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0366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下载.docx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B.40%C.50%D.65%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8.相同浓度的下列电解质稀溶液,加热溶液导电能力基本不变的是(  )

A.氨水B.醋酸C.HFD.NaCl

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SO2,CS2,HI都是直线形的分子

B.BF3键角为120°

,SnBr2键角大于120°

C.COCl2、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l3、NH3、PCl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10.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

C.sp2,氢键D.sp3,氢键

11.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

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

A.2NO(g)+O2(g)

2NO2(g)B.N2O4(g)

2NO2(g)

C.Br2(g)+H2(g)

2HBr(g)D.6NO(g)+4NH3(g)

5N2(g)+3H2O(g)

12.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

X(g)+mY(g)

3Z(g)。

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

L-1

13.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之间的差距是由于

A.金属键的强弱不同B.金属的化合价的不同

C.金属的晶体中电子数的多少不同D.金属的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不同

14.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

15.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g)+O2(g)⇌2NO2(g)ΔH<0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6.数据:

7.2×

10﹣4、4.6×

10﹣4、4.9×

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

10﹣4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

10﹣10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大,比HF小

17.现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ΔH1=-393.5kJ·

mol-1

②2CO(g)+O2(g)===2CO2(g)ΔH2=-566kJ·

③CH4(g)+2O2(g)===CO2(g)+2H2O(l)ΔH3=-890kJ·

④CH3CH2OH(l)+3O2(g)===2CO2(g)+3H2O(l)ΔH4=-1367kJ·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s)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1kJ·

B.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中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C.1molC2H5OH蒸气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大于1367kJ的热量

D.CO(g)具有的能量比CO2(g)高

18.已知25℃下,醋酸溶液中各微粒存在下述关系:

K=

=1.75×

10-5,下列有关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

A.25℃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8×

10-5

B.25℃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时,K=2×

10-4

C.标准状况下,醋酸溶液中K=1.75×

D.升高到一定温度,K=7.2×

19.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Si晶体中,Si原子与Si﹣Si键之比为1:

4

B.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的Na+有6个

C.在CsCl晶体中,与每个Cs+紧邻的Cs+有8个

D.在面心立方堆积的金属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周围紧邻的有12个金属原子

20.两种金属A和B,已知A,B常温下为固态,且A,B属于质软的轻金属,由A,B熔合而成的合金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A.导电、导热、延展性较纯A或纯B金属强B.常温下为液态

C.硬度较大,可制造飞机D.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21.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

22.下列分子的稳定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HF>

HIB.CH4<

SiH4

C.PH3>

NH3D.H2O<

H2S

23.下列四种金属制品的镀层损坏后,金属腐蚀速率最快的是(  )

A.镀铝塑扣B.食品罐头盒(镀锡)

C.白铁水桶(镀锌)D.镀银铜质奖章

24.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BeCl2与BF3B.CO2与SO2

C.CCl4与NH3D.C2H2和C2H4

2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26.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

A.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硝酸铵与硝酸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

D.晶体钠与冰分别受热熔化

27.

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更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

Y>

X>

R

C.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D.X、Y、Z三种元素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Z>

X

28.以下几个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2H2+O2

2H2O

B.6CO2+6H2O

6O2+C6H12O6

C.N2+3H2

2NH3

D.NH3+HCl

NH4Cl

29.在室温时,用稀盐酸预处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使之转变为HR,并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

然后用该树脂软化100mL含0.001mol的Mg2+的中性溶液,使Mg2+完全被交换,再用100mL蒸馏水洗涤树脂。

将交换液和洗涤液收集在一起,该混合液的pH为(  )

A.2.0B.2.3C.3.0D.7.0

30.泽维尔研究发现,当激光脉冲照射NaI时,Na+和I-两核间距1.0~1.5nm,呈离子键;

当两核靠近约距0.28nm时,呈现共价键。

根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A.NaI晶体是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物

B.离子晶体可能含有共价键

C.NaI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共价键和离子键没有明显的界线

分卷II

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发现灯泡不亮,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则灯泡会亮起来:

(1)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

①H2SO4 ②Cu(NO3)2溶液 ③H3PO4 ④KOH

(2)上述四个烧杯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烧杯________中加水灯泡会亮起来。

(4)若向A烧杯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Ba(OH)2溶液,则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I:

电流强度)与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32.某元素A原子的L层要比M层少6个电子,它有两种常见的阳离子a和b(其中a的化合价大于b的化合价)。

则:

(1)a的M层比N层多________个电子;

b的L层比M层少________个电子。

a的稳定性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b的稳定性。

(2)写出A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自然界中的溶洞景观,千奇百怪,引人入胜。

在惊叹自然界美丽之余,你是否想过,如此坚硬的石头怎么会溶成一个大洞呢?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B(g)

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C。

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CO的质子数为6+8=14,CO2的质子数为6+8×

2=22,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两者的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A错误;

B,NO的质子数为7+8=15,CO的质子数为6+8=14,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两者的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B错误;

C,CH4的质子数为6+1×

4=10,NH3的质子数为7+1×

3=10,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两者的电子数相等,都是10个,属于等电子体,故C正确;

D,OH﹣和S2﹣的电子数目分别为10、18,电子数不相等,所以两者不是等电子体,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

变化:

0.1×

0.1%0.1×

0.1%,A项,c(H+)=0.1×

0.1%mol·

L-1=10-4mol·

L-1,pH=4,正确;

B项,Ka=c(H+)·

c(A-)/c(HA)=0.1×

0.1%×

0.1%/0.1=10-7,正确;

C项,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即c(H+)增大,pH减小,错误;

D项,水电离出c(H+)=

c(OH-),根据水的离子积,溶液中c(OH-)=10-14/10-4=10-10,HA电离出c(H+)和水电离出c(H+)的比值为10-4∶10-10=106,正确。

3.【答案】D

【解析】CH4燃烧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为原电池的正极,A正确;

0<V≤22.4L,即n(CH4)≤1mol,n(KOH)=2mol,产物为K2CO3,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B正确;

22.4L<V≤44.8L,即1mol≤n(CH4)≤2mol,产物由K2CO3转向KHCO3,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9+3H2O===10H,C正确;

V=33.6L,溶液中的溶质是K2CO3和KHCO3,其比值为1∶1,溶液中存在和H,D错误。

4.【答案】A

【解析】紫红色斑即Mn向d端扩散,根据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的原理,可知d端为阳极,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

c点NaCl溶液中H+放电,2H2O+2e-===H2↑+2OH-,c点附近会变红色,A正确;

Z中Cu电极和a相连,为阴极,Cu2++2e-===Cu,Pt极为阳极,2H2O-4e-===4H++O2↑,pH减小,B、C错误;

Z为电解池,池内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即向Pt极移动,D错误。

5.【答案】D

【解析】A项,违背了泡利原理;

B项,违背了等价轨道在全空、半满、全满时是稳定状态;

C项,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设X、Y的初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转化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2amol、2amol,由方程式:

  

,a=

mol,Y的转化率为

×

100%,最接近65%,D正确。

7.【答案】B

【解析】稀有气体单质分子均为单原子分子,没有共价键,A错;

NH4Cl为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B正确;

CH≡CH、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C、D错。

8.【答案】D

【解析】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加热不影响离子浓度,D符合题意;

其余三种均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吸热,加热可促进它们的电离,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

9.【答案】C

【解析】A.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

(6﹣2×

1)=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硫为V型结构,CS2、HI为直线形结构,故A错误;

B.BF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

(3﹣3×

1)=3,所以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SnBr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

(4﹣2×

1)=3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为V型结构,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BF3键角为120°

,SnBr2键角小于120°

,故B错误;

C.COCl2,BF3,SO3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这三种分子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故C正确;

D.NH3、PCl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

(5﹣3×

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H3、PCl3为三角锥形结构;

PCl5中价层电子对个数=5+

(5﹣5×

1)=5且不含孤电子对,为三角双锥结构,故D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由于石墨的结构是平面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的类型形成的3个共价键是平面三角形构型,而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因此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sp2,且羟基之间作用力为氢键。

11.【答案】C

【解析】改变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在反应体系中应含有色气体,淘汰D。

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可逆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但因体积的改变,同样造成各物质浓度发生变化,气体颜色发生变化;

淘汰A、B,C正确。

12.【答案】D

【解析】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平衡时,n(X)∶n(Y)∶n(Z)=30%∶60%∶10%=3∶6∶1。

设第一次平衡时X消耗的物质的量为x,则

则(1mol-x)∶(2mol-mx)∶3x=3∶6∶1

解得x=0.1mol、m=2,由此可得,A项、C项正确;

同理可得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2mol·

L-1,D项不正确;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两次平衡反应温度相同,故平衡常数相同,B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金属键的强弱决定的,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14.【答案】A

【解析】对于该可逆反应,欲增大正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

①升高温度;

②增大压强;

③使用催化剂;

④通入反应物(容器体积不变)。

B减压,D降温,C移走生成物,均减小正反应速率,A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a、b点在曲线上,处于平衡状态,v(正)=v(逆),故A、B错误;

c点在曲线下方,未达到平衡状态,要想达到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即由c点向上引垂直线到曲线上的一点,这样NO的转化率要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故v(正)>v(逆),故C正确;

d点在曲线上方,未达到平衡状态,要想达到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即由d点向下引垂直线到曲线上的一点,这样NO的转化率要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故v(正)<v(逆),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根据反应可知,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氢氟酸的酸性大于亚硝酸,所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

氢氟酸>亚硝酸>氢氰酸。

所以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大,为7.2×

10﹣4故A正确;

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6×

10﹣4,故B错误;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由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故C正确;

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但小于氢氟酸,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大,比HF小,故D正确;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项依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加减得到目标反应方程式,方程式的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焓变。

目标反应方程式可由(①×

2-②)得到,它们的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焓变,其ΔH=2ΔH1-ΔH2=2×

(-393.5kJ·

mol-1)-(-566kJ·

mol-1)=-221kJ·

mol-1,正确;

B项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kJ的热量,1molCO完全燃烧放出283kJ,正确;

C项同一物质,气态比液态能量高,C2H5OH(g)能量高于C2H5OH(l),燃烧放出热量多,正确;

D项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无法判断两者能量的高低,错误。

18.【答案】D

【解析】K为醋酸电离常数的表达式,只与温度变化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A、B错误;

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K增大,D正确;

降温时K减小,C错误。

19.【答案】D

【解析】A.在Si晶体中,每个Si原子形成2个Si﹣Si键;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有12个;

C.氯化铯晶体中,铯离子的配位数是8,每个Cs+周围等距离紧邻的有6个Cs+;

D.面心立方晶体中,晶胞立方体每个顶点上都有一个原子,面心上都有一个原子,所以每个金属原子周围紧邻的金属原子有12个,故D正确.

20.【答案】D

【解析】合金为混合物,通常无固定组成,因此熔、沸点通常不固定;

金属形成合金的熔点比各组成合金的金属单质低,如Na、K常温下为固体,而Na—K合金常温下为液态,轻金属Mg—Al合金的硬度比Mg、Al高。

21.【答案】B

【解析】A项中,N2和O2都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O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故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2。

B项中,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中的氢卤键的强弱有关,而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

C项中,F2、Cl2、Br2、I2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D项中,烷烃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乙烷、丙烷、丁烷的沸点逐渐升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结构越对称,分子间作用力越小,熔、沸点越低,故异丁烷的沸点小于正丁烷。

2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键能,同类型的分子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而键能的大小取决于键

长,键长取决于原子半径。

23.【答案】B

【解析】这些金属腐蚀本质都是发生原电池反应,金属活泼性:

Al>

Zn>

Fe>

Sn>

Cu>

Ag,活泼性强的作为负极,在反应中失电子被氧化,A中塑料不被腐蚀;

B中铁为负极,加速腐蚀;

C中Fe为正极,被保护;

D中Cu虽然为负极,但铜活泼性不如铁,腐蚀速率比铁慢。

24.【答案】C

【解析】BeCl2分子、BF3分子中杂化轨道数分别为2、3,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分别为sp、sp2;

CO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SO2分子中杂化轨道数为3,杂化类型分别为sp、sp2;

C项中杂化类型均为sp3;

D项中杂化类型分别为sp、sp2。

25.【答案】B

【解析】A项I2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C项氧族元素中的氧元素,卤素中的氟元素与同族的其他元素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

D项,P4O10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H3PO4,其溶液导电。

26.【答案】A

【解析】碘、干冰都是分子晶体,且都无氢键,变为气体时只克服范德华力;

硝酸铵是离子晶体变为气体时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硝酸是分子晶体,且含有氢键,变为气体时需克服范德华力和氢键;

氯化钠、氯化氢溶于水分别克服离子键、共价键;

晶体钠与冰受热熔化分别克服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

27.【答案】B

【解析】经过推断,X是磷元素,则Y是硫元素,Z是氯元素,R是氧元素,H2S比PH3稳定,A项正确;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项错误;

氯气可以与氢硫酸发生反应,置换出硫单质,C项正确;

酸性顺序为HClO4>

H2SO4>

H3PO4,D项正确。

28.【答案】C

【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反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条件是判断的关键。

A、B、D正、逆反应方向的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C是可逆反应。

29.【答案】A

【解析】一个Mg2+可交换两个H+,n(Mg2+)=0.001mol,故n(H+)=0.002mol,溶液V=200mL,c(H+)=0.01mol·

L-1,pH=2,A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