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0421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1.2.5开鲁县“十二五”规划

1.2.6《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1.2.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2.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2.1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2.13《混凝土结构世纪规范》(GB50010-2002);

1.2.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2.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

1.2.18《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2.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2.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2.2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2.2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2.23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受***的委托,***会同医院有关人员,对本项目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需求预测分析;

厂址与建设条件及建设规模;

项目规划;

工程技术方案;

节能;

环境保护;

劳动安全与消防;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结论与建议。

1.4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5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5.1项目背景

***位于开鲁镇和平路北侧,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该医院担负着开鲁县及周边地区患者各种病症的诊治任务。

开鲁县急救中心设定在***院内,依靠医院的技术力量,为维护开鲁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应对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事故、灾害和日益增多的公共突发事件的需要,我县现有的急救体系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主要表现如下:

1.医疗设施狭小简陋不能满足人们基本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一是急救业务用房、设备、车辆等装备配置不足。

我县人口有41万人,根据卫生部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救护车数≥0.25辆,每辆救护车配备5人(其中急救一线工作人员不低于急救系统人员总量的70%。

)的标准配置,全中心应配置救护车3辆车,工作人员15人,但是目前我县现有的车辆只有1辆,人员配备也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标准,从业人员紧缺,急救车差,设备配置简陋。

二是由于急救系统资源配置总体不足,许多地方还存在着急救盲点,以致急救服务半径与平均反应时间较长,特别是远郊、农村群众“要车难”、“等候时间长”等矛盾仍未完全解决。

一旦发生急、危、重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更无法形成全县急救机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联动。

2、应急救治保障能力不适应城市发展和社会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危险因素和隐患也随之不断增加,但作为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体系由于应急救援装备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应急救援响应和保障能力上,相对于其它公共安全保障系统仍显滞后,发展水平不相对应,影响了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制约了社会综合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人口总量的增长、老龄化的加剧、急救疾病谱的变化,带来日常急救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全县总人口41万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区规划区面积的扩大,城区人口2015年将达10万人。

而人口年龄结构则呈现出少儿人口减少、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倒金字塔型,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完全进入老年型。

据预测,城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还将不断加剧。

而创伤、急性脑血管病、呼吸道急症、肿瘤、昏迷、心脏病、车祸、高血压、急性腹痛及中毒等疾病,特别是创伤、急性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已占急救服务总量的65%,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鉴于上述发展趋势,日常急救服务需求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4、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日趋繁重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成绩喜人,但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来说,交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各种潜在威胁和影响随时都可能出现,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作为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急救中心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与挑战。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急救中心面貌,改善病人治疗条件,提高中心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为社会发展、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拟改扩建急救中心,使其充分发挥医院效率,满足广大患者及医疗服务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

1.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开鲁县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将逐年增多,今后到医院看病就医的人员也会随之增多,加之中国建设中西部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进入了快车道,这就迫切需要大量的身心健康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理所当然地应担负着促进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的重任,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利于巩固并壮大国有医疗机构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解决人们就医难的矛盾,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全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3.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自身的健康价值,也更加重视对健康的投资。

项目建成后,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环境。

4.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扩大医院影响力;

将会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条件、公共卫生突发应急处理能力、医疗诊断、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加业务量;

将会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医院新的医疗业务的发展,满足更多的患者就诊,使医院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1.6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措施

1.6.1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提升水平、严格标准、经济适用、功能完善、控制规模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求与服务的关系,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增强医疗卫生预防、诊治、收治能力,改善就医条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1.6.2发展目标

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建成功能完备,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急救服务网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打造三项工程、坚持三个方向、实施三个战略、实现一个目标”这一总体工作思路,团结拼搏,苦干实干,使质量、安全、服务、效益不断巩固和提高。

本项目拟建急救中心575平方米,包括办公设备、急救车辆及其他相关设备的购置。

1.6.3具体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服务承诺,稳步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急救服务能力。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章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定期开展相关技术方面的知识竞赛,从而促进从业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提高。

2.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医院加强对急救应急能力的建设,加强对医护人员急救常识和急救技术操作的培训,同时通过项目的建立,来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抢救成功率。

3.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积极主动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和患者宣传健康防病及紧急救助的相关知识,不定期组织健康急救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有关于健康急救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健康知识和急救措施。

1.7项目概况

1.7.1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开鲁县民族路东侧,***门诊楼南侧,占地面积287.5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

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广大急救患者就医诊治。

1.7.2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287.5㎡,总建筑面积575㎡。

2.建设的主要内容

急救诊室、处置室、医生护士值班室及备班室、观察病房、指挥调度室、救护车辆及设备。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占地面积

287.5

2

建筑面积

575

3

建筑层数

4

项目总投资估算

万元

240

4.1

业务用房建设投资

145

4.2

急救车投资

50

4.3

车载设备投资

20

4.4

急救中心调系统投资

25

1.8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为开鲁县急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为我县及周边乡镇群众提供及时迅速的农牧区急救网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更好的改善急救用房短缺及医疗设备不配套、急救车辆不足等状况。

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规模适度,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可行。

第二章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卫生服务特点,卫生服务消费可以大体划分为三部分,即医疗消费、公共卫生服务消费和其他卫生消费。

由于居民支付的医疗卫生费主要流向医院,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政府为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支付的医疗保险费,企业为雇员购买的健康保险主要用于医疗服务。

因此,中国医疗消费在卫生总需求中占据主导地位,医疗消费占卫生总消费的比重已经接近90%。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流动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疾病模式转变和城乡居民医疗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涉及急救的病人与病后希望到条件好的医院进行救治的人越来越多。

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医疗市场的增长,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长,老龄人口是急救医疗的主要对象。

大量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注入,势必会加剧医疗服务主体的竞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适当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刺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

正如大量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刺激一样,资金也会对医疗市场的增长起到一定的贡献。

由此,急救水平也关系到一个医院的成长。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健康问题,而且使原有的健康威胁更猖獗,如乙肝、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复发,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导致疾病谱的变化,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发病率上升,造成急救率的进一步上升。

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急救工作的增多。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逐步建立,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部分急症病人在医院选择上,都挑选在当地条件好,设施齐全,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成绩喜人,但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来说,交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人们对能够及时抢救在突发事件中受到生命威胁的急救中心依赖性越来越强,急救中心的扩大、发展和快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安全保障方面。

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医疗保健意识增强。

在接受SARS的洗礼后,中国城乡居民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从“要钱不要命”的阶段过渡到了“要钱也要命”的阶段。

在不久的将来,居民就医将进入到“要命不要钱”的阶段,急救量也将出现巨大变化。

第三章厂址、建设条件

3.1建设地址

本项目位于开鲁县民族路东侧,***门诊楼南侧,是开鲁县内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3.2建设条件

3.2.1建设区概况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部,在东经120°

25′--121°

52′,北纬43°

9′--44°

10′之间,东与科尔沁区毗邻,西与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接壤,南与奈曼旗、科左后旗相连,北与扎鲁特旗、科左中旗交界。

属西辽河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41米,县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全县总区域面积4488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141万亩,林地面积172万亩,草牧场面积277万亩。

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西部,地貌成因属堆积类型,西辽河水系泛滥沉积,使沿河两岸出现了宽阔的河漫滩。

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使中地形和微地形出现了沙地迭加于平地的垂直结构。

形成了平原与沼坨相间排列的现代地貌轮廓。

泛滥平原湖积水成地貌特征十分鲜明。

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南北向中间稍微倾斜。

海拔高度,自台河口至兴安乡一线为330—250—210米,高差120米,平均高度242米,自然比降约1米/公里。

开鲁县即属东北经济区,又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同时位于渤海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工业园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

一方面有利于接受东北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同时也为区域内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富有潜力的市场。

“十一五”期间,开鲁县确立了“工业强县、商贸活县、产业化富民”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开路特点的发展路子,开始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阔步前进中增强了竞争力和影响力,树立了开鲁县的崭新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开鲁县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创业,奋力争先,借天时地利之源,凭政通人和之势,以团结拼搏之力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县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已经形成,开鲁县的未来充满无限生机与希望,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开鲁县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全面实施资源战略转换,以开放带动发展,以发展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全力打造富裕开鲁县、生态开鲁县、和谐开鲁县和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开鲁县,努力创建绿色生态大县和工业经济强县。

3.2.2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开鲁盆地储有大量石油,据勘探,石油储量在8—12亿吨,储油量凹陷总面积为6650平方公里。

开鲁县农业生产发达,主导产品以玉米、小麦、水稻、红干椒、豆类和蔬菜为主,粮食产量在全区名列前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已初见成效。

农区畜牧业、荒沼开发生态治理发展较快,该县已被列为全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县,自治区“双增双提”重点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县。

开鲁商贸流通活跃,市场繁荣,现有商业网点千余个,各项专业市场日渐繁荣。

3.2.3基础设施建设条件

交通:

开鲁县交通便利,距通辽民航机场仅81公里。

京通铁路、集通铁路和国道111线、303线通过境内,通辽至赤峰高速公路从开鲁县经过。

开鲁县距沈阳市340公里,距长春市360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开鲁境内有两条国道经过,一条是303线,在境内总长64.6公里,另一条是111线,在境内总长15.2公里。

开鲁境内有两条铁路经过,一条是京通线(北京—通辽)东来段全长15.2公里,另一条是集通线(集宁—通辽)开鲁段全长68.33公里。

通讯:

开鲁县邮电通讯事业实现了设施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营业窗口电子化。

1.2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移动通讯已覆盖全县。

电力:

开鲁县电力供应充足,由东北电网主供电,有220千伏一次变电所一座,电力供应稳定。

给供水:

项目区域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可就近引入。

项目区域有完善的雨、污水系统,可就近排出。

电信、广电:

项目区内有较完善的电信、广电设施,本项目拟申请相关电信和广电部门解决。

3.2.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场区属西辽河冲击平原地貌,区内上部均有第四系覆盖,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状粉土,浅黄色、黄色,平均厚度30m左右,局部大于50m以上,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含钙质结核及钙质菌丝,上部含少量植物根。

本区未见基岩及侵入岩出露,岩性单一。

根据开鲁县的土层的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把场地划分为一个大区,即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

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开发园区均有分布,为黄土状粉土,平均厚度约30.0m,具垂直节理及大孔隙,含钙质结核,松散,容重1.75g/cm3,天然含水率21.1%,内磨擦角¢=19.2,粘聚力c=0.078Mpa,湿陷起始压力=0.05Mpa,湿陷系数=0.025,轻微湿陷,湿陷深度一般5m左右,具一级非自重湿陷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40MPa。

总之,开发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大,覆盖整个工作区。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为向下游径流及开采。

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入渗—开采型。

含水层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局部夹薄层黄色细砂,厚度、富水性受古地理及微地貌控制,变化较大,厚度不均,水位埋深20m左右,富水性差。

渗透系数量0.091/s.m,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Mg,矿化度小于1。

2.水文地质

开鲁县属于西辽河流域,西辽河水系。

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叫来河、乌力吉木仁河等五条河流流经境内,总长度为320公里。

县境内自然泡子水面积10.6万亩。

其中水面在100亩以上的有26处。

大部分自然泡子为可利用水面,已利用水面13处,面积达3.78万亩。

地下水为古湖盆地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90-200米。

单井出水量(降深5米)可达60-328吨/小时。

地下水静储量126.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

开鲁县境内地势平缓,表层为砂硅性,对接受大气降水有利;

西辽河、西拉木伦河、新开河虽成间歇性河流,但在春夏汛渗漏以及灌水渗透都能补给地下水;

来自西部山前冲积平原的径流也是一项经常性的补源。

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略少于地下水排泄量。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项目区地下水较为丰富,院区地下水类型属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水质好,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砂、粉土、细砂。

地下水水位历年在7、8月份为最高,在4、5月份为最低,年变幅在1米左右;

根据地区经验和区域地下水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水质良好,对砼无侵蚀性,适宜建筑施工用水。

3.2.4气象条件

项目拟建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度272米。

四季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最大风速16米/秒。

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年降雨量600毫米,最大时降雨量月312毫米,秋季短而凉爽,冬季长且寒冷,积雪厚度40毫米,无霜期120-l60天,最大结冻层1.5米。

气温由西南向北递减,呈一定规律性差异。

年平均气温7.7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800-3l00小时,每平方厘米辐射总量为50.24亿-54.43亿焦耳,大于等于l0摄氏度,积温在300摄氏度以上

年平均气温:

7.7℃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4℃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31.4℃

无霜期:

140天

年平均降水量:

361mm

最大降水量:

560.8mm

年平均湿度为:

49%

日最大降水量:

108.0mm

主导风向:

WSW13%

无风日:

21%

最大风速:

33.3m/s

年平均雷电天数:

33天

年最大雪压为:

3.1g/cm

标准冻土深:

1.4m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为:

2.01m

3.2.5抗震稳定性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提供的相关依据和地区经验,对场地内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本场地抗地震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2.6结论建议

拟建项目场地内地层分布较稳定,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作为建筑场地使用。

3.3其他条件

1.水泥

就近的通辽与阿鲁科尔沁旗都有水泥厂,可提供充足的水泥供应,且质量有保障。

2.砂、石、石灰

就近的阿鲁科尔沁旗有充足的河砂,可提供合格的碎石和石灰。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4.1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8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5平方米。

其中含急救中心诊室36平方米,处置室72平方米,值、备班室72平方米,观察病房144平方米,急诊指挥中心36平方米,走廊、楼道及公摊、卫生间191.5平方米。

急救车两辆,包括所有急救车及辅属设备。

急救中心调度系统一套。

项目

急诊楼土建

平方米

1.1

中心诊室

36

1.2

处置室

72

1.3

消毒室

1.4

值、备班室

1.5

观察病房

144

1.6

急诊指挥中心

1.7

走廊、楼道及公摊、卫生间

184

急救设施

2.1

急救车及辅属设备

2.2

急救中心调度系统

4.2功能划分

急诊病房综合楼为抢救急诊病人和外科系病人的服务区。

一层为门厅、急诊中心诊室、处置室、值备班室;

二层为观察病房、急诊指挥中心、消毒室。

4.3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4.3.1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寻求与自然的交融。

4.3.2根据项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要求及工作性质,在平面布置上,力求通畅明快,布局紧凑,立面选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建筑布局要合理,节约用地。

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4.3.3功能分区明确,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4.3.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院区绿化应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良好的医疗和工作环境.

4.3.5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