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谈学习英语Word文档格式.docx
《林语堂谈学习英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语堂谈学习英语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只谈英语不谈政治,不涉及个人生活;
三、提倡“惺惺相惜”,拒绝“文人相轻”。
按出生年月的顺序,第一位隆重出场的是:
一代怪杰辜鸿铭,辜老先生!
!
辜老先生学贯中西,精通英、德、法、拉丁、希腊、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
其中,英语造诣登峰造极,令人仰止,被孙中山和林语堂誉为中国第一。
辜老先生一生主要用英文向西方介绍儒家思想。
1913年,因为其英文著作在西方的深远影响,辜老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不过,那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给了印度“诗圣”泰戈尔。
林语堂曾称道辜老先生的英语水平:
“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选词、用字,皆属上乘。
”
主持人:
“辜老先生,您好,谢谢您参加我们的华山论剑。
您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我们想向您请教一下,怎样才能把英文学好?
辜鸿铭:
“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
“我们知道您的西学素养得益于您小时候背过的《浮士德》、《莎士比亚》等名著。
可是,英语的变化很快,现代英语和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已经很不相同了,我们应该背什么名著呢?
“《圣经》。
国际圣经协会1996出的新国际版(NewInternationalVersion,NIV)是现代英语的杰作之一,语言简洁优美,值得反复背诵。
而且,《圣经》是开启西方文化之门的钥匙,不了解《圣经》就无法登堂入室,只能在门外徘徊。
“一位德国学者称赞您‘通晓《圣经》就像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您在《圣经》上真的下了不少功夫。
能再给我们说说背《圣经》的好处吗?
“学英文最好像英国人教孩子一样的学,他们从小都学会背诵儿歌,稍大一点就教背诗背圣经,像中国人教孩子背四书五经一样。
另外,犹太人之所以聪明,与他们从小背《圣经》旧约有很大关系。
“小时候背《圣经》确实好。
可是,像我们这年纪一大把的人还能把英文《圣经》背下来吗?
“年纪大了,记忆力变差了,那都是借口。
我二十五岁回国之后才开始学习中国文化,背诵儒家经典,后来也都背下来了。
“您记忆力好,我们不能跟您比。
“不错,人的记忆力确实有优劣之分,但是认为记忆力不能增加是错误的。
人心愈用而愈灵!
不论年纪大小,只要用心去背诵,就会有收获,就能提高记忆力。
实际上,老年人更要刻意去背诵,那样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您说‘用心去背诵’,是指要理解吗?
“能理解当然好,不过,要理解一部经典谈何容易。
我所说的‘用心去背诵’,是指一边背诵,一边用心去体会和揣摩,久而久之,自当有所领悟;
而在这个用心的过程中,你自然也就把要背的内容背得烂熟于胸了。
“所以,您认为理解和记忆是可以分步进行的。
即使理解不了,也可以先背下来再说。
可是,现代教育强调理解,反对死记硬背。
您怎么看?
“理工科要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
文科要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死记硬背是不可少的。
现代教育注重自然科学,所以强调理解。
但是,不管是学母语还是学外语,想要学好语言,还得像古人背四书五经那样,下工夫背几部经典。
“您留学的时候除了拿到文学硕士,还学过土木工程,拿了工科文凭,可谓文理兼通。
您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们很多人一直在用学理工科的方法学英语,难怪效率那么低呢!
“如果我来教中学英语,那就很简单:
背《圣经》,背得过的及格,背不过的不及格。
什么哑巴英语,什么高分低能,全都解决了。
“您觉得现在的教材有什么问题吗?
“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
“如果真的能阅报修函,那也不错了。
真遗憾,我上中学时没遇上您这么位老师。
“现在知道了也不晚。
下工夫背,就会有收获。
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学习得快,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
我在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时不知暗自哭了多少次。
开始背得快,内容多了,我也吃不消,但是我要自己坚持,再坚持,一定要一路背诵下去,终于学有所成。
掌声……
“辜老先生,谢谢您的指点。
下面,我们要请出一位您的崇拜者,林语堂先生!
林语堂先生在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林语堂先生曾主编《论语》半月刊,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后来,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了一系列佳作。
其中长篇小说“MomentinPeking”,(中译《京华烟云》),轰动了欧美文坛,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林语堂(鞠躬):
“辜老先生好!
学生给您问安了。
“好。
小林同学最近又写什么小说啦?
林语堂:
“涂鸦之作,不值一提。
“林先生,您好,谢谢您前来‘论剑’。
“我听说不用和辜老前辈过招,还可以向他老人家请教,那我当然得来啦。
“林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英文学习方法吧。
“好,那我就班门弄斧了,还请辜老先生不吝赐教。
我觉得学英文的要诀在于:
一、学英文时须学全句,勿专念单字。
学时须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
二、学时不可以识字为足。
识之必然兼用之。
凡遇新字,必至少学得该字之一种正确用法。
以后见有多种用法,便多记住。
三、识字不可强记。
得其句中用法,自然容易记得。
四、读英文时须耳目口手并到。
耳闻、目见、口讲、手抄,缺一不可。
四者备,字句自然记得。
五、“四到”中以口到为主要。
英语便是英国话,如果不肯开口,如何学得说话?
六、口讲必须重叠练习,凡习一字一句必须反复习诵十数次至数十次,到口音纯熟为止。
学外国语与学古文同一道理,须以背诵为入门捷径。
每谋取一二句背诵之。
日久必有大进。
七、口讲练习有二忌。
(一)忌怕羞。
学者在课堂上怕羞,则他处更无练习机会。
(二)忌想分数。
一想到分数,便怕说错,怕说错,便开口不得。
最后的胜利者,还是不怕羞、不怕错、充分练习的学生。
若得教员随时指正,自然可由多错而少错,由少错而纯正,由纯正而流利,甚至由流利而精通。
此是先苦后甘之法。
八、读节要精。
读音拼写,皆须注意。
马马虎虎,糊涂了事,不但英文学不好,任何学问也学不好。
“谢谢林先生,谢谢您的分享。
辜老先生,您看呢?
“小林同学,你的方法不错。
但是,你为什么不强调背全文,而只是强调背句子呢?
“辜老先生,我很惭愧。
我这个人吧,闲散惯了。
我可以反复习诵我喜欢的段落和句子。
但是,要强迫自己去背诵全文,对我来说,就太难了。
“你为什么不强调以名家著作为学习材料呢?
须知‘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
“辜老先生说得对。
不过,现在学习英语的人有政府官员、家长、教师、在职青年、家庭主妇、莘莘学子。
他们之中许多人只是想学些实用的英语,不想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所以,我也就没强调要学习名家著作,而是让他们自选实用的教材。
“唉,小林同学,让我怎么说你呢。
你呀,就是一小资,自我中心,慵散闲适。
不过,作为一个小资,英文能学到你这种程度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辜老先生,您批评的对。
我也想改,只是本性难移啊。
好在‘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就像一个浪子,流连沉醉于众多美人佳丽之间,经年累月,略有小成。
像您那样博大精深的学问,我是敬畏有加啊。
“小林同学,把美文佳句比作美人佳丽,倒也是中国文人雅士的一个传统。
不过,我们中国读书人还有一个传统,一个更大的传统,那就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读书的目的。
你还是好好再读一读《大学》和《中庸》吧!
“是,是。
谢谢辜老先生指教,回去我就读。
“话说回来,小林同学能找到学习的乐趣,那对于学好英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乐在其中,方能有所成就。
“辜老先生,您背英文长篇名著想必也是乐在其中吧?
“那当然啦。
名著引人入胜,简洁流畅,背起来琅琅上口。
刚开始的时候,背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背多了,会觉得吃不消。
但是,只要坚持住,就会渐入佳境。
到后面越背越轻松。
而且,等你背下来一大段之后,再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名著如同香茗,好似美酒,个中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所以,背名著其乐无穷,且受用终生啦!
“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回去先把《大学》和《中庸》背下来。
“非常感谢两位大师给我们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
下面我们要请出来的是一位明日大师,Jacky黄。
Jacky是学计算机的,工作两年后辞职,孤身来到北京,打算用一年时间考上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同声传译专业。
为了准备考试,他把新概念3和4、新东方英语现代文背诵篇章、张培基散文50篇、实用口译教程等7本书背诵了10遍左右。
另外,Jacky还背了100多篇VOA与BBC新闻,和100多篇《经济学家》上的文章。
他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背诵一遍GRE词汇(是背诵,不是看)。
为了练听力,Jacky坚持听写新闻,并且渐渐地把播放速度提高到正常速度的两倍。
Jacky做了大量的视译练习和同传练习。
他渐渐发现同传联合国和白宫会议太简单,于是开始同传新闻。
到后来,Jacky干脆用1.7倍的速度同传VOA新闻。
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Jacky考上了欧盟口译司在中国开设的国际会议译员班。
Jacky:
“辜老先生、林先生,你们两位都是我相当佩服的英文大师。
今天我纯粹是来请教的。
“Jacky,不要过于谦虚嘛。
你干的那个同声传译,我们俩也未必干得来。
是吧,小林同学?
“是啊,辜老先生。
交替传译我干过,累人。
同声传译,那就更累了。
像我这样闲散惯了的人,在家里慢慢地写写小说,翻翻文章还可以。
同声传译,我肯定是干不了的。
“我做过交替传译,不算难。
不过,这同声传译须要一心二用。
一上来就要做‘分脑训练’,学会边听边说,相当于‘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到后来就得边听边翻,等于‘左右互搏’。
“要是早知道这个,我们就把‘老顽童’周伯通请来,让他给我们讲讲‘左右互搏’”。
“周伯通不在没关系,你们‘华山论剑’组委会书记处书记金庸小同学在吧?
“金庸老师,麻烦您上来一下吧。
金庸:
“辜老先生好,林先生好。
其实这左右互搏之技,关键诀窍全在‘分心二用’四字。
据我观察,只有像周伯通、郭靖和小龙女那样淳厚质朴、心无渣滓的人,才能练成左右互搏之术;
而像黄老邪、黄蓉和杨过那样聪明绝顶、心思繁复的人,一件事没想完,第二件事又涌上心头,则是万万学不会左右互搏的。
“谢谢金庸老师。
掌声,送金庸老师。
“我这个人呀,像黄老邪,是练不成同传的。
“两位大师过谦了。
同传只是一种技能,关键还是要靠中英文的功底和知识面的广博。
以两位大师的中英文造诣和渊博学识,只要花上三五个月,苦练同传技巧,肯定没问题。
“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林啦,人家Jacky就比你勤奋。
“是啊。
后生可畏啊。
我倒是很想问问Jacky,你怎么能背那么多文章呢?
“首先是执著、热爱和激情,同传是我的梦想,我什么都可以付出。
其次,我有着很多人没有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坚定的毅力。
最后,我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什么方法?
说来听听。
“简单来说,就是:
第一步,不看原文,先听写,可以听若干遍,力求把每个单词,每个标点都写下来。
实在听不懂,或拼不出来的,就先用记号标出来;
第二步,读原文,改错,查字典,把不懂的地方弄懂;
第三步,把修改好的英文文稿笔译成中文,译完之后可以对照一下参考译文,看看别人是怎么翻译的;
第四步,再把中文文稿笔译成英文;
(我发现,当我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我已经记住了绝大部分,与其说是翻译,倒更像是看着中文提示默写原文。
所以,只要把我的英文译稿与原文对照,稍加修改,就与原文一模一样,而我也就把这篇文章背下来了。
)
第五步,我一般会交替视译几遍;
最后,我还会用两倍速再把原文听几遍。
我用这个方法培训过一些人。
我发现,用这个方法,很多人都可以在30分钟之内背熟一篇两百多字的短文。
“妙哉,妙哉。
Jacky的方法揉合了听、辨、思、猜、写、读、学、究、译、鉴、默、诵、飘。
这样学中有习,习中有学,学而思之,思而忆之,全神贯注,事半功倍。
“辜老先生,您说的这个‘飘’字,是什么意思?
“日本有一个右脑开发专家,叫七田真。
他认为,学英语应该用右脑,而不是左脑。
因为,右脑可以大量地、长期地记忆语言信息;
左脑主管逻辑、分析和推理,但左脑只能少量地、暂时地记忆当前需要处理的信息。
七田真还认为,当一个人用两倍速或四倍速来听的时候,信息可以‘飘’进右脑,变成长期记忆。
“喔,原来如此。
多谢多谢!
“听起来,右脑就像是硬盘,而左脑则像CPU加内存。
内存的记忆容量小,而且关机就会清空所有信息;
硬盘容量大,而且可以长期储存。
这样看来,学英语确实应该用右脑。
除了用两倍速或四倍速听英语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启动右脑学习呢?
“七田真认为,冥想、呼吸、想象和听古典音乐有助于进入右脑意识状态,而反复大声地朗读和背诵则是右脑学习的主要方式。
另外,坚持大声朗读和背诵还有可能打通‘超记忆回路’,也就是说,有可能练出‘过目成诵’的本事。
“辜老先生,毫无疑问,您是有‘过目成诵’的本事。
您觉得七田真说的有道理吗?
“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我背完《浮士德》、莎士比亚和《法国革命》之后,不知不觉间就能‘过目成诵’了。
而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学者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究其原因,我认为,与古代私塾强调大声朗读和背诵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呢?
“中国私塾教授法,以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尤须背诵如流水也。
而七田真认为,大声朗读和背诵时所产生的振动音会与大脑深层部分发生共鸣,从而使大脑发生变化;
久而久之,大脑会产生新的突触,并打开最深层的超记忆回路。
“这么说来,我们只要反复大声地朗读和背诵英文就好了。
一旦打通超记忆回路,做到‘过目成诵’,那就万事大吉了。
“反复大声地朗读和背诵英文肯定是极为有效的。
不过,即使做到‘过目成诵’,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据说,有一次王安石不无得意地对苏洵说,‘我那个儿子好像还算聪明,他读书只一遍,便能背诵。
’苏洵漫不经心地来了句,‘谁家的儿子还需要读第二遍?
’记住大量的内容,只是古人做学问的第一步。
记住之后,还必须做大量的考证、思辨、推敲和练习,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辜老先生,达到运用自如之后,又应该怎样学习,才能上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呢?
“Jacky呀,‘先听写,再英译中,然后中译英’,本是钟道隆教授的英语学习逆向法之精髓;
而用两倍速听英语,则是七田真博士的英语右脑学习法之技巧。
你能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并且创造出‘用两倍速听写’的极限学习法,这说明你的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不用我再啰嗦了。
我就给你一点关于学习内容的建议吧。
“过奖过奖,多谢多谢!
“在你做同传、追踪全球时事之余,你要抽时间学习中外宗教、历史、哲学和文学经典。
我相信,十年之后你必然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
……
好了,现在该总结一下大师们的经验,并分享我的个人感悟了。
对某些人来说,这已经不必要了吧,因为,很明显,如果只能用三个字来总结大师们英语学习的经验,那就是,“背—文—章”。
如果用若干个字来总结呢,那就是:
一、找到学习英语的动机,或者说,学习的目的,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辜鸿铭),或者,“迸发人生激情”(Jacky黄);
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渐渐做到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三、最好背英文名家著作;
如果你实在是对长篇巨著望而生畏,想退而求其次的话,那就背精彩短文;
再次呢,就背句子,不过,得大量阅读佳作,从佳作中摘出佳句来背;
四、按“听写、英译中、中译英”的方法来学习,既背了文章,又练了听力,还有助于改善发音。
如果你只有文字材料,没有音频材料,那就找个老外帮你录一份音频材料。
五、反复大声地朗读和背诵,争取打通“超记忆回路”,即使打通不了,也可以在右脑的“语言库”中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六、英语高手们可以渐渐过渡到用两倍速来听写,高手中的高手则可以渐渐过渡到用两倍速来同传英语新闻。
至于我的感悟嘛,与其说是感悟,倒不如说是感受,或者说是体会。
因为,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所谓“悟”,一般都是指比较高明,比较精妙的见解。
否则,就不是感悟,而是“敢误”了。
那么,关于英语学习,我的体会如下:
体会一:
如果不树立正确且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那就不可能学好、练好英语。
很遗憾,关于这一点,我的观察是: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树立正确且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
错误的英语学习动机有很多,比如,过四六级、考研、评职称、可以看懂英文文献,等等。
模糊的英语学习动机也不少,比如,别人学我也学、学了总有点用,等等。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高手们都有一个正确且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比如说,成为双语流利的国际金融专家,或者说,成为优秀的口译员,或者更夸张一点,成为联合国秘书长。
体会二:
如果不培养出学习英语的兴趣,那就很难把英语学习坚持下去了。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而,也就没能培养出学习英语的兴趣。
记了就忘、一看就懂的东西却怎么也听不懂、一看就懂的对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屡学屡败又欲罢不能,对很多人来说,英语是他们“胸口永远的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高手们却能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子曾经曰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习一篇学过背过的文章,真的是给人一种故人重逢的喜悦。
另外,很多东西都可以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比如,成就感、英语的美感、英美小说和影视等等。
体会三:
如果不背文章,也不背句子,那就不能积累出一定的英语实力。
关于这一点,遗憾在继续: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愿意背诵文章和句子,觉得太难、太费时、太死板,他们宁愿把英语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学语法、背单词和做选择题上面。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高手们都认为背诵文章和句子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维教授就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
他说,“我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的‘死记硬背’,这是学语言根本离不开的方法。
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
死记硬背到一定程度,便会‘死’去‘活’来。
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了。
”另外,如果你掌握了背文章的技巧,你就会发现,其实背文章并不难。
大多数人觉背文章很难,首先是因为缺乏自信,对背诵有惧怕和畏难心理;
其次是因为在背诵过程中没有主动地使用“尝试背诵”的技巧。
所谓“尝试背诵”是指在朗读了几遍之后,虽然明知自己背不下来,仍然试着去背。
很显然,在第一次“尝试背诵”时,普通人往往只能背出一部分。
这时,你丝毫不必有挫败感,因为通过这次“尝试”,你知道了哪些地方你没记住。
这样在接下来的朗读中,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记忆。
朗读几遍之后,你又“尝试背诵”,这次你应该能多背出一些内容;
然后,你再有重点地朗读,再“尝试”。
这样几个回合之后,你就能背下来了。
如果不“尝试背诵”,我们很快就会像小和尚一样,进入“有口无心”的状态。
在那种状态之下,我们确实很难把文章背下来,所以,我们往往会半途而废,并误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差。
把文章背下来之后,我们应该把文章带在身上,有空就试着默背,背不出来的时候看一眼身上带的文章,那样记忆效果特别好。
体会四:
如果不按“先听写,再英译中,然后中译英”的方法来背诵,那就不容易保证学习效率。
不用说,遗憾仍然是大大的:
很多人都知道钟教授的“逆向法”,而能够身体力行,或者取其精华、拿来用之的人却不多。
传统的背诵方法是先反复朗读、再“尝试背诵”、然后再反复朗读、再“尝试背诵”,直至流利背诵。
这种传统背诵方法很好很有效。
但是,与“先听写,再英译中,然后中译英”相比,传统背诵方法有两个弱点:
一、背诵者的发音不一定正确,而自己却无从发现错在哪里;
二、背诵的过程中我们容易走神,(特别是当我们不去“尝试背诵”时),所以背得慢,记得差,以至半途而废。
而听写,既练听力,又帮你改善发音,因为,你会很用心地去听标准发音,并会发现你的发音与标准发音之间的区别。
另外,“听写、英译中、中译英”这三步都要求你全神贯注,所以,你不太会走神,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就有保障。
30分钟下来,你就可以背一篇两百多字的文章啦!
你会觉得累,但是会很有成就感!
体会五:
如果不反复大声地朗读和背诵,那就不能巩固学过背过的内容,也不能打通“超记忆回路”。
很明显,遗憾依旧: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愿意朗读,更不愿意背诵;
因此,中国人的阅读还可以,朗读却很差。
试问,在有英文文稿的情况下都读得磕磕巴巴,那没文稿要自己现编词的时候,英文能说得好吗?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高手们很注重朗读和背诵。
比如,“口语雕刻法”创始人邓泽老师认为,“先学会把文字内容读得绝对跟老外一样的流利、好听,才是口语学习的真正开始。
”李阳老师认为,“自由交流的秘诀是背诵小短文。
学习语言的高级目标是:
大段、大段地流利讲英语!
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一个方法:
疯狂背诵小短文。
正如中国古人所说:
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