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565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docx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教案副本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专题一: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基础知识梳理: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根源:

(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

3、商业危机:

(直接原因)

4、政治原因:

5、宗教原因:

6、客观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姓名

支持国

方向

时间

主要贡献

顺序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达·伽玛

1497~1498年

哥伦布

西班牙

西

1492年

麦哲伦

1519—1522年

三、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1、对欧洲来说:

a、

B

c、

2、对美州来说:

3、对非洲来说:

(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

4、对亚洲来说:

5、对全球来说:

从孤立—整体:

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中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知识拓展: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比较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背景

目的

性质

结果

明初贡赐贸易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锁国、航海每况愈下,国力渐变

西方为原始资本积累的利益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国力逐步强盛

影响

 

相同点

 

典型例题:

1、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2、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

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3、(2004年全国文综卷2)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一 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图例: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了解地区未了解范围

(1)读图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

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一、四大殖民国家的殖民情况:

国家

时间

主要地点

手段

称号(地位)

影响

葡萄牙

16C

西非海岸、东非海岸、马六甲、印度、印度民西亚、澳门(巴西)[主要在亚洲和非洲]

印度洋海上霸权

西班牙

16C

中美洲、南美洲、(菲律宾)

[主要在美洲]

荷兰

17C

西北欧、亚洲、美洲(新大陆)

海上马车夫

商贸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

18C

全球

二、黑奴贸易

1、起因:

美洲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贩卖黑奴是殖民者发财的一种重要手段。

2、参与国家:

最早的是葡萄牙,支配早期阶段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18世纪支配奴隶贸易的是英国人

3、形式:

三角贸易

4、影响: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西欧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b、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C、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情况: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2、两次工业革命史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发生国家

发生条件

 

标志性成就

新兴工业部门

动力

能源

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

主要特点

经济结构

生产力

手工业机械化,蒸汽时代、工业时代

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关系

世界市场

对外侵略方式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

1、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而相互联系的各国市场的总体。

2、形成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形成方式:

4、形成过程:

 

5、形成根本原因:

6、典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

恩格斯说:

“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

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

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

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语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

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语

材料四:

“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

 

(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

 

2、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

(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今天当你站在又一个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候,你觉得当时正确的态度或方略应该是什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基础知识梳理: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入侵(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2、变化的表现: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近代企业(机器大生产)

(一)外资企业:

鸦片战争后(40年代后)通商口岸船舶维修厂

积极:

军用: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

 

(二)洋务企业:

评价

民用: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消极:

()

(三)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民间(地主、官僚、商人)办;雇佣劳动;市场

1、发展历程:

(1)产生:

19世纪70年代前后(六七十年代)

原因:

a、

b、

c、

(2)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

原因:

a、

b、

c、

d、

(3)黄金时期:

一战期间

原因:

a、

b、

c、

d、

(4)萎缩:

三四十年代

原因:

(5)消失:

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国有

2、发展特点:

(1)工业结构:

(2)工业布局:

3、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a、

b、

c、

d、

(2)不利因素:

a、

b、

c、

d、(主要在轻工业、沿海和通商口岸,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中国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a、

b、

c、

d、

典型例题:

1、结合有关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过程。

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地位。

分析:

解题关键是理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在概括阶段特征基础上,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兴衰过程;第二问既要考虑自身特点,又要从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全面分析。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到乾隆时,“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摘自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吴民生齿最繁,家抒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自《明神宗实录》

材料四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

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摘自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哪些经济形态(6分)

(2)比较材料三、四所反映的两种生产方式的异同点。

(4分)

(3)对于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在我国的产生,有人认为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有人认为是中国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

你同意那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4分)

 

专题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4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

知识体系:

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社会习俗(断发、不缠足、礼

节、婚姻、丧葬)

大众传媒(报刊、电影)

通讯(电报、电话)

知识梳理: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饰:

(1)演变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生产、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②进入19世纪中期,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③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

③民国期间,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3)特点:

既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4)影响:

①人们根据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

②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

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饮食:

(1)传统饮食文化变化的原因:

近代西风东渐,传统饮食文化受到冲击,但受自然物产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变化速度相对缓慢。

(2)传统饮食文化变化的概况:

①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②19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开办一批西菜馆

③七八十年代以后,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④日常食品在近代也发生嬗变: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首开使用新工艺技术、大规模制造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

3、居住:

(1)特征:

洋房和里弄并存,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