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038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太子考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但是此说疑点很多,难以信服。

史学家谈迁叹道:

“今伪太子不一,史臣执笔,何所适从哉?

”这位治史大家亦不苟同死“虏”之说。

另一史学家黄宗羲也说:

“若真太子在北,是时北将南伐,必挟太子以正江左之罪,而肯草率杀之乎?

,则北方之以假杀之无疑也”。

  实际情况正如此,明朝灭亡后,16岁的太子成为李自成、吴三桂、清政府和弘光政府争相猎奇的对象,以作为问罪敌人的王牌。

所以李自成获太子后,立即封为宋王,挟太子至山海关问罪吴三桂。

吴亦要挟李自成必先交出太子才肯罢兵。

清政府则诏告晓谕愿收留太子以便恩养。

南明弘光政府命史可法在江北查访太子。

各方急于求得太子,并非真心关心太子,实为想利用太子作为压对方的筹码。

多尔衮岂能不知道这个斗争策略,愚蠢地鲁莽杀害真太子。

  至于逃遁之说,《明史》等许多史籍记载,在吴三桂引清兵追击下,太子被李自成挟出北京,西行途中不知所终;

有的说逃到广东了;

也有说逃亡日本了。

后两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被认定为附会之谈。

三、太子遁迹栾川

据栾川居民世代相传,明朝灭亡后,太子逃遁老君山下,公开身份伪装黄冠道人,暗中被追随他的遗民尊为皇帝,潜居栾川30多年。

至今老君山下有太子当年居住的宫殿遗址、太子墓和记述太子潜居栾川的碑文等许多文物,传说信而有征。

1988年四川《文史杂志》第一期以《崇祯太子的下落何在》一文首次将太子遁迹栾川公诸于世(该文作者李肖胜、高天山),文章确认太子“遁居伏牛山区,偷偷地做了三十多年的亡明皇帝,最后终于复国无望,郁死栾川深山。

”1992年笔者撰《揭开崇祯太子失踪之谜》一文,刊登《河洛史志》1992年第二期,对太子遁迹栾川做进一步考证。

1993年4月笔者偕同《栾川县志》总编室副主任王敬邦至北京就教于当代明史专家兼作家姚雪垠,他的治学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强调必须拿出石板钉钉的确凿证据,不可轻信口碑传说,更不可凭臆断分析、牵强附会。

今人多倾向于太子被多尔衮杀害之说,若无确凿证据何以服人!

经过两个上午的认真讨论,研究分析了王冲如记述太子遁居栾川的4篇碑文,才首肯遁迹老君山当“备为一说”,足见他治史严肃,重证据,重史实,决不草率肯定或者否定。

  王冲如是太子的亲密追随者,明朝亡后由他辅佐太子潜逃栾川,太子死后由他撰文致祭,将太子的身份和坎坷遭遇披露于金石。

所以4篇碑文是铁证,碑文所述史实,是王冲如亲身经历的第一手材料,具有百分之百的可信度,是鲜为人知的稀世珍本,非其他史籍可与4篇碑文相提并论。

关于太子去向的其他各说,面对4篇碑文,孰真孰伪自明。

  除碑文外,还有各种遗址遗物:

  墓址:

在栾川城东3公里伊河北岸百炉沟口的丘陵上有太子慈烺墓。

丘陵下有仙坟墓园,是追随太子的遗民们的公墓,太子死后曾厝葬在这里。

在伊河岸老君山下,有太子的亲密追随者王冲如墓和贾上还墓。

这些墓葬除仙坟墓园外,其他各墓于1934年被地霸董其功窃掘,墓葬文物被盗窃一空。

  宫殿遗址:

太子逃来栾川,伪装黄冠道士,图谋反清复明,在老君山下建造两处宫殿,一处在伊河南岸,名太子宫,为太子居住的宫殿;

一处位伊河北岸,名朝王宫,为朝觐议事宫殿。

为了避嫌,对外太子宫称太清宫,朝王宫称朝阳宫。

反清复明,建造宫殿,其图谋苦衷,在碑文中隐晦地流露出来。

如“俾君山之灵气……振纲常,裨治道……,”即复明思想的流露。

所建两处宫殿在50年代时仍然完整无损。

50年代以后被破坏,今尚存部分残破建筑物。

  玉带:

太子墓殉葬品,董其功窃墓时,由窃墓者解析分赃。

时每节玉带片售价银币3元。

多数人见过此物。

据老教师李明岳谈,每节玉带片白玉嵌芯,赤金镶边,金边镌龙凤图案。

  印玺:

从太子墓中窃出,据目睹者老中医徐唐哲谈,铜印,印面约一寸见方,阳文篆字,印文清晰。

很多人见过此印,因见者都不识篆字,故不懂印文。

  铜锤:

从太子墓中窃出,与上述印玺同归国民党某要员收藏。

据目睹者徐唐哲谈,锤六方形,长约20厘米,直径约3厘米,锤把也是铜质,长约25厘米。

  龙凤剑:

太子生前专用剑,长3尺许,鞘饰赤金龙凤图案。

太子死后,龙凤剑由十方院主持道人珍藏,世代承传。

民间有疾病邪祟,请道人持剑禳灾,所以许多农民见过此剑。

民国时期被当地张某盗卖,变成暴发户。

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斗争张某,追查此剑,因盗卖外地,终无下落。

  磨性弹:

为木制圆球,直径约25厘米,球上置铁鼻,系绳。

贾上还生前拖弹磨性,故名“磨性弹”。

据口碑传说,贾追随太子隐迹栾川,对明朝的灭亡极感悲痛,披发跣足,终日号泣,如疯似癫,拖弹磨性。

[清]《卢氏县志》载:

贾上还拖着“磨性弹”,在路上徘徊,“有所绊,不返顾,非人代为疏通,痴立如泥塑人。

夜则撒百钱于室中,摸如数方就枕。

”口碑传说,贾上还天天以此消磨时日,所以铜钱被摸得锃亮发光,“磨性弹”逐渐磨损由大变小。

清末文人常恺说贾是明末皇室勋戚,归隐于老君山,并且写诗赞叹他:

“伤心故国时披发,炼性空堂夜摸钱。

痛哭烈皇肠欲断,至今遥忆倍凄然。

”“磨性弹”今收藏于县文化馆,其拖拽磨损痕迹犹清晰可见。

四、碑文要点析释

现已发现的碑文有4篇:

《重修伏魔宫并香火祀田记》、《仙坟记》、《祭鬼王文》、《王冲如墓志》。

  以上碑文均由王冲如撰写。

约撰写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之间,前后相隔50年。

碑文主要记述太子及其臣属长期匿居栾川鲜为人知的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王冲如居十方院,学问渊博,笔意疏古”,“语多奥衍,迥殊时下。

”由于各篇碑文各记一事。

相隔时间又远,特别是曲笔隐讳,犹如哑谜,若孤立地阅读各篇碑文,很难读懂,不易识破内涵真谛。

若把4篇碑文连贯起来作整体分析,各篇主题思想一致,都是记述亡明君臣逃匿栾川的史实。

作者撰写这些碑文时,有无限苦衷,最怕他人读懂,招杀头之祸;

又怕他人读不懂,泯灭这段历史真实。

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法,以似说非说苦难言的心情撰写了各篇碑文。

作者故意以璞掩玉,让后人琢璞识玉。

所以把各篇作整体剖析,不难识破庐山真面目。

在关键处,作者不惜冒杀头的危险,遣词准确,隐中有显,毫不含糊地向后人交待太子的身份。

如《祭鬼王文》“万仞宫墙有门难进”,《仙坟记》“住世者奉祭扫于冥宸”等句,均记述太子生前的不幸遭遇。

所谓“冥宸”,即埋在九泉下的皇帝。

这些碑文正是太子生前匿于栾川偷偷做亡明皇帝,死后葬于老君山下的铁证。

  明朝灭亡后,接连出现北京太子案、南京太子案,或是其他所谓“崇祯太子”,其共同特点都是千方百计宣称自己是真太子,竭力否认说假,其目的在于以假乱真,欲图富贵。

然而栾川不同于其他:

太子初逃栾川,王冲如撰第一篇碑文《重修伏魔宫并香火祀田记》,记述他们君臣初来栾川的情况,不但不提太子的身份,而且伪装黄冠道士,极力隐蔽,保护太子的安全。

碑文仅写道:

“即存一二孑遗,悉保残息于他方。

”暗示太子和二王已经逃出北京。

到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太子病逝,才把太子的身份披露于金石,称太子的亡灵为“冥宸”。

这时清朝已进入鼎盛时期,又是太子入土之时,在这时候,拿亡灵鬼魂冒充太子目的何用?

追随者既不能图富贵,又冒杀身之祸,作者何必危言耸听,捏造谎言,尊一位死后的黄冠道人为“冥宸”?

因此太子潜居栾川,生前极力隐蔽,死后由臣属公诸于世,尽在情理之中。

其目的就是为了向后人交待太子亡匿栾川这段史实。

  按4篇碑文撰写时序,分别将各篇碑文全文录后,并将各篇要点作简要析释,抛砖引玉,就教专家学者,探讨研究。

(一)《重修伏魔宫并香火祀田记》碑(以下简称《祀田记》)

  碑文如下:

重修伏魔宫并香火祀田记

王冲如

  老君山为中州屏翰。

栾川者君山之巨镇也。

伊水带其前,魁丘峙其后。

魁丘之上有关夫子之祀典存焉。

历考断碑,自贞观皆曰重修。

明季来,书契渐替,九伐失伍;

天现蚩尤之旗,地飞旱魃之灵。

兵呼庚癸之不至者,半走绿林;

民苦菜谷之不熟者,悉归乌党。

以致白骨飞灰,孤魂吊月,即存一二孑遗,悉保残息于他方。

所遗夫子之庙,惟存荒址而已矣!

清鼎甫定,羽客来居。

黄冠刘太秀、顾阳凤,先罄囊余之有,后为同人者倡,是以整圣容,釫金青,饰丹垩,扩彤墀,修废举坠,革故鼎新。

仰瞻天表,恍灵籁之振丹霄;

回顾尊亲,疑神飙之出银汉。

然则过斯庭者,则无不敬,悉敬于由衷而思无邪矣;

登斯台者,则钦厥止,皆止于至善而恒其德矣。

心正德恒,而民之不治者未之有也。

虑香灯之所费,司事之所需,乃蒙本县正堂老爷胡:

度量宫观之宽隘,检点住持之多少。

清查无碍。

抛荒滩,开祀田,兼免差赋,使黄冠等邀食于地,奉事于天。

俾君山之灵气,帝祠之神武,振纲常,裨治道,靡风化,正人心,戬谷遗徽于厥后。

而含乎名言之所未尽者也。

  该碑树魁丘山关帝庙(即伏魔宫,今栾川一中校址)。

约撰刻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建国后该碑遗失,碑文民间传抄遗留下来。

碑高约170厘米,宽约75厘米,厚约17厘米,碑顶弧形,行书。

  碑文内容,表面记述修庙,但是若和另外3篇合并研读,就可看出是记述太子及其遗民初来栾川的情况。

其潜含内容有以下几点:

  1、记述明朝灭亡的原因和皇室倾覆的惨状。

碑文写道:

  “明季来,书契渐替,九伐失伍。

”指明朝政治腐败,长期战乱,文废武驰。

连崇祯皇帝对政治腐败都痛心疾首,他在《罪已诏》中悔恨“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首鼠,武将骄懦,皆由朕扶驭失道”所致。

这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天现蚩尤之旗,地飞旱魃之灵。

“指明朝天下大乱,旱灾连年,军饷匮乏,兵士哗变,饥荒遍地,农民造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以致白骨飞灭,孤魂吊月。

”事指甲申之变,崇祯皇帝执剑杀宫,血肉横溅,以及战争中骨尸堆积,尘沙飞扬。

崇祯帝吊死煤山,悬尸月下,呈现“孤魂吊月”的凄惨景象。

  “即存一二孑遗,悉保残息于他方。

”事指太子和二王逃出虎口,离开北京,流离他乡,以保残息。

由此可知所谓太子和二王被害之说不可信。

《明史》和许多史籍记载李自成撤离北京时太子随大顺军西逃,这一记载得到《祀田记》碑文的印证。

  2、记述明朝灭亡后,太子和追随遗民,逃来栾川。

  “魁丘之上,有关夫子之祀典存焉……清鼎甫定,羽客来居”。

由此证明清朝刚建立,太子暨追随遗民伪装成云游道人,逃来栾川住魁丘山关帝庙内。

时间应在顺治元年(1644年)冬,或翌年春。

这时李自成向西撤退,在混乱中太子乘机逃来栾川。

  太子为什么要逃到栾川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所促成:

  ①栾川是明朝皇室采挖银矿重要基地。

据《卢氏县志》和《广志绎》等记载,早在万历年间,朝廷就开始派大珰(太监)来栾川采挖银矿,补充国库。

矿口多至数百处,每矿有千百苦工,均由大珰指挥采冶。

直至崇祯年间仍然如此,延续长达多半个世纪之久。

栾川虽然距北京千里之遥,太监则往来不断,络绎于京栾之间,所以明朝皇室对栾川地理民情非常熟悉,给崇祯太子逃匿栾川造下有利条件。

  ②栾川是明朝皇室所向往的道教圣地。

明朝皇室笃信道教,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皇帝遣中使发帑金,敕建老君山庙宇。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皇帝又降旨诏谕老君山主持及道众:

“朕发诚心印造《道大藏经》,颁赐在京及天下名山供奉。

……保安朕躬康泰,宫台睿承(千秋),无疆寿福,民安国泰,天下太平。

”可见老君山是明朝皇室心目中的道教圣地,早与老君山结下深厚的道教缘分。

所以太子及其臣民进山前就预先作好筹谋准备,化装成道士而不伪装佛僧或者其他身份。

  ③栾川地利条件优越。

碑文称老君山为中州屏翰,栾川为君山之巨镇。

从战略观点看,是藏龙卧虎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当时清朝立足未稳,汉人反满情绪高昂,假若太子以伏牛山为根据地,揆时度势,一旦有机可乘,据中原而号令天下,大有可图。

即使军事目的难达,凭老君山复杂地形亦可长期苟安潜藏。

事实证明,虽然前一目的未达,而后一目的确实得逞。

  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李自成兵败西撤,造成了太子脱离大顺军向栾川逃亡的大好时机。

所以太子逃遁栾川决非偶然。

  3、记述解囊修庙,垦种祀田。

太子等初来栾川,住关帝庙内,但是庙宇失修,“惟存荒址而已矣!

”因此逃亡贵族们不惜“罄囊余之有”,“饰丹垩,扩彤墀”,大修庙宇,解决遗民贵族的居住问题。

由此证明他们决非真正的云游“羽客”,而是腰缠金银珠宝的流亡贵族。

云游道人哪里来的巨资自行解囊修庙。

并且他们有相当活动能量,请求“本县正堂老爷胡”,准予“抛荒滩,开祀田,兼免差赋,使黄冠等邀食于地”,解决吃饭问题。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追随太子的遗民贵族相当多,单靠原有祀田难以维持膳食,必须扩大垦荒,新开祀田,才能保证遗民贵族们的生活需求。

  4、从《祀田记》还可看出复明的思想和政治设想。

例如“心正德恒,而民之不治者未之有也”、“振纲常,裨治道,靡风化,正人心”等,暴露出这些亡国遗民对明朝政治腐败的反思与企图一旦复明后的政治设想。

由于他们所处时势险恶,对治国安天下的非分设想不敢畅谈直言,无可奈何地慨叹“而含乎名言之所未尽者也”!

大有书难尽言,言难尽意的苦衷。

(二)《仙坟记》碑

仙 坟 记

  老子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

是为遁天之刑者,恩泽加于天下也。

庄子死,门人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璇玑。

葬具无以加此者,逍遥备于一身也。

”我黄冠辈,恩泽不加于天下,逍遥不备于一身。

浪游四海,幻演仙术,壸中之文人不见,鄂渚之帝史难逢。

是以顶星冠,披霞服,炼九转,探八荒。

学邯郸之步而未工,造屠龙之技而甚邈。

皓首无成,作旌阳之厕役不可得也。

手既不能解天悬,身则不免于物化,丧期无度,大扩方外之志,乃子桑自妥。

不封不树,似缺方内之典,恐子贡见责,故封此地。

俾九野黄冠,羽化者藏仙骨于泉下,住世者奉祭扫于冥宸。

后起之士,当知生死之真,是非之正,天伦之大,圣教之尊,父子不可懈于心,君臣无所逃于天地。

弃其怪诞之学,克遵先王之训者,即是此地之灵气,化形生之征验也。

  

大清康熙十八年岁次已未十月朔旦立石 

 老君山住持:

杨阳观 

沈太和 

贾尚桓 

刘太秀

顾阳凤 

田太宣 

王玄明 

姚本性

徐和然 

刘程辉 

王程领 

崔成真

牛和成 陈云白 

应守铸 

胡演礼

王冲如 

杨冲怀 

赵大阳 

常得如

刘一弘 

  该碑树于“仙坟墓园”,群众称“道士坟”,在今栾川乡朝阳村。

墓园约占地0.4亩,是为遗民贵族圈定的茔地。

碑高128厘米,宽50厘米,厚10厘米。

该碑现收藏县文化馆。

撰刻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即太子逝世的时候。

死时51岁,因陵墓未建成,暂厝葬“仙坟墓园”,并且刻碑立石,名《仙坟记》,碑文内容有以下几点:

  1、记述按皇帝葬仪埋葬太子。

碑文开首提出不能把太子的葬仪与老庄的薄葬相提并论,如果像埋葬老庄那样简单,或“三号而出”,或不用棺椁,裸体而葬,“不封不树,似缺方内之典,恐子贡见责。

”因此强调必须遵奉儒教礼仪埋葬太子。

以使“住世者奉祭妇于冥宸”,要封丘栽树,建造陵墓,让活着的遗民臣属祭扫埋在九泉下的皇帝。

首次把太子的真实身份公开于金石。

  2、记述太子流亡期间的凄惨处境。

碑文对这位亡国储君的境况作了详细描述:

  “恩泽不加于天下,逍遥不备于一身”,“壸中之文人不见,鄂渚之帝史难逢。

”太子不但丢失了施政于天下的权柄,并且失去了自身的自由。

再也见不到宫中的文臣阁僚,像流放在鄂渚的屈原,永远不得参与国事。

  “浪游四海,幻演仙术”、“是以顶星冠,披霞服,炼九转,探八荒。

”太子被迫穿上道士服装,化装成黄冠羽客,浪游四方,踏罡步斗,演仙修道,以保全自己。

  “手既不能解天悬,身则不免于物化,丧期无度。

大扩方外之志,乃子桑自妥。

”太子虽然托迹于黄冠,但仍难免祸从天降,随时有物化丧命之险。

不得不大肆标榜自己是脱俗超凡的道士,掩人耳目,自妥自保。

  3、记述太子暗中做亡明皇帝。

“弃其怪诞之学,克遵先王之训者,即是此地之灵气。

”一语道破太子出家修仙是假,矢志不移奉行先王之训是真。

先王者指崇祯帝,他在殉国前对太子委以国事重托,诏告天下:

“国家重务,悉委太子。

”而今社稷易手,明朝江山破碎,但是太子作为一代储君,不甘于沦为臣民,遵照先王殉国前的遗训,在遗民贵族中称孤道寡于老君山下,坚持皇室宗规“天伦之大,圣教之尊,父子不可懈于心,君臣无所逃于天地”的伦理宗法制度。

遗民贵族毫不越规乱伦,仍然君臣有别。

这个俨若礼义之邦的小天地,即是老君山的“灵气”。

据口碑传说,逢三、六、九日,君臣齐集朝王宫朝觐王驾。

传说和碑文记载得到相互印证。

(三)《祭鬼王文》碣

碣文如下:

祭 鬼 王 文

  惟大清康熙十九年岁次庚申三月庚寅朔六日,老君山黄冠道士杨阳观等,谨以清酒庶品之仪,致祭于地府无常鬼王统领天下,黄冠等众曰:

惟灵受形天地,赋性鸿钧。

年月日时之大造,运限鼎革;

祖宗父母之天伦,骨肉睽离。

派演仙源,串浩劫之家;

学宗黄老,访长生之客。

万仞宫墙有门难进;

百年寿算无计可留。

金木水火之交犯;

生老病死之难逃。

于戏!

来逆去顺,实造化之循环;

生寄死归,乃阴阳之转运。

仙灵如在,享食闻经。

察盈虚,则得不喜而失不忧;

明坦途,则生不悦而死不害。

洞识天机,了达真性。

或归方丈之岛,永绝尘世;

或生忠义之家,再处人伦。

勿徂落于幽泉;

当遐升于翠水。

尚飨。

  祭文刻于石碣之上。

碣高33厘米,宽88厘米,厚15厘米,嵌于朝王宫(朝阳宫)墙壁上,今残碣藏县文化馆。

  太子生前被追随者暗中拥立为皇帝,死后被称为“无常鬼王统领天下”,尊为冥府的最高统治者。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在朝阳宫丘陵上将陵墓建成,砖结构穿堂式,内设防盗暗器。

三月初六日举行迁葬仪式,王冲如撰《祭文》,沉痛哀悼太子平生坎坷遭遇。

《祭文》写道:

  “年月日时之大造运限鼎革;

祖宗父母之天伦骨肉睽离。

”事指李自成入北京,以国号大顺取代明朝,改元永昌;

满人入关,建国号清,改元顺治。

历法瞬息变改,国号朝夕更迭。

在历法大造中结束了明朝运限,皇室宗亲有的自戕死难,有的苟生逃遁,太子遭到骨肉睽离的厄运,丧失了天伦之乐。

  “派演仙源,串浩劫之家;

”事指太子逃离北京,来到李耳修炼的老君山仙源圣地,拜长寿高功夫道人为宗师,与黄冠为伍,学黄老之术,到有灾难的山民家中禳灾化缘。

  “万仞宫墙有门难进;

”事指北京皇宫依旧存在,但是被高大的宫墙阻隔,有门难进。

太子原是一代储君,准备由他继承百年帝业,而今无法留他复位社稷。

  “于戏!

生寄死归,乃阴阳之转运”。

所谓“逆”,指满情;

所谓“顺”,指大顺军。

《祭文》的作者叹道:

满清来了,把大顺军赶走了,闯王失败了,这实在是天地的造化,循环运转。

比如人的生和死,是阴阳的运转交替,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规律。

  《祭文》结尾安慰太子的亡灵,要认识天地间的盈虚得失,都有天机所安排,何必喜得而忧失!

至于来世,或羽化升仙,或投抬忠义人家,再叙人伦之乐,都听凭天意安排吧!

  如果说第一篇《祀田记》对太子的身份采取全封闭的绝密笔法;

那么第二篇《仙坟记》只用“冥宸”一词点破九泉下的太子亡灵;

而第三篇《祭文》则直接陈述太子的身世遭遇,披露于金石,昭示给后人。

三篇碑文填补了太子失踪后这段历史空白,解答了谈迁所慨叹的“今伪太子不一,史臣执笔,其何所适从哉”的难题。

验证了黄宗羲早在300多年前就断定多尔衮所杀为假太子无疑的卓见。

(四)王冲如自作《墓志》碑

  余东海人也。

运遭阳九,托迹黄冠,云游方外者五十余年。

今已老矣!

自当附性灵于鸿钧,脱形骸于后土。

生死之关,虽圣贤所不能免,而况凡庸者乎!

余之辞世,实非作佣,非得易也,乞高明者谅之。

人间二万七千场,九脏衰残两鬓霜。

形老有心回若木,学疏无计转夕阳。

瓢囊不带十方物,经书尽弃五文章。

两肩破衲从此去,任他神乌晓夜忙。

十方院松竹主人:

王冲如  

  该碑树王冲如墓前,碑高约90厘米,宽约45厘米,厚约10厘米,“文化大革命”中遗失。

  王冲如约病逝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辞世前弥留之际,自撰《墓志》和“绝命诗”,交待他的身世。

“绝命诗”写道:

“人间二万七千场,九脏衰残两鬓霜。

”由此可知王冲如活了75岁。

他病死于十方院,葬于十方院南1里许的老君山下,今墓址犹存。

  据当地口碑传说,王冲如即王承恩,他辅太子逃到栾川。

至今当地农民称王冲如墓为王承恩墓,并且对王承恩十分尊崇。

  但是《明史》和有关史籍记载,甲申之变王承恩自缢于帝侧,陪帝殉葬作俑,葬于思陵旁。

史籍与口碑大相径庭。

要弄清两者孰是孰非,我们听听当事人王冲如的自白:

“余之辞世实非作俑,非得易也,乞高明者谅之。

”他说他实在没殉葬作俑,不要张冠李戴,希望高明之士原谅他。

换句话说,他否定了史籍记载,肯定了口碑传说,史籍当属讹传,口碑才是真实情况。

  我们读前三篇碑文,还不知道作者何许人?

读了《墓志》,才明白王冲如是东海人,即今天津一带人,是甲申之变的落难者,遭遇明朝灭亡的厄运,才“托迹黄冠”,云游方外50余年。

前三篇碑文所记载的史实:

他既是见证人,又是当事人,是他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

  《墓志》的作者“乞高明者谅之”,就是乞求历史学家对于他的辞世,不要以讹传讹,张冠李戴,要还历史以真实,原谅他在甲申之变中落难而逃,未能陪崇祯帝殉难。

若果真如此,口碑传说是可信的。

笔者在下文还要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如果对历史持严肃态度,不抱偏见,那么对历史疑案的各种说法,都应认真研究比较,求实求真。

即使没有《墓志》作者的自白证言,我们也应该想一想:

明朝灭亡,许多重臣阁僚,有的殉国,有的叛降,有的逃遁,他们的名字为什么不在老君山下流传?

惟太监王承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