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彭程作品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彭程作品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彭程作品精选精练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诗的最初的源头在哪里呢?
(6)我们阅读节气时,其实已经是逼近它的边缘了。
这一刻,感受向世界敞开,原野的鲜腥气息注入胸中,灵魄感到了微微的悸动。
拂掠过它的是自由的风,而风来自大地。
因此诗要向大地叩问。
节气无疑包含了最为原始质朴的诗意,它直接源自大地,就像雨水从天空落下,而未经过过滤和雕饰。
它给人看到大自然率真的表情和微妙的灵性。
它是大地上轮番上演的戏剧的一幕幕背景。
(7)春天是萌发,夏天便是生长了……我们一任自己被感受之船载负,沿季节河道顺流而下时,另外一件事情也在悄悄发生。
我们透过节气的舷窗向外张望,结果看见了自己儿时跳跃的身影。
好像童话中读到过的,某人不经意间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于是往昔重现。
儿时的欢悦深藏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阵微风中都有我们的笑声。
诗就是这样同生命结缘。
许多年后我们在日渐阔大的河流边漫步,涛声浩荡中,我们听得见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所以返回常常很有必要。
时光一往无前,但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
那里有生命的根。
每个人都应适时回去,培一捧土,或者浇一罐水。
他会发现,这样他站得更稳。
(8)秋天,大地上的故事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夜间,空气中的水分会凝成露珠,缀在紧贴地皮的草叶上,晶莹清亮。
如果春天是从天上飘降的,那么秋天则是自地表激生的。
这些日子被称作白露。
露珠是大地分泌的泪珠,是对于刚刚过去的那个火热季节的悲悼和祭奠。
秋分的白天和夜晚再次一样短长,但谁都清楚,从此后路标指着完全相反的方向。
从这道后门出去,有一天人们觉出脚下越发寒凉潮湿,发现原来已经走得很远了,周围是被割倒的庄稼和枝叶日渐稀疏的树木。
寒露,有几只蟋蟀颤颤瑟瑟地唱出这个调子。
(9)有人很投入地望着田野,进而很落寞地看自己的心,写下一些让人怅惘的句子。
这样的人被叫作诗人。
诗人的年龄几乎和土地有记载的历史一样长,五千年诗的天空中,布满了他们嘘气凝成的片云。
秋天降临到人的心上,这就是愁了。
在造字的时候,做出这样规定的一定是他们中的一个。
诗人是田野最诚笃的守望者,风向着他吹。
(10)这样的人如今越来越少了。
在物质累积的背后也暗暗激生着贫困。
水泥地面和摩天高楼将天空和土地隔绝,机器的轰鸣和流行音乐使人远离鸟鸣和水声。
人躲进一个个狭窄的笼子里,什么样的风才能吹到他?
没有谁肯去关注最后的雪和第一场雨。
感受之水被闸断了,失去滋润的心日益干涸荒芜。
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
(11)节气,在这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呢?
(12)没有鸟可以单凭一只翼飞。
如果诗是种子,大地是温床,节气便是风和雨水。
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季节神。
读懂了它,一切文字便都索然无味了。
(13)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
(14)海德格尔说过: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有删改)
(1)下列对加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胸间某种板滞的东西
呆板聚结
B.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
广袤辽阔
C.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
弥漫动荡
D.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
回顾回忆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形象地说明节气以其语言的素朴,激发了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的想象,散发出浓郁的诗意。
B.作者认为节气中有强大而深厚的文化传承的力量,还有来自大地的气息,是大自然本真的“表情”和“灵性”。
C.第七段中,作者认为在“日渐阔大的河流”中“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是指生命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意和初心。
D.作者慨叹“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我们的心田亟待滋润,放弃舒适才可以获得诗。
(3)依据文意,“大地的泉眼”应该如何理解?
作品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作者说“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你获得哪些启示?
结合北京市的地域特点或市民生活谈谈怎样做才能“诗意的栖居”。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思路:
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2)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
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3)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和作用的理解。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具体作答时,可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几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
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解答】
(1)B.遥迢:
遥远看不见尽头。
(2)D.“放弃舒适才可以获得诗”错误,获得诗意并非要放弃舒适,而是要走进自然、季节,去关注那些美好的事物。
(3)筛选关键语句“诗要向大地叩问。
节气无疑包含了最为原始质朴的诗意”“如果诗是种子,大地是温床,节气便是风和雨水”可见,作者认为节气就是泉眼,从大地中涌出诗意。
“大地的泉眼”比喻节气,显得生动形象,令人感到好奇,激发阅读兴趣;
同时也暗示了文章主旨:
要亲近自然,遵循节气,感知自然的诗意。
(4)“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说明我们可以随时从大地中感知自然,感受诗意;
启示我们要诗意地生活;
“水泥地面和摩天高楼将天空和土地隔绝,机器的轰鸣和流行音乐使人远离鸟鸣和水声。
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提示我们,我们享受的物质尽管富足,精神上却变得贫瘠。
第二问根据自己的感受作答,可运用典型景物,排比手法来优美地描写诗意生活的状态。
答案:
(1)B。
(2)D。
(3)理解:
节气是大地的泉眼,从中涌现无限诗意。
(诗潜藏于大地深处,节气是它涌现的泉眼)
效果:
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激发阅读兴趣;
暗含全文主旨:
大自然的节气中蕴含无限诗意,要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
(4)启示:
呼吁我们重视节气,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
物质的丰富不能带来精神的富有。
第二问示例:
按照时节去感知自然,春季,关注萌生的新芽和花朵;
夏季,体味赤阳的灼热;
秋天,拾起一片有虫眼的红叶;
冬天,在白茫茫的大地中感受宁静。
【点评】文学类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
(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 程
一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
仿佛是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
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藏匿着自然、历史、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浩大的谱系。
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
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
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
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
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诗人依调填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
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
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八方习俗。
二
爱默生说过:
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
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
只有在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精神性。
诗文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
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被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
于是一切大为不同。
正如郁孤台,本是僻远闭塞的赣州古城墙上的一处亭台,却因为南宋诗人辛弃疾写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词句,而得以广为人知。
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
阳关象征了离别,北邙寓意着死亡。
蓬莱是来世的向往,昆仑是仙界的居所。
金谷园是奢靡的狂欢,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精神文化的蕴积。
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微和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声音中的声音,味道里的味道。
三
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
总有一些地方,最能够与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
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某一类文化的气质,精神的风度。
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
青春时代,梦想的栖息地是江南吴越。
感官的筵席一场场排开,声音和色彩浑然一体: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诗为舟楫,我划入了那一片湖面。
在苇荡、乌桕和桑树之间,波光滟滟,莲叶田田。
时光悄然流逝。
从某一时刻起,浪漫绮丽的少年轻愁遁隐了,内心开始向往北地的雄浑和寥廓,苍凉和悲怆。
“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清代黄仲则这句诗,成为一种新的美学召唤。
向北,向西,一种迥异的境界在面前展开,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
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
四
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中。
今天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人们情感的每一次波动,大自然的每一副表情,都可以从丰富浩瀚的古代诗歌中,获得印证,找见共鸣,听到回声。
一首首诗词,正是一个个的接引者,引领读者步入人生与社会的广阔庭院,在今与昔、恒常与变易的对话中,加深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理解。
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
想象一番,那些被以不同音调吟诵的诗句,岂不正仿佛泉水的汩汩滔滔之声?
泉水不竭地涌流,诗歌也一代代地传诵。
吟唱着山河苍茫,岁月沧桑,生命浩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5日《当地名进入古诗》)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地名被反复引用言说,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
每个阅读者看到“阳关”“北邙”,就会想到地名字面背后“离别”和“死亡”的意味。
B.人生的不同时段,总有一些经由诗句陶冶内化为精神世界一部分的地方,与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发生改变的你,产生同频共振。
C.文章视角独特,以“地名进入古诗”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古诗词的由衷赞美之意,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D.古诗词以历时性的方式,展现了共时性的内容;
融入了诗歌中的地名,具有了更丰富的意涵,彰显着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A [根据“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精神文化的蕴积。
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微和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声音中的声音,味道里的味道”可知,“每个阅读者”错。
]
5.作者说:
“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请综合全文概括古诗词的魅力是如何通过地名展现的。
(6分)
①古诗词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使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生动。
②古诗词对地名的加持,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广为人知。
③古诗词反复引用某一地名,使其变成具有符号功能和丰富意蕴的意象。
④古诗词与读者产生同频共振,让地名由外在客体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6.本文体现了散文的语言美,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1)用词之美。
本文使用了精美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第一部分第三段运用的“漫溢”一词,本意指水过满,向外流。
本词准确、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地名“凉州”入诗后那“无处不在而又无法承载”的荒凉之感和成人的哀愁。
(还可以选取表现力强的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2)修辞之美。
全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与地名有关的诗句,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如作者在写到甘肃武威时,引用诗句“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来表现此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与共鸣。
作者还引用爱默生的名言,为下文提出“诗歌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增强说服力。
(本文最典型的修辞手法是引用。
考生还可以选取其他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对偶等进行赏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3)句式之美。
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如第一部分第二段中的“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语气急促中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还可以选取其他句式,如骈句、对偶句、排比句等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4)风格之美。
本文语言典雅,富于诗情画意。
作者运用的“摩挲”“次第打开”“藏匿”等具有较强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典雅之美。
同时,作者从甘肃武威、到阳关、蓬莱、昆仑,从西汉到当下,洋洋洒洒,穿古越今,古诗佳句,信手拈来,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审美体验,极具诗意美。
目光里的松阳
彭程
在这样的地方,适宜于将眼睛想象成一部摄像机。
目光的收放,仿佛镜头的伸缩,将不同距离的目标一一捕捉摄录:
杨家堂村,一个阶梯式古村落;
酉田村,一个台地式古村落;
黄家大院,一个美轮美奂的古典庄园……
令我的目光牢牢羁留的这些场景和画面,属于同一个地方:
松阳。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吟咏的是松阴溪,松阳的母亲河。
虽然历史久远,但在大多数时间内,它鲜为人知,这首先是因为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相伴生的贫穷落后等,注定了难以有更多目光投向这里,不过这倒也并非全是坏事,所谓祸福相倚云云。
过去漫长的农耕时代,这样的地方容易躲过兵燹战乱。
今天,经济建设大潮裹挟一切地域,但偏僻的地方与通衢大邑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因为硬件条件的不足,往往慢上几个节拍,滞后若干年,这种时间差,从好的方面讲,可以借鉴发达地区在发展中的教训,不走或少走弯路,不用交付巨额的“学费”。
松阳印证了这一点。
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使它具有后发优势,这种优势,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
俗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个外来人,松阳的山水自然,就是一道永远不会撤席的目光的盛宴,只是随着季节和时辰,不断变换着内容,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阳光穿过透明的空气倾斜下来,树叶仿佛被擦拭过,熠熠闪光。
澄澈清亮的溪水,舒缓而辽阔的茶园,桂花树浓郁的香味,夜晚窗外的蛙声,黎明时分的鸟啼,都让我们一行来自不同大都市的旅行者,有一种超出期待、何其奢侈的感觉。
由于水量丰沛,云雾缭绕的景色随时可见,行走山水间,恍惚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画长卷中。
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之间,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
这些村落散布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松阳县各处,依据当地地形的不同,呈现为阶梯式、平谷式、傍水式等各种样貌。
对于眼睛来说,尽管目标姿态各异,却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栝:
目不暇接。
每一个村子都体现了与自然的紧密融合,或以青山为倚靠,或以绿水为襟带,或仰接峰巅,或俯瞰幽谷,山环水绕,林木蓊郁。
从外观看,这里的建筑融合了浙闽徽三地的风格,夯土的泥墙立面,拱形屋顶上的青瓦,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多已漶漫残缺,诉说着岁月沧桑。
这些老屋旧宅及附属的各种建筑所构成的村落,堪称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群完好保存的样本。
而建筑从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为具象化的存在。
无论是一座屋宇,一个院落,还是一口藻井,一扇窗棂,整体和局部,大处和细节,处处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
但它们显然并非独独属于审美的,虽然目光最初感知到的正是这一点。
在美的种种样貌形态背后,它们还有着更为丰厚的蕴含,承载十分广阔的功能。
譬如“耕读传家”,是数千年的农耕社会所尊崇教奉的价值,一代代地被传承着。
这几个字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如果是以对联样式张贴镌刻于楹柱上,就扩展成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每天进出门口时,抬眼所见都是这些字句,耳濡目染中,如何不受到熏陶?
传统文化价值观就是以这样具体可感的方式,渗融进了一代代人的灵魂。
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
目光所及,几乎到处都是所谓标准化、时尚化因而也是高度雷同化的环境和生活。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
相形之下,这里幽静古雅的氛围,舒缓从容的节奏,便愈发显得可贵。
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美好。
而这里的人们,也的确没有辜负上苍的这一种厚意。
抵达松阳县城的第一天,晚饭后,我们一行走到老城区的西屏街上。
这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二层木结构店铺,有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草药店、裁缝铺、棕床店、剃头店、制秤店、拉面店、酥饼店……不下几十家店铺,堪称一个古老集市的完整标本。
这样的老街,在不少城市中,或者被拆除,或者把原来的住户迁走,经过一番修葺变成旅游参观的项目,居住生活的功能却被剥离。
松阳的做法完全不同。
当地乘持一种“活态传承”的理念,不但让老街的原住民安心住下去,也鼓励来此赁房做生意的商人以店为家。
在保持老街的空间风貌及建筑外立面传统风格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化的设施改建,大大提升居住舒适度。
房子住了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气息。
传统生活方式的浓郁气息,也就十分自然地氤氲弥漫开来。
置身这样的地方,不由得会想到那一句广为流传的话: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目光作证:
在松阳大地上,这是一个生动确凿的事实。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节)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三段引用王维的诗句,点出松阳母亲河松阴溪,表现了松阳历史久远,也表现了松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B.文章第四段为过渡段,既承接上文对松阳地理位置劣与优的介绍,同时引起下文对松阳自然、人文优势的描述。
C.文章在最后一段中,引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话,既照应了题目和开头,又升华了主旨。
D.文章采用对比、引用等手法,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充满诗意的松阳的由衷赞美。
8.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5分)
9.松阳魅力的保持,对振兴乡村建设有哪些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7.A(王维的诗并没有表现松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3分)
8.①运用比喻、铺排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松阳多样化的生态美,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句式灵活,整散结合,长短结合,使行文富有变化,有韵律美。
③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具体描写了松阳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松阳山水的惊叹。
(①②每点2分,第③点1分)
9.①要善于借鉴,善于变劣势为优势。
②在发展中要注意保护乡村原有的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拒绝雷同化。
③要发展性保护,保持生命的活力,力争“活态传承”。
(每点2分,只要依据原文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