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7593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数学教案下Word下载.docx

1、引导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

2、激发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兴趣。

1、6的加减算式提卡一套。

一、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

  二、学习6加法。

  1、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指第二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

又来了'

”(指第三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

一共有'

”“谁和谁合在一起?

”(原来的5只和又来的1只)“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

”(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有6只小鸟)。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三、学习6的减法。

  1、出示图四。

”(指第二幅图)“这里到底是走掉了还是又走掉了?

为什么?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第三幅图“底是一共有还是还剩?

”“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

”(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还剩4只)。

  3、幼儿找个同伴互相出加减法的应用题,请同伴猜一猜是加法还是减法,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美人鱼》,完成练习。

  1、我们一起把美人鱼打扮得更漂亮些吧。

2、把得数是3、4、5、6的地方涂上相应的颜色。

漂亮的礼盒

1、引导幼儿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名称和特征。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1、装饰好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礼盒各一个,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实物。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尝试根据图纸制作礼物盒。

(1)出示正方体礼盒,引导幼儿说出正方体的名称,正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认识长方体,再请幼儿将盒子拆开,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发现折痕。

(3)长方体有几个面?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这个图形的名字叫做长方体,那么它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呢?

从盒子来看,看的不清楚,我们一起来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好么?

  (4)将拆开的纸盒还原,进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体纸盒。

  2、根据图形纸,自己制作长方形纸盒。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图形纸,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这些图形纸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吧。

  3、装礼物:

互相欣赏礼物盒并装礼物。

 活动反思:

找图形

1、引导幼儿认识几何图形,了解其名称和特征。

2、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不同。

1、各种几何图形实物。

1、观察比较图中的正方体与长方体,感知图形的特征。

出示正方体与长方体。

让幼儿通过观察,感知两个形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观察比较图中的球体与圆柱体,感知图形的特征。

  

(1)出示球体与圆柱体。

让幼儿通过滚动实验,感知两个形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很有趣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呢?

有谁认识吗?

它们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2)师小结:

不管从哪边看,球体都是圆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叫球体。

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向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并且两个圆一样大,叫圆柱体。

  (3)进行游戏:

看谁找得对。

  请幼儿找一找老师提供的物体中有哪些东西是球体的,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的。

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球体和圆柱体,找到后请你大声说出这个物体是球体还是圆柱体。

 3、图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分别找出来。

春的使者

1、引导幼儿学习7的分解、组成。

2、探索两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的规律。

1、7的分解、组成式一套。

一、小燕子喳喳叫

1、春天到了,小燕子喳喳叫。

我们看看有几只小燕子飞回来了?

它们都在干什么?

2、播放课件《小燕子》,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7只小燕子飞回来了,1只小燕子叼着信,2只小燕子在唱歌,3只小燕子在空中飞,4只小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

”。

3、谁能根据小燕子的特征把7只小燕子分成两部分?

4、引导幼儿根据小燕子的特征说出7的分解组成。

7能分成1和6,7能分成2和5,7能分成3和4,7能分成4和3,7能分成5和2,7能分成6和1。

二、小燕子的信

1、小燕子说,7的分解组成式太多了,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

2、引导幼儿讨论记住7的分解组成式的方法。

3、分解组成式可以两组放在一起记,如7能分成1和6,7能分成6和1。

只记住上面三组就可以了。

三、观察画册《春的使者》。

1、打开画册《春的使者》,我们帮小燕子用分解组成式记录7的分解组成。

2、知道幼儿完成画册《春的使者》一页中的分解组成练习。

水上城市威尼斯

1、引导幼儿学习7的加减法。

2、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1、1—7数字卡一套,“+”“-”“=”符号卡一套。

一、小帆船

1、小朋友们,水上城市威尼斯到了,我们看一看水面上的小帆船有什么不同?

2、播放课件《水上城市威尼斯》,引导幼儿发现小帆船大小不同,图案不同,颜色不同。

3、鼠标娃娃邀请我们参加列算式,编应用题比赛。

4、引导幼儿根据小帆船的特征,用数字和符号卡列出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1+6=76+1=7

2+5=75+2=7

3+4=74+3=7

二、加法变减法

1、将算式1+6=7中的数字变换位置,并将加号变成减号,就可以变成7-1=6。

2、引导幼儿编出减法应用题。

3、玩加法变减法的游戏,6+1=72+5=73+4=7

三、观察幼儿画册《水上城市威尼斯》。

1、打开幼儿画册《水上城市威尼斯》,一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加减练习。

2、指导幼儿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七个小矮人

1、引导幼儿看算式编应用题。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一、导入课题

教师:

小矮人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出示图片:

小矮人在哪里?

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矮人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

如:

1个小矮人,6个小矮人………

2、教师:

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1+6=7表示1个小矮人和6个小矮人合起来是7个小矮人。

再如:

7—2=5表示7个小矮人中,有2个小矮人去担水,还剩几个小矮人。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

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有2个小矮人去担水,加上刚刚回来的5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小矮人?

二、观察幼儿画册。

打开幼儿画册《七个小矮人》,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教学反思:

种花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面积守恒,并理解其含义。

2、在尝试和比较中,能主动学习,萌发探索的兴趣。

1、课件《种花》,大七巧板一个。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

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

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

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

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

1、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4、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

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

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

怎样合作?

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

用了多少块垫子?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

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

小结:

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四、观察幼儿画册。

 打开幼儿画册《种花》,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小厨师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体积的守恒,并理解其含义。

1、面团或橡皮泥每人一份。

  一、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

橡皮泥,变变变。

  教师给每个幼儿同样大小的橡皮泥一块,鼓励幼儿随意捏、搓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比较判断:

橡皮泥的开头变了,它的大小变了没有?

  请幼儿把橡皮泥还原,感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引导幼儿反复捏、搓橡皮泥,把它变成各种物体,感知体验物体的体积守恒。

  小结:

橡皮泥虽然形状变了,但是体积的大小并没有改变,还是那块橡皮泥。

  二、分组活动

  盖高楼。

每个幼儿有相同数目的长方体积木,发挥想象拼搭不同形状的高楼,然后互相比较,每个小朋友盖的高楼形状相同吗?

有什么是相同的?

(开头不同,但积木数量相同即体积相同)。

三、观察幼儿画册。

打开幼儿画册《小厨师》,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小鸭和妈妈

1、引导幼儿学习8的分解、组成,掌握分解、组成中两个部分递增、递减的规律。

2、发展幼儿的分析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1、8的分解、组成式一套,圆片6个。

   一、学习8的分解组成。

  1、请幼儿每人取8个圆片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再请几个幼儿说说是如何分的,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几种分合式的形式特点,懂得按序分解最清楚,不易遗漏。

如:

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前面的数逐一增多,每次增1,后面的数则逐一减少,每次减1,前后两个数合起来为8。

3、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小鸭和妈妈

  打开幼儿画册《小鸭和妈妈》,请按照鸭子的特征,写出8的分解组成式,进一步巩固8的分解。

  三、活动小结

  1、复习8的组成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

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

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

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

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3、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

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

(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4、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

乐乐回家

1、引导幼儿复习8的分解、组成,学习8的加减法。

2、提高幼儿对加减法运算的兴趣。

1、1—8数字卡一套,“+”“-”“=”符号卡一套。

一、复习8的分解。

1、报数游戏: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的总数是8,老师先报一个数,然后小朋友根据老师报的数再报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要是8。

师:

我报1,

幼:

我报7。

2、问答游戏:

小朋友,我问你,2和6合起来是几?

我告诉你,2和6合起来是8。

二、学习8的加减法。

1、出示大图,小朋友,这是我们看过的图。

请小朋友再看一看,我们再一起来说一说,图上的小鸭子都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并说出图上有8只鸭子,鸭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打了领结,衣服的颜色不同、有的在游泳等)

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列出加减法算式。

1+7=82+6=83+5=84+4=85+3=86+2=87+1=8

①请幼儿根据鸭子的大小不同编出减法应用题:

图上有8只鸭子,有一个鸭妈妈,请问有几个鸭宝宝?

②编减法应用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说什么呢?

(与幼儿一起回忆,编减法应用题时应该先说出总数)

③请小朋友把这道应用题的算式列出来,并计算好答案!

(幼儿说,教师书写8-1=7)

④理解算式含义: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吧!

⑤根据鸭子的大小除了可以这样编减法应用题,还可以怎样编呢?

三、打开幼儿画册《乐乐回家》,引导幼儿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魔法机

1、培养幼儿的推理和对应能力。

2、进行对应计数和加法的综合练习。

1、课件《魔法机》,苹果、香蕉、桔子等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张。

一、研究魔法机器,认识会变大小的指令牌

  1、魔法机器导入

老师这里有一架神奇的魔法机器,任何东西放入机器,都会发生变化。

  2、大小变化

  看,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呀?

那我要把这个圆形放入魔法机器中,你们看看这个圆形经过魔法机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一个小圆圈变成了一个大圆圈(引导幼儿发现两个图形在大小上的变化)

那如果在这个魔法机器中放进一个小苹果,会变出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呢?

  那你们现在认为这是一架具有什么魔法的机器?

  哦,原来这是一架会变大小的机器。

(教师出示相应的指令牌)

  二、认识其他指令牌

  1、认识数量变化指令牌

那刚刚那个是大小指令牌,那现在这个会是什么指令牌呢?

为什么说这是个会变多的指令牌呢?

那如果我放进去一个圆形会出来几个圆形?

请幼儿说说魔法机器分别把两个苹果、四个梨、六只香蕉变成了多少。

  2、认识形状指令牌

  那这个是什么指令牌?

那我们放进这个魔法机器,这些图形会怎么样?

  三、幼儿操作魔法机器

  打开幼儿画册《乐乐回家》,引导幼儿完成画册上的练习。

机器狗

1、引导幼儿观察小图与大图构成的空间对应关系,并能找出同样位置的构成。

2、发展幼儿的空间对应能力,完成对应练习。

1、大方格图纸一张。

一、好玩的方格图

1、这里有一个好玩的方格图,请小朋友从上到下数一数,一共有几排?

从左到右数一数,一共有几格?

2、出示方格图,引导幼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清方格图。

3、在方格图上找格子,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4、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方格图的位置。

二、摆图形

1、教师在大方格图上摆一个三角形,请小朋友在小方格图上的相同位置摆出一个三角形。

2、引导幼儿反复练习,掌握空间对应关系。

三、放大机器狗

1、奇奇把他发明的机器狗放到了好玩的方格图上,我们打开幼儿画册《机器狗》看一看,说一说右上角中的机器狗长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中的机器狗长着大大的头,头上有两只眼睛,细长的身子,还有一个向上翘起的尾巴。

3、看一看,机器狗的两只耳朵在几排几格?

眼睛在几排几格?

4、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机器狗各部分在方格图上的正确位置。

5、奇奇请大家把他发明的机器狗放大到下面的大图中,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谁的信

1、引导幼儿学习9的分解、组成。

2、能找出按顺序分的递增、递减规律,培养幼儿迁移类推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1、9的分解、组成式一套。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几个小游戏,宝宝们,开火车的游戏还记得吗?

好,请听清我的问话,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二、游戏“摆扑克牌”,借用扑克牌,运用经验又快又好的摆出9的分合式。

1、出示扑克牌:

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玩“摆扑克牌”的游戏,先找出有数字9的牌放在桌子的上面,然后用手中的牌摆出9的分合式。

想一想你准备用那种好方法摆出9的分合式呢?

想好的请玩游戏。

2、你是用什么好方法完成9的组成分解游戏的?

出示9的三组组成分解图,验证归纳。

3、请宝宝们一起读9的分解式。

三、游戏“找数字”,进一步复习9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这儿有许多的数字朋友,请你从4个数字中找出三个数字,摆出一个分合式。

四、打开幼儿画册《谁的信》,完成练习。

注意信封上的数字合起来是9。

连线要正确。

快乐的小松鼠

1、复习9的分解、组成,学习9的加减。

2、建立分解组成和加减之间的练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9只小松鼠图片,1—9数字卡一套,“+”“-”“=”符号卡一套。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捉迷藏。

在神秘的松树林里住着9只快乐的小松鼠,小松鼠听说我们来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

请小朋友找一找小松鼠在哪里。

1、这里发现1只小松鼠,还有几只小松鼠没有找到?

1和几合起来是9?

1+8=9

2、这只小松鼠说8和1合起来也是9,8+1=9

3、又找到1只小松鼠,有2只找到了,还有几只小松鼠没有找到?

2和几合起来是9?

2+7=9

4、看,这只小松鼠自己跑出来了,有3只找到了,还有几只小松鼠没有找到?

3和几合起来是9?

3+6=9

5、第4只小松鼠也找到了,还有几只小松鼠没有找到?

4和几合起来是9?

4+5=9

三、练习9的加减法

1+8=92+7=93+6=94+5=99-1=89-2=79-3=6

四、打开幼儿画册《快乐的小松鼠》,完成上面的练习。

算式接龙

1、练习9以内的加减运算,激发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

1、1—9数字卡一套,“+”“-”“=”符号卡一套。

一、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二、观察并寻找接火车车厢的规律。

  1、这列火车是怎么接起来的?

身上有哪些特点?

  2、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三、分层操作:

接龙和补缺

9-1=()+1=()-2=()+2=()-3=()+3=()-4=()+4=()-5=()+5=()-9=()

  让孩子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四、打开幼儿画册《算式接龙》,完成练习。

五、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算式接龙。

8+1=()-5=()+2=()+3=()-8=()+7=()-4=()+3=()-5=()+6=()-8=()+9=()

小花园

1、通过颜色变化,引导幼儿发现5种颜色排序的规律性。

2、通过到小花园看花,增强幼儿选择路径的判断能力。

1、红、黄、蓝、紫、橙5种颜色花的图片若干。

一、种花

1、这里有5种颜色的花,请小朋友说出花的颜色和排列顺序。

2、引导幼儿说出排列顺序为:

红、黄、蓝、紫、橙

3、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按红、黄、蓝、紫、橙这种排列规律种的花。

二、为鼠标娃娃的种花图涂色。

1、请小朋友帮鼠标娃娃把种的花涂上颜色,还要说出它是怎样种的花。

2、教师出示种花图,让幼儿按红、黄、蓝、紫、橙的顺序涂色。

三、到小花园看花

1、打开幼儿画册《小花园》,到花园里看花,数一数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

2、引导幼儿说出有红、黄、蓝、紫、橙5种颜色的花。

3、我们听一听鼠标娃娃提出的看花要求。

看花要求按红、黄、蓝、紫、橙的顺序看花,每朵花只看一次,并且只能走直线。

4、请小朋友按红、黄、蓝、紫、橙的顺序用手指一指,试着走一走。

再用铅笔画出看花路线。

游泳去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互补、互换规律进行10的分解、组成。

2、培养幼儿独立学习的能力。

1、10的分解、组成式一套,1—10的数字卡1套。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

(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010101010

  ∧∧∧∧∧

  1928374655

  91827364

  2、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

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

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

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三、看画册,完成练习

  打开幼儿画册,完成上面的练习。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

游戏规则:

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

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海滨游乐城

1、引导幼儿复习10的分解、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