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844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docx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doc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

 

第一节 白细胞生理概要

  本节要点:

  

(1)粒细胞

  

(2)单核细胞

  (3)淋巴细胞

  难点:

  白细胞生理作用

  白细胞(WBC、LEU)是外周血常见的有核细胞,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粒细胞(GRA)、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三类。

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特殊颗粒,根据颗粒特点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三个亚类。

中性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两类。

白细胞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消除过敏、参加免疫反应,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的主要防线。

  

(一)粒细胞

  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细胞分化为原粒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丧失分裂能力)、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

一个原粒细胞经过增殖发育,最终生成8~32个分叶核粒细胞。

此过程在骨髓中约需10d,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仅存活6~10h,然后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

  粒细胞在组织中可行使防御功能1~2d,衰老的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其余从口腔、气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排出,同时,骨髓释放新生的粒细胞补充周围血而保持白细胞数量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进行更新的粒细胞约有10%。

  目前,根据粒细胞群发育阶段,人为地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和边缘池等。

  ①分裂池:

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

  ②成熟池:

包括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③贮备池:

包括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贮存于骨髓,在贮备池中停留3~5d,数量为外周血5~20倍,贮备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通常只有杆状核或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能从贮备池进入血液,当病情严重时,少量晚幼粒细胞也能进入外周血;

  ④循环池:

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

  ⑤边缘池:

进入外周血的另一半成熟粒细胞,粘附于微静脉血管壁,边缘池和循环池粒细胞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边缘池和循环池中的粒细胞可一过性地从一方转向另一方,使白细胞计数显示大幅度甚至成倍波动。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粘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等功能。

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有助于解释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E)与红细胞、巨核细胞一样有独立的祖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成熟过程与中性粒细胞相似。

嗜酸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不含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素,而含有较多的过氧化物酶和碱性蛋白,作用是对组胺、抗原抗体复合物、肥大细胞有趋化性,并分泌组胺酶灭活组胺,起到限制过敏反应的作用,并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有6个来源:

①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

②补体的C3a、C5a、C567。

③致敏淋巴细胞。

④寄生虫。

⑤某些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⑥肿瘤细胞。

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很少,约占总量的1%,大部分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

因此临床需要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时,应采用直接计数法。

  嗜碱性粒细胞(B)也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

嗜碱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含有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突出的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细胞表面有IgE和Fc受体,与IgE结合即被致敏,当再次受到相应抗原刺激时,引起颗粒释放反应,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导致速发性变态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对各种血清因子、细菌、补体和激肽释放酶等物质有趋化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少见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很少。

  

(二)单核细胞

  骨髓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系干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而后发育为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释放至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大部分粘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在血中停留3~6d后即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幼吞噬细胞,再成熟为吞噬细胞,寿命可达2~3个月。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如病毒、原虫、真菌、结核杆菌等)、吞噬和清理功能(如组织碎片、衰老血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凝血因子等)、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与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三)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

分为:

在骨髓、脾、淋巴结、其他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成熟者的B淋巴细胞,占20%~30%,B淋巴细胞寿命较短,一般3~5d,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在胸腺、脾、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称为T淋巴细胞,占60%~70%,T淋巴细胞寿命较长,可达数月~数年,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还有少数NK细胞(杀伤细胞)、N细胞(裸细胞)、D细胞(双标志细胞)。

观察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第二节 白细胞计数

  本节要点:

  

(1)检测原理

  

(2)方法学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意义

  (6)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检测原理

  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总数。

包括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二)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

  简便易行、不需昂贵仪器,但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受微量吸管、血细胞计数板、细胞分布、人为因素等多种情况影响。

  2.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计数细胞数量多、速度快、易于标准化、计数精确性较高,适合大规模人群健康筛查,但需特殊仪器。

某些人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病理情况(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

使用前须按NCCLS规定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且须认真坚持日常质控工作。

  (三)质量控制

  1.经验控制

  

(1)与红细胞数比较: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约为(500~1000):

1。

根据红细胞计数值,可估计白细胞计数是否正确。

  

(2)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性(表1-3-1)。

  

  2.计数误差

  

(1)技术误差:

通过熟练操作、仪器校准而减小,甚至避免。

  

(2)固有误差:

是计数室内每次血细胞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致的误差,与计数细胞数量成反比,计数量越大,误差越小。

若白细胞数太低(<3×109/L),可增加计数量(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或减低稀释倍数,太高(>15×109/L),可增加稀释倍数。

  (3)有核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与白细胞一同被计数,使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此时,白细胞计数应进行校正,公式为:

校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Y(Y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四)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儿童(5-12)×109/L。

  (五)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降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临床意义同白细胞.

  (六)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法操作:

  

(1)加稀释液:

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

  

(2)吸取血液:

吸取新鲜全血或末梢血20μ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

将吸管插入试管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3)混匀:

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4)充池:

将试管中细胞悬液混匀。

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池中,室温静置2~3min,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5)计数:

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镜下白细胞呈圆形、胞质透亮、胞核深染突出。

  (6)计算:

白细胞数

       =

       

  2.注意事项:

  

(1)稀释用吸管、微量吸管、血细胞计数板使用前须严格校正,否则直接影响计数结果准确性。

  

(2)充液不足、液体外溢、继续充液、产生气泡、充液后盖玻片移动等,均会造成计数结果不准确。

  (3)各大方格间细胞计数结果相差不超过10%,否则应重新充池计数。

第三节 白细胞分类计数

  本节要点:

  

(1)检测原理

  

(2)方法学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意义

  

(一)检测原理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并可计算出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各类白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

方法包括显微镜分类法和血液分析仪分类法。

  

(二)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分类法能准确地根据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可发现细胞形态及染色有无异常,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但耗时、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

  2.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有三分群和五分类两法,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能提示异常结果、结果以数据、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

  (三)质量控制

  1.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因素

  

(1)细胞分布不均:

通常涂片尾部嗜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

大细胞和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采用“城墙”式移动进行涂片分类,有助于弥补涂片中细胞分布的差异。

若离心后制片,准确性可提高10%。

当白细胞有聚集现象时,细胞分布极不规则,以致无法准确地进行分类。

  

(2)形态识别差异:

主要因素是:

①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差异;②单核细胞和大淋巴细胞鉴别能力差异;③染色较差的涂片,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难以区分。

凡不能识别的细胞应归为“未能识别白细胞”。

  2.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

  精确度常用重复计数的S或CV来表示。

人工计数准确性虽高,但精确性差,与分类计数细胞数量较少有关。

计数细胞量越大,误差越小。

(表1-3-2)。

  

  3.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供的参考方法是:

使用EDTA-K3抗凝静脉血;每份样本制作3张血涂片(玻片要求清洁、干燥、无尘,大小为25mm×75mm,厚度为0.8~1.2mm。

并有明确标记),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即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1滴血液,握住另一张较狭窄的、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45°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然后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玻片的另一端,使血液拖在后面);以Romanowsky类染液进行染色(表1-3-3);

  显微镜检查时,首先在低倍镜下进行浏览,观察有无异常细胞和细胞分布情况,然后,在油镜下,观察细胞浆内的颗粒和核分叶情况,采用“城墙式”方法观察血涂片,需分类的细胞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每张血涂片应计数200个白细胞;白细胞分类结果以百分率和绝对值表示;有核红细胞,结果以每l00个白细胞计数中见到几个表示。

  

  进行仪器性能评价时,参考方法应由两位具备资格的检验人员,按照参考方法步骤,每份患者样本分析400个细胞,每张血涂片分析200个细胞。

仪器应对每份样本进行双份测定。

  4.报告方式

  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以各种白细胞所占比值或百分率表示。

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