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5548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7形的组合》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形成创意和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4.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

剪刀、双面胶、彩色纸、水彩笔、大卡纸、PPT课件、色粉纸等,教室四周张贴一些图形设计或手工作品,增加氛围。

学生准备:

剪刀、双面胶、彩色纸、水彩笔。

选用颜色不同的彩色纸课前练习剪大小不同的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几何图形组合的一些规律,初步感受图形设计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不同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形的组合的乐趣,能运用形的组合装饰生活,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进行形的组合。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合理运用多种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约5分钟)

1.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他们是圆圆,三角,方方,请他们闪亮登场。

PPT1音乐(进行曲)

设计意图:

把圆形、三角形、方形做拟人化处理,三个图形模拟人物出场,PPT设置舞台背景,并配上学生熟悉的进行曲,奠定本课的学习氛围。

2.师:

他们今天找朋友来了,老师先来考考你,我们的教室里有他们的朋友吗?

3.师:

小朋友们的眼力真好,咦,圆圆、三角、方方闹矛盾了,让我来听听:

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形,又回到现实。

PPT2师:

原来他们三个为了争谁的本领大在闹呢!

听听他们在闹些什么呢?

PPT2圆圆说:

我的本领可大了!

小朋友们玩的篮球、地球仪都是我变的。

三角说:

我的本领比你的还要大!

小朋友们用的三角尺,通过努力得到的流动红旗,还有帆船是我变的。

方方说:

你俩的本领哪能跟我比啊!

小朋友们家里用的窗户和门都是我变的。

让学生把教室中看到的形联想到生活中。

4.师:

到底谁的本领大呢?

老师也搞不清了。

那我们乘上火车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他们三个到底谁的本领大?

乘上火车到下列四站去找形,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二是尽可能开阔视野。

如世博会广场、展览馆、博物馆、欧洲等都是学生很少去过或没有去过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真美。

PPT3火车鸣(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组合做)

⑴火车来到第一站:

上海世博会广场。

找一找圆圆、方方、三角在哪儿?

第一站:

PPT4方方变成磁砖,三角变成屋顶,圆圆变成花坛。

(学生寻找)

⑵第二站:

PPT5展览馆(学生寻找)

⑶第三站:

PPT6、7、8博物馆(学生寻找)

⑷第四站:

PPT9让我们到欧洲去看看(学生寻找)

5.师:

原来他们每个都有大本领!

如果他们团结起来在一起玩,就更有趣、更好看了!

生活中许许多多实用的物品,都是他们合作的功劳。

瞧:

这里出现的“团结”一词是“组合”的拟人化,为下一步揭题做铺垫,也便于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组合”一词的意思。

PPT10—14

6.师:

我们把这些圆形、方形、三角形(手势)团结在一起叫形的组合。

(板书:

形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自主探究(约17分钟)

(第一次作业:

和圆圆、方方、三角单独玩添画)

师:

我们小朋友可以和圆圆、方方、三角一起玩,先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

PPT15

这是三次作业中的第一次作业,利用一个形进行添画,难度相对来说低一些,但趣味性强,有一定的设计元素在内。

PPT出示的是范作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样来进行联想添画的,提供给学生一种方法,以便学生作业时的良性生成。

这个盒子里藏着圆圆、方方、三角,我请三位小朋友来摸,摸到谁,我们就和谁在一起变魔术。

请三位学生上台摸形,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进行添画。

下面6组分3个代表,1、2组代表圆圆,3、4组代表方方,5、6组代表三角,分别在下面纸上添画。

(课前发彩色纸、水彩笔,双面胶)

比赛规则:

1.随便添什么,使它更有趣。

2.想得巧,做得快。

(把作品举起来,大家看一看。

都很好,不分胜负。

不要紧,反正下面还有比赛。

利用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进行设计添画,初步感受成功,并觉得自己行,增加自信。

这里太好玩了,连圆圆、方方、三角他们家族的好朋友都赶来了。

PPT16(瞧圆圆家族,瞧方方家族,瞧三角家族)他们也要来一起玩游戏!

形的家族朋友是拓宽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范围,延伸到半圆、扇形、长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便于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创作,为下面的组合做准备。

3.我们来换个玩法。

看看他们简单的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大家一起玩)PPT17

利用动态组合过程给学生示范。

4.学生进行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又增加了难度,由单个形发展到多个形的组合。

刚才小朋友们玩的是简单的组合,我们课本中还有一些巧妙的组合请大家来欣赏。

我要考考小朋友的眼力,看看这是什么?

PPT18—20

进一步开阔视野,由简单的形的组合过渡到复杂的形的组合,形象也越来越有趣,设计难度进一步提高。

6.还有更有趣,更好看,更难找的。

那同学们一定要睁大眼睛找一找了,走!

PPT21

原来他们躲到儿童画插图中去了,同学们找到了吗?

他们虽然躲得好,但同学们仍然能够找到。

说明同学们真聪明!

同学们说圆圆、方方、三角他们的本领大吗?

他们虽然简单,但可以变出很多东西,比如小猪、老鼠、吊车、房子等。

7.师:

再看一幅有趣的图,PPT22这次又不一样,3个圆圆组成了一个米老鼠,1个三角4个圆圆、6个方方组成了一个老鼠,方方躲在里面好像是镜子。

同学们发现我们前面的图中,圆圆、方方、三角是拼接在一起,这幅图,他们是重叠在一起,好像三角躲在方方肚子里,方方又躲在圆圆肚子里。

8.调皮的圆圆、方方、三角还跑到画家的画中去了。

PPT23猜一猜,他们又代表什么呢?

由欣赏学生优秀作品,延伸到画家的作品、设计师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简单的形,通过组合可以设计出千变万化的美丽作品。

9.示范:

刚才圆圆、方方、三角一直和我们捉迷藏,变魔术,你们想不想也来变魔术,和他们比一比?

为了使我们变得水平更高,老师先教大家一些方法,大家想学吗?

那看好了:

我最喜欢树,我要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忙?

谁愿意?

(讲解形可以大大小小,贴的方法可重叠,歪的也不要紧等)

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来进行分工合作,怎样来进行复杂的形的组合。

三、实践阶段大胆创作(约12分钟)

(第三次作业)PPT24

作业要求:

1.一定要请圆圆、方方、三角或他们的家族到你的作品中去,不然他们会很生气!

2.方法随便用,画、剪、贴都可以!

3.用剪刀时可要小心哦!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用拟人的语气来进行作业布置,更贴近低年级学生。

四、评析阶段体验成功(约5分钟)

我们第三次比赛又要开始了!

谁变得好呢?

有两个条件,一是做得好,二是讲得好。

请小朋友把作品张贴在这块板上。

(黑板上布置KT板,学生张贴)

1.夸夸自己的作品,用了哪些形状进行组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2.夸夸别人的作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3.教师进行扼要的点评。

肯定学生作业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下一步的提高。

五、拓展阶段联系生活(约1分钟)

这个作品,老师可以为它加工加工,变成一个小挂牌。

PPT25

把手工制作与实用联系起来。

小朋友回家之后可以试一试。

今天,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

下节课老师还是要请圆圆、方方、三角来做客,不过下节课我不要他们这样躺着。

我要让圆、方、三角他们站起来。

你信不信?

让我们等待下节课的惊喜吧!

作业要求

本课共有三次从易到难的作业。

第一次作业:

和圆圆、方方、三角单独玩添画,比赛规则:

2.想得巧,做得快。

第二次作业:

我们来换个玩法。

第三次作业:

教与学的评价

1.本课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到“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评价时一定要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尽量多发现学生的亮点,适当地多进行鼓励。

如导入阶段在教室中找找三角形、方形、圆形,学生一般都能找到,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觉得自己真行。

接下来,在众多图片中找形,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从三次不同的作业效果,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作业效果最差,特别是图形添画,都是概念化的图形,但通过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到第二次作业已有明显进步。

第二次在表扬的同时,还指出有的学生的作业问题。

这种问题的指出,要做到不伤害学生自尊,还带有促进作用,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

到第三次作业,呈现的效果就非常好了,当然我们在评价时,仍然要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形成性评价。

反思和总结

“形的组合”一课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是在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和找找三角形的基础上把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让学生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形的世界。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的基本规律,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进行形的组合,难点是让学生能合理运用多种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设计类的课,如果按照常规思维,就是通过欣赏分析,然后把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组合。

如果这样来上课,学生就会感到很乏味,很难把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所以我在设计时,把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拟人化,叫圆圆、方方、三角,是三个朋友。

至于梯形、半圆形等则称为这三个的家族好友。

这种拟人化的方式更适合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太强,如果直接进入主题进行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创作,学生可能有畏难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分三个层次解决这个问题:

1.由于添画难度较低,所以我先让学生欣赏添画作品,然后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形进行添画,比一比谁想得巧,做得快,效果好,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作业。

2.请小朋友们欣赏简单的组合作品游戏,学生看着普普通通的圆形、方形、三角形活灵活现地变成了笔、鱼、苹果、老鼠等,充满好奇和惊喜。

心里自然有了尝试的欲望。

这是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到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并不多。

3.接着欣赏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圆形、方形、三角形家族更多的图形进行组合,趁热打铁又让学生欣赏了儿童画插图、画家的画等,还进行了师生合作示范。

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学会了组合方法,于是就进行了第三次作业。

这三次作业一次一次增加难度,并通过讨论、分析、欣赏等方法,让学生一面欣赏生活中的实物,一面学习优秀作品,最大限度地进行设计体验。

让形的组合从生活走向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

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在循序渐进中学生学会了形的组合运用。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如果有的新教师感觉容量太大的话可以分两课时上,第一次作业第一课时上,第二、三次作业第二课时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