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南省怀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3)(4)(7)(8)(5)(6)
(1)
(2)
B.(3)(4)
(1)
(2)(7)(8)(5)(6)
C.
(1)
(2)(3)(4)(5)(6)(7)(8)
D.(5)(6)(7)(8)
(1)
(2)(3)(4)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滕宗谅传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
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其后仲淹称其才,乃以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
会禁中火,诏劾火所从起,宗谅与秘书丞刘越皆上疏谏。
宗谅曰:
“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沿人事,实系天时。
诏书丞下,引咎涤瑕,中外莫不感动。
然而诏狱未释,鞫讯尚严,恐违上天垂戒之意,累两宫好生之德。
且妇人柔弱,棰楚之下,何求不可,万一怀冤,足累和气。
祥符中,宫掖火,先帝尝索其类置之法矣,若防患以刑而止,岂复有今日之虞哉。
况变警之来,近在禁掖,诚愿修政以禳之,思患以防之。
凡逮系者特从原免,庶灾变可销而福祥来格也。
”疏奏,仁宗为罢诏狱。
时章献太后犹临朝,宗谅言国家以火德王天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请太后还政,而越亦上疏。
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宗谅后迁左司谏,坐言宫禁事不实,降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
与范希文素相善,及希文贬,宗谅降监池州酒。
久之,通判江宁府,徙知湖州。
元昊反,除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
葛怀敏军败于定州,诸郡震恐,宗谅顾城中兵少,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募勇敢,谍知寇远近及其形势,檄报旁郡使为备。
会范仲淹自环庆引蕃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
又籍定州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扶其孥,使各得所,于是边民稍安。
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及遣中使检视,乃始至部日,以故事犒赉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
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
仲淹时参知政事,力救之,止降一官,知虢州。
御史中丞王拱辰论奏不已,复徙岳州,稍迁苏州,卒。
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
有谏疏二十余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诏狱未释狱:
案件
B.而除宗谅左正言除:
任命……官职
C.坐言宫禁不事不实坐:
因为……定罪
D.复徙岳州徙:
迁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⑴思患以防之⑵木欣欣以向荣
B.⑴况变警之来⑵天之亡我
C.⑴其后仲淹称其才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⑴因请太后还政⑵因击沛公于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宗谅在宫中失火案中上书进言,劝皇帝罢了诏狱。
滕京宗认为宫中屡屡失火的原因是规章制度不严,主张朝廷修改政令来消除灾祸,仁宗为此停止追查此案。
B.滕宗谅上书阻止了仁宗追查宫中失火案,但最终还是被贬职。
滕宗谅后来升任左司谏,因为言说宫中失火之事的原因不属实而被定罪,降职担任尚书祠部员外郎,治理信州。
C.滕宗谅任泾州知州时,在保卫泾州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元昊造反后,滕宗谅集合百姓守城,招募勇士侦察敌情,并檄告邻郡做好防备,还为鼓舞士气设宴犒劳士卒和用重金安抚阵亡将士的家属。
D.滕宗谅一生仕途坎坷,屡贬屡谪,历经磨难。
御史梁坚弹劾他,滕宗谅虽然得到范仲淹的全力救援,但由于御史中丞王拱辰的不断上奏弹劾,他最终被贬到了苏州。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恐违上天垂戒之意,累两宫好生之德。
(3分)
⑵凡逮系者特从原免,庶灾变可销而福祥来格也(4分)
⑶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
(二)文言文断句。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B.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C.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D.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8分)
度大庾岭①(唐·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②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③,泪尽北枝花④。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⑤。
注释:
①宋之问因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而获罪被贬,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公元705年)所作。
②轺(yá
o姚):
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
③翥(zhù
著):
鸟向上飞举。
④北枝花:
大庾岭北的梅花。
⑤长沙:
西汉贾谊年少多才,文帝欲擢拔为公卿。
因老臣谗害,谊被授长沙王太傅(汉代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市一带)。
⑴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有什么不同?
(6分)
⑵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诗歌的主题。
(2分)
11、古诗文默写。
(6分,每句1分)
①,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④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⑤,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问君能有几多愁?
。
(《虞美人》)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10分,简答题4分;
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青与绿(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天共其命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近无”,只是那么一点点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
这个细节,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
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
春天叫做青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人,紫禁正耐烟花绕”。
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
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绿色,所以春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
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
“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
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
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
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
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
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写于1983年立春)
12、对“青”比“绿”“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绿”是活生生客观世界“搀杂”其他事情的带有一定综合性的色彩,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是诗人从“万紫千红”的客观世界中抽象出其中特别喜爱的一种色彩,所以,“青”比“绿”“更为单纯”。
B.“青”颜色沉稳,色彩不浓烈,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所以“青”比“绿”“凝净清醒”。
C.“青”这种色彩是诗人思想升华的结果,这种色彩不随自然界的转换而变换,所以说“青”比“绿”“更为永久”。
D.“绿”是具体的现实世界,“青”是带有一定概括性的意义,所以“青”比“绿”更“清醒”。
13、下列解释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A.诗人喜欢用“青春”来形容草色和柳色,从概念上看,作者认为“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
B.“青山绿水”的“青”与“绿”对举,都是揭示事物的色彩,恰也是这两种事物不同的性格。
C.“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形象直接地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D.“青春”现在多形容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这恰体现“青”抽象概念性。
14、在描写山野草树时,诗人较多用“青”而较少用“绿”,请结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说说其中的缘故。
(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会流泪的树(任林举)
⑴在胡杨的生长地,有人称胡杨是“会流泪的树”。
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胡杨为什么会流泪,没有人知道它们生命里深藏的秘密。
⑵其实,胡杨本来并不是为荒漠而生,更不是为了抵制荒漠而生,而是为爱而生,为水而生。
胡杨一生追逐水的足迹,水走到哪里,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它们如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
但是后来,总是那些沙漠河流首先变迁、改道,总是那些不稳定的水流先遗弃了胡杨。
在这个世界上,对水一往情深的不仅仅是胡杨,还有其他的植物、动物,当然还有人类。
水是一个被追捧和宠坏了的任性公主,她谁的情都不会领,她从来没有、也不会因为胡杨而改变自己的性情,水只往水能够留存的地方流动。
水的存在并不是要让人感动,而要让人追随和迷恋。
⑶在河流消失的地方,绝望的胡杨把自己的根系疯狂地扎向更深的地下,于是就更加牢固地把自己绑缚在大地之上。
剩下的日子或生命历程,与其说是一种选择,莫不如说是一种面对和担当。
胡杨需要用所有余下的生命独自承受狂沙的肆虐和折磨,需要在干渴中为曾经的滋润慢慢地付出生命的代价。
多少个世代之后,当人们在沙漠中看到那些死去的胡杨的残骸,或深埋于沙中的枯根,仍然可以断定,在很久以前,在岁月深处,那里曾有河流过,曾有水存在,那里曾有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发生。
⑷胡杨知道水容易流失,所以格外珍惜。
胡杨在与水相遇的时候,用水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充满,像一个恋爱的人让爱把自己充满。
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它们流出泪水,是因为太多的水分使它们变得脆弱而敏感,很容易被一种情义或机缘所触动,或许,也很容易因为对于前途的担忧或悲观而陷入深深的忧郁。
⑸为了把水留在生命之中,胡杨做过让人类难以置信的努力和改变。
且不说叶子的革质化,也不说枝条上遍布绒毛,单说它们奇异的叶片。
一想到它们的形态,我的心总会为之一动。
如果说奇,当然也有足够的新奇,胡杨幼小时生出的树叶如细细弯弯的柳叶,而长大时又生出了近心形或宽楔形似杨而非杨的宽展叶片。
一棵树上竟然出现了不同的叶子,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有几种不同的树长到了一起;
但我感慨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种生命形态因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而近于奇迹的修正或调适。
那是一种近似于蝴蝶出现一样艰难的脱胎换骨,那是在一个独立的生命里分蘖出另一个并不相同的生命。
⑹但最后的结局到底还是要来的,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住大沙漠那永不停息的攻击,没有什么能够禁得住时光那近于永恒的摧残。
水的退隐或消失,是一种无法逆转的命里注定,不同的只是早一些或者迟一些。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横贯时空的流逝。
最后,这一段美好和谐的故事终将如人间的任何一个故事一样,变得残缺、破碎和令人叹惋。
⑺这一段生命历程的确令人伤感。
水存在于胡杨的生命里,而胡杨却只能够在水的身边生长、甜蜜一定的时日。
这是胡杨注定的命运,从这种生物诞生的那天起,它的运程和结局就已经注定。
但胡杨,并不感到不公,它们一代代、一茬茬重复着同样的生存过程,重复着同样的生命故事,它们并没有抱怨,并没有流露出懊悔的神情,并没有因为命定的苦难而放弃抗争、而改变不屈不挠的守望。
⑻但最后的光环还是落到了胡杨的身上,并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久久罩住它们那些闪光的苦难。
而那些苦难,以及与苦难相伴一生的光环和品格,却都是来自于对某一种事物的始终如一的执著和依恋。
⑼胡杨终究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成为胡杨,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它们活下来,成为沙漠边缘的奇迹,成为生命和爱的标本;
它们死去,成为绿色和水的一支悲壮的挽歌,成为一段令人难以平静的传奇。
(节选自(文汇报)2010年1月11日)
15、文章第⑴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6、作者为什么说一想到胡杨树叶子的形态,“我的心总会为之一动”?
17、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以“会流泪的树”为题的好处。
(5分)
18、本文赞颂了胡杨怎样高尚品质?
结合现实社会谈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六、语言运用题(11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颗豆粒
(1)在大儿子在上三年级,小儿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这位母亲身上。
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为此,她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2)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
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3)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
她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10个月……做母亲的哪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
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4)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如何煮豆子的条子。
这天,母亲累得疲惫不堪。
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
(5)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入睡了。
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
上面写道:
(6)“妈妈,我照您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
不过,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
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了。
(7)“妈妈,实在对不起。
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
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
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8)“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
妈妈,谢谢您。
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
我们先睡了。
晚安!
”
(9)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怀化市2012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
B概括gà
i。
C、欢谑xuè
。
D、洞穴xué
2、D。
A.五花八门:
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多用于事物。
B.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
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
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意,前面就不要用“平凡普通”了。
C.本形容箜篌的声音忽高忽低,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现多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D.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一点破绽。
3、D。
A项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B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C歧义,改为“中国人最易读错的200个字”,句式杂糅,删去“为对象”或改为“以……为对象”。
4、B。
注意定好首尾联,内容看先写景后抒情,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
5、D。
贬谪,被贬职。
6、B。
A⑴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⑵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B⑴⑵项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C、⑴指示代词,“那”;
表转折,⑵人称代词,“我”;
D⑴连词,“因此”,⑵介词,“趁(机)”。
7、C。
不是“元昊反”后,而是“葛怀敏军败于定川”后。
8、⑴、恐怕有违背上天的警示,连累两宫爱惜生灵的品德。
(得分点:
垂戒,累,好生)
⑵、凡是逮捕被绑的人特别赦免,也许灾祸可以消除而福瑞就会到来。
逮系者,庶,特,句意)
⑶、宗谅担心连累被逮捕的人太多,就焚烧了名册来消除姓名。
因,籍,灭)
9、C。
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附文言文译文:
和范仲淹同一年考中进士,那以后,范仲淹称赞他的才华,于是从泰州军事推官召至试学士院。
恰逢皇宫中发生火灾,皇上下诏核查起火的原因。
宗谅和秘书丞刘越都上疏进谏。
宗谅说:
“卑职从掖庭宫遗留的灰烬,蔓延烧了宫门来分析,虽有人为原因,但实际是上天的旨意。
皇上诏书下发,如查清责任洗去瑕疵,那朝廷内外没有不被振动的。
可是钦命的案件尚没被解决,加上审讯的严厉,恐怕有违背上天的警示,连累两宫爱惜生灵的品德。
再说妇人柔弱,在棰楚等刑具的下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万一有什么冤屈,足以连及和谐之气。
祥符年间,宫廷也发生火灾,先帝曾经寻找类似处置的方法,如果加以防范来让刑法停止,哪里再会有今天的忧虑呢?
况且变化警告信息的到来,只近在宫廷,我真心希望您用修改政令来祈祷消除灾殃,用思考忧患来防范灾殃。
凡是逮捕被绑的人特别得以赦免,这样大概灾祸可以消除而福瑞就会到来。
”上疏呈上后,仁宗为此停止追查这案件。
当时章献太后还在临朝当政,宗谅直言到:
国家因为火的德性称王天下,火失去本性就因为政治失去了根本,因此请求太后归还政权,而刘越也跟着上疏。
太后驾崩之后,皇帝提拔曾经进谏归还政权的人,刘越已经死了,便追赠右司谏,而任命宗谅担任左正言之职。
宗谅后来升任左司谏,因为言说宫禁之事不属实而定罪,降职担任尚书祠部员外郎、信州知府。
和范讽素来交好,等到范讽被贬,宗谅也降任池州监酒。
很久后,才担任江宁府通判,贬谪至湖州知县。
元昊造反后,担任刑部员外郎、掌管集贤院、治理泾州。
葛怀敏在定州军事失败后,各郡县都震惊害怕,宗谅看到城中兵士太少,就集合几千百姓穿上军服登上城墙,又招募勇敢的人做间谍了解敌人的虚实及战争形势,用檄文告诉周围郡使作好防备。
恰逢范仲淹从环庆带领很多汉兵来救援,当时天阴暗十多天人的情感忧虑沮丧,宗谅于是大摆牛肉酒宴来犒劳士卒;
又登记定州战争死亡的战士(名册),在佛寺祭奠他们,抚养他们的后代,使他们各得其所,在这种情况下边关的百姓稍微安定。
御史梁坚上奏弹劾宗谅以前在泾州耗费公款十六万贯,等到派遣宫中的使者来检验查看时,才刚到部中那天,按照先例犒劳赏赐各少数部落钱,又暗中赠送(钱)给游士和老朋友。
宗谅担心连累被逮捕的人太多,就焚烧名册消除姓名。
范仲淹当时任参知政事,大力救援他,只降了一级,降任虢州知县。
御史中丞王拱辰不断上奏,又再次迁任岳州,不久又贬谪到苏州,并死在那里。
宗谅很重义气,豪爽洒脱,不受约束,喜欢施与恩惠,等他死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钱财。
每到一州喜欢建立学校,而湖州最为兴盛,求学的人遍布江淮。
留下谏疏二十多篇。
10、⑴、颔联:
我的魂追随着向北奋飞的鸟,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泪流不止(2分)。
魂断庾岭,黯然神伤(1分)。
颈联:
山间连绵阴雨欲停,江上的云彩欲化作云霞。
(2分)景色渐变,心情渐平静(1分)。
⑵、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
11、①实迷途其未远②落霞与孤鹜齐飞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④长使英雄泪满襟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B。
青,倾注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
13、C。
应是形象地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青”带有象征意义。
14、因为“绿”只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些色彩具体的描摹;
(2分)而“青”带有象征意义,是一种理想。
15、第⑴段开篇点题,指出“会流泪的树”就是胡杨(2分)。
作用:
提出疑问(生命里深藏的秘密),引出下文(2分)。
16、“我的心总会为之一动”的原因:
胡杨为了延续生命(把水留在生命里),做出了难以置信的努力和改变。
(2分)①枝条上遍布绒毛,叶子革质化了,尤其是叶片,(1分)②胡杨幼小时树叶如细弯的柳叶,长大时为近心形或宽楔形似杨而非杨的宽展叶片。
(1分)
17、以“会流泪的树”为题的好处:
⑴以新奇事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树怎么会流泪呢。
(2分)⑵体现胡杨与水的特殊关系,深化主题,颂扬为爱而牺牲的献身精神。
18、胡杨甘于承受直面生命中所有的苦难,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勇于担当,执著追求。
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可能遇到各种困境,但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适应环境,活出精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仅答出上述内容给5分,结合社会现实给3分)
19、⑴母亲的心理变化:
伤心——坚强——绝望(丧失生活的勇气)——充满信心(坚定生活的信念)——欣慰。
“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体现了母亲的命运悲惨和悲痛欲绝;
“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说明母亲的坚强;
面对生活的困境,“做母亲的哪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
她想到了死”母亲陷入了绝望,于是丧失了生命的勇气;
儿子恳请母亲教他煮豆子的纸条,让母亲生起了生存的希望,并坚强地活下去,“儿子考上了母亲期望的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