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723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0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期中模拟二.docx

高三期中模拟二

高三期中考试模拟题

(二)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婚姻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

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B.商朝自己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又重新建国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3、史学家吕思勉认为:

“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

”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

A.分封制         B.军功授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4、秦汉时期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廷议制度和监察制度。

其中廷议制度规定:

“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廷议作出决定”。

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A.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议会制初步确立

5、《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

“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省”是指管辖河北、山东和山西的行中书省

②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

③行省长官由中书省委派官员担任

④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7、“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8、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9、“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10、美国国会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宪法第十条修正案: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该修正案主要意图是

①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                      ②限制联邦政府权力

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④确认宪法至上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

下列对其原因分析比较合理的是

A.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利益,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共同争取的权利

B.德国迫切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法国要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C.德国是为了维护军国主义传统,法国君主派是为了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

D.德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一成果,法国主要是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

12、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反对封建统治  

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D.反对外来侵略

13、“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

A.民主革命第一枪                             B.谁再想做皇帝,都做不成了

C.自由尽是新风尚                             D.世界风暴新源泉

14、诗文证史。

下列诗文最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结构出现剧烈异动的是(   )

 A.“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B.“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

15、《明史·食货志》载:

“神宗万历十三年以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

”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碍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

后经户部裁定:

自后销西北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政府对茶马交易有严格的限制

C.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D.茶叶开始成为人们生活必须品

16、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17、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扩大企业自主权,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三大改造

18、“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

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向父母长辈敬茶磕头。

”材料反映(   )

 A.中西合壁、土洋并存成为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时尚

 C.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D.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

19、阅读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表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助长了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造成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20.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1.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2.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经济形态②③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23.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24.浩然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

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举办博螯论坛D、2010年上海世博会

25、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山东峄县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

此外,左宗棠、张之洞等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用工商业。

从中能够得出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二,非选择题

26、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600,全西欧总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