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6047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日翻译及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的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

重阳佳节秋高气爽,在这登高饮菊花酒传统节日中,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想起了自己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情景,写下这首诗来感慨自己怀才不遇之余,也表达了他怡情自然的旷达的襟怀。

  诗文赏析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

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

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

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

“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地远松石古”四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赏秋时的见闻和感受。

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松柏葱茏,怪石嶙峋,阵阵微风吹来,响起松涛清越高雅的音韵,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佳节美景令诗人陶醉,禁不住举杯照欢颜,杯中映出自身的笑容。

“还自倾”三字表现了诗人悠然自乐,兴趣盎然的神态。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尾句由写景转为抒情。

诗人独自一人饮酒赏秋,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不胜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无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狂放高歌中充满了思念故交之情。

  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九日翻译及赏析2

  九日怀封元寂

  作者:

唐·

王勃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九日怀封元寂》注释

  ①霜威:

谓寒霜肃杀之气。

  ②九秋:

秋季九十天。

  ③龙山:

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东晋桓温九日登高,游此山宾僚毕集。

  《九日怀封元寂》作者介绍

  王勃,(650~675)唐代诗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阁序》。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

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勃的诗全集栏目。

()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

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6篇残缺之文。

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

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

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九日翻译及赏析3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

  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驱:

驱使。

  急雨:

骤雨。

  云:

这里指乌云。

  殷(yīn):

震动。

  池:

池塘。

  夏日突发雷阵雨之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诗人抓住了夏天雷阵雨的特点,并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创作出了《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

  《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

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

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

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前两句已把大雨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雨的气势。

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猛。

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

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

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

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和雨止的景象。

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

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

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

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

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九日翻译及赏析4

  蜀中九日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

字子安。

父亲王福峙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翻译: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赏析:

  《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诗,本诗描写了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

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要点:

“抒发佳节思想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

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九日翻译及赏析5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为异客②,

  每逢佳节倍③思亲。

  遥知④兄弟登高⑤处,

  遍插茱萸⑥少一人。

  ——唐·

王维

  注释

  ①九月九日:

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忆:

想念。

山东:

指华山以东一带。

写这首诗时王维客居在长安,他的家在华山以东的山西永济。

  ②异客:

在外地生活的人。

  ③倍:

加倍,更加。

  ④遥知:

遥远地料想到。

  ⑤登高: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⑥茱萸(zhūyú

):

一种有浓香的植物,即草决明。

古代风俗,重阳节时在身上佩戴这种草,可以驱邪避恶。

  解读翻译

  独自一人在外地生活,

  每到欢庆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

  大家都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17岁时写的,表达了他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写出自己举目无亲、孤独寂寞的感受。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了节日这种思念就更加深沉。

“倍”字写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重。

诗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个人。

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最高潮,诗人想象着亲人们欢聚重阳节时,一定会想起他这个游子,实际是写他一直在思念家乡,一直在想象着家里的情况。

全诗语言朴实,非常感人。

九日翻译及赏析6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作者:

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

(1),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

(2)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3),九夷八蛮(4)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5)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6)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7)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8)、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9),其所辅理承化(10)之功又尽章章(11)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

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

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

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12)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13)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

维其(14)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

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

四海岂尽无虞?

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

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

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

风俗岂尽敦厚?

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

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

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15)哉?

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

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16)而进(17)之,察其所以而去就(18)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19),四十馀日矣。

书再(20)上,而志不得通(21)。

足三及门,而阍人(22)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23)。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24)之(25)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26)上,足数(shuò

)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27)少(28)垂(29)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注释】

  

(1)哺:

指口中所含的食物

  

(2)欺负:

欺诈违背。

古今异义。

  (3)虞:

担忧

  (4)九夷八蛮:

九、八为虚数。

指蛮荒的各个部落

  (5)宾:

服从,归顺

  (6)具:

制度

  (7)沾被:

沾湿,滋润

  (8)休征嘉瑞:

休征、嘉瑞都是指吉兆

  (9)叔父之亲:

指周公与成王的至亲关系

  (10)辅理承化:

辅佐、治理、承继、教化

  (11)章章:

显著的样子

  (12)设使:

设、使都是“假设”的意思

  (13)特:

只是

  (14)维其:

正因为,现在通常写做“唯其”

  (15)出其下:

比他们差

  (16)引:

牵引,引见

  (17)进:

使……进

  (18)去就:

或去或就。

去,使……离开,指不任用;

就,就近,指任用

  (19)待命:

等待回音

  (20)再:

两次

  (21)通:

通达

  (22)阍(音昏)人:

守门人

  (23)质:

通“贽”,礼物,信物

  (24)去:

离开(周)

  (25)之:

往……去

  (26)亟:

多次,屡次。

此处读音为qì

  (27)惟:

希望

  (28)少:

稍微

  (29)垂: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爱。

~怜。

~询。

  翻译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谨地再拜进言给相公阁下:

韩愈听说周公作宰辅时,他是多么急于接见贤才啊,正当吃一顿饭,却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出来迎宾;

正当洗一次头发,即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这时候,天下的贤才都已经提拔重用了,邪恶凶顽、图谋不轨、谄媚逢迎、虚伪欺诈的一流坏人,都已经清除;

整个天下都已经无须担心;

处在极边远地方的许多蛮夷部族,都已经归顺进贡;

天时的灾害变化,昆虫草木的反常现象,都已经销声匿迹;

国家的礼乐、刑政这些教化的制度都已建立;

社会的风俗都已淳厚朴实;

动物、植物,凡属风雨霜露所浸润滋养的一切,都已各得其所;

麟、凤、龟、龙之类的美好吉祥的迹象,都已经一一出现。

而周公凭着圣人的才能,借助于成王叔父这样至亲的关系,他所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又都这样显著,那些请求进见的人,难道再有比周公更贤能的吗?

不只不会比周公贤能而已,难道再有比当时的百官更贤能的吗?

哪里还能有什么计策、议论能够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呢?

可是周公访求他们是这样的急切,只担心自己的耳朵有什么听不见、眼睛有什么看不到之处,自己的思索考虑有什么不周全之处,以致辜负成王托政给周公的深意,得不到天下人心。

象周公这样的用心,假使那时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没有那样显著,又不是圣人的大才,又没有叔父的至亲关系,那么周公将没有时间去吃饭和洗头了,难道只是止于辛勤地“吐哺握发”吗?

正因为他的用心能够这样,所以到现在,人们还念念不忘地歌颂成王的大德,称赞周公的功绩。

  现在阁下作为宰相,身份与周公也相近了。

天下的贤才,难道都已经提拔重用了?

邪恶凶顽、图谋不轨、谄媚逢迎、虚伪欺诈的`一流坏人,难道都已经清除?

整个天下都已经无须担心?

处在极边远地方的蛮夷部族,难道都已经归顺进贡?

国家的礼乐、刑政这些教化的制度难道都已建立?

动物、植物,凡属风雨霜露所浸润滋养的一切,难道都已经各得其所了?

麟、凤、龟、龙之类的美好吉祥的迹象,难道都已经一一出现?

那些请求进见的人,虽则不能够期待他有您那样的大德,至于同您手下那些官吏相比,难道全都不如吗?

他们所提所说的意见,难道全都对政事毫无补益吗?

现在您却使不能象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也总应该引进、接见他们,考察他们究竟如何而决定用谁不用谁,不应该默不作声地了事啊!

  韩愈等候回音已四十多天了。

上了两次书而心愿不能够表达,三次登门,却被守门人拦住。

只因为我糊涂愚顽,不知道逃隐山林,所以又有上述关于周公的一番议论。

希望阁下明察!

古代的读书人,只要有三个月不作官任职,相互之间就要慰问,所以他们只要走出本国疆界,车子上就一定载着准备随时进见用的礼品。

然而他们为什么又不肯轻易自己主动要求作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周不被任用,就可以离开到鲁国去;

在鲁不被任用,就离开到齐国去;

在齐国不被任用,就离开到宋国去,到郑国去,到秦国去,到楚国去。

现在天下只有一个君主,四海之内统一为一个国家,舍弃这里,那就是夷狄了,就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了。

所以读书人中间那些想实行自己主张的人,不被朝廷用,就只有入山林当隐士了。

隐居山林,只是读书人中那些独善其身、自己顾自己而不忧虑天下的才能安居,如果他有忧天下的心思,就不能了。

因此韩愈每次自求进见而不知羞愧,频频上书、多次上门而不知道止步啊。

岂只如此而已,心里经常惶恐不安,唯恐不能够出在您这样的大贤人门下,也望您稍加体察。

冒犯了您的威严,内心惶恐不已。

韩愈再拜。

  【赏析】

  这是韩愈上宰相书的第三封。

这封信与第二封信(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自诉困穷、苦求哀怜有了很大的不同。

信中把对待他的上书的态度,提到是否重视人才的高度。

信的第一段,连用一系列长短错落的句式排比成文,极力夸张周公的治绩,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周公“吐哺握发”的难能可贵,肯定了求贤若渴的正面典范。

  第二段只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稍加变化,用基本相同的词语,构成了一连串的反问句式,使今之宰相与古之周公,两种用心,处处形成尖锐的对照,有力地提示了宰相的错误态度,也反映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

信的后一部分从当时的情况与古代的情况、自己的行为与隐士的作风两相比较中,说明自己反复上书是为了一片报国忧天下之心所驱使。

  全文将周公对待人才的热忱与当时宰相对待人才的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韩愈对当时不重视人才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慨,也表达了他为“兼济天下”而要求得到任用的迫切心情。

  全文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据理直言,言而无忌,情词激烈。

从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起笔,排比中有变化,整齐中见错落,颇能反映韩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的一贯风格。

【九日翻译及赏析】

1.王之涣《九日送别》翻译赏析

2.九日寄岑参翻译及赏析

3.《九日感赋》翻译及赏析

4.大有·

九日翻译赏析

5.《大有·

九日》翻译及赏析

6.九日今日云景好翻译及赏析

7.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翻译及赏析

8.九日龙山饮的翻译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