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0227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

取穴:

肾腧、大肠腧、膈腧、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

针用泻法,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5.2寒湿证:

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干姜苓术汤—甘草、干姜、云苓、白术。

肾腧、腰阳关、关元俞、大肠腧、委中。

5.3湿热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

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清热祛湿,宣痹止痛。

四妙丸加减—黄柏、苍术、牛膝、薏仁。

膀胱腧、秩边、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

5.4肝肾亏虚证: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逆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补益肝肾。

4.4.1偏阳虚,用右归丸—熟地、生地、山茱萸、肉桂、当归、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杜仲。

4.4.2偏阴虚,用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菟丝子、山萸肉、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肾腧、大肠腧、命门、腰眼、太溪。

针用补法,配用灸法,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6、治疗难点

由于平时缺乏锻炼,生活习惯等,该疾病有增多趋势,且人们对该疾病或多或少有此认识,一旦发病,多数均是到盲人按摩或私人诊所进行不规治疗,且反复进行,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使得治疗难度加大。

同时,目前治疗该病的微创方法较多,使得适应症围扩大,最终疗效不如人意,为患者增加了痛苦。

7解决难点思路

仍然是以防治结合,加强宣教,保养,锻炼并重,防止复发。

同时,该病类型中中央型突出症患者有大部分仍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往手法推拿总是为禁忌,但通过临床观察,并不是不可为的,只要力度、手法选用适当,仍可收到较好疗效。

8、疗效评定

8.1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8.2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8.3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项痹(颈椎病)诊疗常规

项痹

2.2西医:

颈椎病

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劳损所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

相应症状和体征,属祖国医学项痹畴。

3.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3.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

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3.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和患侧肩胛骨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3.5X摄线正位报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以牵引、按摩、针灸、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适当静脉给予活血化瘀药。

5.1风寒湿型:

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痛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益蜀痹汤—独活、羌活、秦艽、木香、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海风藤、甘草。

颈夹脊穴、风府、风池、外关、列缺、大椎。

5.2气滞血瘀型:

颈肩部、上肢刺痛、痛有定处、伴有肢体麻木、舌

质暗、脉弦。

舒筋活络,活血通痹。

颈夹脊穴、大椎、天柱、膈腧、曲池、后溪。

5.3痰湿阻络型: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祛瘀化痰。

加味四物二汤法夏、皮、云苓、海藻、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红花、香附。

取穴:

颈夹脊穴、风池、大椎、曲池、丰隆。

5.4肝肾不足型:

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选方:

右归丸—熟地、生地、山茱萸、肉桂、当归、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杜仲。

颈夹脊穴、肝腧、肾腧、气海。

针用补法,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5.5气血亏虚型: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补益气血。

人参养营汤—人参、当归、白芍、熟地、大枣、黄芪、白术、云苓、皮。

颈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

针用补法,可用灸法,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6、治疗难点

5.1由于生活习惯因素,该病越加年轻化,证型颈椎病增多,且患者对治疗坚持不好,平时又不注意保养和必要时锻炼,因而反复较大、较频繁。

5.2基于上述因素等,颈椎间盘退变发生较早,髓核突出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病例增多,此时,患者症状多较严重,治疗疗程较长,疗效欠佳,有些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7、解决难点思路

加强宣教,充分认识,坚持治疗,加强平素保养,指导功能锻练,正确辩证,施用推拿、牵引、针灸等方法,其中尤以推拿手法为重中之重,不可盲目施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不用颈椎病变节段采用不同角度牵引。

原有各型症状、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症状无改善。

三、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常规

1.定义:

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的骨折。

2.诊断依据

2.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损伤。

2.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

动功能障碍。

2.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3.症候分型

3.1无移位型:

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

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冲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3.2伸直型(柯氏骨折):

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

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3屈曲型(史密斯骨折):

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并尺桡下关节脱

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3.4半脱位型(巴尔通骨折):

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

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状,腕横径增宽。

4治疗方法

4.1治疗原则:

恢复掌倾角,彻底矫正掌或背侧成角。

尽早进行患腕

功能锻炼。

4.2治疗方法:

不同症候的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时

纸压垫的放置位置也不相同。

固定时间4-6周。

期间行握拳功能锻炼。

4.3服中药治疗:

早期有桃红四物汤加味,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中期用八珍汤加味,和营生新,续筋接骨;

后期用六味地黄丸加味,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4.4后期用上肢外洗方薰洗患处。

4.5备注:

此部位骨折,大部分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效果好,

且创伤小,费用少,不影响皮肤美容。

但如果骨折是累及关节面且不平整,经手法复位不能恢复平整关节面,则需手术治疗,切开复位“T”、“L”型钢板固定,或超腕钢板固定。

5.难点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最好,部分患者的骨折类型复杂,既有关节面的骨折,又有下尺桡关节的脱位,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复查X片,骨折基本上可以恢复到解剖位置,治疗上要注意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指导,还要随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和位置,才能保证骨折不再发生移位。

6.疗效评定

6.1治愈:

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和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在15°

以。

6.2好转:

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转受限在45°

6.3未愈:

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7.骨折三期中药处方

7.1一期:

桃红四物汤加味:

生地20g川芎15g当归10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丹参15g三棱10g三七粉15g枳壳10g

7.2二期:

八珍汤加味:

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5g生

15g川芎15g当归10g赤芍15g续断15g

7.3三期:

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续断15g杜仲15g骨碎补15g枸杞20g。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在理,髓核组织突出,压迫了神经根而引起坐骨神经痛。

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合并下肢感觉异常。

一、常见证候要点

血瘀证:

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寒湿证:

腰腿冷痛重者,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

舌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湿热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肝肾亏虚: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气血亏虚:

膝腿乏力,不耐久用,休息则疼痛减轻,劳则心慌气短,神疲纳少,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爪甲淡白,舌质淡、苔少,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腰腿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

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

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起床姿势,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

3.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腰部予中药湿敷、拔火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药、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

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

(三)下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3.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5.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等;

或采用中药熏蒸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服汤剂

2、服中成药

3、中药外用:

骨科一号、骨科二号等专科临方炮制制剂的外敷治疗

(三)特色技术

1.中药熏蒸:

应用智能中药熏蒸仪,达到设定温度90°

时喷气口开始喷出雾气,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离为25~30cm,防止烫伤。

遵医嘱实施中药熏蒸。

心、肺、脑病患者,水肿患者,体质虚弱及老年患者慎用。

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2.艾灸

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

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拔火罐

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

女性患者妊娠期腰骶部禁用。

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

4.中药贴敷

遵医嘱正确选择药物,实施中药贴敷。

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四、健康教育

(一)生活起居

1.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采取舒适体位。

下床活动时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不宜久坐。

2.做好腰部保护,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尽量不弯腰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

告知患者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注意对腰部的保健,提倡坐硬板凳,宜卧硬板薄软垫床。

工作时要做到腰部姿势正确,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同时还要防止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诱发和加重疼痛。

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鼓励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6.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主要锻炼方法有:

卧位直腿抬高,交叉蹬腿及五点支撑、飞燕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7.腰托使用健康指导:

(1)腰托的选用及佩戴:

腰托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松紧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

(2)佩戴时间:

可根据病情掌握佩戴时间,腰部症状较重时应随时佩戴,轻症患者可在外出或较长时间站立及固定姿势坐位时使用,睡眠及休息时取下。

(3)使用腰托期间应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防止和减轻腰部肌肉萎缩。

(二)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辨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导饮食,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在指导患者饮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随时更改饮食计划。

1.血瘀证: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早晨可冲服蜂蜜,以润肠通便。

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2.寒湿证:

饮食宜营养丰富,忌生冷油腻食物。

多食丝瓜、生姜、樱桃、五加皮等。

如乌头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3.湿热证: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烟、酒及热性食物。

可食苦瓜、莲藕等。

4.肝肾亏虚证:

饮食宜补肝肾为原则,可逐步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滋补肝肾之食物,如动物肝、肾及核桃、枸杞等,如枸杞子羊肾粥、杜仲核桃猪腰汤等。

5.气血亏虚:

饮食宜营养丰富,多红枣、枸杞等,如黄芪当归鸡汤等。

(三)情志调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清净。

2.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五、护理难点

自觉改善不良习惯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加强对患者康复保健知识教育,告知患者不良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调理、坐立行的方法、腰部保健、预防不良姿势等相关护理知识。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到因人施护,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4.定期随访,调查患者依从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

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临床表现:

颈肩痛、颈部活动受限、手指麻木、头晕、恶心、瘫痪

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

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辩证施护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情绪,并做好体位示教。

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中药薰药疗法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情绪。

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剧烈运动或未进食者应休息后在治疗。

3.牵引疗法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情绪,讲解牵引的原理使患者有一定了解。

牵引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牵引的力度。

牵引后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4.拔火罐

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原理,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根据治疗部位和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不同,选择合适的火罐。

操作过程中严防酒精过多致酒精燃烧时间长或滴落,导致烫伤或烧伤皮肤。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操作完毕,对于皮肤淤青情况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七、饮食指导

宜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多食羊肉、胡桃、海参等温性食物及滋补肝肾之品,忌生冷、肥腻、寒性之品,忌烟酒。

八、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风寒湿痹宜热服,风湿热痹宜凉服。

九、情志护理

调节情志,指导其戒躁戒怒,使体阳气宣泄,多与患者交流,取得信任,安心养病。

十、健康教育

1、消除恐惧,告诉病人颈椎病可防可治,不会引起瘫痪。

2、正确睡姿,枕头不要太高,以1拳头为宜。

3、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4、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打牌等。

5、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的紧度。

6、在未诊断清楚情况下不能作按摩和推拿,否则会加重病情。

7、戒烟限酒。

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风寒袭击。

注意颈部保暖。

一、定义:

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的骨折。

二、临床表现: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柯氏骨折):

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参叉样”

3、屈曲型(史密斯骨折):

4、半脱位型(巴尔通骨折):

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状,腕横径增宽。

三、临证护理:

1、站立位时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

、腕关节背伸30°

、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托带悬吊;

卧位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10cm。

2、维持有效的固定,夹板固定松紧度适宜,注意观察肿胀情况,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注意观察疼痛情况,伤肢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耳穴压丸(神门、交感、腕)以镇静止痛或药物止痛,伤肢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4、局部电磁波治疗仪、骨伤治疗仪理疗时给予相应护理。

四、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五、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辅以通络理气、清热通便,以低脂、高铁、高维生素,清淡可口、含水分及胶原纤维丰富的半流质饮食或普食为主,可进食活血化瘀的膳食,如三七当归汤。

2、骨折中期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应以和胃健脾,增加营养,接骨续筋为原则,可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饮食,以利骨折愈合及补充能量,膳食方有当归骨头汤、猪骨接骨汤等。

3、骨折后期饮食应以补气养血,调养肝肾为原则,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的食物为主,膳食方有母鸡三七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六、用药护理:

1、服中药:

遵医嘱早期用桃红四物汤加味,中成药:

独圣活血片、独一味胶囊等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中期用八珍汤加味,中成药:

骨愈灵胶囊、跌打七厘片等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后期服六味地黄汤加味,中成药:

仙灵骨葆胶囊、金乌骨通胶囊等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均宜温服。

2、外治法:

遵医嘱局部给予中药三黄散外敷,过敏者及时揭去;

舒筋活络汤熏洗,根据患者情况在熏洗过程中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七、并发症护理:

1、急性骨萎缩:

萎缩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混乱所致的皮肤改变,晚期可致手指肿胀,关节僵硬。

骨折后应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

当出现疼痛、皮温升高或降低,多汗或脱毛等症状时,可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溃疡形成。

2、手指血运障碍:

常因夹板固定过紧所致。

观察指端血运、感觉情况,如有指端肤色变深、麻木,应及时调节夹板的松紧度。

3、关节功能障碍:

未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固定,均应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功能障碍。

八、健康指导:

1、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桡骨下端为松质骨,血液供应丰富,但Coll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