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540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的论文文档格式.docx

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进化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万物竞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为生物科学建立了唯物主义理论。

使人类能够更科学的了解生物进化。

它从生物界自身及其与环境的互相关系中揭示了生命自然界辨证发展的过程。

进化,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

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

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种起源》有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进化论生物生命科学达尔文

Abstract

Evolution,isoneofthemostbasictheoryofbiology.Thecoreideaofthetheoryofevolutionisallthingsnaturalselectionandcompetition,generallythesurvivalofthefittest.Evolutionisaboutthenatureofthegeneralrulesof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Itestablishedforbiologicalscientificmaterialismtheory.Thathumanbeingscanmorescientificunderstandingofbiologicalevolution.Itfromthenatureandtheenvironmentfortheirownandtheirrelationswitheachotherinliferevealsthenatureofthedevelopmentofthesyndromedifferentiationprocess.Evolution,itistopointtoinbiologicalvariation,geneticandundertheactionofnaturalselectionoftheevolutionofthedevelopment,speciesandspeciesoutproductionprocess.Theearthwasaninanimate,aboutyearsago,inmorethan30incertainconditions,formedtheoriginallife,then,theevolutionofbiologicalconstantly,untiltodaytherearemorethan170species.EvolutionistheearliestbyCharlesRobertDarwinproposed,initsworkistheoriginofspeciesarediscussedindetails.

【KeyWords】EvolutionbiologylifescienceDarwin

浅谈达尔文进化论

1概述

1.1选题背景

19世纪因为达尔文对自然地好奇与热爱,在经历了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从而写成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

也正因如此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研究和探讨也更为重要,所以在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平时的积累,所以决定在此对于我的了解从而作此一份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研究和探讨的论文。

1.2简述达尔文进化论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生物科学家,博物学家。

他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其实达尔文《物种起源》面世之前他已经酝酿了20年之久。

而且在1859年,科学界已经有了大量的进化证据,做好了准备迎接进化论的诞生。

这时候的进化证据归纳起来有动植物培养、化石记录、解剖比较、退化器官、胚胎发育和生物地理分布这几类。

动物家养和植物栽培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人们由此已经知道同一物种往往有着差别极大的形态。

这些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通过精心的选择,可以得到新的品种。

经由达尔文所谓的“人工选择”而获得的品种,其彼此之间的差别,有时比野外物种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动植物培养提供了“生物是可变的”感性而直观的材料。

《物种起源》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

当然,由于当时科学的局限,科学实证的东西相对少了些,推论假设多了些。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以至于恩格斯将“进化论”,连同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其意义如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粉碎“地心说”一般重要,是对神学的致命打击(当然,“日心说”日后也被宇宙大爆炸理论改写,这就是科学的伟大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本文通过对生物进化途径的介绍和达尔文一生的经历遭遇来引出进化论这一伟大学说。

从进化论的历史和达尔文的学说与经历中进一步了解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这一现象所形成观点的日趋成熟。

2自然选择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来解释生物的进化。

2.1遗传

这是生物的一个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

2.2变异

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

每一代都有变异,没有2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亲本产生的各子女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这和拉马克所说的变异不同。

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而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

达尔文当时还不能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他只能一般地讨论变异。

但是,他实际上讨论的是遗传性状发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这样的变异一代代积累下去就会导致生物更大的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主要属于两大类:

①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的丢失、易位、移位等变化。

这些变化实际也是DNA分子的变化,如染色体的部分丢失,就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序列的丢失。

基因突变是DNA链上碱基的改变。

基因重组几乎有无限变异的可能。

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子一代可以产生2种配子,子二代可以出现3种基因型,100对基因的杂交可以产生2100种配子和3100种基因型。

由于各生物的基因数目都是很大的,其可能组合的基因型几乎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在平常情况下,即使是没有突变,单凭基因重组就可以产生无尽的可遗传的变异。

这就说明了,世界上为什么没有2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2.3繁殖过剩

达尔文注意到的第三个事实就是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

一对家蝇繁殖一年,每代如产1000个卵,每世代如为10d,如果后代均不死亡,这一对家蝇一年所产生的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覆盖2.54cm之厚。

达尔文还指出,象是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雌象一生(30岁~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100岁,都能繁殖,750年后就可有19000000头子孙。

但是,家蝇的强大生殖力并没有使家蝇完全占尽地面。

几万年来,象的数量也从没有增加到那样多。

事实上,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

为什么?

达尔文提出了以下两个推论:

2.4生存斗争

达尔文指出,物种之所以不会数量大增,乃是由于生存斗争。

所有生物都是永远处于生存斗争之中,或者与同种的个体斗争(种内斗争),或者与其他种生物斗争(种间斗争),或者与物理的生活条件斗争。

例如,同种的生物常因争取食物、生活场所等而发生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如大鱼吃小鱼、鸟吃昆虫、牛羊吃牧草等的斗争。

对自然环境的斗争,如生活在两极地区的生物,要与严寒作斗争,生活在沙漠地区的,要与干旱作斗争,生活在海岛上的昆虫要与大风作斗争等。

总之,生存斗争是时刻在进行着的,并且是十分错综复杂的。

通过生存斗争,有些生物活下来了,有许多生物被淘汰或消灭了。

2.5适者生存

不同的个体在形态、生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变异。

有的变异使生物在斗争中生存下来,有的变异却使生物在斗争中不能生存。

例如,在寒冷地区,皮毛厚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皮毛薄的个体就会被淘汰。

在常有大风的海岛上,无翅的昆虫不飞翔,不至被大风吹到海内,而有翅昆虫却在飞翔时被风吹到海里而死亡。

在种内斗争中,身强有力、取食力强的个体生存下来,体衰而取食力弱的个体被淘汰。

所以生存斗争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即具有适应性变异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这就是选择;

不具有适应性变异的个体被消灭,这就是淘汰。

反过来说,凡是生存下来的都具有适应性的变异,这就是适应性的起源,即适应性是在选择中累积而成的。

达尔文认为,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在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种不同了,这样就演变成新种了。

总之,达尔文和华莱士的工作证明了生物界是进化发展的产物。

生物有共同的起源,因而表现了生命的同一性,生命是不断的发生变异,而变异的选择和积累则是生命多样性的根源。

3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达尔文雀

1835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体型很小、羽色暗淡的雀鸟。

当时,这些小雀并未引起达尔文注意。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版中,有关这些小雀的描述只寥寥几笔。

后来,英国著名鸟类分类学家约翰·

果尔德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小雀竟是一些新种。

这时,《物种起源》第二版就要问世了,达尔文在新版中加进这样的论述:

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土著雀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正是这些土里土气的小雀鸟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奠定了基石。

后人为了纪念这些小雀对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做出的“贡献”,就把这些小雀称为达尔文雀。

达尔文雀一共有14种,其中13种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生活在离加拉帕戈斯群岛不远的可可岛上。

达尔文雀的生活环境非常独特。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一群小火山岛,这些小岛座落在太平洋赤道线上,它们离南美洲600英里,离波利尼西亚300英里。

大约在距今100万年以前,由于火山爆发,这些小岛被推出洋面。

因此,它们从未跟任何大陆相连过,各种陆地动物很难跨越宽广的海洋来到这些岛上栖息。

所以,这些小岛就如同天然的封闭实验室,岛上的动物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单独进化。

迄今为至,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除了达尔文雀外,还发现2种哺乳动物、5种爬行动物、6种鸣禽和5种其他类群的鸟类。

这些动物跟它们生活在内陆的同类相比,大多数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岛上的大陆龟、嘲鸫和达尔文雀却跟它们的大陆同类有明显不同。

达尔文雀是岛上最丰富的物种,它们跟它们的内陆亲缘种有显著不同,而且在群岛中岛和岛之间,不同种的达尔文雀存在特定的区域性分布。

在同一个岛上,不同种的达尔文雀分别占据各自不同的小生态环境。

继达尔文之后,英国鸟类学家莱克对达尔文雀的生态生物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这位鸟类学家发现:

达尔文雀大致可分为4个主要类群:

一群是达尔文地雀,共6种,它们以地面上的种子为食,嘴粗而尖,生活在干燥的沿岸地带;

第二群是达尔文树雀,也有6种,它们主要捕食树上的昆虫,它们生活在岛上的森林中;

另外两个类群都只有一种。

仔细地观察这些达尔文雀的生活。

可以发现,6种达尔文地雀有4种经常生活在一起,它们能和平相处,这是因为这4种达尔文地雀在取食方式上有所区别。

其中3种以植物种子为食的地雀,嘴大的吃较大的种子,嘴小的吃较小的种子,它们之间极少发生争夺食物的现象。

第4种地雀主要的食物是多汁的浆果,嘴比以上3种尖而长。

除这4种之外,另2种地雀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外围的小岛上,其中一种体形较大,另一种体形较小,两种地雀都以仙人掌的种子为食。

树雀是主要捕食树上昆虫的类群,它们嘴的大小也跟它们的采食对象的大小有关。

6种树雀中,有1种比较特殊,它喜吃植物的芽苞和果实,相应地,它的嘴长得像鹦鹉的嘴。

有一种大型树雀长得很像啄木鸟,能在树干上攀援,用啄木鸟样的凿状嘴从树皮下挖吃昆虫。

可惜的是,它们没有啄木鸟那样的长舌头,不能用舌尖钩取树洞中的昆虫。

但是,这种树雀能用嘴叼住一根仙人掌刺或小树枝,把刺或树枝插入洞中,把昆虫从洞中挑出来,这种树雀竟然能使用工具!

虽然不同种的达尔文雀之间有各种差别,但是它们的羽色、鸣叫、造巢、产卵和求偶炫耀等是极为相似的。

它们之间最大的分化只在嘴形上,不同的嘴形适应不同的食性。

莱克认为,这是由于达尔文雀单独进化的时间还不够长,因而种的分化还没达到完全彻底的地步。

鸟类学家们已经确信无疑,所有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达尔文雀都是由一种原始的达尔文雀进化而来的。

原始的达尔文雀很可能是从美洲大陆迁飞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定居的,在内陆可被达尔文雀利用的生活环境,都已经被进化历史更长、生活本领更强的其他鸟类所占领。

例如,啄木鸟型的树雀不可能跟真正啄木鸟竞争。

不论是数量、身体结构或取食效率,啄木鸟都远远优于树雀。

达尔文雀证明了自然选择理论的正确性。

4人类的由来

达尔文认为的人类从某些低级类型诞降而来的证据“有关人类起源的证据的性质——人和低等动物的一些同源的结构——其他各式各样在结构上的相应之点——发育——一些残留的结构、肌肉、感官、毛发、骨骼、生殖器官、等等——上面三大类事实同人类起源问题的关系。

“关于人类是怎样从某种低级类型发展而来”的,达尔文就把论述的重点转向了“人类在身心两方面的变异性”,“人类和低等动物在心理能力方面的比较”,比如“在心理能力上,最高等的猿类与最低等的野蛮人之间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共同本能”、“各种情绪,包括好奇心、模仿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推理力的进化,以及抽象能力、自我意识、语言、甚至道德感、审美感和宗教信仰的进化”。

如果没有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著名的女动物学家戴安·

弗西在非洲的原始丛林中与大猩猩朝夕相处18年的献身精神,今天也许就没有人敢谈论所谓的“动物语言”问题。

但是,身处18世纪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氛围”、“宗教氛围”和“人类中心主义氛围”的达尔文,却敢于大胆谈论“动物的语言”、“动物的审美感”、甚至“动物的道德感”和“动物的信仰”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科学的奇迹!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如果人类确实是物种长期演化的结果,那么人类就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灵”上,也就是在所谓的“心理”和“心智”上应该接近我们的动物远亲,而不是截然不同。

人类所具有的强大的心智能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降临到我们身上!

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

否则,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排除“神创论”的阴影。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达尔文的进化观是包括了物种的身体(器官)和心灵(心智)“共生演化”的进化观。

但正如我所看到的,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主流生物学有意回避了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出的有关人类心理和心智能力的进化问题。

当然,其中的原因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物种身体(器官)的演化,尚可以通过不断被发掘出来的古生物化石来得到验证;

那么对一个追求形式化的科学体系来说,想验证“心理”和“心智”的进化,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5对达尔文的一生及进化论的总结

达尔文回顾一生的道路时,有两种气质对他的帮助很大。

首先是“保持思想自由”。

1881年,他告诉人们,自己遵循这样一条治学原则:

“我曾坚定地努力保持我的思想的自由,以便一旦事实证明这些假说不符合事实时,就丢掉我无论多么爱好的假设(而我不能反对每一问题成立一种假设),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别的办法。

”考虑到当时宗教的社会习惯势力和神学的影响,考虑到研究进化论这一问题本身的难度,我们可以体会“保持思想自由”对达尔文是特别有意义的。

“保持思想自由”在达尔文身上具体表现为富有怀疑精神和不自满、不保守。

无须说,他的进化论是对当时宗教神学观的叛逆,是大胆怀疑的产物。

他一生最感谢和尊重两位导师,一个是汉斯罗,一个是赖尔。

他恳切地接受导师的指导,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思考。

例如,汉斯罗认为缠绕植物的运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种盘旋生长的自然倾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对花房中栽培的攀缘植物的观察,提出:

“卷须植物或攀缘植物的运动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以获取较大的阳光面和较多的空气,利于生存和生长,不这样的话,它们很难生活下去。

”又例如,赖尔关于珊瑚礁的形成,曾提出一个火山口理论。

人们相信赖尔,谁也不去怀疑。

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疑问:

“新的事实似乎不像赖尔所说的那样。

”他认为珊瑚礁的形成与火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珊瑚虫长年累月筑成的。

后来他自己成了权威,但这并没有使他变得保守和谨小慎微起来,而是仍然富有怀疑和进取心。

有一次,他读着刚出版不久的《血族婚姻》一书,作者引用比利时一位学者发表在权威杂志《比利时皇家学会会报》上的一段实验资料:

用近亲的兔子交配许多代,丝毫没有发生有害的后果。

人们对权威报刊上的文章,习惯于不去怀疑。

但达尔文认为,这一实验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写信给那家杂志,提出自己的见解,询问实验是否真实。

果然,不久他得到回复,那个实验报告是伪造的。

达尔文从来不以伟人自居,他知道虚怀若谷对科学的价值。

因此,他不能接受任何吹捧自己、贬低旁人的做法,面对别人的这种行为,他会直言相告:

“反对您加在我们那些伟人身上的巨大重要性;

我惯常认为:

第二、三、四流人物都极为重要,至少在科学家方面是这样的。

对自己的理论,他决不抱守一隅,而是不厌深思,反复琢磨。

关于遗传的机制,他曾提出“泛生论”的假说,认为从身体各部输出一种名为“pangen”的粒子聚向生殖细胞,以此解释身体的变化即获得性状向子代的遗传。

这一假说发表后,有些学者提出异议,达尔文很注意这些批评。

例如对意大利植物学家菲得利克·

德尔宾诺(18331905)的批评,他表示:

“他反对这个假说,但批评得公正;

我发现他的批评很有用处。

”此后,他们经常通信,讨论植物学问题。

也正是在认真考虑批评意见的基础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六版中,删去了有关泛生论假说的论述。

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略见他虚心、严谨的治学之风。

当然,从他1842年整理出“物种起源草稿”,直到1859年才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的事实,我们更能体会到他的“不厌深思”之“深”。

达尔文的第二个重要素质是他的观察能力。

这似乎是他惟一那么自信的。

他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这是没有疑问的。

从他发表的许多著作中对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描写,从他对物种与变种在形态与结构上微细差异的比较,我们不禁为他的观察能力叹服。

当然,这一素质对达尔文的重要性也是不难理解的。

对每一个博物学家和当时的进化论者来说,精细观察是进入研究的一个首要的、也是起码的条件。

在达尔文,这真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需要的巧妙适应。

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另一重要素质,那就是兴趣,一种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正是这种兴趣,使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达尔文热衷于与哥哥去采集标本、旅行、打猎和研究化学。

他对功课不感兴趣,因而成绩不好。

他在自传里说:

“学校对于我的教育来说,是一个空洞的场所。

”正是这种兴趣,致使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时心不在焉,以后转入剑桥神学系,一边学神学,一边却跟着汉斯罗等生物学教授、地质学教授学习了许多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并参加植物与地质考察队进行学术探险。

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然在神学系毕业,但不愿当神甫,而情愿去参加艰苦的环球考察。

兴趣,给了科学巨匠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出忘我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三联书店,1959:

《读书》第22期。

[2]张秉伦、郑土生,2008:

《达尔文》,中国青年出版社。

[3]达尔文,2009:

《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

[4](美)斯蒂芬・杰・古尔德,2008:

《自达尔文以来》,海南出版社。

[5]文庸、傅岘,1998:

《布老虎传记文库·

巨人百传丛书》,辽海图书出版社。

致谢

论文的工作是在杨大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杨老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首先要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学会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同时他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

在此我谨向李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要感谢其他教育我帮助我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

我也要感谢我的母校三亚学院,是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姿,让我的人生有了一次新的飞跃。

另外,衷心感谢我的同窗同学们,在我毕业论文写作中,与他们的探讨交流使我受益颇深;

同时,他们也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再次深表谢意。

然后,衷心感谢我的家人。

家人的关怀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和信心。

是在他们的支持和关心下我才最终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和这篇论文。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评审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