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6044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评估报告正文文档格式.docx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国家产业战略向西部的倾斜,致力于将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

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随着各项外部条件的变化正逐渐向内陆转移,为内陆地区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008年3月28日,四川省委、市政府下发《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突破,推进发展跨越,使四川站上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大舞台。

作为四川发展引领者的成都市,于2010年初正式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的正式确立,对万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万春正进入一个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进入一个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2009年,万春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2.30亿元,增速达17.3%。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达3.31亿元,增速达19.9%;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53亿元,增速达21.3%。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招商引资的顺利开展,万春镇现有规划用地日趋饱和。

基于上述背景,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万春镇原有的总体规划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要求,万春镇人民政府申请对原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为此温江区规划局特委托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万春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就修改强制性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专题论证。

2.评估依据

⏹《城乡规划法》(2008年)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2009年)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2010年)

⏹《四川省城市和县域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2010年)

⏹《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3.现状概况

3.1万春镇概况

万春镇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跨东经103°

41′~103°

55′北纬30°

36′~30°

52′,全镇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

万春镇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平均坡降3‰,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

万春镇东与永宁镇、公平镇相连,南接温江城区,西与和胜镇为邻,公路四通八达:

成温邛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即将建设的第二绕城高速位于镇域北面,温郫公路,温万踏公路,万明公路纵横全境。

万春镇位于温江区中心城区北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核心区,人口5.2万人,辖12个行政村,8个社区。

3.2城市现状建设概况

2005年以前万春镇的建设模式为典型“摊大饼”式扩张型,即以道路为生长轴,道路两旁用地填充式开发,开发完毕后,再通过道路外延进行新一轮的开发。

在空间布局上,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不同类型用地混杂,其中居住与工业用地混杂尤其明显。

2005年万春镇制定了第一轮总体规划,随后于2007年进行了第一次总规的修订,随着2007年总体规划审批通过,在07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万春镇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依据规划,万春镇的发展模式,围绕着国色天香周边在展开,一系列诸如香颐丽都、东方幸运城、万春园、花乡民居、大庆蜀苑等一批大型地产项目的实施,主题游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渐拉开了城市南北向展开发展的带状布局骨架。

到2010

万春镇现状图

年万春镇实际居住人口约为2.2万人,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约10.9km²

4.07版总体规划概况

4.1万春镇总体规划(2007-2020)

原总体规划编制于2007年,于2007年通过成都市规划委员会审查,2007年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4.1.1战略定位

国际园艺之都、国内知名花木之乡、成都市郊的度假休闲基地、温北生态区的发展核心。

“宜游、宜商、宜居”的生态型城镇副中心。

4.1.2发展规模及规划范围

规划万春镇到2010年人口规模为1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76.85%;

2020年人口规模为16.6万人,城市化水平到81.81%(不含高校学生1.2万人)。

规划范围包括南岳庙建成区,红星、七里、卫星、五里、长石、协华等村镇建设用地,规划控制范围10.8平方公里。

4.1.3布局结构与形态

呈现“一心三带”的格局:

“一心”即城镇区。

“三带”指花木特色带、生态休闲度假带以及生态滨水景观带。

将三带横向切出,即是一个弹性增长模块,未来万春的发展由若干个模块由南至北生长而成。

万春镇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图(2007-2020)

结合现状条件及区域发展要求,镇区突出双轴线发展定位,构建“一心、三片、多区”的空间布局体系,逐步形成东西向展开的带状布局形态。

万春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图(2007-2020)

2020年规划用地汇总表

序号

代码

用地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hm2)

占总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m2/人)

1

R

二类居住用地

392.91

36.27

29.10

其中

R21

二类住宅用地

312.87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7.31

R24

绿地

12.73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26.27

11.66

9.35

C1

行政办公用地

2.79

C2

商业金融用地

82.21

C3

文化娱乐用地

5.60

C5

医疗卫生用地

1.26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33.24

C7

文物古迹用地

1.17

3

S

道路广场用地

130.79

12.08

9.69

S1

道路用地

106.65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24.14

4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78

0.26

0.21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1.82

1.09

0.88

T21

高速公路用地

9.52

T23

长途客运站用地

2.30

6

D

特殊用地

5.96

0.55

0.44

7

G

绿地

385.00

35.55

28.52

G1

公共绿地

263.38

G2

防护绿地

22.26

园林生产绿地

99.36

8

E

水域

27.60

2.55

2.04

合计

规划总用地

1083.13

100

注:

2020年规划居住人口约13.5万人

5.原规划实施评估

5.1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原总体规划较好的落实了城市走廊式发展的空间格局,明确了城市的发展战略,有效的引导了城市结构的形成及近期的发展建设。

原总体规划充分与温江区总体规划进行衔接,确定了万春的城市定位和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对城市拓展及周边组团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适应了当时城市的发展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较好地引导了城市结构的形成和产业布局。

城市用地沿南北向干道轴向发展,初步形成“一心、三带”的空间布局体系结构。

但与原规划提出的北进、东联、西控,向北逐次推进的发展格局有所偏差,目前显现用地局促的问题,向南已无拓展空间,向北进一步拓展将导致万春镇与西面和胜镇连片发展等问题,不利于形成组团化布局的城镇形态。

因此,城市发展需要对城市用地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调整。

5.2原规划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

对比原总体规划提出的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截止2009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万春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均远超过原发展目标,同时城镇化水平也与发展目标接近。

5.3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情况

5.3.1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情况概述

基于原总体规划,万春镇编制了覆盖原总体规划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原总体规划予以了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

温江区万春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图

用地类别

面积(hm2)

比例(%)

人均面积(m2/人)

二类居住用地(R2)

418.37

38.36

30.99

二类住宅用地(R21)

338.78

80.98

25.09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

40.71

9.73

3.02

道路用地(R23)

24.51

5.86

1.82

绿地(R24))

14.37

3.43

1.06

公共设施用地(C)

136.05

12.47

行政办公用地(C1)

0.48

 

商业金融业用地(C2)

89.24

文化娱乐用地(C3)

8.29

医疗卫生用地(C5)

1.45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

35.42

文物古迹用地(C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4.13

0.38

供应设施用地(U1)

交通设施用地(U2)

2.56

邮电设施用地(U3)

0.20

其他市政设施用地(U9)

0.31

道路广场用地(S)

110.01

10.09

道路用地(S1)

89.82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

20.19

军事用地(D3)

5.93

0.54

公路用地(T2)

14.40

1.32

绿地(G)

338.23

31.01

其中

公共绿地(G1)

257.54

生产防护绿地(G2)

80.69

小计

规划建设用地

1027.12

水域(E1)

28.34

2.60

9

生态绿地(GE)

35.23

3.23

合计

规划区总用地

1090.69

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平衡表

规划居住人口约为13.5万人。

5.4各项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

5.4.1范围

原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建设均未突破原规划区范围。

5.4.2建设用地规模

原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总面积10.9km²

,未突破原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

5.4.3公共服务设施

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实施建设,形成国色天乡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其余周边地区结合规划居住区中心,逐步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5.4.4绿地系统

在原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下,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建设逐步展开,江安河两侧的绿地得到有效控制。

但同时基于拆迁困难、水渠供水不足难以支撑大水面等造成的部分原总体规划绿地难以实施。

5.4.5道路系统

在原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下,万春道路系统建设日趋完善。

道路的建设情况基本按照原规划在执行。

5.4.6基础设施

(1)给水

规划区新建道路大部分已按原总体规划敷设给水管道,现状给水管网基本能满足供水需求,水源来自水六厂。

(2)排水

区内新建道路均已敷设排水管道,部分片区已实现了雨污分流。

(3)电力

镇域内高压线在城市建成区部分采用电缆下地敷设方式,其余大部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电力基本能满足现状供电需求。

(4)通信

镇区没有新建邮政支局,现状邮政需求均采用邮政所形式解决。

镇内通信情况建设良好,C网已有一定规模,基本能满足区内通信需求。

(5)环卫

区内没有新建环卫压缩垃圾转运站。

(6)燃气

规划区新建道路基本上按原规划敷设了中压燃气管道。

燃气气源通过镇区外配气站提供,现状能满足用户供气需求。

5.5原规划实施评估小结

上轮总规对近年来城市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主要道路骨架、对外交通、主要功能片区、主要建设项目基本按规划实施,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方面的变化与不适应。

原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如下:

(1)城市用地局促,发展方向和城市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2)部分现有工业不符合万春镇发展需求,需全部将工业厂房外迁。

(3)产业用地与城市发展需求之间脱节,土地供应难以支撑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随着整镇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道路的调整,区域道路交通有待进一步优化。

(5)在实施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部分调整和优化了原总体规划的内容。

6.拟调整内容

6.1拟调整内容概述

综合以上对原规划的实施评估,万春镇原有的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要求,拟调整以下主要内容:

1、修订城镇性质、功能、发展目标。

2、调整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

3、调整产业、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4、优化城镇内部道路交通规划。

5、调整城镇景观,突出田园城镇风貌。

6、调整镇域体系规划中的产业用地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6.2拟调整内容

(1)城市发展对服务性用地需求的增加,结合前述分析,并综合考虑重大产业项目的选址布局,规划在江安河两侧新增2000亩的旅游度假用地。

(2)考虑游乐用地增加后对居住及配套设施的需求增长,并有利于形成宜业宜居、交通便捷的区域。

(3)为满足游乐用地规模增加后,产业人口对城市居住及配套设施的需求,规划将在镇区增加相应居住配套用地,并相应调整该区域原规划路网结构,保持与江安河两侧新增用地的交通联系。

(4)考虑万春国色天乡的发展势头,和未来城镇发展对游乐用地的较大需求,规划由鱼凫路向西拓展。

7.专题论证

7.1城市发展用地规模分析

7.1.1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测

(1)现状地区生产总值分析

2009年万春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2.30亿元,其中万春镇2007年至2009年间年均增长16.3%。

(2)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测

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国内的产业转移趋势预计2020年万春镇地区生产总值为30亿元。

7.1.22020年总建设用地需求规模预测

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温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结合现状规模和国土部门相关发展规模增量数据,确定本次规划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90m2,则规划2020年14万人共需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2.60km2。

7.2绿地系统调整分析

7.2.1相关要求

(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人均绿地面积不小于9.0m2,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7.0m2。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在8—15%。

(2)《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修订)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规划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8m2。

(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规划建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12m2。

(4)《“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

⏹建设集约化

重点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三个方面的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城镇、产业、农村的集约化建设。

⏹空间人性化

主要体现在空间尺度人性化、功能人性化与设施人性化。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城镇空间,形成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

⏹环境田园化

按“服务半径500米、每处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原则建设城市公共绿地。

7.2.2原总体规划绿地指标分析

根据《温江区万春镇总体规划》(2007-2020),万春镇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用地为10.83km2,规划总人口13.5万人。

绿地面积385ha,其中公共绿地263.38公顷,人均绿地面积28.52m2。

绿地面积占总建设用地比例为38.55%。

参照上述相关要求,原总体规划中绿地占建设用地比例超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8—15%的比例要求;

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大大超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修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的相关要求。

同时,原总体规划中较大的绿地指标和大量较大尺度的绿地不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中建设集约化、空间人性化和环境田园化等要求。

7.2.3原总体规划绿地实施情况分析

在原总体规划指导下,万春镇绿地建设逐步开展,江安河两侧的绿地得到有效控制。

但同时由于老城拆迁困难、水渠供水不足难以支撑大水面等,原总体规划中部分绿地难以实施。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也针对该问题相应调整优化了绿地系统,适当减少了绿地面积。

7.2.4本次绿地系统调整原则

⏹总量增加

即随着万春镇总体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增加,绿地总量相应增加。

⏹比例达标

即绿地指标必须满足相关规划要求。

⏹布局优化

即优化绿地系统结构,使其与河流水系自然融合,同时创造尺度宜人的绿化空间。

7.2.5本次绿地指标控制

综合上诉分析,规划至2020年共需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2.60km2。

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在8—15%,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不小于12m2。

7.3城市用地拓展方向分析

7.3.1城市总体布局形态控制原则

依据《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导则》,城镇布局组团化,应避免在成青路快速通道连片发展。

7.3.2用地拓展方向分析

(1)向北拓展

城市用地向北拓展易导致镇区与西侧和胜镇连区发展,不利于形成组团化布局的城镇形态。

(2)向东拓展

向东拓展用地与原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结合紧密,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

(3)向南拓展

镇区已与温江区城区紧连,已无拓展空间。

(4)向西拓展

城市用地向西跨过成青路快速通道发展,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小结:

万春镇区形成组团化发展态势,引导其在原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向东拓展,同时跨过成青路快速度通道适度向东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