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0844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费养老报告110323Word文档格式.docx

(6)监管机构权威、内容详尽、披露频繁,相对严格,确保受益人利益最大化。

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产品即不是严格意义的养老金,无法确保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和满足未来养老需求。

短视的公共政策和急功近利的公司行为,是无法产生养老金产品的,需要人们加以识别。

让利行为,就是降价或优惠,是一种企业促销行为,有降价、打折、返券、赠品、捆绑增值销售、刷卡消费、积分积点、会员制、有奖销售(抽奖、多买多奖)等多种形式。

“消费养老”多采用积分制,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得到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放弃兑换现金、实物用品、购物券等,同意转化成养老金。

“消费养老”的主要特征是:

(1)源于消费,即从消费性交易行为中产生,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具有拉动消费和增加养老金的双重作用。

(2)产自让利。

即交易发生后,让利商家将已有利润中的一部分以奖励积分再兑换奖金等形式让利返还给消费者,以此维护稳定的客户群,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实现规模效益,并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3)用于养老。

各种消费行为产生的多笔返利汇集到属于个人权益的养老金账户,经专业养老金机构管理和运营并产生投资收益,锁定为养老使用。

(4)自愿参加。

商家让利及其提供积分兑换方式均坚持自愿原则;

消费者选择积分转养老金权益和委托受托人等均坚持自愿原则;

积分转换、账户托管和养老金公司的服务商如何组合坚持自愿原则。

(5)多方合作。

在让利企业、消费者、积分各类中介机构、养老金权益托管银行、养老金管理公司之间,将发生一个以“消费养老”为名的,多方合作的社会契约行为和集合服务产品。

2.中国居民养老储备不足的现状分析

人口结构决定需要养老储蓄。

2015年劳动人口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

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从2039年左右开始逐年下降;

从2050年左右开始再逐年上升,到2059年左右达到最高值(45.2%),然后又逐年下降,到2072年左右又逐年上升。

该比值从2030年左右开始,将一直不低于1/4;

从2053年左右开始,将基本不低于1/3。

在2035年将出8.1亿劳动人口(15-64岁)对2.94亿老龄人口(65岁以上),减去在校生、失业人口和未达纳税起征额的低收入人口,将出现不足2个纳税人供养1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见图1),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欧美国家均提前30-35年制定养老金及其老年服务产业发展战略,以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全和应对老龄化对社会的各类消极影响。

反之,此时期一些欧美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局面有所缓解(见图2)。

图12002-2077年间各类人口比例

图2中国及欧美国家老年赡养率的比较和走势

老年无忧需要养老金、老年医疗和居住护理的综合安排,即养老资产。

养老资产即指由养老金、老年保健和老年居住与照顾等要素构成的,确保老年生活安全的资金、权益和价值的总称。

其中,养老金即指满足老年日常支出,具有保值功能和支持生存功能的现金流。

从现实情况看,中国人的养老金及其养老资产不足。

【英国】IFSL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

2009年全球养老金资产有29.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60%以上,达到人均5万美元以上。

而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和企业年金总量约为0.15万亿美元,占全球养老金总量不足1%,大大低于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7.3%的比例。

显然,我国居民养老金储备不足,养老资产准备不充足,面临巨大的缺口。

我国养老金储备不足和养老金资本化运作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

(1)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从2010统计数据看,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约是13000亿左右,支出近1万亿,当期的结余有3000亿,累计的结余15000多亿。

但是由于没有确定受托人制度和养老金市场机制,现行制度已经进入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只能是财政专户记账利息和银行利息,均低于通货膨胀,每天都在贬值。

如果再考虑因挪用个人账户养老金所欠下的1.5万亿人民币的负债,这里存在财务危机和支付负债。

同时,现行制度产生的“碎片化”和“待遇差”现象已引起社会的不和谐,必须着力解决结构性问题和空账问题,逐渐向板块式“国民基础养老金统筹”和“国民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式转变。

(2)职业养老金规模有限。

目前我国公务员和大部分事业单位实行退休金制度,所以我国的职业年金只有企业年金一种形式。

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出现了快速发展势头,享受这项待遇的职工不断增加,但这一支柱还是比较弱,总量不足,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企业年金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正式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为1975亿元,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是1116万人,仅占2.2亿参加基本养老人数的5%,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则不足1%,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且按现行制度的运行水平看,一般个人养老金替代率不足20%。

因此无论是从基金规模总量还是从替代水平上看,与养老金第二支柱应发挥的作用有很大差距。

(3)制度化的个人养老储蓄缺位。

个人养老储蓄即第三支柱养老金,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第五条提出“鼓励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但有关个人养老储蓄的建立是否有国家政策配套措施、谁来管理、是否与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挂钩,都没有相应规定和运行机制。

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3万亿,但真正用于养老的比例却不高,因为中国人的大宗消费支出习惯是先储蓄后消费,如买房购车等。

2009年中国大陆的商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分别是121美元和3.4%,而世界平均水平是595美元和7%,美国是3710美元和8%,日本还要高,因此我国个人养老储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且保障程度有限。

总之,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中国制度化的养老金替代率较低(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50%),养老金来源单一(较多依赖政府补贴),养老金资本化运作不足,这将危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目标。

3.“消费养老”的公共价值

通过“个人消费-返利转养老投资-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增加个人养老资金来源”这个链条模式,将消费和储蓄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了养老模式的多渠道和多样化。

其公共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拉动国内消费。

消费者因对“自愿积累”养老金有一定意愿而成为稳定消费的客户群,化解了消费就不能储蓄,储蓄就不能消费这一对矛盾体,消费的同时即产生养老储蓄,客观上可以鼓励消费倾向。

(2)改善经营模式。

信息时代是微利综合经营时代,商家可以通过消费养老与客户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客户方面可以通过消费养老满足当期消费和延期消费的双重目标;

从而改变以往消费积分换无效用礼品,因兑换成本(如必须去商家固定兑换地点)而无奈放弃,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浪费等情况;

商家与消费者基于长期购销关系产生的互利性,可以实现双赢,克服商家提供虚假积分(提高价格后的让利)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客户消费即被骗的心理阴影。

(3)产生养老金第四来源。

第一,消费养老基金总量测算。

根据上海德农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初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消费产生的养老储蓄率为3.65%,即每消费1万元人民币,将可能产生365元人民币的养老储蓄。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3%;

按照3.65%测算每年预期消费养老基金5400亿元人民币,假设10%选择消费积分转换养老金,即540亿元人民币。

选择让利的商家、消费积分转换的养老金权益,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定比例,由于消费额基数较大,会产生庞大的养老资金供给,加之投资收益,消费养老基金将占养老基金市场的一定比例。

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第二,消费养老基金家庭总量测算。

如表1所示,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7万亿,假设10亿人有消费能力,则平均每人年消费额为1.5万元,按每个家庭3口人计算,当年家庭消费为4.5万元。

从2006年至2010年的消费平均增长率是18.1%,我们按未来消费增长率为15%计算,仍然按3.65%计算“消费养老”养老金返点率,则在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11%下20年后家庭基于“消费养老”产生的累积额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收益率下的家庭养老基金积累额                单位:

5%

6%

7%

8%

9%

10%

11%

225239.96

240159.09

256576.01

274663.08

294613.22

316642.38

340992.27

2010年家庭消费额1.5万元,消费增长率15%,“消费养老”奖励返点率3.65%,运行20

年后,在不同的投资收益率下的结果。

上述结果是基于年1.5万元的平均消费水平计算的,对于中高消费家庭则结果会更大。

由于是在没有个人缴费的情况下产生的养老金供给,来源主要是商家让利和投资收益,所以意义不同

二、“消费养老”的运行机制

(一)“消费养老”的运行主体

1.让利商家

让利商家是消费养老的发起者和第一执行者。

其责任包括:

消费积分授权、养老金权益转化和兑现、代理客户选择服务商。

那些率先确定“微利经营和追求规模及其长期效益”战略的企业,是我国向消费者让利的首期商家,传统做法仅为积分转换礼品、以购物券继续消费,甚至领取现金等。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将积分转换养老金权益,越来越成为中老年消费群体的选择,促使商家产生培养以“消费养老”为纽带的长期客户关系的发展战略(见专栏1)。

“消费养老”的资金供给来源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公司让利积分:

如选购某公司的任何产品、在某卖场消费都可产生的积分;

(2)产品让利积分:

如购买某类品牌商品或某种品牌产品产生的让利积分,可通过产品标签上的涂码通过网络平台或用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积分管理中介服务机构;

(3)刷卡积分:

有两类,一是使用消费资金结算平台,如银联、VISA、MASTER、JCB等产生的返点积分。

二是使用各类银行卡消费产生的返点积分;

(4)网络消费:

利用电子商务或电子服务平台等形式进行消费产生的让利积分,包括“手机钱包”等。

【商家需要说明中止授予积分的原因,以维护商家信誉】

专栏1上海家帝豪集团“消费养老”计划

“我爱我买()”空中大卖场是该集团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提供养生保健产品的电子交易服务。

该公司近期推出具有DC+DB复合特征的“消费养老”计划,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上海家帝豪公司对消费本公司产品长达十年以上的客户,将按照消费额的20%返利给客户;

第二,如选择养老储蓄,则将让利积分转换养老金权益,委托专业养老金机构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管理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三,公司承诺养老投资收益率达到12%,公司计划将设立收益承诺准备金(按照应计未归属权益管理),补足养老金管理机构投资收益不足的部分;

第四,在客户达到退休年龄时,返利活动自动终止;

客户可以从养老金专业机构定期领取养老年金,每年领取账户储存额的12%。

2.消费者

消费者是“消费养老”活动的权益主体和最终受益人。

主要指那些自愿将消费积分转换为养老储蓄的消费者,包括

(1)中老年人中具有养老危机意识的消费者人群;

(2)具有家庭理财规划,包括养老规划的消费者人群。

在消费养老运行机制中,消费者具有三个法律身份:

●养老金权益管理的委托人:

在消费的同时,消费者自愿与商家建立契约,同意授权将返点积分转换成养老金,则在法律形式上成为养老金的委托人,而养老金将独立于该消费者的自有财产,成为养老资产的供给;

●养老金所有者:

尽管养老资产游离于委托人,但在法律上委托人仍是养老资产的拥有者,即养老资产独立于任何管理机构;

●养老金受益人:

当满足养老金信托规定的领取条件(如退休或累积年限),则消费者(或其遗属)成为“消费养老”的最终有益者;

●监督者:

他们享有知情权、查询权,以及评价、举报和监督权利。

3.积分管理中介机构

积分管理中介机构是消费养老的技术处理平台,具有身份认定、积分归集与转换、养老金权益与兑现处理等功能,是消费积分的记录、保管、转换、兑现和向养老金专业管理机构转移的中介服务机构(见专栏2)。

消费行为是分时、跨区且零散的,需要有专业的电子服务机构对消费产生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管理,其主要工作内容:

●信息归集:

对不同消费者利用不同消费形式产生的不同积分信息进行收

集和整理,归集到个人名下;

●积分记录和传递:

利用系统平台对注册积分消费会员的信息进行记录,返给商家,将积分信息折算成资金,通知商家定期进行奖励资金给付到养老金管理公司;

●积分转换:

中介服务机构将返点积分的奖励资金形成的权益信息传递给养老金管理公司,并与商家进行信息对接。

专栏2 上海德农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积分银行”

这是一家网络技术服务公司,主要是对消费者因各类消费而产生的奖励积分进行数据归集和整理,再提供给消费者和商家,因此称之为“积分银行”。

运作模式:

消费者先在该公司网站上注册,并自愿选择将奖励积分转换成养老金,这样消费时的奖励积分就会在公司网络管理系统产生记录,一般有五种对接模式:

一是对接银联,只要在银联发生消费结算数据并产生奖励积分,就会产生统计数据;

二是对接银行,使用不同的银行卡消费会产生奖励积分统计;

三是对接商家,按协议消费商家的产品可以产生奖励积分统计;

四是对接产品,将产品外包装上的涂层刮掉找到密码,再输入该公司的管理系统或发送短信也可以产生奖励积分统计;

五是利用手机钱包消费产生的奖励积分统计。

项目优势:

由于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信息是零乱的,该公司可以将消费者依不同消费形式产生的不同的奖励积分信息归集起来,并返还给商家和消费者,形成积分信息管理中介服务机构。

目前公司网站注册用户21万人,其中5000多人有养老账户积分。

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积分累积选择养老金模式以后,为了保管客户养老资金和提供后续服务,与平安保险公司协商后,曾为100多个客户用商家积分兑换资金购买了商业团险产品。

后来发现其中有法律风险,团险投保人是德农公司,理赔和退保等问题要由其承担,但这不在原计划公司业务范围内,因此必须有更好的解决机制消化积分兑现后的养老金。

目前亟待打通消费积分和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之间的“资金转入-账户管理-投资管理-信息披露-养老金支付”运作通道和法律规范。

4.养老金管理公司

养老金管理公司,即指依法具有管理养老金合法资质,享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养老金权益记录账户管理和投资服务的专业公司;

具有管理养老金权益账户、管理养老基金和管理养老金计划的资质和能力。

在中国,目前主要指1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含7家养老保险公司),如长江养老保险公司;

他们实际为养老金信托公司,并非保险公司。

“消费养老”模式中养老金管理公司是客户的全权管家,具有受托人以及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综合角色和相关责任,主要工作内容是:

●按信托原则管理客户的养老金财产,确保养老金资产的独立性、安全性,做好养老金管理全权受托人;

●选择、监督、更换基金运行过程中的账户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投资管理人;

●监督账户管理人与中介机构对接消费者信息,监督基金托管人与商家对接积分返利产生的消费养老基金;

●向委托人信息披露,包括权益记录和财务记录;

●支付养老金:

按时足额向满足受益资格的消费者支付养老金。

专栏3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的专业养老金管理

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并于当年下半年一次性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三个资格,同年年底启动了上海市原有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接收移交的各项工作。

为努力打造专业养老金公司,该公司主要以受托人的角色监管养老金计划运营,保证受益人利益最大化。

于2008年7月全面完成了上海原有企业年金186亿资产和近6000家企业,110万个人的账户整体移交工作,并顺利全面启动对外服务运营,在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长江养老作为法人受托机构以稳健的资产配置和正确的投资策略,使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受托资产累计投资收益率达到11.272%。

2009年末,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到期转换,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推出首批“长江金色系列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再次成功实现了246亿资产和近83万账户的平稳、有序地市场化转换。

公司目标是打造中国最专业化的养老金管理公司。

(二)“消费养老”运营机制设计

1.运营机制设计原则

坚持”养老金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设计运营机制,才能凸显“消费养老”的公共价值,并调动相关各方的经济性,特别是消费者的积极性。

第一,保持消费积分产生的养老金权益的资产独立性,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养老金权益,因而必须坚持信托原则管理消费积分转换的养老金,即选择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作为客户的受托人,全权管理这类养老基金;

第二,规范消费养老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机制,完善相关合同制度,包括让利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消费积分转换养老金合同”,消费者与中介机构之间的“消费积分转化养老金服务合同”,消费者与养老金管理关系之间的“消费积分转化养老基金委托管理合同”,以及三方联合的“消费养老服务合同”。

2.消费养老运营流程和机制

“消费养老”发生过程中包含六个业务环节(见图3):

(1)消费并产生养老积分:

消费者与商家发生消费交易,产生商家的让利返点积分,消费者同意将积分转化成养老金权益;

(2)选择养老金管理公司:

消费者直接选择或由商家代消费者选择并委托专业的养老金公司作为养老资产管理的受托人,委托管理养老金。

受托人按信托管理模式选择账户管理人建立消费者养老金个人账户,选择托管银行保管养老金,选择投资管理人;

(3)养老积分信息管理:

积分管理中介机构对消费者的养老积分转换进行归集和整理,并按受托人要求,将消费者权益信息转给指定的账户管理人,同时通知商家进行定期积分兑换养老资金;

(4)返点积分转换养老资金:

商家按消费者选择的养老金管理公司(受托人)的要求,支付返利给消费者的养老资金到指定的托管银行;

(5)养老基金管理:

托管人按受托人的指令,将养老基金转给投资管理人。

投资管理人按受托人制定的投资策略进行市场操作,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账户管理人要按养老金信托管理流程,及时与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核对消费者的权益信息和财务信息;

(6)养老金支付:

当消费者(或遗赠人)满足受益资格后,托管人按受托人的指令,支付养老金给受益人。

“消费养老”的运行机制主体是三个:

一是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并选择将商家让利返点积分兑换养老金;

二是商家,以让利返点积分为消费者提供养老金,有可能在消费者的授权下,帮助消费者选择养老金公司;

三是信托管理模式下的养老金集合服务商,包括受托人(专业的养老金公司)、托管人(养老资金托管银行),以及受托人实行功能外包选择的账户管理人(管理养老金权益信息和财务信息)、投资管理人(将养老基金在市场上进行投资运作,实现保值增值)。

积分转换机构(如上海市德农网络技术服务公司)相当于账户管理人的“前台”,负责将消费者分时、跨区、零散的,因消费产生的返点积分信息进行归集和整理,打包后交给商家、养老金管理公司及其账户管理人。

“消费养老”形成“1+1+1”的经营模式,即1个消费者(委托人),1个商家(养老资金提供者,有可能是消费者的代理委托人)和1个集合服务商(受托人及功能管理人)。

3.“消费养老”的合同管理机制

消费养老合同制度包括两类合同,即消费养老金信托管理合同和消费养老金委托服务合同。

3.1消费养老信托合同

即指消费养老客户(甲方)和养老金管理公司(乙方)之间签订的消费养老金权益管理的信托合同。

信托合同具有三方主体,包括委托人(即甲方,是养老金产权让渡的消费者)、受托人(即乙方,养老金产权游离下的基金管理者)和受益人(即丙方,养老金的最终受让人)养老金管理公司(乙方)是“消费养老集合服务商”,由养老金信托管理中的受托人(如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统一与委托人(消费者,或消费者授权商家作为养老金委托人)签订信托合同。

消费养老金信托合同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1)委托人:

即信托合同的甲方,也就是消费养老客户。

其权利和责任是:

●选择:

商家一般会提供多种积分奖励兑换形式供消费者选择,如现金、实物、奖券,还有养老储蓄。

“消费养老”要求消费者必须选择用养老储蓄的形式兑换返利奖励积分。

●委托:

“消费养老”是消费者与商家在消费时产生的契约行为,消费者同意将商家的返利资金缴纳委托给养老金受托管理公司(乙方)进行信托管理;

●锁定:

养老金即养老时使用的资金,因此未满足受益资格(一般为退休或约定年龄如60岁)时不得提前支取;

●资产独立:

信托成立后,委托人要同意养老金管理期间的产权游离,不得将养老资产用于抵压或清偿债务等;

●监督:

委托人有权力要求受托人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了解基于委托人实名下的权益记录和财务记录,监督养老金运行管理。

委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受托人符合受益人利益时,可以更换受托人。

(2)受托人:

即信托合同的乙方,是“消费养老的集合服务商”中的受托人。

●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

●制定养老基金战略资产配置策略;

●根据合同对养老基金管理进行监督;

●根据合同收取商家给消费者(甲方)的让利资金;

●向受益人支付养老年金待遇,并在合同中约定具体的履行方式;

●接受委托人查询,如实做好信息披露;

●按照国家规定保存与消费养老基金管理有关的记录自合同终止之日起至少15年;

●接受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