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77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docx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

中职业教师高校实践总结报告

 

本课题于20**年11月立项,项目主持人张**教授是**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项目参加人分别是**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分管实践教学的副院长孙文志教授、教育研究室主任毕德纯、教务科科长董辉、实验实训中心主任邹波,有了这些学院职能科室主任的参与,对课题的研究无疑会更加深刻,对课题的实践会更加顺畅。

经过二年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经过不懈努力,顺利地完成了项目申请书中的各项任务,现将结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实践教学基地、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教材是确保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4号)以及辽宁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辽政发[20**]27号)等文件,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尤其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6号)文件中,强调了“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能否办得好,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的教师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业务要求上都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

要求教师努力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既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为此,我们留出五分之一的教师编制,用来引进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包括部分返聘的退休技师在内,来充实技能实训课的教师。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2002]5号),对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必将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包括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目前,学院对如何建设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路。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明确高等职业学院教师的工作内涵及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以高校教师的标准规范言行,强化“教风”建设。

培养青年教师明确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学规律及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提高其专业水平,奋发进取的求知精神及创新精神。

1、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双师型”的培养力度。

2、针对“双师型”教师,要切实制定新的职称聘任办法。

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4、建立兼职人员引入机制,使之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学习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三、研究思路

(一)课题界定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从职业院校发展的战略角度探索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

指培养的思路及相应的管理手段。

找到时青年教师培养的合理的、有序的、系统的、逐步深化的科学管理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规章制度。

2、为加快现有青年教师的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厂矿等进行专业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3、"产、学、研"结合,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4、实施“示范性专业建设工程”,提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发挥其在深化改革、创新体系和机制中的示范作用。

5、通过强化专业建设,逐步完善实验、实训设备,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6、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与准入制度

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职教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岗前培训,从而保证职教人员的基本素质。

7、加强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建设:

有效地建立专业教学梯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8、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改变师资结构:

参加以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讲习班;参加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和学科培训班;对新补充的具有学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鼓励他们申请硕士学位或以在职攻读研究生等形式取得硕士学位,让教师最大程度地获取前沿学科的知识、获取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及方法的研究从立项开始,经历了相互联系、交叉递进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章立制。

20**年11月—2007年6月,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见习、实践技能培养方案,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厂矿学习制度。

第二阶段,建章立制并附注实践。

2007年7月—2007年12月,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初步构建合理科学的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第三阶段,实际实施。

2008年1月—2008年6月,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并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实际效果并不断进行改进。

第四阶段,总结整理归纳。

2008年7月—2008年11月,将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形成总结报告和相关规章制度。

五、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重点是每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

六、具体成果

(一)确定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

将青年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岗位适应阶段、锻炼成长阶段、创新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岗位适应阶段:

包括实行岗前教学培训、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培训、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授课、岗位工作全面考核。

采取的主要方式:

专家、名师讲座、实行助课制度、导师制、经常性的督促考评;

锻炼成长阶段:

包括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青年教师优秀论文评选、青年教师先进工作评奖(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等)。

采取的方式:

包括优秀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授课及实践技能等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等;

创新发展阶段:

包括要求青年参与教育科学项目研究、精品课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参加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服务活动等,主要方式:

专业带头人评选。

(二)明确了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1、制订和完善有利于青年教师培养的政策和制度

近2年我院相继出台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施方案(试行)”“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实施细则”等十几个相关文件,从制度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予以保障。

2、明确“双师型”素质培养是青年教师培养的关键,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有了较为充分认识

实践教学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教材是确保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改[1995]15号)明确提出“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双师型’教师”。

**化工大学职业技术院校对如何建设师资队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通过教育实践,我院就如何建设一支合格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看法,其内容主要有:

(1)“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高职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的重要力量,产学合作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3)“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的主力军;(4)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保证;(5)以自身培养为主,多渠道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途径。

(三)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措施和建设标准

第一必须参加“双师型”素质培训,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行业资格证书);

第二,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必须到生产一线参加本专业实际训练,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第三近五年必须参与一项以上的教育科学研究,或精品课建设,或技术服务;

第四近五年必须参与项校内实验室建设及实践基地建设。

(四)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一“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相当比例。

目前,我院,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普遍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一般也在20%以上。

在这些教师中,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占有一定的比例。

第二青年教师较好地完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

我院共计26个专业,每个专业都规定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中,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

几乎所有专业95%以上的学生都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许多专业达到100%,少数专业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获得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通过青年教师的培养优化了师资结构

**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4.9%,具有硕士学位和硕士在读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46.0%。

讲师占教师总数的32.5%。

2008年,机电技术教学团队已被辽宁省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六)通过青年教师的培养优化教学模式

开展生产性的实训教学,实施“项目教学”,促使青年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逐步摸索出项目教学模式:

1、情景设置: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即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2、操作示范:

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

3、独立思考与共同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并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4、确定项目:

青年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所学过的知识,确定具体的项目。

5、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

按照我院青年教师自主开发的模具专业的“11131”的项目教学模式,(即1个指导教师,1个模具题目,1个研发团队、锻炼3项职业能力,形成1个知识体系。

3项职业能力即冷冲压模具设计能力、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能力和模具加工制造能力。

)青年教师李飞带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成功完成了“手电筒头部外壳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七)通过青年教师的培养确立了“校本研训”的培训模式

确立“培训、教研、科研”三结合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形成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三种基本力量建设形式,使校本研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之路。

通过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创建学校“四高”、“三兴”、“三出”新局面。

“四高”即:

师德修养高境界、文化素质高水平、教师教学高技艺、身心素养高品质。

“三兴”即:

培训兴师、培训兴教、培训兴校。

“三出”即:

出素质教育高质量、出教育教学新经验、出教育教学好教师。

我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学历升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2008年,青年教师参加编写的高职教材8部、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的论文55篇。

20**-2008年间,结合现场生产实际的横向课题,青年教师立项已达14项;有青年教师参加的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2项、校级教改立项7项,院级教改立项18项.

(八)通过青年教师的培养强化了“精品课”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