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642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4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民族特色锡工艺品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们将秉承“品质先,为天下先”的工艺制造理念,进行产品优化设计,提升产品品质。

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锡制工艺品”这个最为独特和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做强做大。

(二)论证结论

1.本项目有利于加快个旧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锡资源优势,凭借红河州民族文化优势,发展民族特色工艺产品,发展文化产品。

2.该项目设计方案合理,投资规模小,无风险,有利于环境。

有利于打造民族地域的品牌艺术性,为工艺品市场增添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社会影响力。

3.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带动工艺品行业的发展,带动个旧市经济,工艺品产业发展。

4.云南锡工艺品走向世界必须注重工艺美学和和设计,将其与更为广泛的文化元素集合,以此衍生众多产品或行业,构成产业链,创造文化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量仍然偏小,与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要按照中央设定的时间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必须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个旧市锡工艺美术厂根据《财政部关于重新修改订印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政资{2012}4号有关文件要求,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开发、演艺剧目制作、特色文化资源向现代化文化产品转化和特色文化产品推广,向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重点支持区域倾斜。

民族特色经济是推进各民族区域经济的有利的坚实后盾,各民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云南个旧市锡工艺美术厂发展民族特色生态工艺产业,有利于提高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人口职业化的转变。

今天,在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的伟大工程中,继承和开发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一)历史传承的需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要越来越侧重于生态符号意义,欧洲奢侈品消费的兴起,严重阻碍了手工艺经济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市场只有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公共文化建设背景下才可能真正重建起来。

在近这几年来,传统行业受到市场化的浪潮冲击,这些传统手工艺正渐渐成为传统手工艺人发家致富的新门路,逐步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重视,政策的扶持等。

锡工艺品是个旧市文化产业经济的核心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人才的不断流失,继承锡都300年锡工艺的传统精湛手艺是我们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的文脉,存在于乡土百姓衣食住行日常用度之间,承载人们的审美情感、造物智慧和伦理思想。

正是手工艺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使得在现代化商品经济竞争中,传统手工艺的强大文化资源不仅没有凋零消失,反而在文化复兴与经济结构调整中迎来新生。

因此,历史工艺传承问题、思想观念转变、传统手工艺深度开发及手工艺商品市场的建立等,是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使得市场的控制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无形资产资源迅速发展,是21世纪国家实力竞争的武器。

个旧中国著名的“锡都”,经营好与锡文化相关的无形资产将会为个旧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丰厚的无形资产。

中国个旧市因锡而生,因锡而发展,锡这种有色金属为个旧世世代代的人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个旧锡的矿藏、锡的产品在国内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个旧也因此成为闻名国内外的“锡都”,个旧市委、市政府当前把“锡文化”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现在各地争先恐后打造“文化品牌”,个旧的锡文化要有要起点高和新思路把“锡文化”要落实到发展个旧的无形资产上。

打造个旧“锡文化”品牌,拓展个旧在全球的“无形领土”,是时代发展运行的必要保证。

(三)培养人才的需要

个旧市锡工艺品既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体现“锡都”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特色产业,它在繁荣个旧经济、推进个旧文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如何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个旧锡工艺品,使个旧民族族民间文化世代相传,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传统手工艺术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产品。

手工艺术行业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个旧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产区,还承担着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工作。

我们既要肯定市场经济对工艺美术行业的推动作用,也要重视政府加强宏观协调和行业管理,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传统手工艺术的有效保护和健康发展,不能让某些传统手工艺术品种在市场经济中自生自灭,也不能让这个行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

虽然日前锡工艺在个旧已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基础,但由于投资规模弱小,缺乏市场扩张能力和产业开发能力,与现代机械产业相比,存在着传统文化运用方面的矛盾。

并由于传统锡工艺美术是金属制作与工艺美术相结合,传承人才需要有全面素质要求,所以培养传承人才非常困难。

因此,加强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术,加强对技艺人才的培养是大势所趋。

(四)市场发展的需要

个旧是一个以锡兴起的城市,出现并发展的锡文化,成了千百年来个旧的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当下,个旧锡工艺已经融入个旧城市价值体系当中,成为区域文化本质上的核心存在,并发展成为我市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工艺商品生产产业。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机构,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相对增强。

在工艺品的需求方面,也急需推陈出新。

因此,我厂发展工艺品生产有利推进我市第一产业经济和第三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分工合理化,有利于促进消费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和谐经济小康社会的建立。

(五)文化输出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早在2200年前的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个旧的釆矿、冶金技术已相当发达。

《汉书地理志》记载:

“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南乌山出锡”。

贲古据考证:

就是现如今的蒙自、个旧一带。

此后,个旧采矿及其冶炼在史书上一直没有出现相关记载,默默无闻,难觅其踪。

然而,其锡文化的积淀与繁荣却从未停止,越积越厚,达到了新的高度。

个旧拥有两千多年的锡业开发历史。

随着中原文化的渗透,锡、银、铅釆冶业兴起,东汉时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分工协作。

到了明代,银业铜业盛兴,银铜制品大量出现,锡制品已为国内知名。

到了清代康熙年后,制锡业及其制品到达兴盛顶峰。

如今,个旧生产釆选的高品位锡矿及其锡制品远销美、德、韩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个旧是闻名于世的锡都,被载入《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个旧先祖采锡矿的历史已被司马迁载于《史记》。

同时,个旧当时也是世界最早产锡的地方,是世界最大的产锡基地。

现今具有领先的锡矿的采选技术,是世界最领先的锡采、选、冶技术水平的代表,是云南省为国家创汇最多的城市,建市以来,累计为国家作出贡献达100多亿元。

在悠久的开釆历史中培育并打造出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内涵,锡文化的出现更进一步为个旧打造新型工业城市奠定了扎实有力的基础。

个旧锡文化,表面上是围绕个旧锡产品生产制造以及采选、冶炼技术而形成和发展的一整套技术模式以及以领先的经营管理模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在本质上,则是个旧历史长河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积累与历史沉淀。

个旧锡文化是一个以锡制品生产为载体,以锡的冶炼技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人文价值体现为内涵的文化综合体,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与体现。

个旧两千多年的锡矿开釆历史缔造了一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内涵深厚的文化宝库,为锡都发展新型文化产业——“锡文化”奠定了扎实有力的文化根基。

锡文化是千百年来个旧的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研究、发掘和开发古老而博大精深的锡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锡都的历史,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培育锡都人文精神,励志后人。

锡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个旧是传统矿山资源城市,上千年的锡矿采冶,资源已将面临枯竭,深化资源加工是优化产业资源的最好方式。

2007年个旧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经济转型城市,个旧在城市转型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力求打造“国际锡文化名城”,从资源经济向文化经济延伸发展。

锡又是有色贵金属,通过深化加工而得到更高附加值的提升,发展锡工艺美术,开发锡工艺品作为特色旅游产品,将能有效促进个旧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具有极其特殊的经济价值。

个旧有着三百多年的锡制工艺品历史,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在制作上工序繁复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要想把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可能要把手工雕刻制作与现代化手段相互运用,在技术上通过对锡制工艺品的不断改良,以及造型设计上的不断融合创新,反射着其作为非物质文明的耀眼光彩。

(六)促进地方经济与就业

通过锡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快了个旧市农业,工业城镇化建设,形成产业集中,生产集中,科技集中,人才集中,信息集中的城镇中心,带动地方经济和周边地区辅助行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农业产业进程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使区域矿业布局合理,资源开发有序,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地方锡矿资源在统一规划,合理利用,生态建设的方面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实现锡矿业的有效保护和可续利用,增强可是发展能力的功能。

同时加强企业共建,突出私营企业在民族生态建设中的有利地位,增加个旧市城镇乡村就业率,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有利核心优势。

综上所述,锡工艺品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直接带动经济发展,还是间接拉动经济发展,锡工艺的建设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地方经济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工艺事业,从而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锡工艺品还可以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和劳力资源,对调整矿产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矿业的科技含量。

培育和壮大锡工艺加工行业,使之成为主导产业,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一、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个旧处于经纬度:

东经102°

54′至103°

25′,北纬23°

01′至23°

36′个旧全市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9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68.3%。

个旧是一座山水城市,海拔1689米,年平均气温16度,具有城在山中、湖在山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

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6万人。

个旧城小巧玲珑,房屋环绕金湖四周而建,整洁卫生,绿树成荫,1990年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之一。

个旧古属贲古(即临安府,今建水县),元时属蒙自县,称个旧里。

民国2年(公元1913年)设县,1950年改县为市(县),1951年1月1日建市.位于滇南,距昆明255公里,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5.5万(2000年普查),为云南新兴的工业城市。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卷称“个旧,中国云南省第二大城市,著名的锡都”。

个旧市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锡工业基地、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产锡基地。

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历代矿冶遗址和数千公里纵横交错的矿道,堪称"

中国冶金活博物馆"

.市区内建有锡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二、自然条件

个旧境内以山地为主,山区和半山区占85%以上。

个旧地势东西部高、南北部低,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0米,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红河受地势高差影响,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市区海拔1984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2℃,正常年景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赞誉。

三、历史人文

据史料记载,个旧锡业开发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清康熙后,锡业至为兴盛。

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个旧厅,建立衙署,专管矿务,个旧大锡开始大批量出口。

1897年,云南省第一个邮政代办所在个旧设立。

1933年,云南无线电台在锡务公司设立个旧分台,沟通了个旧锡业、锡业生产与纽约、伦敦等地国际锡市场的通信联络。

次年,个旧矿业资本家又集资兴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电话企业——个旧矿区电话所,架通了各大矿山企业电话电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个旧厂官商公司,使用进口机器设备和工艺,聘用外国专家开展锡生产作业,开了云南冶金工业近代生产之先河。

宣统元年(1909年),滇越铁路碧(色寨)河(口)段通车,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使锡的出口量迅速猛增。

次年,云贵总督将个旧厂官商有限公司改组为个旧锡务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购买洗选、冶炼、化验、动力及索道等机械设备,并聘请德国工程师指导生产,开创了云南冶金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历史。

至30年代末,个旧锡业达到解放前之鼎盛时期。

私营大厂户多达4400家,锡的出口量高时达1.1万吨,为全国锡出口总量的90%以上,居云南省商品出口首位。

民国二年(1913年),个旧被列为云南省一等大县,成为全滇工业重镇。

三、项目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声誉

个旧的锡制工艺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个旧锡工艺美术厂1980年获云南省和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1990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览会上获金奖。

个旧出产的锡工艺品99.75%以上高纯度精锡为主要原料,经过熔化、压片、下料造型、抛光、装接、擦亮等工序制作,再精镂细雕富有民族特色的白描山水花草、翎毛鱼虫、动物图案而成。

具有“色似银、亮如镜、光彩夺目、独具风格”的外形特征和抗碱、无毒、不锈的防腐蚀性能。

观赏、收藏价值极高,行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6年生产的虎纹笔筒、小水烟筒、花耳香炉、龙耳香炉、唐马、凤蜡台、牛顶罐被评为国家一级永久收藏珍品。

1999年荣获“云南省优秀旅游商品”。

其中、小水烟筒、小狮头糖罐、酒具三件产品被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纪念品开发办公室选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纪念品”,2000年在“昆明国际商品交易会”上,荣获旅游商品一等奖同年新开发的工艺产品荣获旅游商品科技开发二等奖。

2011年,“欧式酒具”、“乾坤酒具”、“吉祥如意茶叶罐”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同年,在倡导“银鸟”牌商标的同时,企业集中核心工艺匠师推出“老锡匠”高端品牌系列,旗下产品大部以纯手工制作,凸显品牌的艺术与人文价值。

同年12月取得ISO9001:

2008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成为行业内第一家也是仅有的一家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体系的企业。

(二)交通

个旧市辖区内的公路状况为北、东面以326线(昆河公路)、323线作为骨架支撑相互连接并与开远、蒙自、建水相通,是个旧通往昆明和内地的主要通道;

至2002年底,个旧境内共有公路276条(段),总里程达1375.762公里。

其中:

省管公路10条(段),计287.63公里;

州管公路1条(段)47公里;

市管公路265条(段),计1041.21公里。

市管公路包括县道3条(段)计73.8公里,乡道222条(段),计768.91公里,专用道40条(段),计198.422公里。

(三)经济发展状况

经初步统计,2013年个旧市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完成农业总产值19.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

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3%;

财政总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0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

预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89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2013年个旧市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02.28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66.57亿元,比年初增长2.8%;

储蓄存款余额为135.44万元,比年初增长6.1%。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深刻审视所处形势变化,深入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入贯彻落实年初党代会、人代会新确立的“以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为突破口,立足工业,统筹产业,立足城市,统筹城乡,把个旧建成世界锡产业中心和云南有色金属加工中心、云南重要的生物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国际锡文化名城”的“一二三”工作思路和“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机制活市”发展战略,发扬“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真抓实干”的锡都精神,牢牢抓住个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红河州被确定为全省经济社会综合改革和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重大机遇,积极应对自然灾害、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波动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活力,提升经济质量。

科技兴市步伐加快,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州级科技项目6项,拉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4.9亿多元。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2%。

现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户,占全州的70%以上。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外贸进出口小幅回落。

仅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高于去年同期8.5个百分点。

四、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基础设施

个旧市锡工艺美术厂厂房面积:

10000平方米,员工人数:

500多人,其中有200多专业技术人员,研发部门人数:

5-10人,加工方式:

来图加工;

手工加工;

来样加工,工艺制作;

压模加工,注蜡加工,礼品注塑,压铸加工,雕刻加工,其他礼品加工工艺;

年营业额:

3001万元/年-5000万元/年,年出口额:

301万元/年-500万元/年。

(二)政策环境

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刺激内需一直是我国的既定经济政策。

而刺激内需也将是我国以后很长时间内的主题。

在这种政策之下我国居民消费将得到持续的促进。

另外我国在税收方面向国内企业倾斜,这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资源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发展个旧的锡业生产和城市建设,1951年将个旧撤县设省辖市,并列为“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地区之一,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抽调大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以及财力、物力支援个旧,云南省以8个专州的矿用物资和生活用品供应个旧,使个旧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建设迅速扩大,成为云南省第二大工业城市。

1958年,个旧市隶属红河州,州府迁个旧市,同时撤销开远、蒙自县归个旧市辖。

后两县于1961年划出。

经过多年的建设,个旧己发展成为一个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轻纺、机电、建材、医药、食品等门类齐全,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型城市。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个旧为云南省计划单列市,行使地州级经济管理权;

为对外国人开放城市。

1990年代以来,年有色金属采选能力1000万吨、冶炼能力22万吨,产锡约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5%、世界产量的1/4,产品出口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锡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个旧的地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锡、铜、锌、钨等有色金属储量达650万吨,其中锡的保有储量90多万吨,占全国锡储量的1/3。

此外还有铍、铋、镓、锗、镉、银、金等稀贵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