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608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11单元盐化肥Word文档格式.docx

5.(2016•成都)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A.O2B.N2C.CO2D.水蒸气

6.(2016•丽水)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7.(2016•上海)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

A.KClB.NaClC.CaCl2D.CuCl2

8.(2016•兰州)下列图象与选项中的表述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产生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9.(2016•淮安)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10.(2016•怀化)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

A.碳酸氢钠B.生石灰C.氢氧化钠D.氯化钠

11.(2016•镇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2.(2016•本溪)下列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保护气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3.(2016•德阳)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石油的蒸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透视检测肠胃疾病时可口服钡餐(BaSO4),钡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用煤炭作燃料时先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发生率

D.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等属“低碳”方式

14.(2016•杭州)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A.硫酸钠B.碳酸钠C.盐酸D.氯化钠

15.(2016•广安)将50克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盐酸越少

B.整个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总质量22克

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D.反应结束后共生成55.5克氯化钙

16.(2016•贺州)某同学就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试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固体

C.与足量AgN03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操,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17.(2016•镇江)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C.m=2.33

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18.(2016•镇江)已知:

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

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

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

19.(2016•上海)CuSO4•5H2O的俗名是(  )

A.食盐B.烧碱C.胆矾D.纯碱

20.(2016•德阳)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电解水

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分析】A、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进行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D、根据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相等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

D、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相等的,故D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利用图表的方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pH值逐渐减小,只会无限的接近7,不会达到7进行分析;

C、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盐酸会先于碳酸钾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足量的镁、铁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相等进行分析.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显先减小,然后不变,故A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pH值逐渐减小,只会无限的接近7,不会达到7,故B错误;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盐酸会先于碳酸钾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沉淀,故C错误;

D、镁的活动性强,所以反应速率快,足量的镁、铁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相等,故D正确.

【分析】A、根据硝酸银和氯化钡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进行分析;

B、根据氯化钡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进行分析;

C、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溶液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D、根据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A、硝酸银和氯化钡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氯化钡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显酸性,故B正确;

C、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溶液和氯化钠,故C正确;

D、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氯化钡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中不溶于酸的沉淀的记忆,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分析】根据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碳、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6个.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酸、一氧化碳、碳、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碳酸氢钠属于碳酸盐而柠檬酸属于酸,所以两者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在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所以我们将泡腾片放入水中后,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了解猜想与事实的验证方法,并且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分析】根据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最后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完了进行分析.

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最后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完了,所以

A、OE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故A正确;

B、PF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B正确;

C、G点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的pH>7,故C正确;

D、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只有把盐酸反应完了,才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因为如果碳酸钠与氯化钙先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也会被剩余的盐酸溶解掉,将不会看到沉淀.

【分析】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下表为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素

焰色

紫色

黄色

砖红色

黄绿色

绿色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焰色反应时火焰是紫色,故A错误;

B、NaCl含有钠元素,火焰的颜色呈黄色,故B正确;

C、氯化钙中含有钙元素,焰色反应显砖红色,故C错误;

D、氯化铜中含有铜元素,焰色反应显绿色,故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焰色反应的应用,熟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现象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A、根据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

A、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A正确;

B、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B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故C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到纵横坐标轴的说明文字,这是对曲线所反应规律判断的依据,不可仅凭经验去解答.

【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

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应该逐渐的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B错误;

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固体质量不变,然后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固体质量不变,故C正确;

D、每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故D错误.

【分析】根据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又能除去酸.

A、碳酸氢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又能除去酸,故正确;

B、生石灰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错误;

D、氯化钠不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即可.

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错误;

B、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故错误;

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故正确;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来净水,但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分析】A、从由于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周围大量的热,会使周围温度降低,去分析解答.

B、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去分析解答.

C、从小苏打可以和胃酸的主在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消耗多余的胃酸去分析解答.

D、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价格高去分析解答.

A、由于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周围大量的热,会使周围温度降低,加速水蒸气的冷凝,从而进行人工降雨;

故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

C、小苏打可以和胃酸的主在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消耗多余的胃酸;

D、改良酸性土壤,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价格高,通常加入熟石灰;

故错误;

【点评】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但要考虑物质的性质,还要考虑物质的价格.

【分析】A、根据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

B、根据X射线对BaSO4穿透能力较差,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解答;

C、根据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解答;

D、根据要严格按照“低碳生活”中所遵循的宗旨:

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以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

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没有性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X射线对BaSO4穿透能力较差,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经人体排出体外,不会引起Ba2+中毒,所以常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故正确;

C、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污染,故正确;

D、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也就减少了使用碳墨,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正确;

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低碳生活,难度不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所耗用能量减少,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即可就符合“低碳生活”方式.

A.硫酸钠B.碳酸钠C.盐酸D.氯化钠

【分析】根据题意,简易酸碱灭火器中碳酸钠溶液与一种常见的酸反应;

结合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简易酸碱灭火器中碳酸钠溶液与一种常见的酸反应;

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残留液显酸性.

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存在,说明此沉淀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沉淀,由于反应物是一种酸,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酸有剩余,则原酸溶液为硫酸,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硫酸钠、硫酸.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氯化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A、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进行解答;

B、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进行解答;

D、根据反应前固体是碳酸钙,反应后的固体是氧化钙进行分析.

A、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5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是20g,所以

Ca﹣﹣﹣﹣CaCl2,

40111

20g55.5g

生成的氯化钙也始终是55.5g,消耗盐酸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根据CaCO3

CaO+CO2↑,可以计算,生成22g二氧化碳,故B正确;

C、根据CaCO3

CaO+CO2↑,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故C正确;

D、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所以生成的氯化钙也始终是55.5g,故D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为中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多加训练.

C.与足量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