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799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Word格式.docx

1.影响人口出生的因素分析

(1)人口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表现在:

①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经济水平)的高低影响人口出生率;

③职业与出生率有密切的关系;

④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程度。

(3)文化因素——文化程度、入学率等。

(4)人口政策——

①鼓励生育

②控制生育政策

世界各国政府对目前本国人口生育的态度和政策(表格)

(5)其他因素

如婚姻状况(结婚、离婚、丧偶、分居、未婚等)、宗教信仰(鼓励或控制生育)、风俗习惯等。

2.影响人口死亡的因素

(1)生理因素指由人体生理机能决定的健康和寿命。

(2)病理死亡是和平时期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3)战争——可导致人口大规模的死亡。

(4)饥饿和营养不良

(5)自然因素——然灾害、气候换季、地方病等。

(6)其它——如各种环境污染导致疾病发病率高(核泄漏)、交通事故、其它事故等。

四、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人口转变理论

自然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兰迪的人口转变理论

法国人口的自然变动经历了三个序列。

①原始阶段

特征:

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中间过度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二者较原始阶段要低)、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阶段

起初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

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变低。

即“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三低型)。

世界范围内人口自然再生产类型的具有很大的差异。

(2)诺特斯坦和寇尔

诺特斯坦1944年,发展了兰迪的人口理论,把其兰迪的第三个序列又分成了三个阶段。

即“高低高”阶段、“过度阶段”、“低低低”阶段。

寇尔对人口转变模式给出了数量界限。

(表格)

(3)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将人口分布划分成五个阶段:

①高位静止阶段(HighStationary)HS

②早期扩张阶段(EarlyExpanding)EE

③后早期扩张阶段(LateExpanding)LE

④低位静止阶段(LowStationary)LS

⑤减退阶段(Dininishing)D

(图)

2.人口转变模式

虽然人口转变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人口发展背景不同,演变的过程各有特点,可以划分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

最早完成了工业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经过1个世纪,完成了人口模式转变。

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呈现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

产业革命较晚。

整个19世纪为高位静止阶段;

19世纪末到二战前为早期扩张阶段;

二战后进入生育高峰期,人口急剧增长。

1948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急剧下降。

20世纪50——70年代,进入后期扩张阶段,80年代进入低位静止阶段;

预计2010年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特点:

转变中采用了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人口转变速度快,这一过程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旧中国处于高位静止的原始型。

建国后,死亡率急剧下降,1950——1970处于早期扩张阶段;

197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大幅减低了出生率、而死亡率相对稳定在6.5-6.8‰,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1990年代自然增长率降至10‰,跨入后期扩张阶段;

预计2020年前后计入低位静止阶段;

2040年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强烈,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

1920年代前处于高位静止阶段;

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

1950——60年代自然增长率仍比较高,达20‰,直到199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没有下降的趋势。

生育控制较弱,由于文化传统及特点国情,人口控制实效不大。

5、世界人口发展过程(表格)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

六、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人口理论

(1)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的人口理论

179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的。

在他的论文《人口法则随笔:

它对社会进步的潜在影响》中研究了土地、粮食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可以归纳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和三个命题”。

(2)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①人有二重性: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②过剩人口”原理;

③通过人口自我调节,可以达到两个生产的统一。

(3)适度人口论

19世纪末期在英国学者坎南(E.Cannan)提倡下发展起来的,其代表著作有法国学者索维的《人口通论》等。

认为:

适度人口是较为理想的人口规模。

所以适度人口理论致力于追求一定资源、技术水平和资本设备条件下使商品和劳动实际收入最高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2.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

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及其某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适度人口(人口合理容量):

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即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或国家所能容纳的人口。

合理容量不是指最大或最高人口,而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并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临界性和警戒性。

适度人口研究的意义:

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桶理论:

把某一特定的人类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形状既定的水桶,该系统的人口容量就是装在这个水桶中的液体的“重量”。

人口压力系数

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

第二节人口构成

一、人口构成

1.人口构成

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研究其有助于揭示人口构成规律,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口构成体系,制订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人口构成分类

(1)人口的自然构成按照人口的自然特征划分,反映人口的自然属性。

(2)人口的经济构成按照经济标志划分,是人口经济特性的反映。

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影响。

(3)人口的社会构成按照人口的社会标志划分,是人口社会属性的反映,如民族、宗教、文化等构成,随社会的变迁发生变化。

(4)人口的质量构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5)人口地域构成按照人口居住的地域标志划分,反映空间分布状况。

①人口自然地域构成,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如山区、平原、丘陵等)的分布状况;

②人口行政区域构成,在各行政区域(如省、市、县等)的分布状况;

③人口的城乡构成,反映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状况。

二、人口的性别构成

1.定义: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重(男女比例关系)。

2.衡量指标

(1)性别比:

以女子人口为100,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

(2)性比重:

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

三、人口年龄构成

1.定义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

人口年龄构成与出生、死亡、迁移等过程有关。

2.划分年龄层次的方法

(1)基本年龄组。

以1岁为组距。

(2)常见年龄组。

按5岁或10岁为组距。

(3)主要年龄组。

以三种主要年龄为界限划分,幼年组0—14,成年组15—64,老年组65岁以上。

(4)特殊年龄组。

从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为若干年龄层次。

3.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

国际上划分指标有:

(1)人口比重

(2)老少比:

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率。

(3)抚养比(抚养系数):

指少年儿童人口或(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

(4)年龄中位数:

把人口总数分成上下两等份的年龄值。

世界上一般把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年轻人口型:

呈“山”字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未来育龄人群大,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速度快。

青年人的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问题严重。

成年型:

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部分人数急剧减少,呈“钟”型。

未来人口变化不大。

老年型:

中年以上人口占的比重大,下窄上宽,呈“瓮坛”型。

未来育龄组人群小,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未来人口增长缓慢,乃至停滞。

未来面临问题:

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问题,年轻人负担重。

4.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按照联合国规定,界定老年型国家或地区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把老年人定位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若大于10%,则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二是定位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则大于7%。

我国法定的最高退休年龄为60周岁,故目前采取第一种界定方法。

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人口的负担问题。

第三节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一、人口密度

(1)算术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居民数。

即人/km2,称之为人口算术密度。

(2)人口土地密度

(3)人口经济密度

广狭度:

指某一区域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大小,即人口密度的倒数。

二、世界人口分布大势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不平衡。

(1)不平衡性

①从全球看,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只占11.5%。

集中分布在北纬20º

—40º

,40º

—60º

两个纬度带,分别占全球的50%和30%。

②按地区而言,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

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南亚;

欧洲的大部分;

北美洲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

占世界总人口的2/3。

③各洲人口分布,欧洲、亚洲人口密度大,而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稀疏。

④从国家看,人口大国是: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

(2)人口分布的临海性

(3)人口分布的城镇指向性

(4)人口分布的低地指向性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口分布;

通过影响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海拔高度

地貌,在高原和山区的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生产。

(3)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5)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人口分布

(2)生产发展与布局影响人口分布

(3)经济发展水平

(4)交通运输条件

(5)其它——如科学技术进步,开发历史,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人口经济政策、疆域变动、战争等政治因素,影响人口分布。

第四节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PopulationMovement):

泛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居住地,住所可不变更(空间位置移动)。

如购物、郊游、度假等。

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

人们变更住所(或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故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

一、世界人口的迁移概况

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迁移(中世纪结束之前)

人口迁移规模小,迁移仅在相对独立的大的地理单元内进行。

如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的迁移。

2.近代社会人口迁移

资本主义兴起,交通工具的进步,人口迁移规模扩大。

主要路径:

(1)欧洲人向新大陆、非洲南部、澳大利亚等地迁移;

(2)非洲人口作为奴隶被贩运到南北美洲;

(3)中国人迁移到东南亚、北美洲。

中国劳工迁移到东南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和美国西海岸。

亚洲还有:

印度人向东南亚、东非、南非迁移;

日本人向夏威夷群岛、美国、拉丁美洲等地迁移。

3.现代人口的迁移

二战后人口迁移以经济性原因为主,其次有社会性、政治性原因。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接近尾声;

(2)外籍劳工逐渐成为国际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劳动力输出);

(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国际难民迁移);

(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科技移民);

(5)农村向城市迁移。

其他,如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迁移等。

二、人口迁移类型

类型划分:

1.根据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分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2.按移民在迁入区定居时间的长短分

永久性迁移

定期迁移(周期性迁移)

季节迁移

临时性迁移

3.按有无组织和计划性分

有组织移民

自发移民

4.根据迁移人口的数量分

集团迁移

个人迁移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

一般地,人类总是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条件比较丰富的地区。

各种自然灾害(火山、地震等)、生态环境变化(如大干旱等)造成人口大规模迁移。

2.经济因素

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迁出率高。

(2)生产布局的变化和新区的开发常常使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发生变化。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3.社会文化因素

(1)政治因素。

政府通过经济和人口政策限制或鼓励人口迁移。

(2)文化教育因素。

人们总是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前往文化教育的中心地区。

(3)宗教活动。

如宗教朝觐,宗教战争,宗教迫害等引起的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

2.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移民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人口迁移促进了种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第五节人口移动的理论与模式

不同学者(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对人口迁移和成因,机制及运动规律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模式。

一、拉文斯坦迁移法则(P90)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提出7条迁移法则,分别是:

(1)大部分的移民是短距离迁移,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结果;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迁移女性居多,长距离迁移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青人;

(7)主要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动机以经济为主;

迁移的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二、引力模型

(1)美国社会学家吉佛1946年提出的:

含义:

两地人口迁移总数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a次方成反比。

(2)美国人口学家罗理提出的模型

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是:

从农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流向农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

从工资低的地区流向工资高的地区。

三、“推—拉”理论

迁移的原因:

迁出地必有种种消极因素形成“推力”;

迁入地必有积极因素形成“拉力”。

推力因素:

迁出地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经济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等;

拉力因素:

迁入地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文化设施、交通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等。

迁出地的引力:

如家人团聚的欢乐、熟悉的社区环境、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

迁入地的排斥力:

如竞争激烈、单身生活的苦恼、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

迁移者总是在两地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的比较、权衡中作出是否迁移的抉择。

本模型解释人口迁移是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相对比较贴切。

四、流转理论

美国地理学家泽林斯基1971年提出。

他把人口迁移和人口转变理论结合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把人口迁移划分成五个阶段,并对其特点作了分析;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时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率很低;

第二阶段,早期转型工业社会时期。

死亡率下降,人口迅速增多,出现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第三阶段,晚期转型工业社会时期。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城市间迁移和其他来回迁移增多;

第四阶段,发达的后工业社会时期。

低死亡率和低生育率,国际人口迁移增加,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引起的周期性人口迁移和流动增加;

第五阶段,未来超先进社会时期。

是一个尚未形成的未来社会,人口迁移的非经济成分增大,大多数迁移是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类似旅游的流动大量增加。

五、人口迁移的选择性

人口迁移具有鲜明的选择性。

即移民对迁移流向、距离和区域的决定是经过选择的、而非随机的。

(1)性别与迁移

(2)年龄与迁移

(3)文化程度与迁移

(4)人口迁移“近邻优先”。

复习与思考题

1.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3.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4.简要回答现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6.试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7.试述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8.简述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9.名词解释:

自然增长率、年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人口构成、性别比、老龄化、抚养系数、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等。

思考讨论:

1.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2.试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引起人口回流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