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9714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综合练习Word格式.docx

A.基本文明规范

B.传统美德

C.伦理观念

D.社会风气

6、德育过程依据的是()

A.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C.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与技能技巧的掌握规律

D.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7、传统伦理观念的基本特征是()

A.唯物主义的伦理原则

B.自由主义的伦理原则

C.客观主义的伦理原则

D.超自然主义的伦理原则

8、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是()

A.认知—发展性

B.主体—发展性

C.客体—发展性

D.客体—认知性

[填空题]

9德性或品德表现于()。

个体特性

10、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

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这指()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法制教育

D.德育

11、外在的德育影响不能自动生成为学生的品德,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地选择,才能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德。

促进外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是()

A.道德影响

B.道德陶冶

C.道德学习

D.道德活动

12、它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表现为意志活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

这反映的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动

C

13、它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客观指标。

14、进行德育要把道德知识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这条德育原则是()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5、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16、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A.思想教育部门

B.政治教育部门

C.道德教育部门

17、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自然性功能

18、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19、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C.自然性功能

D.个体发展功能

20、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

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超越性

B.可能性

C.预见性

D.教育性

21、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

,这是德育的()

A.神学目的论

B.个人中心目的论

C.社会中心目的论

D.教师中心目的论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22、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23、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托马斯·

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

2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A.1983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25、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26、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性质上应()

A.凸显生活性

B.实践道德生活

C.取材于现实生活

D.通过实际的生活

27、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内容上要()

28、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杜威

29、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30、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31、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作为人格的象征、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部分的是()

32、根据柯尔怕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

(1)的儿童是()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33、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平价法

34、教育者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35、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属于()

A.认识性质的矛盾

B.能力性质的矛盾

C.思想性质的矛盾

D.情感性质的矛盾

36、作为个人品德的重要外部表现形式和客观标志,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的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37、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是()

38、人们对客观的思想道德关系和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

39、要求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解决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问题。

这是()

A.德育过程的目标

B.智育过程的目标

C.体育过程的目标

D.美育过程的目标

40、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德育主体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41、德育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不可能不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42、“我们对个性予以极大的,在原则上是不寻常的尊重。

”它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马卡连柯

D.卢梭

43、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44、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发展阶段是()

45、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4)的儿童是()

46德育的文化功能

是指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

47德育目的

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48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

即个人本位论,其基本观点是德育是使人性得到完善的手段.德育目的应该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和道德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

它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

49自律

是指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心,依靠内心自觉,而不是靠外力强制。

它尊重人的价值,强调自主、自治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智慧、潜能及创造力。

50生活

人与人之间能动而现实的交往实践过程。

51品德认识

也叫思想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的思想道德关系和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52品德意志

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53简述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

(1)在思维定势中,把道德教育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

.

(2)在德育的实际实施中,出现道德教育完全政治化的倾向。

(3)在日常社会生活和德育过程中,人们往往持一中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纯属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

54各国德育内容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价值取向的差别。

这一差别首先表现为体系上的不同。

例如受儒家影响较大的东方民族对家庭、集体、国家一般采取的是集体主义的立场,而欧美诸国个人主义传统决定着他们更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价值取向上的差别还表现在具体价值范畴的理解上。

比如对“谦虚”、“节俭”等美德的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异很大。

道德价值体系和具体理解上的不同当然会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内容。

(2)存在方式的差别。

许多宗教传统较为浓厚的国家,例如亚洲的泰国、印度,欧洲的德国、英国。

德育课就是宗教课,或者两者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其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宗教教育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而中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校德育虽然不能说与宗教无关,但至少在学校教育范围内没有直接的联系。

(3)呈示形式的差别。

我们注意到,东方国家采取直接道德教育模式的较多,德育内容是直接呈示的;

而西方国家采取间接德育模式的较多.强调德育内容呈示的隐蔽性。

主要原因在于受儒学影响较大的东方民族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之一是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正面的价值观念是完全必要的;

而西方人认为道德教育的责任并不在学校,而是在教堂和家庭,道德教育不能够采取灌输的方式。

55原始社会德育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在原始社会,道德教育内容的特点是:

(1)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部落中的)原始的集体主义是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维护氏族、部落存在所需要的忠诚、勇敢、勤劳、复仇等等道德法则成为德育内容的重点;

(2)原始的集体主义、平等、民主等道德原则局限于一定的氏族、部落之内(3)在学校德育产生之前,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与整个德育系统一样是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的,德育属于生活教育、民俗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

56、在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长委员会

B.学校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

57、明确地把培养分辨是非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列入德育目标要求,这表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A.更符合现代德育发展性的要求

B.具有层次性

C.依据年龄阶段特点合理设计德育目标

D.更符合受教育者实际情况

58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

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________和问题化策略。

结构化策略

59试论述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

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

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

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

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

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

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2)学生的课堂参与;

(3)内容安排;

(4)教学方法;

(5)语言表达;

(6)教学原则。

6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解析:

“开而弗达”强调的是启发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