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7705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炒港股Word文档格式.docx

例如,2007年12月27日恒生指数收市为27842点,恒生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约为10万亿港元,12月28日股指下跌,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市值下跌了万亿港元。

按照上面的公式,12月28日恒生指数应该为

27360点((10-)/10×

28742)。

以汇丰控股12月28日市值万亿港元计算,如果汇丰股价上涨1%,恒生指数的总市值就会上升万亿港元,恒生指数会上升;

同样,如果市值为1400亿港元的香港中华煤气(0003)股价上涨1%,恒生指数的总市值就会上升万亿港元,恒生指数会上升。

可见,市值为香港中华煤气10倍的汇丰控股的同样的股价涨跌比例,对恒生指数的影响却相当于香港中华煤气的10倍,这就是市值加权的外在表现。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在香港,虽然大股东持有的股票在法律上可以自由买卖,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限制,故一般把这部分股票看成非流通股。

比如,*有万亿港元市值的股票,但流通中的股票市值只有6000亿港元左右,其余的万亿港元由政府持有,且一般不会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交易,而汇丰没有明显的大股东,万亿港元市值的股票基本上都处于流通状态。

由于各恒生指数成分股的流通股比例不同,投资者花同样的资金买卖不同的股票,对恒生指数的影响程度却并不相同。

又如,如果投资者投放600亿港元买入*,相当于买入其10%的流通股,*很可能会显著上涨20%,恒生指数的市值因此增加5400亿港元,恒生指数会上涨左右;

如果投资者同样用600亿港元来买汇丰,相当于买入其*%的流通股,汇丰可能会涨11%,恒生指数的市值增加1400亿港元,恒生指数只能上涨约。

恒生指数成分股及其权重见表1-1。

表1-1恒生指数成分股及其权重(截至2007年12月10日)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权重(%)股票代码公司名称权重(%)

0005汇丰控股152388中银香港

0941*香港中华煤气

0857中国石油中国海外

2628中国人寿恒隆地产

0388香港联交所新世界发展

0939建设银行九龙仓集团

1398工商银行招商局国际

0883中海油中信泰富

0001长江实业中国联通

0386中国石化信和置业

0013和记黄埔恒基地产

0016新鸿基地产香港电灯

3328交通银行富士康国际

1088中国神华中国网通

2318中国平安70291华润创业

3988中国银行40066香港地铁

0330思捷环球国泰航空

0011恒生银行电讯盈科

0002中电控股中远太平洋

0019太古股份裕元集团

0494利丰集团长江基建

0023东亚银行

资料来源:

路透社。

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中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4个分类指数,并将成分股分别纳入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4个分类指数中。

至2001年,恒生指数被进一步分为9个子行业指数。

香港证券市场2007年走势回顾

恒生指数2007年全年累计上涨7点(),成为仅次于中国A股市场的亚太市场第二大牛市。

目前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接近20万亿港元,较2006年年底万亿港元上涨50%,从而位居上海证券交易所之后跻身2007年全球第七大交易所。

第一部分香港证券市场概况香港证券市场的主要指数

(2)

2007年国内流动性向香港的转移,令港股市场“A股化”的趋势极为明显,并成为2007年港股市场发展的主线。

自2007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港股直通车”方案以来,内地资金便不断涌入香港市场,从而推动港股市场一路飙升,恒生指数年内最多上涨11点(),国企指数更是一度上涨10点(),分别突破30000点大关和20000点大关。

进入2007年9月以后,“港股直通车”迟迟未能开通,加上美国次级债问题恶化,拖累港股市场大幅回落。

期间恒生指数最多回吐

5点(),令港股市场再现“熊市”阴霾。

恒生指数2007年最终收报于27点,较年内最高点的31点回吐4点(),但较年初的起点19点仍上涨7点();

而国企指数则收于15点,较年内最高点的

20点回吐4点(),但较年初的起点10点仍上涨5点()。

在恒生分类指数中,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全年累计上涨,成为表现最强的行业指数;

恒生工商业分类指数以上涨紧随其后;

恒生公共事业分类指数全年仅涨,为表现最弱的行业指数。

另外,大型股指数全年上涨,中型股指数全年上涨,小型股指数全年上涨,小型股遥遥领涨。

图1-1显示,2007年上半年恒生金融分类指数走势领先恒生指数,但自从7月份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之后,金融行业权重股遭受机构抛售,整个行业走势开始弱于大盘,特别是在第四季度市场进入调整期之后,金融行业走势更是急转直下,指数创出全年最低而与恒生指数相关系数最高达到。

图1-1恒生指数与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图1-2显示,恒生地产分类指数2007年大部分时间走势强于恒生指数(与恒生指数相关系数小于1),只有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7月份以及11月初恒生指数从32000点历史高位回调期间,机构对于地产股短期集中减持,而在12月市场反弹的过程中,地产股反弹力度明显强于大盘。

图1-2恒生指数与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图1-3显示,恒生工商业分类指数2007年全年走势均强于恒生指数,特别是在7月和11月大势调整期间显示了良好的抗跌性。

由于工商业指数包含了各大板块的龙头股,可谓精英中的精英,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其领先市场的表现了。

图1-3恒生指数与恒生工商业分类指数

第一部分香港证券市场概况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入选对象为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中注册地在中国内地而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见表1-2)。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于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数目达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为基数日,当日收市指数定为1000点。

目前在43只恒生指数成分股中,H股或红筹股达到19只;

在前15大权重股中,中资股占10只;

前10大权重股中,中资股占7只。

按市值计算,中资股总量已经达到,这充分说明香港市场的风向标—恒生指数已经和中国内地经济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图1-4显示,国企指数走势在2007年前两个季度一直弱于恒生指数,原因是5月30日之前,国内A股市场大盘股一直处于滞涨状态。

5月30日之后一直到10月1日之后,大盘股重新掌握了上涨的节奏并领涨大盘,国企股在香港市场与内地遥相呼应,走势迅速超越恒生指数,这一优势在10月达到了高峰。

11月,上证指数自6124点历史高点大幅下跌,当月下跌18%,国企股在香港市场也成为市场回调的“空军司令”,整个第四季度走势弱于大盘。

但从2007年全年的角度来看,“中国概念”仍然是2007年香港市场大幅飙升的最重要助推力,这种状况仍将会在2008年得以延续。

表1-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及其权重(截至2007年12月10日)

2628中国人寿富力地产

0857中国石油中信银行

0939建设银行中海发展

1398工商银行中海油服

0386中国石化华能电力

3328交通银行中国国航

1088神华能源鞍钢股份

3988中国银行大唐电力

2318中国平安首都机场

1800中交建设洛阳钼业

3968交通银行上海电气

0728*中海集运

1898中煤能源沪杭甬高速

2600中国铝业东风集团

1919中国远洋上海石化

2899紫金矿业中国通信服务

1171兖州煤业宁沪高速

2328中国财险90323马钢股份

0358江西铜业60763中兴通信

0914海螺水泥2698魏桥纺织

图1-4恒生指数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

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即投资者所熟知的红筹股指数,指数入选对象为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中注册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但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该指数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推出,样本股包括32只红筹股。

指数以1993年1月4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图1-5显示,红筹股指数与国企指数走势相似,在2007年大部分时间走势强于恒生指数,而在港股本年度两次回调过程中,由于红筹成分股中并没有含有大量的大盘中资股,因此指数走势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反而在大势疲弱的环境下表现强于市场。

图1-5恒生指数与恒生红筹股指数

第一部分香港证券市场概况主板和创业板

主板和创业板是香港交易所股票市场内的两个独立市场。

主板为成立已久、有一定业务记录并持续盈利的公司提供集资渠道,创业板则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渠道。

香港主板市场的基本上市要求为:

(1)具有不少于连续3年的营业记录;

(2)最近一年的股东权益不得少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的股东权益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

(3)预计市值不得少于1亿港元;

(4)任何类别的上市证券任何时候均须有25%为公众人士所持有(如果预计市值超过40亿港元,公众人士所持有的比率可降低至10%)。

香港创业板市场的基本上市要求为:

(1)申请上市前两年有活跃业务记录;

(2)拥有主营业务;

(3)在申请上市前两年公司须大致由同一批人管理及拥有;

(4)上市后至少两个完整财政年度聘用一名保荐人担当顾问;

(5)市值在3000万港元至40亿港元的公司,最低公众持股量须占已发行股本的25%;

市值等于或超过40亿港元的公司,最低公众持股量须占已发行股本的20%,或10亿港元。

第一部分香港证券市场概况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新上市公司发售公众的股份一般可包括公司新发行的股份,及/或部分在上市前已发行,由股东持有的股份。

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将所持的部分股份出售套现的,通常都是公司现有的主要股东。

如公司在首次招股活动中,向公众发行新股以供认购,出售新股筹集得来的资金将用做公司未来的发展用途。

如公司在招股活动中出售的是现有股份,所得的资金则只有现有股东受惠。

一家公司要首次公开招股,必须以中、英文刊发招股章程,以供有兴趣的投资者索阅,其中主要披露以下信息:

(1)概要:

概述公司业务及前景,简介首次公开招股的程序,使投资者对公司做出概括性的认识,为对公司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做好准备。

(2)时间表:

列出在香港进行的招股活动的重要日期,包括截至递交申购表格、发送股票及退款支票等日期。

(3)一般资料:

述明公司的注册地点,以及主要的往来银行、保荐人及股份过户处等名称。

(4)行业概览:

概述公司所属行业的特色、运作情况及前景。

(5)业务:

详细介绍公司业务资料,如公司历史、主要业务活动、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就目前的营运情况及表现做出的分析、附属公司及有联系实体,以及机构收益、盈利及股息等。

(6)未来计划及前景:

就公司采取的业务策略做出分析,如公司打算在上市后大规模改变核心业务以及公司在新业务方面的发展潜力。

(7)管理层资料:

公司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的背景、工作经验及资历。

(8)风险因素:

公司的业务运作可能附带的风险,以及市场或政经状况对公司构成的风险,公司正在进行或尚待裁决的诉讼。

(9)财务资料:

说明公司的整体财政状况,以及会计师是否对财务报表作任何评语及保留意见等。

(10)市盈率及每股盈利等财务比率:

可以帮助投资者对招股公司的市盈率与相同行业内其他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加以比较。

(11)筹集资金用途:

说明公司计划如何运用筹集所得的资金。

根据《上市规则》规定,上市文件不得刊载有关未来盈利的资料,除非有关资料是根据正式的盈利预测而制订。

正式的盈利预测必须就各项主要假设做出具体说明,使投资者注意那些会严重影响预测结果的不明朗因素,并在可能范围内计算出有关影响。

盈利预测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必须由申报会计师或审计师审阅,并获得财务顾问或保荐人信纳。

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其上市文件中必须包含一份业务目标声明,详细说明其活跃业务在上市后两个财政年度的市场潜力,及清楚解释有关评估所作的假设及基准。

在上市后两年内,公司每半年还要就此业务目标及其后的发展进度做出比较,让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在上市初期的业务进展。

除了通过首次公开招股上市外,一家公司也可通过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这种途径上市的公司,由于股份在上市前已由为数不少的股东所持有,因此公司可在无须向公众发售股份,筹集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上市。

第二部分香港证券市场的参与方式与规则新股认购

香港证券市场每年都有很多新股上市,对于关注港股的投资者而言,认购新股是更安全的投资方法。

新股发售信息获取方式

准上市公司取得香港联交所上市核准后,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新股相关上市信息:

(1)报纸传媒:

刊登招股文件的报纸,如《*》、《香港经济日报》、《信报》等。

(2)财经网站:

投资者可以到财经网站港股频道以及准上市公司网站查询相关新股上市信息。

(3)香港联交所的主页:

主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均需将其公告上市文件及招股书刊登于香港交易所及创业板网站。

(4)证券公司:

投资者可以询问证券公司。

第二部分香港证券市场的参与方式与规则新股配售方式

(1)

新股发售可以采用公开认购、机构配售或两者相结合的发售方式,但按照《证券上市规则》的规定,除非机构投资者对新股有较大的需求,否则香港联交所不会批准只采用机构配售方式发行新股。

新股上市一般会采用回拨机制和累计投标。

回拨机制是指在股票发行时,由机构投资者决定发行价格,而一般投资者决定股票在机构投资者与一般投资者之间的股票分配比例。

主板上市的股票在采用公开认购和机构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售新股时,必须采用回拨机制,创业板上市的股票是否采用回拨机制由承销商决定。

发行人和承销商先拟定一个股票发行的价格区间,向机构投资者询价,机构投资者通过累计投标确定发行价格。

如果机构投资者确定的价格偏低,一般投资者可以通过踊跃认购的方式提高超额认购倍率,使得机构投资者配售量减少;

如果机构投资者确定的价格偏高,一般投资者认购的超额认购倍率势必降低,而机构投资者将获得大量的股票。

回拨机制在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可以借助市场本身的力量,很好地解决股票在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之间的分配比例问题,也是以市场化机制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较为合理的办法。

索取新股招股文件及认购表格方式

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了解到新股招股文件及认购表格的派发地点。

另外,投资者也可向有关招股活动的保荐人、包销商或收表银行查询或索取招股文件及认购表格的详情及认购新股办法。

新股认购方法

投资者可以通过下列多个不同的途径,参与首次公开招股。

1.白表

白表供一般公众人士申请。

使用白表认购新股的投资者会收到以自己名义登记的实物股票证书,以后卖出股份时,投资者需要将股票证书交回经纪公司或银行。

白表是散户投资者最普遍采用的认购方式,不需要在银行或证券公司开户。

2.黄表

使用黄表申请认购新股不涉及实物股票证书的交收。

投资者通过黄表认购新股在成功获配股份后,新股会存进投资者在经纪公司或银行开设的股票账户,或存在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开立的投资者账户内。

如以黄表认购新股但未获配股份,退款支票会以邮寄方式寄发给投资者。

如果投资者向经纪公司或银行发出代认购指示,而有关认购款项是直接由投资者的股票账户扣除的话,股份及退款则会存入投资者的股票账户。

投资者可通过白表或黄表去认购新股,但两者只可选一,不能同时使用白表和黄表去认购。

投资者如果想要以个人的名义登记并获配实物股票,则应使用白表;

投资者如果希望获配的新股直接存放在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即以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理人)的名义登记获配股票,则应使用黄表。

白表中签者往往会等到收到实物股票,并将新股交给证券公司或银行后才能卖出股票,由于邮寄需要时间,通过白表获配新股的投资者可能在股票已经上市交易前仍未收到实物股票,从而无法在新股挂牌首日买卖;

而黄表中签者则因其获配股份已存于中央结算系统,因此可以在新股挂牌当天直接卖出股票。

3.粉红表

部分首次公开招股或许会用上粉红色的表格。

这种特别的表格只供个别公司的员工递交新股认购申请之用,公众投资者并不适用。

4.电子方式认购(EIPO)

在电子认购首次公开招股机制下,中央结算系统的投资者账户持有人可以致电“结算通”的操作热线,或通过“中央结算系统互联网系统”输入电子认购新股指示。

没有在中央结算系统开设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其经纪公司以电子渠道申请认购新股。

以这种方式申购新股,投资者不需要填写首次公开招股的申请表格。

另外,在香港公开发售中,若投资者以同一名义(以联名方式)递交多于一份认购申请,所有申请将被视作重复申请而被拒绝受理。

5.融资申购

香港允许投资者向银行融资认购新股,只要开立现金户就能参与认购新股融资。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通过经纪公司可获得自有资金9倍的银行融资,即自有10万港元可以以100万港元认购新股。

第二部分香港证券市场的参与方式与规则新股配售方式

(2)

香港金管局以资产规模等情况为依据核定每个经纪公司的融资上限。

在市道较好、新股认购较为集中时,经纪公司可能会因达到融资上限而无法满足全部客户的融资要求。

另外,对创业板的新股认购,经纪公司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可能不允许客户按9倍的比例融资或不提供融资。

新股认购的费用

新股的认购成本包括:

1%的经纪佣金、的证监会交易征费、的投资者赔偿征费、的联交所交易费。

此外,如融资申购新股,还要加上约六七天的银行融资利息。

获知新股抽签的结果

投资者可以在股份过户处查询新股抽签的结果,发行人也会在其指定的报纸刊登新上市股份配发结果,当中包括认购比率、抽签结果及配发股份的基准等内容,通告也会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

投资者申请认购新股时,应留意招股书或申请表上所登载的结果公布方法及配发结果的预定日期。

如于指定期限过后仍未收到任何通知,可以向上市公司的股份过户处或负责招股的保荐人查询。

认购新股需要注意的事项

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要认购新股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公司质地

通过阅读招股书,了解招股公司的业务及前景、财务状况以及风险因素,对公司的投资价值做出判断。

另外,公司集资额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因为集资额太低(如低于20亿港元)的公司通常规模较小,小公司股票上市会有一定的下跌风险。

2.市场走势

判断整个市场的运行情况,如市场资金是否宽松,市场信心是否强,等等。

3.保荐人、承销商的实力

要看主承销商承销股票的历史表现。

一般而言,大的投资银行有较广泛的机构客户基础,其承销的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走势相对较好。

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财团只为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做保荐人及承销商,如摩根士丹利、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汇丰、高盛等,它们为保持自己的国际声誉,务求将该公司成功包装上市,并使该新股保持较佳的上升空间。

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及交易方式

1.交易系统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所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10月推出了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AMS/3),将投资者、交易所参与者、其他参与者及中央市场连接起来,使交易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2.交易所交易规则

在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须遵守《交易所规则》的有关规定,其中较重要的规则包括:

(1)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每个在交易所交易的证券是以指定“价位”来进行交易的,它代表价格可增减的最小幅度,并与该证券的价格所处区间有关。

目前交易所规定每股市价在~港元间的个股,最小价位为港元,每股市价在1000~9995港元的个股最小价位为港元。

当某只股票的价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价格区间时,其交易最小价位也会随之变动。

(2)开市报价。

《交易所规则》规定“开市报价”应按程序进行,以确保相邻两个交易日间价格的连续性,并防止开市时出现剧烈的市场波动:

每个交易日第一个输入交易系统的买盘或卖盘都受开市报价规则监管。

第一买卖盘的价格不能超过上日收市价上下4个价位。

3.结算与交收

香港交易所内多种产品的结算及交收程序,分别由香港结算所、期权结算公司及期货结算公司这三个结算所办理。

其中,香港结算所负责在联交所主板及创业板进行交易的符合资格证券的结算及交收。

(1)持续净额交收系统。

香港结算实行持续净额交收制度。

在持续净额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向其他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买入或卖出某一只证券,都是以买卖相抵后的净买卖股份作为交收标准的。

(2)T+2交收制度。

交易所参与者通过自动对盘系统配对或申报的交易,必须于每个交易日(T日)后第二个交易日下午3:

45前与中央结算系统完成交收,一般称为“T+2”日交收制度(交易/买卖日加两个交易日交收)。

对于投资者来讲,当日卖出的股票要等到两天之后才能将所得款项从交易账户转至托管的银行账户。

第二部分香港证券市场的参与方式与规则交易程序及交易费用

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交易,除了要对以上交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