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时
错过(刘心武)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感知“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2、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结构。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自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疏通文意。
审视自己生活中的“错过”的经历,反思自己对其的态度。
课堂学习:
第一块:
唤醒记忆,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反思
1
导入:
“是的,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错过了许多……”同学们,在你的人生历程中有过“错过”的体验吗?
请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成长故事。
回顾自己遭遇的种种“错过”,相互交流。
2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面对这种种“错过”,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呢?
下面,我们也来看看作家刘心武是如何对待“错过”的。
听,思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对待“错过”的态度是什么?
依据文中12、13段回答:
一是习惯,二是品味。
第二块:
联系旧知,理清结构
课文共15段,作者是怎样安排结构,向我们阐述如何对待“错过”的?
讨论,交流:
首先讲了什么是“错过”,其次讲了为什么会有“错过”,最后讲了怎样对待“错过”。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据此,本文可如何划分结构?
思考,交流:
一(1、2)、
二(3—6)、三(7—15)
介绍杂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杂文,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以议论,也可以叙事。
本文以议论为主,可以作为议论文学习。
议论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听教师介绍,回答:
议论文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即: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4
指导学生完成板书
完成板书,体会本文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结构。
5
全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
请找出例段。
独立思考后回答(第2、5段:
事实论证;
第7、8段和9、10段:
对比论证;
第14、15段:
比喻论证。
)
第三块:
重点研读,品味哲理
研读课文,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
独立研读文本
巡视,或参与某组。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师生重点研析:
文中12、13段看似矛盾,应怎样去理解?
(可提示:
“错过”能不能避免呢?
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吗?
既然不能避免,我们当然只能“习惯”它。
“错过”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或价值?
学生讨论,或结合教师的提示,联系课文内容,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相互交流,归纳总结。
14段的比喻讲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的是人生中的一些小的错过;
“预定的到站”比喻的是人生中最关键、最根本的追求。
提出诵读要求:
熟读第14段,把握文章主题。
学生反复诵读第14段,进一步领会本文中心。
课后学习:
回忆自己最难忘的“错过”经历,并进行“错过”与“过错”之比较。
第2课时
错过(刘心武)
(二)
1、联系自身“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2、通过诵读,品味、积累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
回忆错过经历,比较“错过”与“过错”。
语文活动——真情告白
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回忆。
回忆你的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错过”,用简要的语言写下“错过”的前因后果,并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
写作
全班交流各人的“错过”,并评价引用课文中的话语是否恰当。
(“错过”≠“过错”:
错过并不意味着过错。
)
(失=得:
“错过往往意味着另一种得”)
交流并相互评价
语文积累活动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并尝试背诵出来。
自由朗读,背诵
推荐精彩语句,并说明推荐理由。
师生分享,适度评价。
了解亲人的“错过”,用你背诵的精彩语句评点或鼓励他们。
第3课时
散步(莫怀戚)
1、通过揣摩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
2、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3、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珍惜幸福生活。
1、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准备几则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整体感知,品读研析
茶余饭后,闲暇之余,一家人相互携手到户外,信步于林阴下、花园中,是多么温馨快乐的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莫怀戚这家人在散步中流露出的浓浓亲情。
想象
思考
听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
(注意:
概括内容要有人物、事物、主旨。
几名学生朗读,其余认真听读,并加以概括。
听,适度评价。
•写一家四口人散步的故事,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
•写祖孙三代人一起散步的故事,表现了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
一家人,三代人,互敬互爱,儿子孝顺母亲,母亲疼爱孙子,整个故事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选择最能体现亲情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读文、批注。
成果展示。
真情采访,情感熏陶
情境设置:
模拟湖南电视台的栏目《真情情满天下》;
主题:
《爱的港湾》;
采访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角色分配:
两位学生模拟节目主持人,四位学生模拟这一家四口,人物角色都应通过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语言。
其余同学也可参与提问,但要求提出的问题应以课文为依据。
明确要求,分工协作。
组织协调,欣赏,倾听。
(纷纷发问)对母亲:
您最后为何又改了主意了呢?
对妻子:
作为妻子,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对儿子:
今天你的奶奶让了你,你的妈妈背了你,明天你将怎样对待他们呢?
适度引导,小结。
交流,感悟。
体验拓展,感悟亲情
爱幼篇:
“爱孩子,就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了。
”大家一定耳闻或目睹过爱幼的亲情故事,说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相互交流、分享。
敬老篇: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献出一切,甚至是生命,我们做独生子女的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倾听,诉说。
现实篇:
配乐朗诵——《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诚挚表达自己的谢意。
播放音乐《常回家看看》,师总结:
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
亲情应该是孩子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它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递上椅子时的体贴。
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
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
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
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
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在《常回家看看》的音乐声中,感触心灵的震撼。
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第4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一)
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能理解常用的一些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知识,并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1、翻检工具书,梳理本文生字词的读音,扫除字词障碍。
2、熟读课文。
诵读感知
常言道: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板书课文标题)
感悟、思考
同桌互读课文,明确生字词读音,并试着合理划分长句的朗读节奏。
互读、标注
师生交流字音及朗读节奏
推荐代表朗读
组织朗读,巡视评价
采用同桌读,前后四人学习小组读,男女生分读等形式。
疏通文意
参照书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用笔标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地方。
自主翻译
组织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合作互助
组织全班交流疑难,共同整理。
成果共享
1、熟读并试着背诵课文。
2、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勤学的名言和勤学的故事。
第5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二)
了解序与赠序的不同。
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勤学的名言和勤学的故事。
赠序VS书序
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你学过的或见到过的特殊的文言文体。
交流,如:
书,表,记,疏等
以前,你看到过“序”吗?
它都写些什么?
翻课外书,交流
研读课下注:
赠序VS书序
研读、明确
宋濂VS马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是宋濂送给马生的一篇赠序,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给马生呢?
思考、并依据第三小节(写作背景和意图)回答。
(例:
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
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的勤苦求学?
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思考、并依据第一小节回答。
(如:
无书、无师,为师严厉、求学礼周,求学途中艰难、学习生活艰苦。
文中第二小节为何又写到太学生们?
思考、研析,明确对比手法,完成表格(附后)。
质疑:
对宋濂早年不畏艰难,刻苦攻读的精神,你是怎样看待的?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创造性见解。
感悟、交流。
作者写此文目的是劝勉马生勤奋学习,那么作者以为最有说服力,最富鼓动性的,莫过于自己年轻时的刻苦攻读,及至年长时终于获得功名利禄这一事实。
作者要马生以此为动力,勤奋学习。
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广大知识分子奉为圭臬,而在今天看来,无疑是陈腐的,应予以否定。
但是,这篇文章也并非一无可取之处。
我们否定的是作者“学而优则仕”的学习动机,至于他那种不畏艰难,刻苦攻读的学习态度,仍可让人得到启发。
学习无疑会遇到各种困难,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只有不辞劳苦,勤奋好学,才能有所建树。
附表格:
对象
角度
今日太学生
昔日作者
衣食
廪稍之供、葛裘之遗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蕴袍敝衣
住宿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行深山巨谷
从师
未有问而不告
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小结:
经过四层对比,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
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
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拓展延伸
讲故事比赛:
把你知道(或收集到)的古今中外的勤学故事讲给同学听。
①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②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③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④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⑤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等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将你收集到的有关勤学的名言推荐给同学们,要求将这则名言的意思给大家讲解清楚,并说明自己推荐的理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
课堂小作文:
读了本文,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字数不限。
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此句表明勤能补拙。
②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
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
③另有题目如“尊师好学”、“谈学习”、“学习中的苦与乐”等
组织交流
相互启发、共享成果
1、跟读《王冕读书》、《黄生借书说》等古文,拓展学习视野。
2、马生得到此文,会想些什么呢?
以马生的身份给宋濂写封回信。
第6课时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
1、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品味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
3、学习并借鉴文中所运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学写诗歌。
1、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收集古诗文中出现的“树”的意象。
导入课文,诵读感知
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导入语: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因此感到骄傲还是自卑?
为什么?
听、思考、交流
组织交流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自读、听读等
组织再读课文:
同桌探讨找出运用多种修辞的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互读,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
成果共享,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领会题旨,升华认识
组织交流收集到的诗词文中的“树”的意象。
展示、交流
树是如此的平凡,可它为何而感到骄傲呢?
思考,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
组织填空:
我是一棵
的树,
所以,我骄傲。
思考、交流,把握形象。
品德高尚,热爱人民、献身人民,矢志不渝等)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
那么,“一棵树”在你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
你是不是佩服它?
自己想不想做“一棵树”呢?
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组织朗诵比赛:
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选择诗节,反复朗诵。
6
全班交流,组织评价。
自荐、互荐,交流、评价。
1、收集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体会、思考一种意象的含义。
比如:
月亮,扬花等等。
2、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第7课时
有的人(臧克家)
(一)
能理解鲁迅的为人和精神。
能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3、理解文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学习:
了解鲁迅的事迹,评价他的为人。
激趣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句英文名言:
“Tobeornotisaquestion!
”大家试着翻译成中文,看看是什么意思呢?
兴趣浓厚地讨论;
(一位学生回答:
是或者不是是一个问题!
(赞许)按大家学过的英语单词的字面意思来讲,的确是这么回事,不过它真正的含义是:
“活着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这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句独白。
言语虽短,却引发出世人深深的思考:
“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
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今天,我们也来探讨一下关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
我们先来读读臧克家的诗作《有的人》。
(板书课题)
为学习新课作好心理铺垫。
研析课题,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请大家把这首诗自由朗诵一遍,看看哪些诗句清楚地体现出对鲁迅先生的纪念。
自由朗读,交流: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出自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也是一处。
因为鲁迅先生有一本散文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中就提到“野草”和“地火”。
本诗的题目是《有的人》,作者到底写了哪些人呢?
大家听老师把全诗朗读一遍,再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
听读,思考。
发表见解:
全诗表面写了很多“有的人”,但归纳起来并不多,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另一种是不具备鲁迅先生那种精神品格的人。
引导领会题意:
现在大家能够体会到臧克家给这首诗题名为“有的人”而不仅仅是“纪念鲁迅”的用意了吗?
思考、交流:
作者不是单纯地纪念鲁迅先生,而是由鲁迅先生推而广之,引发更深的思考。
作者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
他是依据什么得出这样的观点的?
请大家认真阅读全诗,并简要讨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诗中探讨的是生与死的问题。
诗的第一节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启迪思维:
我听着怎么有些糊涂啊!
又是死又是活的,究竟是死还是活,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两个“死”两个“活”字意义都不相同。
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和生命还存在着,“死”的意思则是精神已经消亡了;
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与生命已经消亡了,而“活”的意思是“精神永存”。
我明白了:
有的人是虽生实死,行尸走肉;
有的人虽死犹生,精神不朽。
究竟什么样的人虽生实死,什么样的人虽死犹生呢?
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妨再举出典型例子来证实自己的看法。
①碌碌无为者,虽生实死,拼搏进取者虽死犹生。
②卖国求荣者虽生实死,精忠报国者虽死犹生。
比如秦桧和岳飞就是典型的例证。
③贪官污吏虽生实死,清正廉洁的人虽死犹生。
前者如陈希同、王宝森就是例子,后者像孔繁森就是证明。
7
太精彩了!
从同学们的话语可以看出你们的视野和胸怀。
我们还是回头来看看本诗在这个生与死的问题上的观点是怎样的?
欺压人民者虽生犹死,为人民服务者虽死犹生。
这首诗的第二节前半句写的就是欺压人民的人,后半句写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
8
照这样来说,这节诗如果写成“有的人/欺压人民;
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观点不是更鲜明,写得不是更好些吗?
原文写得更好。
因为它生动地刻画了这种人的形象,前半句写出这种人骄横无耻、自命不凡的丑态,而后半句则写出了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的谦逊诚恳。
9
既然如此,你能把这节诗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吗?
选择你喜欢的诗段,相互间有感情的朗读。
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自由朗读,相互交流。
10
组织点评,小结本课
全班交流
背诵课文。
前四节出现了八处“有的人”,请把它们分别改换成具体的某一种人、某一类人写下来。
第8课时
有的人(臧克家)
(二)
理解诗中所运用的对比写法及其表达作用。
领会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改写课文,背诵课文。
交流写作,加深体会
检查改写情况
学生展示:
被人民憎恶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被人民爱戴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啊,我多伟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一心默默奉献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处处为别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