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1522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

"

物流"

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的"

PhysicalDistribution(简称PD)"

一词演变而来的,原意是指"

物的分发"

,指的是实物流通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

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改称为"

关于物流的概念,由于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美国最早对物流的定义是在20世纪50年代,定义为"

物流系指军队运输、补给及屯驻"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物流不仅发生在军事后勤系统,而是普遍地存在于一般的经济体系中,包括企业界、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运输系统等。

物流活动不论其发生在哪些部门、哪些地区,一般都包括运输和存储活动,并要适时适地提供所需的产品。

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管理的定义是"

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这些活动包括顾客服务、需求预测、交通、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零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运输、仓储管理"

但是,实体配送表达的领域较为狭窄,物流的概念更宽广、连贯和整体。

后来,对这个概念进行了修订,将定义中的"

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

修改为"

货物、服务"

,这大大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既包括生产物流,也包括服务物流。

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采用的定义为"

物流管理是为了便利产品的流通,从物料的获取到最终消费点之间,所有储运活动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并包括有关信息的沟通,以达成顾客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

20世纪80年代,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物品流动也完成了从实体配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企业界和政府为了提高产业劳动率,组织了各种专业考察团到国外考察学习,公开发表了详细的考察报告,全面推动了日本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

1956年日本流通技术考察团考察美国引人物流观念后,1958年6月又组织了流通技术国内考察团对日本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这大大推动了日本物流的研究。

在1961-1963年上半年,日本将物流活动和管理称为"

PD"

,即"

PhysicalDistribution"

的缩写。

到1963年下半年,"

物的流通"

一词开始登场,日通综合研究所1964年6月《输送展望》杂志中刊登了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漳的标题为"

物的流通的新动向"

的演讲稿,正式运用"

概念来取代原来直接从英语中引用过来的"

,在物流概念导入日本的过程中,物流已被认为是一种综合行为,即"

各种活动的综合体"

,也就是说既被理解为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又被认为是流通过程各种活动中物理商品的取汲活动。

因此,"

一词包含了"

运输、配送"

、"

装卸"

保管"

在库管理"

包装"

流通加工"

和"

信息传递"

等各种活动。

此后,物流行业在日本不断蓬勃发展。

物流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

中国物流的发展,在20世纪实现了从无到有和从小到大两个阶段的变化。

物流概念的引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把物流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关于物流的概念,200l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l)将物流定义为"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这一定义实际上是对物流活动过程所作的客观描述。

在这个概念中,还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关于"

物"

的概念。

物流中的"

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移动的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

物质资料包括物资、物料和货物,从经济用途上,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物流服务包括货物代理和物流网络服务。

第二,关于"

流"

从一般意义上讲,物流中的"

是上述物的→种物理性运动形式。

这种运动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要有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实现,例如,包装、装卸搬运、储存保管等。

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

(二)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换句话说,物流管理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

这个全过程就是指物料经过的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运动的全部过程。

从宏观上来讲,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

二、物流管理的发展沿革

(一)物流管理的产生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的,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

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

第三个利润源泉"

(二)国外物流管理发展的主要历程

自20世纪初物流概念产生至今,物流及其管理活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发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已形成了许多相关的协会和组织,物流作为"

第三利润源泉"

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现代物流管理已成为管理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在实践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营销的不断开展,物流产业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扩大。

关于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从国际范围上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运输管理阶段

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了更多客户。

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

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

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2、第二阶段——物流管理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

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一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

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

又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这本身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若因此而将一笔需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

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其需求预测、采购和原材料运输环节通常叫做进向物流,材料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流通环节叫做生产物流,而配送与客户服务环节叫做出向物流。

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地买进、运人、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

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作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3、第三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

各大生产企业纷纷外包零部件生产,把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转移到人工最廉价的国家去生产。

以美国的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三大车厂为例,一辆车上的几千个零部件可能产自十几个不同的国家、几百个不同的供应商。

这样一种生产模式给物流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如何在维持最低库存量的前提下,保证所有零部件能够按时、按质、按量,以最低的成本供应给装配厂,并将成品车运送到每一个分销商。

这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企业的管理范围,它要求与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精确配合,集成跨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商业流程,才能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

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可达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问协同作用的最大化。

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到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于2000年改名为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曾试图扩大物流管理概念的外延来表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最后因多方反对,不得不修订物流管理概念,承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三)中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容

1、物流的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初到1965年)

在此阶段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交通运输建设有了较大进展,社会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流通部门相继建立了储运公司、仓储等附属于专业公司、批发站的"

商物合一"

型、兼营性的物流企业。

国家对物流比较重视,专业性的物流企业得到了加强和发展,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是我国物流业务的形成阶段。

2、物流发展的停滞阶段(1966-1976年)

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国家建设停滞。

物流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维持现状或处于停滞状态,个别地方物流企业遭到破坏。

3、物流管理的较快发展阶段(1977-1990年)

随着国内商品流通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在此阶段我国物流有了很大的发展。

流通部门的专业性和兼营的物流企业不断增强,生产部门也开始重视物流合理化的研究。

在交通运输方面增加了公路、铁路、港口、码头,部分区段实现电气化、高速化,并增加了车辆、改进了技术设备,开展了联合运输、散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先进的运输方式。

外贸部门还开展物流对外服务,使物流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4、物流管理高速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

这一阶段生产过程越来越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物流受到重视。

在运输领域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设备,并在一些部门、地区和企业逐步使用了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

货运委托代办、联运、货物配载、信息咨询、理货打包仓储保管、中转等运输服务也迅速发展。

配送等现代的流通方式在80多个城市试点,配送物资过百种。

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新型的物流服务公司。

物流的信息受到重视,全国性的物流信息系统正在建立。

我国物流业正进入一个自觉调整的发展阶段。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物流管理的层次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物流管理是以企业的物流活动为对象,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特点,企业物流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

1、物流战略管理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是指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就企业物流的发展目标、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定位、物流服务水准以及物流服务内容等问题作出整体规划。

2、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

企业物流战略确定以后,为了实施战略,必须要有一套得力的实施手段和工具,即物流运作系统。

作为物流战略制定后的下一个实施阶段,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涉及物流系统和物流能力,对物流系统运营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调整系统。

3、物流作业管理

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物流作业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对物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并对物流作业的质量进行监控。

(二)物流管理的内容

1、物流基本活动管理

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管理、储存管理、装卸搬运管理、保管管理、配送管理、流通加工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等。

2、物流基本要素管理

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六大要素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技术管理、物流设施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3、物流基本职能管理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包括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计划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运行监控等。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物流管理相比较,现代物流管理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现代物流是基于企业经营战略,从客户服务目标的设定开始,进而追求客户服务的差别化。

它通过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作业系统和组织构成等综合运作,提供客户所期望的服务,在追求客户满意最大化的同时,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企业物流既不能单纯追求单个物流功能的最优,也不能片面追求各"

局部物流"

最优,而应实现企业整体最优。

3、以信息为中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流管理的变革,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的实践,都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息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原来的物流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重点,而现代物流不仅重视效率方面的因素,更强调整个物流过程的效果,即若从成果角度看,有的活动虽然使成本上升,但它有利于整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则这种活动仍然可取。

四、物流服务管理

(一)物流服务的定义

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行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物流服务本身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成本有效的范围内,向物流需求方及时有效地供应物品和服务。

现代物流管理以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在物流企业经营战略中确立客户服务的标准,通过物流服务差异化途径保证物流服务的高水平。

(二)物流服务的作用

1、物流服务成为市场细分营销的重要环节

在从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规模营销转向细分市场营销后,市场的多样化和分散化使企业不断地符合各种类型与不同层次的市场要求,企业根据差别化战略对客户进行差异化服务,物流服务是差别化营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物流服务水平是构建物流系统的前提条件

物流的形式将随物流服务水平不同而变化。

因此,物流服务水平是构建物流系统的前提条件。

企业的物流网络如何规划,物流设施如何设置,物流战略怎样制定,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之上。

不确定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而空谈物流,是"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物流服务水平对经营效益的作用

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决定企业的物流服务是有限的。

因此,在制定合理的企业预期物流服务时,必须考虑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非常规紧急物流服务,应考虑其成本适当化,保证经营效益不受太大影响。

4、物流服务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依据

物流在降低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物流成本的降低必须首先考虑物流服务水平,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服务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依据。

5、物流服务有效推动了供应链的运作

对供应链的所有成员提高物流服务,将导致整个流通过程中不断调整企业应对市场的策略,进而创造出一种超越单个企业的供应链价值。

(三)物流服务分类

1、基本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通过功能要素的活动实现,包括包装、运输与配送、储存、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

物流基本服务实现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流通加工效用,提供可靠性和及时性。

(1)运输功能。

运输功能是物流服务的基本服务内容之一。

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客户在时间和地点两个条件下对一定货物的要求,时间的变换和地点的转移是实现物流价值的基本因素。

企业既可以通过拥有车辆的方式自己设计运输系统,也可将这项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一一专业物流公司。

(2)储存功能。

它是物流服务的第二大职能,实现了物流的时间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储存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库存来实现的。

与运输一样,企业既可以构建自己的仓库或租用仓库来对产品进行管理,也可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这项功能。

(3)配送功能。

这是物流服务的第三大职能。

配送是将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活动,目的是要做到收发货经济,运输过程更为完善,保持合理库存,为客户提供方便,可以降低缺货的危险,减少订发货费用。

(4)装卸功能。

这是为了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必须具备的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商务活动还是电子商务活动,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装卸搬运能力,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破损。

(5)包装功能。

物流的包装作业目的不是要改变商品的销售包装,而是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

(6)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生产或销售,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常常与固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比如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7)信息处理功能。

由于现代物流系统的运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可以将物流各个环节及各种物流作业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是相当重要的。

2、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是指针对特定客户或特定的物流活动,在基本服务基础上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它是超出基本服务范围之外的附加性服务。

物流增值服务的内容包括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和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

(1)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

以客户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是向买卖双方提供利用第三方专业人员配送产品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例如,美国UPS公司开发的独特服务系统,专门为批发商配送纳贝斯克食品公司的快餐食品,这种配送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糖烟配送服务。

这些增值活动的内容包括:

处理客户向制造商的订货,直接送货到商店或客户家,以及按照零售商的需要及时地持续补充送货。

这类专门化的增值服务可以被有效地用来支持新产品的引人,以及基于当地市场的季节性配送。

(2)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

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是指为刺激销售而独特配置的销售点展销及其他各种服务。

销售点展销包含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多种产品,组合成一个多结点的展销单元,以便于适合特定的零售商品。

在许多情况下,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还包括对储备产品提供特别介绍、直接邮寄促销、销售点广告宣传和促销材料的物流支持等。

(3)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

以制造为核心的物流服务是通过独特的产品分类和配送来支持制造活动的物流服务。

这种增值服务的核心是将流通加工活动提前至生产加工阶段进行,根据客户的需要,对产品进行最终的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特定客户的需求,其结果是使服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些活动在物流系统中都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

这些专业人员能够在客户的订单发生时对产品进行最后定型,利用的是物流的时间延迟。

(4)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

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的主要特征是消除不必要的仓库设施、减少重复装卸、搬运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速度。

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的一种流行形式就是准时化。

在准时化概念下,供应商先把商品送进工厂附近的仓库,当需求产生时,仓库就会对由多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重新的分类、排序,然后送到配送线上。

比如,汽车装配线以准时制的零部件配送代替传统的车间内仓库,进而以同步零件输送线供应组装所需的零件。

基于时间的物流战略是竞争优势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二节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概述

(一)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仓库储存和保管的简称,一般是指从接受储存物品开始,经过储存保管作业,直至把物品完好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

概括地讲就是指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包括存货管理和各项作业活动,即静态的物品储存和动态的物品存取。

仓储活动是随着社会化大分工和商品交换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物品储存就成为一切社会形态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特别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里,具有一定规模的物品储存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仓储的作用

1、仓储是确保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及时、齐备、按质、按量供应生产建设所需物资是确保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仓储是保持商品使用价值和合理使用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之前,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所处的条件以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因素,都可能使商品在数量上减少、质量上降低,如果不创造必要的条件,就不可避免地使商品造成损害。

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加强对商品的养护,搞好仓储活动,以起到对商品的保值作用。

3、仓储可以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搞好物资的仓储活动,可以减少物资在仓储过程中的物质耗用和劳动消耗,可以加速物资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开拓"

,提高社会的、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仓储的功能

1、储存功能

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极高,产量巨大,绝大多数产品都不能被及时消费,需要经过仓储手段进行储存,这样才能避免生产过程堵塞,保证生产过程能够继续进行。

另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来说,适当的原材料、半成品的储存,可以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停顿。

而对于销售过程来说,储存尤其是季节性储存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创造良机。

适当的储存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战略,它为市场营销中特别的商品需求提供了缓冲和有力的支持。

2、保管功能

生产出的产品在消费之前必须保持其使用价值,否则将会被废弃。

这项任务就需要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