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536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③回文再读:

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①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②会写这课的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教学思路】

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提到风光景色,你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那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恐怕很少人会想

到乡下人家,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其实,乡村的环境自有它的诗情画意,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近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

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冠”“率”的

音、形、义。

③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找出一句最

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句子。

④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⑤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

的理由,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提示用地点加景物的方法概括)

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

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一段、二段,放手合作学习其他几个自然段。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②学习作者通过按照空间、时间交叉(静态动态)描写景物,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①学习作者通过按照空间、时间交叉或(静态动态)描写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②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的美。

教学思路(简)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乡下人家》,首先我们检查一下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

(听写)

2.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醉云走进了诗情画意的乡村。

在她的笔下你都看到了哪些乡村生活画面。

(课件出示)

二、1.乡下人家的生活给你怎样的感受?

作者的感受怎么样呢?

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快速浏览全文,作者都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地方(什么季节)的风景?

三、品读语言,感受美景

1.重点指导朗读课文1.2自然段

作者是怎样把房前屋后的风景独特、迷人在哪儿呢?

“别有风趣”在词典里的解释是:

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你从课文的那些语句体会到这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谁能通过朗读让人感受到农家小院的别有风趣?

师总结:

正像同学们说得那样,作者在这里用了对比的方法,更使我们感受到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机勃勃,把农家小屋装点得的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

(1)过渡:

门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

对,有花,作者怎样描写的,谁来读读?

听了他的读,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课件演示: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

春天到了,娇嫩的芍药花开了;

夏天,鲜艳的凤仙,火红的鸡冠花争奇斗艳;

到了秋季,艳丽的大丽菊也迎风怒放了,他们按照春、夏、秋的季节开放,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师:

这么美的花,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读出你的感受

(3)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预设: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生讨论

同学们看,矮小的房屋前,鲜花竞相开放,虽然是很常见的花,但在这农家小院里,显得格外艳丽,构成了另一道独特的农家风光。

(4)师:

院前种着绿绿的瓜藤,鲜艳的花。

可是有的乡下人家还不满足,你们看他们在屋后种了什么?

出示: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指名读后,引导:

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畅谈画面,引导:

透过这个“探”字,你觉得作者把竹笋当成什么来写?

(一个淘气顽皮的小娃娃,沉睡了一个冬天,春雨姑娘叫醒了他,迫不及待的把头探出来,欣赏春天的美景。

体会拟人写法的好处,更能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

引导读出轻快,有生气。

2.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2、3、4、5、6、自然段,

(1)梳理出作者描写房前、屋后、春、夏、秋描写的景物,用"  ”线画出感受迷人的语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展读

四、整理总结

秋天的夜晚,乡下人家也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生合作读文。

1.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我想,此时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课文写得多美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背下来,看谁最先背完。

四、整体领悟表达方法

4.这篇文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景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另外,这篇文章,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顺序,如果按照一天来看,白天--傍晚--黑夜,如果按照季节来看,是春--夏--秋的顺序,(我们还发现如果按照景物来写,是植物--动物--人物的顺序来写的)。

五、其实,还有许多有名无名的作者诗人都曾用优美的词句来描绘乡下人家。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阅读链接,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划出作者描写了那几种景物,自己有哪些感受。

交流,有感情的朗读。

板书设计:

屋前搭瓜架

独特

迷人房前

屋后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是一篇描写田园风光的美文,读后让我久久回味。

字斟句酌越品越有味,一种桃园风光般的仙境,滋润着我们这些大乡的儿女!

故乡的情悄然涌上心头!

这样一篇风光如画的美文,怎样能使孩子投入这其中呢?

我深深地思量,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读书的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这书香中品到自然的气息、看到这如画的美景。

一、咬文嚼字,感受语言之美

透过语言文字想象“雨后春笋、群鸭戏水、月明人静”的自然质朴、活泼风趣、人间天堂的美!

在诵读中让学生感悟农家生活的独道之处。

二、联系生活、感悟想象之美

由农家的鸡群觅食想开去,你好像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品味城市生活不及田园生活的和谐美。

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在这种品读中,我和孩子们也确实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熟悉的蛙吵虫鸣,感受到了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着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多给孩子品读的机会、想的机会、说的机会,学生收获的则是智慧、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启迪。

22牧场之国不敢愧对盛开的鲜花(丛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会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模仿或拓展性小练笔。

在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可爱的基础上,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练笔。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一、由图引入,把握主旨。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荷兰特色。

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展示和教师介绍的是哪个国家的风光,并

相机板书“荷兰”。

2.人们都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今天我们就在捷克作家卡尔•恰比克的优美散文的引领下,一同来领略荷兰牧场独特的田园风光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并想一想:

荷兰牧场留给你

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说说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三、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2)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可以在书本空白处简单地写下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2.全班交流: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出示段落中相应的句子,

并在交流中随机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品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画出这个

句子,并独立思考: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讨论交流。

(3)学生对比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二、四、五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

(4)引读第三、第四自然段。

四、主题学习《不敢愧对盛开的鲜花》

1.文章写了澳大利亚的哪些美景?

2.澳大利亚的美景得益于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或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3.搜集阅读其它描写异国风光的文章。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③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词蕴含的意境。

(第一课时)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①板书课题。

②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③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④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①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②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③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④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⑤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①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②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

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③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①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②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③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④背诵。

(第二课时)

《渔歌子》《钓鱼湾》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接触到了与诗歌齐名的古代文学体裁——词,大家还记得《忆江南》

吗?

谁能来回顾背诵一下?

2.揭题(板书课题)

3.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写渔夫的歌)“渔歌子”作为词牌名,最早出就是出自民间的渔歌。

二、词中赏画,品味意境。

(一)读出词中的景物。

1.自由地朗读这首词,一直到你认为字正腔圆了为止。

2.师:

这首首词的作者是张志和,谁愿意来介绍介绍他的资料。

张志和这个词人是非常了不起

的,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

他把画画的这种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

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说:

张志和写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在这首《渔歌子》中,张志和给我们画了什么,快把它找出来,标上记号。

3.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景物?

把这些景物按照顺序来数一数。

4.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框,如果这就是一张画纸,请你把这九种景物工整地写到这个框里,

尽量使它看上去像一幅画比如说:

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写在画面的最下方。

如果我在这个位置写上蓑衣的话,你觉得箬笠该写在哪边?

(为什么?

)蓑衣穿在身上,箬笠定戴在“头上”

5.指名把这九种景物补充完整,其他同学小组合作,写在老师发的纸张上。

看看哪个小组的构

思最巧妙。

6.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九种景物构成了一幅词中画,也成了一首画中词。

想不想知道这词中画究竟什么样?

(播放课件)

7.你能猜的到作者描写的是景物是哪个季节,看这九种景物找到依据。

(二)读出词中的声色。

1.同学们,张志和的《渔歌子》为我们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

它不仅有景物,还有声音呢,我现在还能闻到春天的气息。

你们能闻得到吗?

2.再次回到词中,边读边想自己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又闻到了什么?

3.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4.师相机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朗读。

总结:

我们刚才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丰富的画面。

这是读诗词的好方法。

三、走近山水,贴近词人

1.简介诗人的生平。

2.张志和垂钓,钓来悠闲自在。

也只有这样悠闲自在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让我们

再来诵读。

(配乐)

四、拓展延伸

1.我们知道,古时候的词是可以唱出来的,想不想听听它被谱上曲子以后是什么样的?

2.师带领学生倾听《渔歌子》。

五、主题学习《江南春》

1.熟读古诗,给古诗划分节奏。

2.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3.小组合作探究古诗意思,赏析意境。

 

24麦哨黑土地(丛书)

①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③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

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

读《麦哨》这篇课文,课件出示插图,观察插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

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

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②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b.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

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c.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d.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主题学习

1.作者对家乡的什么情有独钟?

2.作者为什么对故乡的黑土地情有独钟?

《麦哨》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在读过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后,针对课题质疑,如“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怎样通过麦哨反映出了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

”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去读书;

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流由课题产生的问题,这样在交流中感受到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乡间绿色的美丽,孩子们玩耍的内容贴近自然……最后我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这样不仅巩固了读的感情,也加深了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

课后我又鼓励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值得高兴的是在这节课中学生读得投入、有兴致,一些平时不能大胆读的同学,也能大胆主动地参与其中,读自己想读的语句,课堂气氛活跃。

口语交际

1.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怀,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一、复习词语

1.从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

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展示台

一、谈话导入

本组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风光优美的田园,让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再次到乡村去领略美丽的田

园风光,感受那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情吧!

二、小组交流

要求:

1.注意语言清晰流畅,学会倾听,礼貌提问。

2.互说互评,互相感染启发。

3.教师参与组内交流,予以指导。

三、分组汇报

1.田园风光美如画:

有请小导游们带我们领略优美的田园风光!

(学生汇报)

2.乡村生活乐趣多:

你在乡下生活过吗?

你了解到的农家生活是怎样的?

3.乡土气息小制作:

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乡土气息小制作。

生展示并说怎么收集到的经过和感受。

4.田园诗歌意盎然:

用诗、用歌、用舞去表达我们心中的向往,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诗歌和歌曲。

《乡间的小路》《小燕子》《捉泥鳅》《数鸭子》《游山西村》等。

5.日新月异新农村:

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变化或收集到的资料。

四、评选优秀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谁的感受最深刻,谁的展示最清楚。

五、课外拓展

课后将图片配上解说词,将各种资料整理好在展示台里展出,还可办一期乡村生活为主题的黑

板报或手抄报。

第三课时

习作

1.能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习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一、文始激情情始生

同学们,我们学到哪一课了?

感觉写作文难不难?

其实,写好作文很简单,只要做到两点就够了,

1、记住自己看过的好词佳句。

2、读文章时能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

现在,老师就来做一个思维训练,你看到的这些词语,

看谁能在20秒内记下来。

  嫩绿油绿

  浅黄金黄

  粉红桔红

  炊烟袅袅树木葱郁

  稻香扑鼻麦浪金黄

  瓜果飘香五谷丰登

  鸟语花香鸡犬相闻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是非同一般,让老师佩服。

前几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篇小

美文,因为也是写的田园风光,所以很感兴趣,今天拿过来跟大家分享。

看看同学们在总结文

章写法上有没有绝招?

现在,你拿出手中的文章,跟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总结它的写作特点。

二、佳作导航促思成

1.佳作欣赏

2.章法导写

大家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可取之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文章结构:

  总—分—总

(2)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3)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移步换景(地点变化)

(4)拓展总结

除了本文体现的这些,你还知道不一样的结构,顺序和修辞吗?

写作方法各种各样,如果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就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描

写乡村景物的文章。

三、快速行文情寓中

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文终止情情未了

写完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改一改句

子。

四年级学生读书活动及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享受读书的快乐,为孩子一生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名著,吟诵古今诗文,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5.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6.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三、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

《秘密花园》《铁丝网上的小花》《汤姆索亚历险记》

2.选读书目:

《格列佛游记》《草房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作业量,少做题多读书,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

2.通过班级图书角,加强图书流通,实现资源共享。

3.“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

利用每天早读课前5—10分钟诵读“经典诵读”内容。

4.利用每周二、四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教会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以读书来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