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5718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罗代黑猪养殖及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企业详

细名称

长沙富饶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代码

企业地址

长沙县双江镇罗代社区

邮政编码

410144

长途区号

0731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项目联系人

金宇

企业规模

中小

企业类型

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农牧

民营企业类型

私营

法人代表

刘奇

开户银行

长沙县农业银行路口分理处

帐号

033801040000475

银行信用等级

A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上年)

产值(现价)

6304

销售收入

利润

86.8

税金

25.6

三、企业财务状况(上年)

资本金合计

1341

资产总额

流动资金

574.58

固定资产

合计

919.2

固定资产净值

610.5

负债总额

418.2

资产负债率

30.18%

四、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计划总投资

计划贷款

企业申请扶持资金

审核申请资金

金额

贷款年限

利率

县(市)

市级

罗代黑猪养殖加工建设项目

582

200

5

7.6%

70

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利用罗代黑猪繁殖技术,通过公司向养殖户提供猪苗,公司再向农户保价收购商品猪。

新建宰杀能力500头/D肉类屠宰加工车间1500平米,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1条,为社会提供生猪鲜肉0.6万吨。

社会经济效益:

年出栏罗代黑猪3万头,销售罗代黑猪猪肉产品120万公斤,生产经营总收入1.5亿元,产业增加值0.7亿元,实现财政增税1100万元、公司创利2200万元、饲养户增收3000万元。

区、县(市)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市农业局

审核意见

申请人单位

法人签名:

申请单位

盖章:

申请时间:

 年 月

一、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长沙富饶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240万元。

公司位于长沙县双江镇,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现有生猪屠宰车间一幢,分割肉加工车间一幢,办公楼一幢,冷库一座,生产场地及四周环境无任何污染源和污染物。

公司现有员工6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2人。

2007年,在公司的发起下,联合养猪大户组建了集生猪养殖、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长沙县富饶生猪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位于长沙县双江镇,现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入股社员366户,是长沙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8年,合作社用全部猪场和养殖小区正式入股长沙富饶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占有公司30%的股权,享受加工利润的30%再次分红。

同年,实现产值2563万元,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589万元。

新的长沙富饶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以“富饶”牌大围子猪为主营产品,集生猪收购、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是长沙县生猪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长沙市政府批准确定的五个定点屠宰厂之一,也是长沙县唯一一家获准可以供应长沙市市场的鲜肉供应商。

公司为促进本地传统大围子黑猪的养殖生产、发展生猪产业、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长沙县域经济的发展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2、财务情况

2011年末资产总额达1341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919.2万元,流动资产574.58万元;

负债总额418.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304万元,利润总额86.8万元;

资产负债率30.18%。

二、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规划背景

1、生猪产业一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生猪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未来生猪产业不但不会削弱,反而将会进一步加强。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将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列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出台了有关鼓励乡村发展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畜禽养殖业实行各项补贴等系列政策措施。

湖南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和外销大省,省政府近年也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7]16号)、《关于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9号)等文件,有力促进湖南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1年,湖南省进一步明确财政重点支持优质稻、生猪、柑桔、茶叶、油茶五大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生猪产业是重中之重。

“十二五”制定了湖南省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新的生猪健康养殖、规模养殖规划,走规模、安全、高效、生态的现代养殖业发展道路。

2、国家高度重视地方生猪良种资源开发。

国家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包涵了八眉猪等34个地方猪种;

确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保护区和保种场,包括宁乡猪、荣昌猪和藏猪3个保护区,以及太湖猪、民猪、黄淮海黑猪等35个猪遗传资源保种场。

为满足特定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母猪总存栏达10万头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形成相对稳定的育种基础群体,以促进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生猪产业改变发展方式。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的示范区,全省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的生态型城市群。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长沙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沙市城市规划区为2893平方公里,长沙县的部分乡镇已纳入长沙市城市规划区。

城市发展要求生猪养殖必须从城区退出,长沙县生猪养殖总规模将逐步减小。

按照长沙县“南工北农”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生猪作为长沙县传统的优势农业产业,应该继续保留,但必须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

(二)规划意义

1、有利于保护利用资源,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大围子猪俗称罗代黑猪,长沙罗代黑猪养殖历史悠久,可上塑至宋朝,经过长期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祖国的优良生猪资源,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

1990年代以来,随着瘦肉型猪在我县的迅猛发展,“罗代黑猪”的饲养逐年降温,存栏量急速下降,并且隐退势头仍在持续。

2010年“瘦肉精”事件后,人们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罗代黑猪在广州、港、澳市场受到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发展长沙罗代黑猪产业,不仅可以保护利用好长沙罗代黑猪这一祖国的优良生猪资源,同时也可将长沙罗代黑猪产业培育成区域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和优化升级。

长沙罗代黑猪产业开发,坚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发展地方经济,围绕生猪养殖,拓展保种、繁育、青饲料生产、精饲料加工、屠宰加工、运销、粪污处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产业链环,实现产业各链环项目在区域内集聚,既有利于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开发和优化升级。

3、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

长沙罗代黑猪产业开发,坚持走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利用双江镇及周边乡镇优美的生态环境,种植罗代黑猪养殖所需的青饲料和精饲料原料,再利用经无害化处理的适度规模养殖生猪粪便作为农作物种植的优质有机肥料,以生产出无公害的农产品,一部分再用作养殖罗代黑猪的饲料,一部分进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4、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长沙罗代黑猪产业开发,坚持惠民为本,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拓展和延长产业链,形成罗代黑猪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一体的产业链条,建立产业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共享机制,优化配置资源,打造品牌,实现产品附加增值和产业综合效益整体提升。

一方面可以增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享受到产后增值部分的返利,实现农民综合增收。

5、有利于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长沙罗代黑猪产业开发,突出“两型社会”建设主旨,以发展地方经济富裕农民为重任,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途径,以产品优质安全为核心,以环境优美和社会和谐为基本,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

三、企业基地建设内容

建设方案:

1.项目利用罗代黑猪繁殖技术,通过公司向养殖户提供2万头猪苗,公司再向农户保价收购商品猪。

2.新建宰杀能力500头/D肉类屠宰加工车间1500平米,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1条,为社会提供生猪鲜肉0.6万吨。

建设主要设备及规模:

表1-1主要建筑物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面积

备注

1

屠宰车间

改扩建

1500平米

2

综合楼

800平米

3

沼气池

新建

300立方

4

净化池

150立方

厂区水泥路面硬化

2000米

表1-2主要屠宰加工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手动麻电装置

麻电箱、电鞭、麻电叉

托胸式活挂机

机架镀锌

不锈钢放血池

L=6m移动式

不锈钢烫毛池

3.8m×

1.7m

预剥输送线

L=12m不锈钢

6

预剥线落猪滑槽

不锈钢

7

剥皮机接收滑槽

8

200挂毛机

不锈钢护面、机架镀锌

9

坡式提升机

10

快线牵引机

11

桥式开边机

12

放血自动线

40

镀锌

13

驱动装置

14

传动装置

15

张紧装置

16

解剖轨

46

17

滑轮回放机

18

胴体存放轨

双轨

19

弯道

27

20

道叉

21

三角道叉

22

滑轮

100

23

撑猪挡

24

套脚链

25

工字钢大梁

84

防锈漆

四、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构成

1、项目总投资为5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45万元。

2、资金来源构成:

申请农业中小企业及农业产业扶持资金70.00万元。

公司自有资金312.00万元。

企业贷款200万元。

五、农产品本地收购情况

我公司向农户签订20000头养殖收购合同,为农户提供罗代黑猪种苗(标准为12-18斤),并提供饲养标准,负责疫病防疫,仅收取兽药费用,进行饲养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收购符合公司标准的罗代黑猪,价格按本地普通白猪时价高5元/斤,由此带动了本地农户养殖积极性,直接增加农户的销售收入。

六、节能减排的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项目施工期间的防治措施

(1)及时清洗道路,尽量减少施工所产生的扬尘。

(2)夜间禁止高噪声作业,尽量减少噪声污染。

(3)针对施工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要及时复土绿化,不留裸露地。

绿化率要大于30%。

(4)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

厂址内填埋的松土应及时做好挡土墙,并及时压实;

需要外运的余土及时运走。

项目营运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1)噪音的防治

由于制冷机房内不可能对单独制冷压缩机隔离降噪,因此可采用车间内悬挂吸音板降低噪音,并且机房内设有控制室,当机器调整好,可进入控制室内监控,以避开噪音的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各车间工作区的噪声可达到标准,控制在85db以内,不会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废水的处理

对厂内所有污废水混合后,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厂外城市污水管网内。

污水处理水量1800m3/d污水。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回流活性污泥

厂区污废水机械格栅集水池潜污泵水解酸化调节池补气池斜板二沉池消毒排放

剩污

浓缩池淤泥

压滤机干污泥外运

(3)、锅炉烟气处理

锅炉烟囱要有一定的高度,具体的高度要根据当地风速,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烟气的浓度,周围建筑的高度,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地形、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

(4)、固体废弃物处理

每日产生的猪粪便及猪胃肠内容物清出场外作农田肥料。

每日产生的猪血、骨及废弃内脏,可作为加工动物饲料的原料,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加热蒸煮消毒干燥粉碎包装入库。

(5)、 屠宰设备节能减排的改造和效果

  肉类加工机械设备覆盖了屠宰、分割、肉制品、调理食品、综合利用等所有加工领域,通常以电机为主要动力,以电加热为主要热源,因此,搞好节能减排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探索肉类加工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我国肉类加工机械设备的国际竞争力,增强肉类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七、项目市场分析和效益预测

1、市场分析

(一)产品供需态势

1、现阶段我国猪肉消费的主要特征。

(1)猪肉消费比重下降,但仍然是肉类消费第一品种。

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的肉类生产消费结构中,猪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80年猪肉在国民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为94.08%。

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牛羊肉及禽肉产量和消费量迅速提高,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平稳增长,但相对份额下降,2009年下降到62.5%。

(2)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差异明显。

首先,城乡居民在猪肉消费量上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收入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大于农村居民。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二者差距将逐渐缩小。

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户内消费猪肉消费量约占城市居民的1/2以上,到2009年提高到2/3以上:

其次,户外猪肉消费和猪肉制成品消费成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

户外就餐日益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饮食模式。

其户外猪肉消费量则明显增加,而农村居民则依然以户内消费为主。

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比重为21%,与1995年的9.1%相比,年增幅1.07%,而且城市居民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紧凑,支付能力较强,对猪肉的户内消费中逐渐增加了猪肉制成品消费的比重;

第三,城乡居民在质量安全性猪肉消费的发展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也有较大差异,农村居民处于数量扩张型消费主导和质量安全性消费意识觉醒阶段,而城市居民则非常注重猪肉消费的质量安全问题。

(3)热鲜肉是我国猪肉消费的主导品种。

我国热鲜肉消费占消费品种的90%以上,冷鲜肉、冻肉和肉加工品消费低于10%,而多数西方国家则以肉制品消费为主,一般均超过60%以上,冷鲜肉消费其次,热鲜肉消费量很少。

因此,我国特殊的消费方式给生产供应、食品安全均带来极大的挑战,未来发展趋势是加工制品和冷鲜肉、冻肉消费比重将逐步提高。

2、效益预测

(1)、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屠宰罗代黑猪10万头,销售罗代黑猪猪肉产品400万公斤,实现生产经营总收入5.2亿元,实现产业增加值2.6亿元,基本建成生态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长沙罗代黑猪现代产业体系。

(2)、阶段目标。

到2013年,基本建成集罗代黑猪保种、繁育、养殖、屠宰加工、运销、饲料生产、粪污处理和相关农产品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年出栏罗代黑猪3万头,销售罗代黑猪猪肉产品120万公斤,生产经营总收入1.5亿元,产业增加值0.7亿元,实现财政增税1100万元、公司创利2200万元、饲养户增收30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