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5355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物理9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2012江苏南京)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2012江苏苏州)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11.(2012江苏宿迁)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A.上雾B.“下霜”C.降雨D.结冰

.(2012江苏泰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2012江苏扬州)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

.(2012山东滨州)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2012山东德州)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2012山东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2012山东泰安)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2012山东泰安)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

.(2012山东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2012上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120℃B.100℃C.90℃D.80℃

.(2012四川广安)夏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见草叶上有露珠,露珠的形成与下图1中相同的是

A.坚固的冰B.如纱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

.(2012四川眉山)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2012四川内江)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2012四川南允)图一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A.40℃B.44℃C.48℃D.52℃

.(2012四川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2012四川宜宾)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A.铁块变成铁水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

C.霜的形成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

.(2012贵州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2012四川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

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

A.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

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

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

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

.(2012四川凉山)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2012湖北恩施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2012江西南昌)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冰的消融B.霜的形成C.雪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

.(2012江西南昌)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5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

A.小企鹅:

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企鹅妈妈:

不对,是没有内能

C.小企鹅:

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

D.企鹅妈妈:

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2012河北)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

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

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

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汽”

 

.(2012黑龙江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2012陕西)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

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2012湖北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

.(2012湖北黄冈)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2012山东济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39.(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40.(2012年桂林)

如图2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1.(2012山东日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熔化

42.(2012东营)

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43.(2012湖南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44.(2012湖北咸宁)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C

45.(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46.(2012玉林)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早晨地上的霜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江面弥漫的大雾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47.(2012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

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

48.(2012丽水)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铁块熔成铁水

B.

湿衣服晾干

C.

河水结成冰

D.

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50.(2012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51.(2012重庆)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52.(2012十堰)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

53.(2012宜昌)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

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

54.(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55.(20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

56.(2012徐州)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

A.凝固点高B.凝固点低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

二、填空题

57.(2012广东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10,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择:

“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答案】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

58.(2012湖南株洲)图9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该图象是(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答案】凝固80

59.(2012贵州铜仁)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

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液化、不变

60.(2012江苏连云港)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

【答案】升华吸热液化

61.(2012江苏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

②水蒸气烫伤,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

【答案】升高②水蒸气液化放热

62.(2012江苏泰州)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答案】吸熔化

63.(2012江苏无锡)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

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碘的温度

64.(2012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温度记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C”),示数为℃。

【答案】B48

65.(2012江苏扬州)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答案】A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66.(201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答案】热胀冷缩37.8

67.(2012四川眉山)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

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为酒精吸热的缘故;

同时他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现象。

【答案】汽化扩散

68.(2012贵州安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如图是某人测量体温计的示数,则他的体温是__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37.2

69.(2012湖北恩施州)(2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

【答案】91液态

70.(2012广东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

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

【答案】蒸发热胀冷缩

71.(201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

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时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

【答案】10-4;

汽化(蒸发);

吸收

72.(2012吉林)如图5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汽化(或蒸发)成水蒸气,又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73.(2012吉林)根据图15所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加)热,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74.(2012沈阳)如图5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

图乙中的物质为________态。

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

【答案】液升华①

五、实验探究题

75.(2012福建福州)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23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23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

76.(2012湖南益阳)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汽B.小水珠

(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温度/℃

温度计

(1)慢

(2)秒表(3)B(4)15

77.(2012山东临沂)晓雯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指示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熔点是℃。

如果让该物质凝固,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该物质凝固过程的是。

【答案】48;

C

78.(2012四川绵阳)如图,是教科书自制温度计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是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

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实验操作中,要先后将小瓶放入和中,并注意观察。

【答案】热水和冷水水柱上表面的位置

79.(2012四川凉山)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答案】-12℃

80.(2012四川凉山)看图回答: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由图可知(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答案】A80

81.(2012湖北襄阳)小宇同学用如图6—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乙所示。

请你回答:

(1)图6—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6—乙中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3)图6—乙中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答案】92DEEF

82.(2012江西南昌)亲爱的同学:

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答案】乙-4

83.(2012江苏淮安)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热胀冷缩水银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9698

84.(2012湖南衡阳)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答案】甲78固吸收

85.(2012山东日照)

学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中,根据测得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2)图象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比处于液态时小。

(3)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

【答案】0比热容保持不变

86.(2012东营)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

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94

(2)98(3)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或“增大酒精灯火焰”)

87.(2012湖北咸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