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841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复习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章 复习笔记.docx

第4章复习笔记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4.1复习笔记

一、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的含义

(1)非社会性信息与社会性信息

①非社会性信息是指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信息;

②社会性信息是指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2)一般知觉与社会知觉

①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被称作物知觉或一般知觉;

②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知觉,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对他人或对自己的知觉,即人知觉。

所以虽然人知觉与社会知觉是从属关系,但人知觉常被用作社会知觉的代用词。

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

①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

1人往往被认为是自身活动第一原因,而物则不被认为是其自身活动的原因;

2人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知觉者,而物则不能;

④人的特征是变动的,物的静态特征居多;

⑤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大,同类物之间个别差异小。

(1)社会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对“知觉”的不同理解

①在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仅仅是对事物形成感性映像,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②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不仅包括对人、对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还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

这种知觉实际上属于认知。

很多研究者主张用“社会认知”来代替“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侧重于从认知结构或图式(scheme)的概念来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2.社会知觉的特征

(1)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会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某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2)人对于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其与自己的相关程度不同而有强有弱;

(3)个体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同而不同。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①从知觉主体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

知觉主体与信息的关联程度和情绪状态;背景和经验;价值观;固有的知觉偏差。

②从知觉对象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人格特征;身份地位;自我表现方式等。

(2)情境因素

情境是联系知觉主体和知觉对象的纽带,知觉主体和知觉对象都是情境中的个体,都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情境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合理性,也为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的知觉过程提供了评判标准。

(二)印象的形成

1.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

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是指人们在极其有限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别人的总体印象。

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第一印象的形成。

2.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1)平均法则

人们接受到信息后倾向于先对其单独地加工,然后将它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2)叠加法则

人在形成印象时倾向于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3)加权平均法则

人们倾向于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给予那些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

3.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

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受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

(2)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

人们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能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

信念固着偏见(beliefperseveranceprejudice):

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改变,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

面对信息时,知觉者总是尽力获得一个关于刺激物的有意义的印象。

人对每一则信息的理解都要依赖于信息所处的背景,背景的不同能改变一个中性信息的性质。

新的品质置于不同的情境中往往会发生意义转移。

在印象形成中各种特质或信息的重要性往往是不同的。

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密切、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称为中心品质(centraltrait)。

2.注重显著性信息

人们在形成印象时遵循图像一背景原则(figure—groundprinciple),即总是利用那些最显著的刺激线索形成印象。

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消极信息的作用往往大于积极信息的作用,称为负向效果(negativityeffect)。

负向效果发生的原因可以用图像一背景原则解释,即消极特质因为不平常而成为显著的图像,从而引起知觉者更多的注意。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类别化(categorization)是指在社会知觉中,个体将信息分门别类地处理,倾向于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人归类。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类别化的产物,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类别化在社会知觉中可以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简化人的认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但类别化也会导致社会知觉出现过度概括的错误,因为过分简化而隐没了某些个体身上独特的特质。

4.运用图式

(1)图示与图示加工

图式(scheme)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或其他具体材料的图式。

图式加工(schematicprocessing)是指当人接触外界事物时,常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与解释。

图式将信息简化、组织,从而使加工过程更简便,它可以帮助人们记忆或组织一些细节、加快加工速度、填补知识空白、解释或评价新的信息。

(2)泰勒和克洛克对社会图式的分类

①个人图式:

包括关于一个特殊人物的图式;关于某一特殊类型的人的图式;关于自己是什么样人的自我图式(self—scheme)。

②角色或群体图式:

包括有关人们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构成的原型(prototype)和关于某种群体的图式。

③事件图式:

又称脚本(script),是某一段时间内行为所发生的标准序列。

(3)内隐人格理论

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personalitytheory)是人们关于哪些品质或人格特质会相互关联的观点。

它使人们在了解了某人的某种人格特质后,能快速地推知他可能具有的其他人格特质。

但单凭内隐人格理论来认识他人,也容易使人们产生偏差。

内隐人格理论会随时间的积累和人们经历的丰富而发展,同时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情绪、情感知觉是社会知觉的重要内容。

知觉人的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表情动作为线索的,其中面部表情是判断隋绪的最重要线索。

情绪的表现具有遗传性,也受具体文化因素的制约。

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认识他人的人格有助于全面地把握他人并顺利地与之交往。

要准确地认识他人的人格,既要了解其过去的生活经历,又要在长时问内反复地在各种情境下加以观察,最后概括出他的人格特征。

中国人判断他人人格的方法有:

时间考验;危难考验;利益考验;世态炎凉考验等。

(三)自我知觉

1.自我知觉的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theory)是贝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用于解释个人理解自己的特性、偏好等。

其要点包括:

①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部分是根据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断出来的。

②个体是通过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及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来获得自我知觉的。

由于内在的线索是微弱的、模糊的,因此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上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

如果个体未受外部环境的引诱和约束,自由地做出行为,那么该行为就能真实地表达个人的内在特性;反之就不能代表个体内在的状态、特性或态度。

③自我知觉理论反对费斯廷格的用假设性的个人内心状态去解释人类行为的认知失调理论。

贝姆认为个体的认知调整不是态度改变,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自我知觉。

2.自我知觉的内容

(1)身体的自我知觉(体像)

体像是指个体对身体的自我知觉,又称为躯体意象。

个人的体像是随个体的心境、经历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经验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①体像正常;

②体像烦恼,指个体自我审美的偏差引起的对自我体像的不满而产生烦恼;

③体像障碍,指个体想象出一些客观上不存在的体貌缺陷,进而感到极端痛苦,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伴有某些行为障碍。

(2)态度的自我知觉

由于人的内部线索很微弱模糊,人必须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去推测内心的态度。

只要某种行为是个体自愿做出的,他就会以此来判断自己对事物、对人的态度。

(3)情绪的自我知觉

沙赫特认为,人们对情绪的知觉取决于生理唤起水平和认知判断。

情绪的自我知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理唤起,其次是个体要对这种唤起进行认知评定,即寻找唤起的原因,从个人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去寻找情绪线索。

内部状态是模糊的,因此情绪的自我知觉要高度地依赖于外显行为及其发生的情境。

3.个体对自我信息的易受暗示性

个体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时,容易受暗示,从而常常不能够正确地知觉自己。

“巴纳姆效应”(Barnumeffect):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构的、一般的人格描述更能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性。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由于知觉对象的复杂性、知觉者的主观性以及知觉者加工信息能力的有限性等因素,人们会产生偏差。

偏差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

知觉偏差除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信念固着偏见、负向效果、刻板印象之外,还有:

1.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一定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称为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effect)。

2.积极性偏差

积极性偏差(positivitybias),也称“宽大效应”(1eniencyeffect),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

“波利阿纳原则”(Pollyannaprinciple):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在大多数时间里对大多数的生活事件做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评价。

西尔斯提出对人的积极性偏见(person—positivitybias)概念:

“宽大效应”只在对人的认知时发生,而对物的认知则不会发生。

3.证实偏差(confirmatorybias)

(1)认知证实偏差(cognitiveconfirmatorybias)。

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人们根据社会刻板印象去评价个体也是要证实个体与其头脑中既存的图式是相吻合的。

证实偏差导致个体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

这种偏差在错觉相关效应(illusorycorrelationeffect)中最明显,即如果两种因素相互联系,人们就会将两种因素之间的联系知觉得比实际上更强烈。

(2)行为证实偏差(behavioralconfirmatorybias)。

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有一定的图式,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往时做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使得其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

它实质上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

4.后视偏差

后视偏差(hindsightbias)是指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

它是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说明个人在社会知觉中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5.虚假一致偏差

虚假一致偏差(falseconsensusbias)是指人们存在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普遍性的倾向。

它是人们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