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1246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专题溶液及组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7.右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为130克

8、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B.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9、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的溶解度比乙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液的方法。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1、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分别是n克和m克,则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B                              

12、t℃时,在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m克中,再加入该物质n克,或蒸发掉P克水,都恰好使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为             [ A ]

13、、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食盐溶液,蒸发掉a克水,则析出b克固体,再继续蒸发掉a克水,又析出c克固体.则该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            [ B ]

14、在下列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最大的是       [ B ]

A.20℃的不饱和溶液  B.20℃的饱和溶液C.80℃的不饱和溶液D.80℃的饱和溶液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7、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8、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具有均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1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B)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

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0、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2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22、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2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24.要配制100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B )

A、烧杯、试管、玻璃棒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25、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D  )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26.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20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27.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D】

28.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29.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D)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30、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

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

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

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

D.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

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

A、虽然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但是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二者者所含溶质的质量的大小,故A错误;

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说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m一定小于n,故B正确;

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而80℃时,物质A的溶解度也比B小,不能说明A、B物质的溶解度哪一个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无法比较m、n的大小,故C错误;

D、根据30℃时A、B的溶解度大小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D错误.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1.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填序号,下同)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对A、B两个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

2、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并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4)将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1)A=B>C

(2)不饱和(3)有晶体析出(4)A>C

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

(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CBA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6037.5%

4、根据固体物质M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所表示的溶液为M在t2℃的(选填“饱和”或“不

饱和”)溶液。

(2)将A点对应的溶液从t1℃升温到t2℃(忽略水的蒸发),在此过程中M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将A点对应的100g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可析出M的质量为g,剩下的溶液中M的质量分数为。

(1)不饱和

(2)不变(3)0.1a

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1)甲

(2) 相等或甲=乙(3)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工艺流程题

1、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要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2)步骤①中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3)制纯碱过程中,其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用镁制造的一种镁铝合金常用作生产飞机外壳的材料,该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有(任答一点)。

(5)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

(1)肥皂水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3)玻璃棒

(4)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质量轻或强度大或抗腐蚀

(5)2NaBr+Cl2=2NaCl+Br2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元素或氯(或氯气)的活泼性强于溴或氯原子的电子的能力强于溴或氯的氧化性强于溴

2、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

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右盘重,砝码轻B.右盘轻,样品重

C.左盘重,样品轻D.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

(4)第⑥步操作a的名称是,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1)D

(2)MgCl2+2NaOH=Mg(OH)2↓+2NaCl

(3)除去杂质CaCl2和加入的过量试剂BaCl2(4)过滤三层滤纸

(5)除去加入的过量试剂NaOH和Na2CO3

(6)防止蒸发时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试剂1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D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溶液B加入试剂2后,在溶液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4)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过滤

(2)Na2CO3CaCO3(3)Na2CO3、NaClNaOH有气泡产生

(4)MgCl2通电Mg+Cl2↑

四、计算题:

1、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通过计算回答)

(1)HCl、CaCl2

(2)解:

设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x,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为y

Na2CO3+2HCl=2NaCl+CO2↑+2H2O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117106117

10.6%×

5gx10.6%×

15gy

106:

117=10.6%×

5g:

x106:

15g:

y

x=0.585gy=1.755g

故A点处废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

0.585g+1.755g=2.34g

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资料查阅】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填“酸”或“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实验探究二】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

若将上述废液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写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有一份有Na2SO4、NaCl两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样品。

为确定其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将样品全部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质量的滤液。

经测定,该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

试计算:

(均需计算过程)

(5)所用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所得样品的质量。

1.

(1)

【资料查阅】碱

(2)CaCl2、HCl(3)Na2CO3、NaCl(4)CaCO3【归纳总结】Na2CO3(5)20%(6)20.5g

解:

(1)甲同学实验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Na2CO3溶液显碱性;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所以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CaCl2和HCl;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NaCl和Na2CO3;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Cl2=CaCO3↓+2NaCl,所以白色沉淀是CaCO3;

【归纳总结】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设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08 

233 

117 

23.3g 

x=20.8g 

y=11.7g

z=14.2g

(5)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

(6)假设样品的质量为W,则

×

100%=9%

所以W=18.25g故答案为:

(1)Ca(OH)2+2HCl=CaCl2+2H2O;

碱性;

(2)CaCl2和HCl;

(3)NaCl和Na2CO3;

(4)CaCO3;

Na2CO3;

(5)20%;

(6)20.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