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651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庸之道至高无上Word文档格式.docx

让我们继续放眼世界吧,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此时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又是用中庸之道解决了这一问题,他说:

“用中国“和”的思想济西方之“穷”吧”,这是让世界和平的惟一方法啊。

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还是我们人类这一伟大的生灵,只要我们还想要继续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和谐,就需要均衡,我们不可避免将中庸思想灵活运用,因此我们为何舍弃它,为何不提倡它呢?

难道对方辩友依然想要告诉我们中庸之道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类是没有价值不值得提倡的吗?

摒弃了中庸之道我们美好的未来将何在?

请不要再回避中庸之道的价值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提倡中庸之道!

谢谢!

◆◆◆◆◆◆◆◆◆◆◆◆◆◆◆◆◆◆◆◆◆◆◆◆◆◆◆◆◆◆◆◆◆◆◆◆◆◆◆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自鸦片战争以来,关于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论战就没有停止过。

而文化在争论中总是首当其冲,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正方选手参加这次辩论赛,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庸之道的存在价值。

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到底什么是中庸: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正式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人格准则,以“诗三百”为人格修养的教材。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中庸,或者是中正、中和,实质上指的就是一种人格准则,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

孔子在论语中对人有四种划分,分别是中庸、狂、狷、乡愿,最下层者谓之乡愿,也就是平庸,其特点是折衷主义、保守消极,没有原则不讲是非、活稀泥的老好人。

孔子曰:

“乡愿者,德之贼也”,而大多数人,却误以为平庸就是中庸。

实乃传统文化精髓之不幸也!

乡愿之上分别是狂、狷,狂指志向高远但行为过于莽撞,狷指学识有限且行为过于拘谨。

中庸,指狂和狷之间刚刚好的状态,在积极进取中有策略的把握合适的度,不走极端,有所为有所不为,刚柔相济、阴阳相衡,这才是中庸的切实含义。

再看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最早产生于尧舜禹三帝时期,由孔子在论语中首次作为一个哲学、伦理范畴内的概念提出,程颐对中庸的经典解释为:

“不偏者为之中,不易者为之庸”,指一种不偏不倚,恰好、均衡的状态。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有这么一段: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这就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所谓道,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方法的意思。

中庸之道,不是四书中的《中庸》所讲的文言文学说,也不局限于孔子对于它的诠释,其本质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协调一切关系的优化决策方法论。

以过犹不及为核心,结合允执其中、和而不同、通权达变等原则,中庸之道指导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把握好一个度,通过刨析事物的本质,避免极端,在矛盾对立的两端中作出最优化的选择,同时肯定事物的复杂性和矛盾的对立性,尊重彼此的差异,做到灵活多变,因时、因地、因事制宜行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庸之道的目的,是“和”,适度地处理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万事万物之间等一些关系达到均衡的最佳状态。

一提到“和”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很快联想到一个流行词,对,就是和谐社会。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主张呢?

是突发奇想吗?

当然不是,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个集千百年来,世界内外人民的理想于一体的科学理念,是全人类的理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由我们党基于对人类文明的高度总结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的判断上提出来的,是人类历史的延续,是符合国情、世情的。

我们党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六个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这不正是中庸所提倡的一种不偏不倚、恰好、均衡的状态吗?

这不正是中庸之道的目的所在吗?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提倡呢?

综上所述,我方得出的结论是: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ps:

这是我在前不久参加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决赛时,立论部分的陈述,在此与大家共赏。

不论批评与鼓励,我都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

精典辩词7——中庸之道应不应该提倡(续)历史系四辩陈词(辩题:

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

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观点。

中庸是理念、方向,是对度的准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达到和谐的追求,无论是在孔子《论语》,子思《中庸》还是宋明理学的注解,都承认这个道理,我们做饭要不生不胡,我们吃饭要不饿不撑,才能吃得开开心心,饭没有做熟而停止不做,就是不及,饭已经熟了而仍求彻底,则饭将糊不可食。

我们青年人对于长辈,自然要尊敬,但若是事事都遵照长辈的话,让我们产生依赖,对我们的成长显然不利,又例如我们说商人卖东西,要价太多,则不会很多人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只有把握好商家和买家的关系,才能让商家财源滚滚,买家舒心。

中庸之道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而是使矛盾斗争和质变稳步进行。

我们不是看见面前的河不知深浅就退却了,我们也不是因为饭可能熟可能不熟就不吃了。

中庸之道能让我们小心的探求水的深浅,摸到能让我们踏着过河的石头。

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小心的控制好火量,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中庸之道不是断裂的,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意义。

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摈弃前嫌的合作,而我们中大也选择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给中庸之道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

中庸之道的本源给了我们方向,中庸之道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适用性。

中庸之道的相对于某事及某情形的具体分析又使我们不至于静止地看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以往地历史不自觉地凝成一瞬,我们充满希望而又目光坚定,当我们在保护民族地同时要打开国门,当我们在发展东部经济地同时加强“西部大开发”。

在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我们反思以往的道德传统的现代价值时,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一个理念: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也许超前消费可以使人们极大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

也许超前消费会让经济短期的的得到发展;

也许超前消费让我们仿佛找到新天地的花明柳暗,但是,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管子》里说:

“无度而用,则危本。

超前消费消耗的是社会生产的积累,带来的是积累与消费结构的失衡,可持续发展得不到实现,我们又怎么让未来充满希望?

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地大而物不博,中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超前消费又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可以担当?

依*超前消费来拉动的生产,既是总量的不足,更是结构的失衡,只能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样一种饮鸩止渴的发展又怎么让我们可以理得心安?

看看吧,我国几千万的下岗工人就在隙缝中奋力拚搏,千万贫苦人口在血汗中寻求出路;

超前消费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盲目消费、奢侈消费,享乐之风随之而来。

【【【【【【【【【【【【【【【【【【【【【【【【【【【【【【【【【【【【【【【【【【【【【【【【【【【【【【【【【【【【【

我方的立场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中庸之道是否该提倡,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现实命题。

我方认为,讨论这一问题要明了中庸之道产生、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更要注重中庸之道在今时今日的实际意义。

何谓中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在今日的语境下,我方认为,“中庸”就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

所谓“道”,既是理念,也是方法。

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失衡,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我方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从理论上说,提倡中庸之道意味着更全面地考察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对矛盾双方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这无疑更有益于推动事物的发展。

其次,中庸之道的作用已经为历史经验所证明。

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

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

我们今天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

最后,提倡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失衡现象,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倡中庸之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我们公司,在自己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不忘将环境保护做得一流。

(污水处理、厂区绿化等)

我方认为,对方会从以下几方面立论:

1.认为中庸之道是腐朽的落后的封建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2.给予提倡狭隘的定义,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就是要排斥其它的道理和方法论

我方的战略战术:

1.战略:

立足于现代社会,突出中庸之道在解决现代社会失衡的问题上,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途径和理念

2.战术:

1)强调中庸之道的本质,区分对中庸之道的误解误读。

2)强调中庸之道有一个历史流变的过程,不能静止和偏狭地看待之

3)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得出中庸之道是解决现代社会失衡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和理念。

篇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

第一章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

道德修养与道德观转换的身心效应

在学究式的观点看来,道德修养与心身健康是两码事,是隶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然而就在不少现代中国学者还为在心理咨询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区别而大加议论的时候,现实中的不少个案也许使那种学究式的界定和争辩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些个案的身心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恰恰就在于其道德观曾发生了格式塔式的转换。

换而言之,事实上,道德修养及其道德观的转变已经成为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复习历史文献,可知中国古代儒、道、禅学的贤士们早已经论述过这个问题,而且在现代,亦有弗洛依德、荣格、皮亚杰、柯伯格(L.Kohlberg1927-1987)等心理学家也深入研究过诸如道德发展、道德型焦虑、性道德与神经症发生的关系等道德心理学问题。

虽然对于道德的理解有多种学说,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认识到了道德修养除了具有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影响身心健康状况的作用。

那么,道德修养及其道德观的转变是怎样促进或改变当事人的身心状况呢?

道德修养促进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机制又如何呢?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古代关于道德修养对身心影响的观点

人格是重要的心理素质,而道德修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塑造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格。

如孔子说:

“君子坦坦荡荡”(《论语.雍也》),“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尧日》)“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刚强、果断、质朴、谦虚。

“仁者必有勇”(《论语。

宪问》,仁者无私故勇,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探索。

可见这些都是健康的人格特征。

“仁者不忧”(《论语.子罕》)。

道德修养能促进神思安稳,而神思安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表明了道德修养的目的和效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可见道德是影响心理平静与烦乱的重要因素。

“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精辟地表达了道德修养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社会观察表明,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和一切破坏道德秩序的现象都是围绕着“利”产生的,而临床观察表明,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亦与人的利、物欲及其态度有关。

事实上,道德修养与人的经济属性和需求并不矛盾,恰恰相反,道德具有调节义利关系及其心态的作用。

荀子认为,道德的产生就是因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不知满足的追求进而产生纷争,因争则乱,故道德的产生就是为了“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

”(《礼论》)儒家要求,“君子忧道不忧贫。

”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故道德修养有助于使人在义利问题上保持心态平衡。

“仁者无敌”,“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仁,字从二从人,最朴实的解释就是关于两人的关系。

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

道德的核心问题就是把自己放到他人

的位置上,考察自己对别人所做的事情的合理性。

正如儒家所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论语》雍也)。

道德是一个人“内心中的那个人”对利己之心的拷问,而且这种拷问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的。

显然,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法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而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

先秦道家古籍《通玄真经》中引老子言:

“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

心治则交让,心乱则交争,让则有德,争则生贼。

有德则气顺,贼生则气逆。

德积则福生,怨积则祸生。

”不难理解,一个具有谦让道德之人是较容易形成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是靠对人阿姨奉承,吹牛拍马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处世为人的合适的态度与行为的基础之上。

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周而不比”(即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在上位,不凌下。

在下位,不援上。

”(《中庸》)“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事实上,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良是心理障碍者和神经症者经常常主诉的苦恼,要么他们在别人面前失去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十分关注在别人眼中的评价,要么随波逐流,依赖别人而生存;

要么自视清高,与别人隔隔不入。

家庭成员的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和培养孩子日后与他人社会关系能力的温床。

临床观察表明,对病态爱的需求远远多于他自己所付出的爱几乎是所有神经症的人格特征;

而家庭人际沟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是人际关系不良者的一个通病。

然而,重视夫妻好合,兄弟融洽,父慈子孝正是儒家家庭伦理修养的准则。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我们不仅要爱众人,而且应以亲近的亲人作为起点。

一个人如果连与自己的亲人都搞不好关系,是很难想象他具有与别人真诚和谐相处的能力的,正所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儒家认为,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交友之道是天下通行的基本道义(《中庸》)。

虽然儒家将亲情看得很重要,但是以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回》)的人际态度为补充的。

“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道德修养能促进个体的内心世界与外部适应行为的一致性,而无内心矛盾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

《周易》系辞上说:

“乐天知命,故不忧。

”庄子亦说: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

”(《德充符》)儒家也认为,健康的人格首先是内心和谐,表里如一,不虚伪做作。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也。

”(《大学》)。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良心是自我反省的道德检查机制,孔子认为,君子内省不疚,问心无愧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

按照弗洛依德的理解,焦虑有两种:

一种是因本我的冲动受到压抑而产生的焦虑,称神经质焦虑(neuroticanxiety),一种是个体因恐自己行为违反道德标准而产生的焦虑,称道德型焦虑(moralanxiety)。

临床经验表明,神经症者的痛苦常与其虚伪的人格层有极大的关系,即在别人面前他们勉强作出具有道德的表现,而在内心却咒骂自己的懦弱和愚蠢。

正是这种内心的矛盾使他痛苦不堪。

因此不难理解,道德修养可以促进他律内化成自律,使人格内外一致,这样势必他就较少发生神经症者常见的道德型焦虑。

内外适应的重要处世为人的方法是不走极端,孔子将中庸之道奉为至高无上的道德,认为君子时时处处按中庸的准则言行,“以和为贵”,就能事事处置恰当。

道德修养能促进人的反思能力,而自知之明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之一。

孔子说:

“射

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中庸》)君子做人的道理有些象射箭,如果你射不中靶子,应该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儒家有警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大学》)“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相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愚而好自用;

贱而好自专”(《中庸》)是属于有心理偏差一类的人。

“仁者寿”(《论语.雍也》)。

“心庄则体舒”,“心好之,身必安之。

”(《礼记》缁衣)“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孟子》告子下),施行仁德的人不仅快快乐乐,而且长寿。

因为儒家道德对于个人并不只是超我的压抑,也主张合情合理的心理满足与抒发。

孟子就认为,安身立命的正道其实只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孟子.尽心》上);

道家也认为,“外束其形,内愁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只会终生成为哀人。

”(《通玄真经》卷十二上礼)。

康德也曾认为,道德实用哲学也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医术,它虽然不能挽救死亡,却是长寿所不可缺少的药方。

不难理解,道德修养使个体人格健全、成熟,神思安稳,情志舒畅,适中,内心与外在环境适应相一致,无矛盾冲突,人际和谐,善于学习,经验不断积累,所以仁者的主观生存质量良好,于是人尽寿而终。

二、道德观的转换及其双向身心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觉察道德修养对身心状况的影响,医学首先关注的是生物等自然因素,而后又注意到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说从来没有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

这是因为人们一直将学科范畴的划分当作自然之物的界限,将语言的东西当作本体的东西。

事实上,不论是心理问题、知识问题,还是道德伦理问题,一方面都同是人的大脑皮层思考的结果,它们在大脑皮层内不可能有神经区域的差别;

另一方面,同一种心理现象很可能在不同学科内具有异名现象。

如有学者认为,良心亦是具有两极结构的心理实在,其中一极就是弗洛依德称之为的超我,是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内化的与社会规范相协调的价值理想和立场;

另一极就是荣格所说的与生俱来的原型,它是基于集体无意识的未知因素的一种内心“上帝”的声音(默里斯坦因:

《日性良知与月性良知》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

可见,道德观如一种认知与归因模式、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一样,对人的躯体功能和状况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正如学者们将精神病人的特殊表现作为来了解整个人类精神奥秘的窗口一样,我们通常也只有借助于观察那些道德观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发生了格式塔式转换的人,才可以了解到道德观对当事人的人格、人生态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情绪体验、身心状况、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的效应可能是积极的或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或负面的。

道德观的转换较多地发生在遭受过诸多磨难和挫折的人,或发生在曾多行不义,自认为原孽深重的人,或发生在失足后悔不已的人,或发生在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叛逆社会的人,或因上述原因而皈依宗教或某个膜拜团体的人。

例如古代受儒家四书五经教育成才的仕官们在屡遭重大挫折后可能会出现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即放弃儒家“有为”的人生观而改奉道家的“清静无为”;

又如皈依宗教或膜拜团体后的信众常会发生洗心似的变化,抛弃原来的功名利禄争斗之心,而改奉宗教的特殊道德论。

不论这种转换的道德观是否比原先更积极,或是更消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新的道德观最契合他目前的心境,而且将有助于当事人灵魂的安慰与解脱,否则信众就没有必要改弦易辙,脱胎换骨。

一些人为什么会发生格式塔式的道德观转换?

根据勒温提出的b=f(pe)的行为公式,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函数。

道德观之所以发生巨变一是因为个体内心的道德焦虑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环境中流行的主道德观已不足以帮助其解决这种冲突。

于是,当事人会转而寻求其它新的出路和道义解释。

为什么宗教道德观在现实中很容易成为失意者的避难所?

这是因为:

其一,宗教的道德学说关注人间疾苦,因而对众生具有莫大的亲和力。

如佛法的“苦、集、灭、道”四谛学说,无一不是围绕如何使众生从生死轮回的苦恼中解脱这一人生最大的主题。

事实上,现实中有谁能免去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苦恼。

因此,如果人在遇到这些困难而且对得救感到绝望时就极有可能皈依宗教或其它膜拜团体,就去追寻灵魂得救来代替,即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免陷入彻底绝望的境地。

马克思说: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显然,宗教的学说既具有满足一些心理需求的治疗性,也具有麻痹精神的毒害性。

其二,宗教的道德学说与社会教育中的道德说教最大的不同是:

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关于惩罚邪恶者的地狱和奖赏报答行善者的天堂,尽管天堂和地狱都是不可证伪的,但它至少是一种行善合理性的论证,因而信众会获得一种行善的崇高感和自我奖赏;

以及作恶的罪恶感和死后的恐惧感。

其三,佛教的生死轮回说、基督教的原罪说,使信徒们相信其行善就是一种忏悔和赎罪行为。

在荣格看来,宗教忏悔行为其实就是当事人将深藏的隐情向“上帝”宣示出来,这与精神分析所做的事情和功能是同构的。

并不是任何道德观的转换都回带来积极的身心效应,相反,一些特殊的道德观可能会导致信众出现一些反常或反社会的行为或特殊的心理体验。

例如一些膜拜者坚信只要自己奉行某种道德观,就会获得白日飞升,百病不侵,长生不老等报应,甚至产生病态的感知觉、病理性意志增强、幻想和妄想。

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人使自我空虚的行为”,宗教徒或一些膜拜团体的信众出现的一些病态的受苦与自残行为。

令人费解的是,一个信徒一旦接受并痴迷于某种信仰时,为什么其原先的理性思维能力似乎一夜尽丧?

原先的自我可能将发生脱胎换骨似的变化!

从精神分析学来看,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