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02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讲义试题.doc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实行于()。

()  回答:

正确

1.A 2008年

2.B 1997年

3.C 2002年

4.D 2006年

2.安全生产问题产生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  回答:

正确

1.A 制度因素

2.B 人为因素

3.C 法律因素

4.D 经济因素

3.对安全生产五要素的理解正确的是()  回答:

正确

1.A 完善安全法制是灵魂

2.B 建设安全文化是根本

3.C 增强安全科技是利器

4.D 落实安全责任是手段

4.安全文化事故对策中的“3E”是指()  回答:

正确

1.A 技术、制度和教育

2.B 技术、管理和教育

3.C 技术、投入和培训

4.D 资金、管理和教育

5.安全生产进步应采取的正确方式是()  回答:

正确

1.A 沉思、预想、预知

2.B 简单的抄袭

3.C 实践出真知

4.D 主张用别人的实践当作自己的经验

6.安全管理中的“新三零”是指()  回答:

正确

1.A 零伤害、零职业病、零环境污染

2.B 零险兆、零隐患、零三违

3.C 零险兆、零职业病、零环境污染

4.D 零伤害、零职业病、零三违

7.提高安全素质的手段不包括()  回答:

正确

1.A 监督管理

2.B 教育培训

3.C 科普活动

4.D 经济罚款

8.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载体不包括()  回答:

正确

1.A 文学艺术载体

2.B 教育培训载体

3.C 监督管理载体

4.D 环境物态载体

9.国家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不包括的是()  回答:

正确

1.A 建立法律、制度保障安全文化

2.B 进行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

3.C 建设官员责任制安全工程

4.D 推进全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10.下列不属于人的行为激励理论的是()  回答:

正确

1.A 双因素理论

2.B 期望理论

3.C 奖罚理论

4.D 公平理论

11.对“HSE法”理解错误的是()      回答:

正确

1.A H法就是每个岗位的员工都知道在岗位上保障你的职业健康的方法是什么,

2.B S法就是保障职业安全的方法

3.C H法就是防职业病的、保健康的

4.D S法就是致死伤的

12.对安全文化的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回答:

正确

1.A 安全文化是指人类生活所创造的文化

2.B 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

3.C 安全文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命安全、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

4.D 安全文化建设是指安全精神价值建设

13.安全文化事故的“3P”对策是指()  回答:

正确

1.A 事前管理、事后应急和事后办理

2.B 事前预防、事后转移和事后委托

3.C 事前报告、事后处理和事后重建

4.D 事前预防、事后应急和事后重建

14.安全系统构成要素是()  回答:

正确

1.A 人、物、能量、信息

2.B 人、环境、工艺、机器

3.C 人、机、能量和环境

4.D 环境、工艺、管理和物

15.事故构成四要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

()  回答:

正确

1.A 环境不良和管理欠缺

2.B 制度不完善和流程不到位

3.C 环境不良和流程不到位

4.D 管理欠缺和素质不高

第一讲 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

 

一、我们面临的形式与挑战

 

(一)社会发展处在高风险的时代

1.宏观层面

(1)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人均GDP不到达2000美元,GDP增长率却高达10%,这在某种程度上讲,使安全面临着更

大的挑战。

(2)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质量不高。

法制社会的形成在文化基础和机制保障上都处于初级阶段,比如说:

安全文化建设。

(3)高危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较高。

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53%,其中建筑、矿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高危险行业占到40%以上,并处高增长率水平。

(4)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待提高。

现今,中国进城农民工1.2亿,2020年将达3亿;建筑业占79.8%,矿业占52.5%,要解决农民工的素质的提高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安全文化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问题。

2.微观层面

(1)我国的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的实施,晚发达国家30年;

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70年代初期就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法》,我国是在2002年颁布了《安全生产法》。

(2)我国每年安全生产投入都小于GDP的1%,发达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已达3.3%;

(3)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科技投入仅是美国在这方面投入的1/200;

(4)我国在安全监察人员万名员工配备率是0.7,而英、德、美国分别是4.5、3.5、2.1;

(5)我国重大安全隐患上千处;

(6)我国重大危险源数十万个;

(7)我国有46%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问题;

(8)我国人为事故比例高达80%以上。

以上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去从安全文化的角度、文化建设的角度去解决的问题。

(二)安全风险现实水平急待改善

提倡科学发展是要安全发展,提倡和谐社会是需要安全保障型的社会,但现在我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有时一年高达上百万起,人的死亡率每年绝对数上10多万,经济损失两三千亿……等等这些事故中,高危行业首当其冲。

我们要发展工业,不仅要从技术上进行投入,更重要是要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安全文化的建设的方面,用文化力来进行现实水平的改善。

 

二、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与国际之差距

 

(一)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与国际之差距

(1)2005年我国工、矿、商、贸企业的10万人死亡率是9.6,是发达国家的3倍。

(2)GDP的死亡率问题:

2006年我国亿元GDP的死亡率是0.558,是发达国家的10余倍;同期,英国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02,日本为0.05,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是在0.04至0.06之间。

(3)我国道路的万车死亡率7.6,是发达国家的近10倍。

(4)煤矿的差距最大的:

2005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8,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

(5)我国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是1人以上,是发达国家的5-6倍。

(6)我国民航运输飞行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约1.8,是发达国家的2-3倍。

(7)我国森林火灾受害率5.99‰,是世界年均水平的6倍。

(二)安全生产问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安全生产问题决定于社会因素。

我们国家从《安全生产法》发布实施以后,政府加强了法制建设,这不仅仅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强制执法,更重要的是要科学执法、有效执法。

2.经济因素

要改善安全,就要考虑成本和投入,首先要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发展是安全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的水平。

3.技术因素

技术方面我们要依靠生产方式、引进设备、先进的工艺设备来改善安全。

4.文化因素

减少安全生产问题,一个重要的的方面,特别是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最主要的就是用文化力,用文化的手段来提高安全生产建设的方式,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会很好。

 

三、建安全国策之势,成和谐社会之业

我们国家安全总局包括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在中国政治局常委的安全生产战略报告单中提出了一个基本策略的思路,就是把安全提高到国策的高度。

(一)一个国策

建立安全国策之势就是将“安全”纳入“人口、资源、环境”的国策系统之中,将“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建设列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保障”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体系当中。

 

(二)安全生产五要素

1.建设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根本

2.完善安全法制—安全法制是利器

3.落实安全责任—安全责任是灵魂

4.增强安全科技—安全科技是手段

5.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投入是保障

 

安全文化是重要的战略对策之一,它解决是人的素质问题,人的素质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是保障安全的根本。

而要解决人的素质,最基础的是观念、意识和责任。

第二讲 安全原理与安全文化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一)事故构成要素-四M要素

1.人-人的不安全行为

2.机-机的不安全状态

3.环-环境不良

4.管-管理欠缺

(二)事故模型启示

1.人-物轨迹交叉模型

此模型在安全事故执行中被称为事故模型。

在工作过程中,很难做到没有危险,很多情况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危、高压等危险很难消除,通过事故模型中的不同关系说明,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够避免最终事故的伤害。

2.人的本质安全理论

(1)多米诺骨牌理论。

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在存在内部联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客观上,它是由点到面的一种运动过程,动作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接力,直到完成最后的终点动作。

(2)生理识别过程。

一个人从引发事故到最终的伤害,有一个生理方面识别的过程。

比如闯红灯、横穿马路、翻栏杆的时候,总是凭感觉,认为不会出事,这是人的意识不到位的问题,意识要靠文化来解决,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3)管理不到位。

人的意识不到位就会导致管理不到位,即执行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机器的不安全状态,设备的缺陷隐患,所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

① 人的安全素质:

知识、技能、意识、态度、观念、情感等;

② 人的安全能力:

生理、心理;知识、技能、意识等;

③ 人的安全特征:

气质、性格、兴趣、性别、学历等;

④ 人的安全能力培养:

宣传、教育、培训、训导、演习、实践、管理等。

二、从安全系统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一)安全系统构成要素

   1.人

2.物,包括机器和环境

3.能量,体现在工艺上

4.信息

(二)安全文化在事故对策中的作用

1.3E对策

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三招:

技术、管理和教育,称作3E。

(1)技术。

要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保障,工艺本身的固有安全、本质安全,即安全防护、监控系统、煤矿瓦斯抽排放、通风等等,必须要靠相应的技术。

(2)管理。

再好的装备,再好的安全技术,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管理,事故照样发生。

所以,要靠管理支撑安全保障、安全生产。

(3)文化、教育培训。

技术和管理制度都有,但是企业安全上仍然没有根本好转的问题,就还要靠文化对策、教育培训来建设我们的队伍,解决人因素的问题。

2.3P对策

   建立企业的安全文化,才能保障企业执行过程中的安全,才能预防企业事故发生。

3P对策包括三个方面:

(1)事前预防。

(2)事中应急。

(3)事后重建。

第三讲安全哲学与安全文化

一、从历史学揭示安全哲学

(一)技术发展带来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进步

人类社会的安全与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有四个层面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如下表:

1.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主要是指50年代时期强调的建筑系统安全、化工系统安全、矿山系统的安全等,当时的安全滞后于服务与生产。

2.安全系统

安全系统是指把安全主动化了,强调的是安全建筑、安全化工。

3.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物、机器条件的本质安全;广义上是指人、物和机器的安全,人的本质安全是要解决人的意识、观念、态度、伦理、情感、道德、认知等层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