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江南》词话下Word格式.docx
《《遇江南》词话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遇江南》词话下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晚秋》中,青春年少的那种情感失意以后的痛苦、纠结,淋漓尽致而直接表达出来。
在枫叶飘零的时节,主人公不知身在何处,也许在天涯,也许是梦中之梦,一朝醒来,不能回首。
尽管如是,还是带着一丝不舍,还是有着离不开的怀想,伤感而缠绵。
“想要再次握住你的手,温暖你走后冷冷的清秋”,在这样的时刻、伤心的场合,还是缠绵,说得多恳求,说得多令人心碎!
这个远走的人,这个从晚秋中远走的人,在哪里了呢?
过了许多年,经历了许多春秋之后。
《我在春天等你》看到了他是如何地执着?
晚秋中的故事,一直延续到春天。
从枫叶零落的晚秋分别以后,就到了冬天。
只有经过冬天的人,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与恨,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和人生。
“我在春天等你”,就这一句,就让人如何地温暖?
经过冬天的等待,是经过了所有真正痛苦与失落以后的等待,这种等待,到了春天,就是一种原谅,是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那远去的时光,虽然饱含失落、忧伤、苍凉,但在今日歌声中,已经没有波澜,潺潺地只像清泉在流淌。
今天,这个江南的春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就像那年那夜满天的星光,轻轻的风,轻轻摇动了梦想,悄悄转身,悄悄流泪的脸庞。
”不一样吗?
是不一样了。
但是尽管一切都不一样了,在歌者看来,还是一样的,就像当年分别时的情景。
你走了,你转身走了,可我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你。
温暖着背影的目光,还像从前一样,这是何等之深的情感!
《最好的时光》,情感饱满,一切都是阳光。
在我看来,这首歌是对未来的憧憬。
“我在春天等你”,也许等到了,也许还是没有等到,那又怎么办?
在最后的时光中,我仍然会等你。
那个时候,到了终于属于人生的晚秋,又将如何呢?
“让回忆慢慢湿了眼眶,带着莫名的怀念感伤,与曾经的自己遥遥相望。
”曾经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自己?
“那时候世界很大,虽已远走四方,那时候世界很小,就在一个人的心上”,所有心头的珍藏与秘密,我们能从这几句诗中感受到端倪:
一生的欢喜与痛苦,都源于爱。
晚秋时的分手,是因为爱。
晚秋时的伤感,是因为爱。
我在春天等你,是因为爱。
“去过最美最美的地方,有过最真的悲伤”,这所有的一切,我将把它看作是“最好的时光”,而这个“最好的时光”才是“把我一生都照亮”的阳光。
阳光下,我的一生“就像花儿落满山岗”,我的生命焕发着芬芳,“就像花儿落满山岗”。
那个时候,也许我们都已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蒙?
,正像叶芝在《当你老了》中的诗句所说,“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感谢苏拉把这样美好的情景,放在江南,放在江南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之中。
感谢杨钰莹的歌声,把这一切美好的情景与情感,展现出来。
江南是一个温情但绝不缺乏阳刚的地方,江南的山水像江南人一样,会把风雨转化为柔情,又会把柔情转化为淡定。
江南是一个内敛而不张扬的地方,常常会把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当作一种美、一种境界,这正与《我在春天等你》《最好的时光》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契合。
苏拉曾说过:
“这一生,我们遇见许多人,经过一些事,读过不少书,去过很多地方,不过是走过自己的生命,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因而,可以这样说,我们在《我在春天等你》《最好的时光》的歌声中,不仅仅与苏拉相遇了,与杨钰莹相遇了,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江南相遇了。
与江南相遇,其实,也是我们与自己相遇,每一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江南”,――那种蕴藏在深处的韧劲、顽强,那种柔中有刚,把伤感,乃至挫折、无奈、失落、苦难等等,当作人生境界的“江南”。
7.因为有别样的月光
被杨钰莹称作“十年寻觅,江南遇见爱”的《遇江南》,感动了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人。
杨钰莹与她的这群爱她的朋友,把江南作为一个清清纯纯的梦,这群非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之外的人,把江南演绎得如此美好,非我原先所想象的。
今天,又将四月。
去年的四月,也像今天一样,桃红柳绿,一群人,――杨钰莹、洛兵、周笛等相约来到江南踏青,是如何让他们欣喜,正如苏拉所说:
“在踏足江南的刹那,似乎所有的前世今生都如梦初醒,像走到很远的地方,又像是回到心底的故乡。
”事后,杨钰莹是这样表达她的感受:
“晨韵中飘逸的江南生出微醺的翅膀,与心爱的人在山山水水间留恋。
”
洛兵的《遇江南》,是《遇江南》唱碟中的一首歌。
青天白云,倒映在春日的江水之中。
一片晶莹的月色,溶于美梦之中。
我在你的梦里,你在我的梦里。
你的倩影,倒映于江水之中;
你的倩影,也流连于我的梦之江水之中。
温馨的和风下,有一个人唱着歌。
唱的人醉了,听的人醉了,所有的人都醉了。
天青是你,月白是我。
连燕雀都在呢哝,人何以堪?
下了一场春雨,淅淅沥沥,春雨停息,彩虹乍又升起。
刚才还是素雅如水墨的天地,一下子艳丽起来,一片澄明,更是一片明媚。
早春的江南,恰如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一会儿赌气,一会儿呢哝。
刚才还是彩虹艳阳,一下子又下起了蒙蒙细雨。
此时,有一个人撑着油纸伞,踌躇,踯躅,竟然一回眸,多动人啊,如画诗一般。
回眸之中,恍如诗画中游。
这一切,原来只是一场梦。
我在远方,你也在更远的远方。
春日的江水,是诱人的,况我的心上人正在那儿。
多少年了,曾经的恨与怨,如今都如春水一样,静静地,又潺潺地流淌了过去。
几多春秋,几多忧愁,也只是一个辗转之间。
我在远方,是如何地孤寂与烦恼,早失去了笑容。
亲爱的你啊,是该带着我归去的时候了,我愿借着浩荡的春风,归向你所在的江南。
没有奢望,只要与你再相逢,拿我的这一生去换取几缕月光,又何妨?
我像月光一样,洒向江南,洒向你所在的江南那一隅,我也愿意。
洛兵写春天的江南,不是从今天才开始,许多年以前,就写过《梦里水乡》,那是他的一个梦。
这个梦,如他的歌,水淋淋的,一度唱得满天满地都是:
“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逝在远方。
”这是一首真正的诗,不听歌声,即使只读歌词,就会让人动心。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如故,不减当年的魅力。
十多年以后,洛兵再写《遇江南》,如出一辙,他的水乡之梦并没有醒。
正如洛兵自己所说:
“天风浩荡,春来江水,是我的过往,亲爱的你,带我归去。
在《遇江南》这首歌里,江南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正像古人眼中的“桃花源”。
江南充满着诗情画意,但是江南的诗情画意,也是有风雨的诗情画意,可这一切都被美丽的虚幻化了。
江南已成为一种象征,爱的归宿的象征。
苏拉说:
“那里的一朵花,可以唤醒整个春天,一只蝴蝶叫人想起生死相许的爱情,一座桥牵连着生生世世,一阕诗就能带你轮回穿越。
”是这样吗?
为何有这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是的,是这样的。
不过,我还想说的是:
江南的山山水水,江南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因为都被人们所眷念着,深爱着,就如有杨钰莹、苏拉、洛兵这样的远方的人,也愿意化作几缕别样的月光,洒向她,抚爱她,宠她,呵护她,才如此如梦。
8.最好不经意
浮克是一个快乐的歌者。
我不认识他,我只是从他创作的《想起你的好》《我在看你》两首歌,进而再联系他先前写下的《快乐老家》,而做出的判断。
我没有见过他,也不知道他外在倾向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是,我敢断定,至少他内心是充盈着快乐情绪的。
他是《遇江南》这辑歌碟中,唯一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自己演唱的人,能从音乐语言、文字语言两方面,同时进入一首歌,――进入这首歌的整体的人。
读他的歌词,并不会惊艳。
读他的歌词,也只是喝一杯清茶,不会是烈酒,绝没有浓郁的醇香。
只是在一间白墙黑瓦的农舍下,放上一张桌子,摆上几张凳子,几个人,围在一起,喝几壶清茶。
尽管是在春天,不远处开满了迎春花、海棠花,还会有几杆青竹,在那里摇曳,但是,茶壶里绝不会是浓烈的红茶,至多是江南的碧螺春,或龙井。
飘荡在空气里的,只会是一缕缕清香。
我听《我在看你》,我最喜欢的是这样几句:
“最好不期而遇,最好不经意,刚好你一回眸,我在看你。
”词句清爽,不拖泥带水。
平白如话的诗句,看似不经意写出来的,却如天籁。
描写江南,用此清风明月般的词句,是最恰当的。
江南的本质不在华艳,不在张扬,而在疏淡,而在内敛。
而江南人的快乐,也是如此,不夸张,不得意忘形或歇斯底里。
浮克《想起你的好》《我在看你》,也具有这样的情调。
“唱一曲紫竹调,走过那外婆桥”,“一转眼,什么都变了”,“一转身,什么都忘了”,“可是亲爱的这一刻,只想起你的好”,轻松、明快,所有人听着,都仿佛又回到了杨柳风拂面的美好童年。
能在“外婆桥”上、“紫竹调”里,“想起你的好”,而且是“只想起你的好”,那个一定是能沉淀在“心里”,无论多长岁月都不会遗忘的那个真正的“好”。
这种意趣,也许是浮克多少年来一直追求的境界。
他许多年前写下的《快乐老家》,似乎就呈现了他的向往: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
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它近在心灵却远在天涯。
”在那远方,是心灵最柔软地方的渴望,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最近的是最远的,最远的可能却是最近的。
为了那个渴望,我们也许一辈子都在奔跑。
什么地方,才是一个人能把自己一生都能交托出去的呢?
――那是江南。
江南真正的美,不在人之尽晓的园林景点,而在那一片自然的山水、自然的田野。
江南春天田野里,遍地金灿灿的油菜花,那样平实,却能让人感动。
江南随处可遇的清清流水,映照出的太阳与月亮,是那样地平静、自然与真诚。
一个人的内心追求,也许是一辈子的事情,可贵的不在于人们去不去追求,而在于“最好不期而遇,最好不经意”的不刻意、不做作、不雕琢,永葆“外婆桥上”“紫竹调”里的童真,浮克的歌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
9.后记
《遇江南》,小而言之,对杨钰莹十年的隐而复出,是有意义的;
大而言之,对当下流行歌坛的走向,也是有启发作用的。
关于《遇江南》的主题,可以用苏拉的序中的一段话来概括:
“钰莹和江南,她们遇见彼此,彼此心照。
于是,江南被幸福地歌唱着,而那朵飘向春天的云,她的路途从江南开始,随风化雨,滋润生命。
”对我来说,关注这十首歌,更多的是缘于题材。
这群知名的音乐人,如何投情于江南?
况且,又都是一群非江南人。
他们到江南,只是走过,或路过,且或是偶然,抑或是不经意。
然而,现在他们对江南却是这样痴情――痴情到:
“我只看见你”(《可遇》)、“相知难相忘”(《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相拥一天已胜过千年”(《断恋》)、“只想起你的好”(《想起你的好》),把自己最喜欢、最钟爱的人,与江南融为一体:
“亲爱的你,是我的江南”(《遇江南》)、“不变的你依然温婉如玉”(《如梦令》)、“抚摸江南美丽,原来人间的天堂是你”(《最美的相遇》)。
我欣赏这些歌,我会感动,会被感染。
为什么这群非江南人,把江南描摹、歌咏得如此美好?
这种美好又被刻画、表现得如此真实,直抵本质?
我是怀着感恩的心写着“词话”的,可能,正像他们对江南这样地“偏爱”,也促使我“偏爱”上了他们的歌。
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自古都是。
但是,江南也绝不是只有阳光,只有花香,只有温柔。
江南也有风雨,也有不平坦的道路,也有夕阳下沉重的忧郁、无奈与深深的失望。
而这一切,又被我们的一群音乐人所美化了,就像我听着杨钰莹温温柔柔、甜甜爽爽的歌声时,会忘了《遇江南》歌词中本身也许存在的一点点不足。
歌词与诗是相通的,都要有诗意,即使是诗,并不是每首诗都会有诗意,有诗意的诗不在于形式,同样,歌词有没有诗意,也不在于能不能唱起来。
任何一段话,一段文字,谱上一段曲,请一位优秀的歌者唱,可能也会被唱响。
因而,我认为《遇江南》,如何让它更有诗意?
还是有空间的。
比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前半首很是柔美、缠绵,“风若停下就是云烟,雨若无痕就是眷恋,泪若干了变成红颜,收不回一地的流连,山若无声就是诺言,水若倒流就是成全”,表达上不合常理,且又自然随性,不过仔细推敲,优美有余,内蕴不足。
《我在看你》最流畅的、最让人体会到诗情的,是中间几句:
“千山万水,只为一次相遇,请路过江南,身披满江烟雨。
我站在岸上,直到红颜老去,最好不期而遇,最好不经意,刚好你一回眸,我在看你”,多让人的心柔软?
而其他词句相对弱一些。
《如梦令》中有“曾经用水墨丹青卷起了你,只为凝视你的美丽,取月色几缕,染得荷韵如许,谁能够留住你的山青水绿,曾经用白墙黛瓦藏起了你,只为独享你的春意”,这样的歌词,当我读它们的时候,几乎有柳永再世的感觉。
但后半首走向通俗虽不失人情气,可似乎少了一点经典词句的味。
我的要求也许太高,但是要想让流行歌曲成为经典,只能如此。
江南的园林,以及任何江南的风景,都是讲究细节的,细节上的冲突,也会丢失美感。
《遇江南》这首歌中有一句“笑容都疲倦”,“疲倦”与整首诗的前后意境似乎不和谐。
最后,还想说的一点是,这些我所敬佩的写词人,包括陈小奇、梁芒、苏拉等,还是能够不断超越自己,每一首新歌,都是一座新的高峰。
《〈遇江南〉词话》,即将写毕了,一种感觉越发强烈,“诗人”要与“词人”沟通起来。
现在诗人写的诗越来越玄乎,只能看,不能读,更不能唱,而词人写词,往往为了表达,迎合世俗,缺乏主动地对整个社会欣赏人群作“引领”,写得通俗而少诗意。
《遇江南》的词作者们,本身就是诗人,两者融合起来了,歌词写得富有诗意而有人性,远离流俗,引领流行歌曲向高雅艺术迈进。
通俗而有诗意的流行歌曲,才是最高的境界。
以上絮絮叨叨,实在是陋室寡闻所致。
我与《遇江南》之遇,也是缘分,诚如苏拉在《可遇》中所说:
“你遇见了我,我遇见了你。
尽在不言,自在欢喜。
”不当之处,敬请这些可敬可爱的、热情讴歌江南的音乐人谅解。
作者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刘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